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生化知识点_第三章 氨基酸分解代谢 (30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氨基酸分解代谢下册P299 30章
细胞总是不断地从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又把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由此可排除不正常蛋白质,排除积累过多的酶和“调节蛋白”,使细胞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对正常蛋白质细胞也要进行有选择的降解。
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后氨基酸会继续进行分解代谢。
§3.1 氨基酸分解代谢(P303):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总是先脱去氨基。
脱氨基的方式,不同生物不完全相同。
氧化脱氨基作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非氧化脱氨基作用主要见于微生物。
陆生脊椎动物将脱下的氨基合成尿素,脱氨后的氨基酸碳骨架进行氧化分解,形成能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化合物,最后氧化成CO2和H2 O。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绝大多数氨基酸脱氨基出自转氨基作用,氨基酸与α-
酮戊二酸在氨基转移酶作用下发生氨基酸脱氨同时生成Glu(也有的转到草酰乙酸上生成Asp)。
(1)氨基转移反应分两步进行:
1.氨基酸先将氨基转移到酶分子的辅酶磷酸吡哆醛(PLP)上,自身形成α-
酮酸,PLP则形成磷酸吡哆胺(PMP)。
2.PMP的氨基转移到α-酮戊二酸(或草酰乙酸)上,生成Glu(或Asp),PLP恢复。
详细机制可见P305 图30-3。
(2)转氨酶:
已发现有50种以上的转氨酶,大多数需要α-酮戊二酸为氨基受体。
1.丙氨酸转氨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用于诊断肝病。
2.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在心、肝中含量丰富,可用于测定心肌梗死,肝病。
人体转氨酶以ALT和AST活力最高。
(二)氧化脱氨基作用
在氧化脱氨基作用中以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最高,该酶以NAD(P)+为辅酶,使Glu 经氧化作用,脱2H,再水解脱去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如P306 图30-4所示。
谷氨酸脱氢酶由6个相同的亚基构成,分子量为33万,是变构调节酶,被GTP和ATP抑制,被ADP激活。
活性受底物及产物浓度左右。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脱氨基重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
一1一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作用转移到α-
酮戊二酸的分子上,生成相应的α-
酮酸和Glu,然后Glu在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氨基生成α-
酮戊二酸,同时释放出氨(P307图30-5)。
此过程在肌体中广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