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论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若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病因病机多为精神紧张,思虑过度,七情五志过极;或劳累
过度,嗜食肥甘,饮酒过度,导致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经脉运行失常,或气郁化火,或血瘀阻络,或气机失调、痰湿上蒙清窍。
根据患者
的不同临床表现和症候分类实施辨证护理,可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的
预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经
精心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均康复出院。
2护理
综上所述,精心的护理指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2]王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湖北中医杂志,2007,29(8):4748.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
老年患者,对其进行血压观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活
指导等措施,控制其血压。
结果:结果显示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有153例收缩压将至150mmHg以下,仅15例患者由于年龄过高、器官损伤严重收缩压为将至150mmHg。
结论:高血压老年患者在合理的用药和生活指导下,定期进行血压观察和护理,同时辅以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
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2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要定时为患者检测血压,指导患者
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和生活护理,具体如下。
1.2.1血压观察及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大特点是血压波动
范围较大,且主要是单纯的收缩压升高。
对于这类血压波动范围较
大的患者,尤其是在其治疗期间,每天应该多次测量血压,掌握患
者每日的血压变化情况。
护理人员特别需要留意患者夜间的血压,
以防患者夜间的血压降到太低,可以根据患者24h血压动态情况了
解患者昼夜血压变化及其谷峰规律。
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调节血
压的功能偏低,血压容易随着不同体位而改变,可能会出现体位性
低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入院时测量患者坐位、立位、卧
位等不同姿势及体位的血压,排除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1.2.4生活指导。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因
素之一,因此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注重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疲劳和紧张,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
的精神状态,这些都能有效维持血压。
此外吸烟喝酒,会使体循环
的动脉压增高,血管壁的脆度增加,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做到
戒烟忌酒。
最后要注意低盐饮食,每日的摄盐量不能超过3-5g,患
者的家属必须积极配合,尽量不要使用一些含盐量较高的腌制食品,鼓励患者食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
2结果
我院收治的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我院的护理,其中
148(88.1%)例患者的收缩压降到150mmHg以下,仅20(11.9%)例患
者由于年龄过高,且多个器官有明显的损伤,收缩压未降至
150mmHg以下。
3结论
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大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针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自身的不同特
点以及发病机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并严格实施,能
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2]杜文娟.护理程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3]罗卫华.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64-265
[4]谢建秀,陈水琼,叶翠华,胡燕萍.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09:119-120
[5]李青青.循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医嘱依从性的影响[A].河南省护理学会.河南省老年患者多元需求与持续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
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的护理对策。
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探讨降压药物的使用以及护理的措施。
结果:48
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都有缓解,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
结论:除了医疗和护理,患者的自我监测对病情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对策;自我监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我院收治的48例高血压患者,其中40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65岁。
1、2、方法
检测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因素,包括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脑出血、高血脂和社会因素等等。
记录患者的最高血压和治疗的效果,包括现在和之前抗压药物的效果,确定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
患者体位采用坐位或者卧位,需要测量3次取平均值,有疑问的患
者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下结论。
2、结果
48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3、高血压病的特点
3、3、不遵医嘱: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但是很多患者不能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经常根据自我的判断减少药量,
影响治疗效果。
一些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引发副作用,当病情缓解
后就停止用药,造成严重的后果。
4、高血压的护理对策
4、1、合理饮食
4、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3、心理护理
4、4、普及高血压知识
4、5、合理服用降压药
4、6、遵医嘱,定期检测血压
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用药原则对治疗的重要性,讲明坚持用药与疾病控制的利害关系。
让他们认识到正确合理用药不但取决于医生,更重要的是患者配合。
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
者药物服用的监督护理,以保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遵医率,达
到治疗目的。
让他们认识到其服药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这是使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延缓靶器官损坏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会病人或家属测量血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腕式血压计,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血压计,患者可用自己测知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还可准确纪录21次以往测量的时间及血压数值,有经济能力的患者建议购买此种电子学压计,能随时准确的检测血压,同时应嘱患者定期来院检查是否有靶器官受损情况。
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心情是相同的,都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但由于对医学知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争取家属的积极配合,对其进行医学常识、卫生保健、用药护理知识及正确测量血压等基本技术操作指导,才能取得家属的积极,有效配合。
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娅,吴恳,金水晶,李光杰,王镇,符生冠,张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04)
[2]俞蕾蕾,陈利群,王敬丽,高俊岭.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08)
[3]侯丕华,陈改玲,李格,李春岩,史载祥.老年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1)
[4]侯丽霞.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
[6]赵素君,卢映红,周彩莲.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