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创新.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创新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市场机制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企业作为实体经济,必须把内部的各项工作做得有条不紊,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审计稽查的作用要充分体现,所以,强化和创新企业审计工作是当务之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促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企业经营者对待内部审计的观念必须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必须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实现创新。内部审计的工作原则是独立性和审计监督的权威性,要提升内审机构在企业里所处的层次,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内审部门经理要能参加董事会而不是列席,实现与董事会以及最高管理者直接交流信息,以便于企业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结论和整改建议及时关闭不合格项,实现企业管理上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客观性;实体经济;管理创新
一、新时代必须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管理
近年来,党中央针对前期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提出了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目标,使我国经济从重视高速度发展向讲究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根本性转变。这是因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回归理性,摒弃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产能扩张的宏观政策。企业作为实体经济,为了适应新时代市场
机制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必须把内部的各项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在企业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过程中,审计稽查的作用要充分体现,所以,强化和创新企业审计工作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二、关于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就是在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安排下,组织内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和资产进行审核和统计计算。1.内部审计的定义。在当今经济社会,企业内部审计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审计署于1995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领导下”和“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2.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保护国有资产和社会公共财产。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监督资金合理使用和加速运转,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促进增产,厉行节约,提高效益。3.内部审计的功能。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经营后,为了摸清家底,搞清“赔赚”,需要对所有的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进行清点、核实和估价,核定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内部审计具有咨询、协助和建议的功能。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控制、指导和监督,从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的行为。4.内部审计的特征。内部审计被赋予独立性和客观性两大基本质量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
作。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权限应该得到董事会和组织中最高管理者的绝对支持和有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充分配合。尤其是要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的人和事。客观性就是要求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是权益者倡导的,应当对权益者负责。通过内审也能对经营者的能力和业绩做出客观评价。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件的调查、判断应当客观公正,以事实为评判依据,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和主观意识行事,不能为经营者的意志所左右。
三、企业内部审计亟须解决的问题
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开展工作是保证审计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经过分析,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上还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地位问题。审计人员的“生死簿”掌握在被审计对象手中。内审人员是企业内部的人员,其职务升迁、人事调派、薪酬管理等都由所在单位掌握。在有些企业中,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甚至内部审计人员干脆直接由会计兼任。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必然会听命于被审计对象企业领导的指令,工作质量和结论评判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思想觉悟和廉洁自律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履行职责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2.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数量与素质问题。现在企业内部审计的总体素质是难以满足的。一是数量不够。一般企业有资格的内审人员都达不到央行要求的员工总人数的2%。二是专业单一。目前工作在审计岗位的人员来自审计专业的不到20%,其他财政和会计专业的居多,对财务、会计等传统业务比较精通,学习计算机、工程、工商专业管理等专业的人员寥寥无几。三是知识面窄。现有内审人员对企业的主营业务及
生产制造的产品缺乏了解;对现代企业经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知之甚少。3.审计方法问题。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尤其是民营企业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方法简单,不得要领,仍然按照传统的审计方式,重点审查账面资料的真实性和监督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对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方面做出分析评价的审计职能。4.审计质量问题。一是出发点不对。领导将内部审计作为应付政府审计的一种手段,局限于查账改账,消除腐败痕迹,“打擦边球”。二是独立性很小。企业领导没有赋予内部审计人员足够的独立性,因此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三是客观性较差。基本是靠以往的会计经验来判定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向企业的决策管理层提供有实质意义的整改意见和实施建议。5.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的落后问题。一是企业目前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审计数据库。一般都是根据单独的审计项目建立的电子档案。二是ERP运行有缺陷。系统获得信息的口径存在差异,很难获取企业真实的内部信息。三是缺少审计过程的控制系统。大部分情况都是靠人工来对审计程序进行监控,缺少内审的管控系统,给审计人员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以及确定审计的风险等都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困难。
四、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促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企业经营者对待内部审计的观念必须转变,内部审计职能必须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实现创新。1.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理念。新时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要以财务风险理念为
导向,对未来财务活动成果的不确定性要有足够的预料防范和控制。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宏观环境的改革、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价格的波动,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后带来的人力资源、现金流量和物质资源等内部环境因素的复杂化,都意味着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内部审计要摒弃以往只关注细枝末节,而疏忽了全局风险的做法。实施内部审计的理念创新,就是为了使企业决策者和管理层了解或掌握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控制。2.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随着新时代到来的是空前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企业内部审计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企业要把自己参与到互联网世界中来,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3.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所有管理部门都来关注企业运营和发展,对每一个经营项目进行严格细致的审视和管理,从而达到对企业经营成本的精准控制、预防企业管理和经营风险的目的。4.创新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创新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审计人员准入门槛,通过考试,择优选用,持证上岗,注重对内审人员能力、品行、常识等状况的考查和培养。二是建立对审计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约束就是加强监管,而激励也不是放纵。为了保证内审人员能够独立客观、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董事会交办的审计工作,要通过一种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来建立起审计人员的高度责任心。约束与激励制度的平衡把握,是需要在有全面而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的条件下,定期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成绩进行考核,为奖惩、任用、培训等提供依据,从而激励审计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