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评测练习效果分析课后反思观课记录卖木雕的少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测练习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王伟贻

一、字词部分

1、形近字组词

辨()辩()

辫()瓣()

2、多音字组词

mú ( )

mó ( )

二、课内阅读《卖木雕的少年》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用“——”画出表现“我”喜欢象墩的句子,用“~~~~”画出“我”犹豫的原因。

2、找出文段中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3、少年当猜测“您是中国人”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他遗憾的原因是:

“我”也遗憾,因为

三、思考写作拓展: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要再一次描写少年的外貌?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王伟贻

本次课堂检测设置了基础巩固、理解感悟、写作思维拓展三个层面的题目,力求真实反映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其中,第一为基础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本课易读错的“模”字字音和易错的“辨”字的字形、字义掌握情况。从检测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完成情况良好。说明本节课通过结合多音字组词,含义记忆字形,组词拓展,对比形近字等的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显著。

第二题为理解感悟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本文关键语句的理解体会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程度。第1题是考察“我”产生遗憾原因的句子,找到文中“我”喜爱象墩的句子和未能如愿以偿的理由,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学生做的较好,说明学生对文本关键语句理解较为透彻。第2题,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不错,对于本课难点——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少年心中的想法,理解的较为透彻,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说明学生能够研读课文,走进少年的内心,明白他的做法,进一步可以感受少年对中国人的深厚情谊。个别学生组织语言不够通顺,并有错别字现象。第3题是考察本课的重点——“我”和少年的遗憾之情,学生能基于对重点语句,主要是少年的言行进行品读,走进人物内心,加深课文主旨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到位,体会到少年对中国人的深厚情谊。概

最后的写作思维拓展,因为只是想给学生一个写作技巧上的启发,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己以后的写作有所帮助。

从课堂检测的整体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较好,学生学有所得,理解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王伟贻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促进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接下来,我就结合《卖木雕的少年》一课从“研读教材”、“抓准四个着力点”、“落实一个统一”,“贯穿一个对话”四方面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力求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目标明确。

1.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在文本解读时,我主要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训练重点三方面潜心研读教材: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课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景异、物奇、人美。

壮美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栩栩如生的非洲木雕都在学生心中勾勒出一幅幅充满非洲特色的画面,为学生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子,这样的非洲令人向往,也为下文的遗憾与感动埋下了伏笔。

这景美,人更美。正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中写到:“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可见作者对这位对中国人如此真诚的非洲少年印象深刻,所以才会在文章最后再次将他灿烂、友好、真诚的笑容展示给读者,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他,记住他带给我们的每一份感动。瀑布的壮美景色,以及栩栩如生的木雕都为少年的出场提供了一个美丽的大背景。这环境之美作者虽不曾多费笔墨却也传神。

2.遗憾、感动、友情

(1)遗憾

①“我”的遗憾

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如此喜爱的象墩,却因为行李超重,没办法带回国,作者怎能不遗憾?

②少年的遗憾

同样是遗憾的心情,少年的遗憾与“我”遗憾的原因又是不同的。

第一、一开始少年的遗憾是因为做不成这笔买卖木雕的生意而感到遗憾。

第二、后来少年是因为我这位中国朋友不能将心爱的木雕带回国而感到深深地遗憾。

(2)感动

难道文中的“我”与少年就这样带着遗憾分别吗?不,不是的,接下来故事的发生,相信会让我们每一个人为之感动。“专门的等候”,“一模一样的小象墩”,“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等等,让我们感动。当我回国后,抚摸着那个精美的小木雕,我一定还会想起,在美丽的瀑布旁,我曾遇到过一个让我感动的少年,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3)友情

这种友情不仅仅体现在隐含的中国人对非洲人民的帮助上,在本文,一个十五六岁的非洲少年也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的友情真谛。

2.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

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部分,这些内核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我抓的是“遗憾”——“我的遗憾”、“少年的遗憾”、“弥补遗憾”以这个为线索,然后围绕问题“抓住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想象当时他会想什么呢?”,课堂上就将此做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思维比较连贯。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点。当然这一课特殊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不止一处,还可以抓感动、对象墩的喜欢等也能够引出本文的重点词句,但不管抓哪一个,目的就是提炼教材精华,使教学内容更简约。

3.根据学段要求、学情以及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出售、掏钱、观赏、即将、宾馆、五官端正、清晰可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恰当使用一系列四字词语“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构思新奇、语无伦次、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爱不释手、一模一样”。

①通过分析字的结构,学会“辨”,并进行形近字的区分;

②结合图片,来理解“琳琅满目”词语的意思

③积累四字词语,并恰当运用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3)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①抓住“我”在挑选木雕时的动作,体会我心中的喜爱,进而感受我的遗憾;

②放弃买木雕环节,抓住少年的语言,首先体会少年想卖木雕的迫切,进行感受卖不出去木雕的遗憾;其次体会为我这位中国朋友不能将木雕带回国而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