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标准的不断更新,良好习惯可以展现出一个人较高的素质。而人们的生活习惯养成在小学阶段正是关键时期。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切实重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地培养,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关键词:培养生活习惯常抓不懈强化

叶圣陶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我们要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不要错过最佳时期。对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特别是小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针对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切实重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地培养,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那如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让学生树立自信,确立奋斗目标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从小学开始就要离开家长,到寄宿制学校上学,因此,一进入学校就要学会独立生活。当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离开父母的包办,一切要要靠自己,这就难免会有很多困难:如不会打饭、打扫卫生、叠放被褥、洗头梳头、洗脸洗衣服等,这样他们会觉得念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少学生就产生了厌学的念头,最终导致部分学生辍学。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小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认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要耐心的给予指导,对学生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给以表杨,要告诉他们怎样去做才是对的,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时要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难事变成易事,最终获得成功,增强信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个别学生要从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进行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的自信总是在一次次成功与鼓励中逐步形成的。

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还需要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让们按要求去做,逐步养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纠正指导,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习惯养成要从小培养,关注细节,要常抓不懈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时,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就是麻烦的。因为就像筑师要想建造一座建筑物,他就需要选择一块开阔的地段。假如地面上已经有了房屋,他便必须把它拆掉,方能去建造

一所新房屋”一样。夸美纽斯的这段话提示我们,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越早越好,因为如不乘其“心理上还很清新”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让其自发地形成不良习惯,要想改正过来,就十分艰难费事了。尽管有些习惯是由于无意重复所养成的,但人的大多数良好习惯都是有意识养成的。养成习惯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

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实生活中,许多大事都因小事而起。说一句脏话、可以引起打架斗殴,甚至酿成人命案。森林工人吸烟扔一个烟头,可能造成森林火灾。一个小小的不良行为就可能造成大祸。同样,良好行为习惯,也可以体现公民素质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雷锋让座、背小同学过桥的故事是小事,却受世人称赞,成为后人的楷模。工作中,学生捡到一支笔、一块橡皮,交还失主,我们教师不能当作小事,应当给予表扬、鼓励。反之,我们不理不睬,或说:“你留着自己用吧。”久而久之,贪小便宜的习惯就会逐渐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来源于细微的行为习惯。

三、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健全学生人格

寄宿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日常的生活范围只在校园内,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积累社会经验的路径也较单一,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只能从书本上获取。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适应社会,造福社会,而生活管理更是要把握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培养健全的人出发,因此学校生活管理要充分把握学生

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的行动方向,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进取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行为习惯会表现在孩子身上,包括说话、动作、表情,写字等,生活习惯更为明显,如随手丢垃圾,看见垃圾主动去捡,对人有礼貌,心胸宽广,行动懒散等。当然,既有良好的习惯,也有不良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正确把握,给孩子以正确的榜样示范。那就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

五、美化住宿环境、加强艺术熏陶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结合审美和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的熏陶,以美诱人,以美感人,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按照马卡连柯集体美的思想,创设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住宿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寝室内外墙壁上挂名言名句,伟人画像等,让学生了解其内涵,领悟人格美,激起对伟人的崇敬之情。生活中的管理目标要根据学生个性加以指导,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六、加强管理,强化训练

小学时期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善于“导行”诱导学生自觉的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至,要针对学生的两元性格现象,面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教育,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反复性大,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也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学生面对的环境是脱离家庭的学校,很多事情要自己动手,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去指导、去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的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会找到小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