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表现手法 文学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转)2007-04-05 14:05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白描、烘托、渲染。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最为成熟的模式是以热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这就说,古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抒情的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就因为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其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由于抒情的性质,使我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注重写实而注重写意。我想这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神大于形的原因吧。在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作品。但在唐代王唯、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为手段,虚化了即日所见的景象,他们的诗中山水田园其实是其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在中国,古代戏剧作家及理论家却强调戏剧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境”,而不是简单的模仿生活。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指出“戏剧之道,出于贵实,而用之贵虚。”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但描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

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学图卷,但更是古人心灵的记录,“诗言情”、“诗言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使得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于宋朝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资料不是禅宗语录和理学讲义,而是宋诗。只要我们仔细阅读一下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思想面貌有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被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却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境界,正是在精练含蓄的艺术形态基础上才能达到的目标。
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我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现的太强烈。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一般的说,中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很少有剑拔弩张得表达狂怒和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
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中国古代诗歌中绝不缺少深挚的感情,但从未达到过西方诗歌那样“酒神”式的迷狂程度。情感的宣泄与表现形式的简约使中国文学史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式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特征在古代文化中的历史积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