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双螺旋结构
第一节 染色体
☺染色体 ☺原核生物和病毒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
染色体指携带细胞功能所必备的基因的结构 (遗传单元)。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它们的全套遗传基 因称为基因组,但不足以形成染色体。
原核生物染色体常为一个环状DNA分子。 真核生物的细胞有几条至几十条染色体, 各含一个线状的DNA分子。
不 同 生 物 的 端 粒 序 列 都 很 相 似
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端粒和端粒序列
四膜虫 拟南芥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二、原核生物和病毒染色体结构
(a)大肠杆菌细胞大小和染色体DNA长度的比较;(b)细菌细胞中的拟核;(c)大肠杆菌 染色体结构电镜图。
细胞宽1.1~1.5 m、长2~6 m:双链环状DNA分子的长 度达1 mm;
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义
微生物是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其它 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最热衷选用 的模式生物。
为什么?
35亿年前单细胞生物 25亿年进化成多细胞生物 10亿年发展成了植物、哺乳动物、昆虫、鸟 类等各种各样的地球物种。
• Rice大学科学家认为生物进化速度的加 快是因为细菌和病毒不断在不同物种之间传 递DNA的结果。
为什么染色体能在遗传上起作用?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 质和 DNA,其中 DNA含量稳定,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由于细胞中的DNA大部分在染 色体上,所以说遗传物质的主要载 体是染色体。
DNA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 体)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内
例:紫茉莉 叶色的遗传
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
染色体的形态
根据着丝粒位置进行的染色体分类图示
中期染色体形态 1.长臂 2.主缢痕 3.着丝粒 4·短臂 5·次缢痕 6·随体
后期染色体形态 1.V 形染色体 2.L 形染色体 3.棒状染色体 4.粒状染色体
1、着丝粒与动粒(也称着丝点,kenetoche)
着丝粒和动粒(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 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后者指 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 与仿锤丝微管相接触。
4、染色体数目
➢一套基本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一倍体数(x)。带 有多个一倍体染色体数的生物称为整倍体 (euploid)。整倍体可分为一倍体、二倍体、 多倍体。 如:人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那么二倍体细胞 为46条染色体。
➢原核生物大多为单倍体生物。 ➢大多数真核生物是二倍体(diploid)。
第二章-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 学基础
分子遗传学 近代遗传学,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构成、复制、 表达、突变和修复等。
微生物遗传学
介绍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 的表达与调控、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通过 基因操作改变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从而有效地 控制或利用微生物的基本策略。
涉及部分真核生物,所有的原核生物,以及病 毒的遗传;
1、染色质(体)结构
染色体(染色质):真核生物体内高度有序的DNA-蛋 白质复合体构成。
核小体:是染色质基本结构亚基,大约由200bp的 DNA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组成
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线状DNA分子,它以左手螺旋 方向围着一个个组蛋白八聚体绕圈1.8周,形成串珠状 的核小体,染色质进一步卷曲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直 径30 nm的染色质丝,它折叠成许多超螺旋环附着在 中央骨架上。
4)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 白),有以下特性: a,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 b,结合特异性DNA; c,功能多样性,与染色质及DNA高级结 构形成有关系。
3、染色质的类型
根据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 色质。 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 浅、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较为伸 展状态的染色质,多存在于核质中,具有基因转 录活性。 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 深、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 态的染色质,不具有转录活性,具有卫星DNA。
• 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 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 而且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 使育种工作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 从随机到定向、从近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的方 向发展。
•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 • 摩尔根的基因阶段 • 三个经典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现代基因阶段:Watson和Crick提出
原核生物染色体
形态大小:双链环状DNA,4.6×106bp
位置:拟核内
化学组成:80%DNA、RNA和蛋白质;
结构:在染色体的中心有一个由DNA结合蛋白和 膜组成的骨架,DNA分子附着在骨架上形成 50~100个超螺旋的环,每个环中含碱基对约 50~100 kb. 微量DNA酶
类组蛋白:染色体环状DNA功能域进一步与DNA结合蛋白
链接区的DNA长度为55bp,不同物种变化范围0-100bp.
2、染色质(体)的化学组成
1)染色质(体)=DNA+组蛋白+RNA;
2)各成分含量不同;
3)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H2A、H2B、H3、 H4)和非核心组蛋白(H1);MW分别为 10000-20000和23000;前者与DNA结合,稳 定核小体结构;后者与其他类型蛋白质作用, 促使染色质超螺旋化;
• 病毒没有典型的染色体结构。习惯 上把病毒含有的DNA 或RNA也称为染 色体。
• DNA:单链、双链或环状、线状 • RNA:线状,单链或双链。
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由两条同 源染色体组成,在交叉处结合,每条同源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 同时两条染色单体向两边伸出许多侧环,一个平均大小的环约含 100 bp DNA。
着丝粒含3个结构域,即:动粒结构域、中央结构域、 配对结构域。
2、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作用是维持染色 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用X射线将染色体打 断,不具端粒的染色体末端有粘性,会与 其它片段相连或两端相连而成环状)。端 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在进化 上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 似,哺乳类的序列为TTAGGG,500-3000 次重复。与端粒酶有关。
第一节 染色体
☺染色体 ☺原核生物和病毒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
染色体指携带细胞功能所必备的基因的结构 (遗传单元)。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它们的全套遗传基 因称为基因组,但不足以形成染色体。
原核生物染色体常为一个环状DNA分子。 真核生物的细胞有几条至几十条染色体, 各含一个线状的DNA分子。
不 同 生 物 的 端 粒 序 列 都 很 相 似
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端粒和端粒序列
四膜虫 拟南芥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二、原核生物和病毒染色体结构
(a)大肠杆菌细胞大小和染色体DNA长度的比较;(b)细菌细胞中的拟核;(c)大肠杆菌 染色体结构电镜图。
细胞宽1.1~1.5 m、长2~6 m:双链环状DNA分子的长 度达1 mm;
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义
微生物是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其它 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最热衷选用 的模式生物。
为什么?
35亿年前单细胞生物 25亿年进化成多细胞生物 10亿年发展成了植物、哺乳动物、昆虫、鸟 类等各种各样的地球物种。
• Rice大学科学家认为生物进化速度的加 快是因为细菌和病毒不断在不同物种之间传 递DNA的结果。
为什么染色体能在遗传上起作用?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 质和 DNA,其中 DNA含量稳定,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由于细胞中的DNA大部分在染 色体上,所以说遗传物质的主要载 体是染色体。
DNA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 体)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内
例:紫茉莉 叶色的遗传
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
染色体的形态
根据着丝粒位置进行的染色体分类图示
中期染色体形态 1.长臂 2.主缢痕 3.着丝粒 4·短臂 5·次缢痕 6·随体
后期染色体形态 1.V 形染色体 2.L 形染色体 3.棒状染色体 4.粒状染色体
1、着丝粒与动粒(也称着丝点,kenetoche)
着丝粒和动粒(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 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后者指 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 与仿锤丝微管相接触。
4、染色体数目
➢一套基本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一倍体数(x)。带 有多个一倍体染色体数的生物称为整倍体 (euploid)。整倍体可分为一倍体、二倍体、 多倍体。 如:人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那么二倍体细胞 为46条染色体。
➢原核生物大多为单倍体生物。 ➢大多数真核生物是二倍体(diploid)。
第二章-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 学基础
分子遗传学 近代遗传学,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构成、复制、 表达、突变和修复等。
微生物遗传学
介绍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 的表达与调控、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通过 基因操作改变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从而有效地 控制或利用微生物的基本策略。
涉及部分真核生物,所有的原核生物,以及病 毒的遗传;
1、染色质(体)结构
染色体(染色质):真核生物体内高度有序的DNA-蛋 白质复合体构成。
核小体:是染色质基本结构亚基,大约由200bp的 DNA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组成
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线状DNA分子,它以左手螺旋 方向围着一个个组蛋白八聚体绕圈1.8周,形成串珠状 的核小体,染色质进一步卷曲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直 径30 nm的染色质丝,它折叠成许多超螺旋环附着在 中央骨架上。
4)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 白),有以下特性: a,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 b,结合特异性DNA; c,功能多样性,与染色质及DNA高级结 构形成有关系。
3、染色质的类型
根据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 色质。 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 浅、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较为伸 展状态的染色质,多存在于核质中,具有基因转 录活性。 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 深、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 态的染色质,不具有转录活性,具有卫星DNA。
• 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 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 而且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 使育种工作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 从随机到定向、从近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的方 向发展。
•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 • 摩尔根的基因阶段 • 三个经典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现代基因阶段:Watson和Crick提出
原核生物染色体
形态大小:双链环状DNA,4.6×106bp
位置:拟核内
化学组成:80%DNA、RNA和蛋白质;
结构:在染色体的中心有一个由DNA结合蛋白和 膜组成的骨架,DNA分子附着在骨架上形成 50~100个超螺旋的环,每个环中含碱基对约 50~100 kb. 微量DNA酶
类组蛋白:染色体环状DNA功能域进一步与DNA结合蛋白
链接区的DNA长度为55bp,不同物种变化范围0-100bp.
2、染色质(体)的化学组成
1)染色质(体)=DNA+组蛋白+RNA;
2)各成分含量不同;
3)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H2A、H2B、H3、 H4)和非核心组蛋白(H1);MW分别为 10000-20000和23000;前者与DNA结合,稳 定核小体结构;后者与其他类型蛋白质作用, 促使染色质超螺旋化;
• 病毒没有典型的染色体结构。习惯 上把病毒含有的DNA 或RNA也称为染 色体。
• DNA:单链、双链或环状、线状 • RNA:线状,单链或双链。
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由两条同 源染色体组成,在交叉处结合,每条同源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 同时两条染色单体向两边伸出许多侧环,一个平均大小的环约含 100 bp DNA。
着丝粒含3个结构域,即:动粒结构域、中央结构域、 配对结构域。
2、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作用是维持染色 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用X射线将染色体打 断,不具端粒的染色体末端有粘性,会与 其它片段相连或两端相连而成环状)。端 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在进化 上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 似,哺乳类的序列为TTAGGG,500-3000 次重复。与端粒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