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8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8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8

8、《登鹳雀楼》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2017年秋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首古诗。题目中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学情分析:

学生属于低年级学段,已经认识了700个字,会写300个字,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拼音读物的朗读,初步掌握了断句的方法,逗号句号的停顿。阅读中,能用理解的词语说话,对于感兴趣的诗文愿意主动读背,喜欢趣味朗读,但语言的品味能力较弱,需要适度的引导。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部分同学能够围绕一个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但不一定能够全在题上。

设计理念:

“一诗一世界,一境一人生。”古诗教学就应该讲究诗性、讲究意象、讲究共感。从《新课标》低年级学段目标有关朗读、书面表达标准出发,本课我主要设置了三个环节:趣味诵读、学古人吟诵、诗性感悟、辐射阅读。打破以往古诗教学的琐碎和过分的理性,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古诗教学具有古诗的韵味,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4.培养学生围绕一个内容完整地说一句或者几句话的能力。培养学生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生字;积累描写时间和大河的词语和古诗句、格言等。(学生)

2、多媒体课件;课堂给学生用的书签,田字格磁卡。(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最新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组词

2017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组词 课文 1两(两个)(两人)(两头)就(就是)(就来)(成就) 哪(哪里)(在哪)(哪儿)宽(宽大)(宽广)(宽阔)(宽心)顶(房顶)(头顶))(屋顶)(尖顶)睛(眼睛)(目不转睛)(火眼金睛)肚(肚子)(肚皮)(肚脐)皮(果皮)(瓜皮)(皮肤)(皮带)孩(小孩)(女孩)(男孩)跳(跳绳)(跳动)(跳跃)(跳高)2 变(变动)(变化)(改变)极(南极)(北极)(积极)(极地)片(一片)(叶片)(雪片)(照片)傍(傍晚)(依傍)(傍午) 海(大海)(海洋)(海带)洋(海洋)(大洋)(喜洋洋) 作(作业)(工作)(作用)坏(坏人)(坏了)(坏事)(坏蛋)给(给你)(送给)(交给)带(带路)(带领)(带头) 3 法(方法)(办法)(法术)(法力)如(如果)(不如)(假如)(如意)脚(脚下)(手脚)(山脚)(墙角)它(它们)(它的)(其它) 娃(娃娃)(女娃)(男娃)她(她们)(她的)(她俩) 毛(皮毛)(毛竹)(毛发)(毛笔)更(更加)(更好)(更大)(更新)知(知道)(知识)(求知)(知了)识(认识)(知识)(学识)(识别)识字 1 园(花园)(园林)(公园)孔(小孔)(孔桥)(毛孔)(鼻孔)桥(大桥)(一座桥)(天桥)(桥梁)群(羊群)(群体)(一群)(群众)队(小队)(队长)(排队)(站队)(乐队)旗(国旗)(升旗)(红旗) 铜(黄铜)(铜号)(青铜)(铜钱)号(学号)(句号)(问号)(号角)领(领子)(红领巾)(领带)(领导)巾(毛巾)(红领巾)(围巾)(纱巾)

2 杨(杨树)(白杨)(姓杨)壮(强壮)(壮大)(壮丽) 桐(梧桐)(泡桐)(油桐)枫(枫叶)(枫树)(枫林) 松(松柏)(松树)(放松)(松手)柏(松柏)(柏树) 棉(棉花)(木棉)(棉被)杉(水杉)(杉树) 化(美化)(化学)(变化)桂(桂花)(桂树) 3 歌(歌唱)(听歌)(歌曲)丛(树丛)(草丛)(丛林) 深(深水)(深处)(深情)处(到处)(处处)(住处)(长处)六(六月)(六十)熊(熊猫)(熊样)(狗熊) 猫(小猫)(熊猫)(花猫)九(九十)(九月) 朋(朋友)(亲朋好友)友(朋友)(友情)(友好)(友善) 课文 4 季(四季)(季节)(季风)吹(吹风)(吹牛)(吹灭) 肥(肥大)(肥牛)(肥胖)农(农田)(菜农)(农民) 事(事情)(故事)(好事)(坏事)忙(很忙)(连忙)(急忙) 归(归来)(回归)(归还)辛(辛劳)(辛苦)(辛勤) 苦(苦头)(吃苦)(劳苦)年(过年)(新年)(年轻)(年岁)4 称(称重)(称一称)(称呼)柱(柱子)(圆柱)(石柱) 底(海底)(底下)(心底)杆(笔杆)(一杆秤)(栏杆) 秤(杆秤)(台秤)(地秤)做(做事)(做人) 岁(岁月)(几岁)(年岁)站(站立)(站着)(站岗) 船(轮船)(上船)(开船)(乘船)(渔船)然(然后)(不然)(忽然)(然而)5 画(画家)(画画)(油画)(图画)幅(一幅)(幅度)(条幅) 评(评奖)(评论)(评语)(好评)奖(夸奖)(奖状)(奖励li)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捕(bǔ) 撒(sǎ) 缚(fù) 坠(zhuì) (2)难写的字 厨:撇要舒展;“豆”末笔变提。 掷:“扌”挺直有力;“阝”的竖为悬针竖。 (3)多音字 少撒差削正传冠场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一望无际家景供品祭器讲究 盼望

厨房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预告 烟草烟雾昏沉幽雅错综萍藻荡漾 解散融合退缩参差瘦削浮动瞬间 骤然陡然凌乱 (2)近义词 家景~家境祭祀~祭拜郑重~慎重 熟识~熟悉无端~无故伶俐~灵活 希奇~罕见无穷无尽~层出不穷预告~预报 昏沉~迷糊幽雅~优美错综~交错 解散~遣散融合~交融退缩~畏缩 参差~凌乱瘦削~瘦弱浮动~漂浮

瞬间~霎时骤然~突然陡然~猛然 凝视~注视去世~逝世追悼~悼念 惊异~诧异各色各样~各种各样爱戴~拥戴 羞愧~惭愧悔恨~后悔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感激~感动恍然大悟~幡然醒悟伟大~雄伟 情愿~甘愿摔垮~摔坏永远~永久 记住~铭记到处~处处 (3)反义词 郑重→轻率熟识→陌生高兴→沮丧 伶俐→笨拙新鲜→陈旧危险→安全 希奇→普遍无穷无尽→山穷水尽昏沉→清楚幽雅→喧杂解散→集合融合→分离 退缩→扩张瘦削→肥胖凌乱→整齐

昏暗→明亮紧张→镇静难受→舒服 深奥→浅显慈祥→凶狠枯瘦→丰满 痛苦→幸福团聚→分离活→死俯→仰 伟大→渺小永远→暂时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黑洞洞 类似的词语:胖乎乎金灿灿黑黝黝亮晶晶②ABCB式词语:一动不动 类似的词语:一了百了百战百胜应有尽有 ③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来来往往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 ④ABAC式词语:又高又直又扁又平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

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 登鹳雀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 第5课《藤野先生》 1.文学常识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体:回忆性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本文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 3.重点字词 畸形(jī)不逊(xùn)绯红(fēi)发髻(jì)芦荟(lúhuì)驿站(yì)教诲(huì)芋梗汤(yùgěng)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鉴(jiàn)抑扬顿挫(yìyáng)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1.文学常识 文题中的“回忆”是“回顾”的意思,“我的母亲”即指作者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本文是朱德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实的回忆录。题目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线索:1.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为线索;2.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特征为线索;3.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每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副线都要围绕主线展开。)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传记文体。其主要特点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以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华丽。 2.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务必崇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知识点(人教 版) 课题 整体感知 重难点生字识记 理解思路 词语了解 重点语句分析 朗读训练突破口 0我是什么 这是一篇科普小短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像我们展示了水的三态变化及存在位置、与人们的关系。 字音: 晒太阳 温和 暴躁 淹没〔ò〕 灾害 主线: 我是谁?在什么条件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飘浮:借助风力飘在空中。 温和:和气,顺服。 暴躁:爱发脾气。 灌溉:用水浇庄稼。 淹没:文中指大水把庄稼淹了。 冲毁:大水冲坏。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 用简笔画或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利于朗读的训练。 字形: 冲:两点水。 害:中间是“丰”字。 黑:四点底,表火。器:字形记忆。 *浮、灾、器 课后练习 学习扩词,积累好词,学过的要会写。 回声 童话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回声产生的原因。

字音: 倒影〔dào〕 波纹 主线: 听了青蛙妈妈的话你知道回声是怎么产生的吗? 倒影:物体映在水里的影子。 荡回来:返回来。 奇怪极了:十分奇怪。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 读好对话,可以分角色演一演。 字形: 岸:字形的识记。 游:右部不是反文。猜谜记忆。 *纹 字义: 圆—园倒—到 纹— 课后练习 积累好句,学过的要会写。

太空生活趣事多 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生活与地面的不同,十分有趣。 字音: 即使 塑料 咳嗽 主线: 太空生活都有那些有趣的事情? 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的人员。 太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 即使:就算。 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 正确、流利 字形: 须:根据字形记。 必:笔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诘责(jié) 畸形(qí) 绯红(fēi) 查无消息(yǎo) B.慰勉(miǎn) 锃亮(zèng) 不辍(chuò) 抑扬顿挫(cuò) C.盎然(àng) 刀鞘(qiāo) 侏孺(rú)藏污纳垢(gòu) D.吹虚(xū) 简陋(lòu) 荧光(yín) 油光可鉴(jiàn)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为富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窒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美丽的颜色》——玛丽·居里——《居里夫人传》 B.《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朱德选集》 C.《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三作家》 D.《藤野先生》——鲁迅——《朝花夕拾》 4.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②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A.③②④①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B.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C.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D.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 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小学二年级《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 2. 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有两个要求,请仔细听:第一、请认真听清谜面;第二、知道答案以后要举手,可不要说出来,否则你的答案就被其他孩子偷走喽!那位孩子听清楚了?能来重复一下老师的要求? 那么我们就来仔细听第一个谜面: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生答,板书:云)

再听第二个谜面: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生答,板书:雨) 接着听下一个: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生答,板书:雪) 还有最后一个,耳朵竖起来听仔细哦:大小冰球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小孩拾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生答,板书:雹子)(教学“雹子”) 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四个谜语都猜对了。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黑板,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答案,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水构成的,都跟水有关,是自然现象) 2、读课题,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跟他们有关的课文。(30我是什么)(1)一生读课题(注意其“什么”的发音,如有不准的,再请其他学生) (2)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重点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你把它圈出来,注上拼音。人坐正,捧起书本,等会儿我请读得最认真的孩子来读,开始吧。 请学生自己读读放大的词语,再连起来读读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先读读红色的词语,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2、再连起来读读第四小节

2017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脑袋(dai)捕(bǔ)食披(pī)着一晒(shài)坏(huài)事 傍(bàng)晚奔(bēn)跑淹没(m?)冲毁(huǐ)猜猜(cai) 如(rú)果四海为(w?i)家带刺(cì)炸(zhà)开观察(chá) 知识(shi)粗(cū)心得(d?)不到 二、易写错的字 就:右边没有一撇;宽: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跳: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极: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给:第三笔是提;更:第六笔撇要穿过日;知: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三、会写词语知识 两条就是哪里宽嘴头顶肚皮孩子一跳变成极小一片傍晚海洋工作给你带来办法如果有脚它们娃娃她们皮毛更有四、多音字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快活—快乐捕食—觅食连忙—赶忙摆动—晃动天天—每天 灾害—灾难平常—平时奔跑—奔驰温和—温顺如果—假如 办法—方法出发—启程

七、反义词 小—大长—短宽—窄发动—终止帮助—干扰快活—烦恼 粗心—细心 低头—抬头 离开—回来 雪白—乌黑 告别—重逢 温和—暴躁 八、词语搭配 (大大)的脑袋(雪白)的肚皮 (灰色)的身子 (粗心)的小朋友 (长长)的尾巴 (轻轻)地吹过 (碧绿)的衣裳 (快活)地游来游去 九、词语归类 1.AABB 式的词语:拖拖拉拉 吞吞吐吐纷纷扰扰 2.描写春天的词语:风和日暖风雨露姹紫嫣红春光如海 鬼鬼祟祟源源本本慌慌张张 原原本本 春回大地万紫千红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和风细雨春意盎然万象更新 春 十、句子积累 1、拟人句:(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诉妈妈,四海为家。 2.比喻句:(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2)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3.疑问句:(1)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2)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 4.排比句: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5、含关联词的句子:(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6、过渡句: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7.总起句: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十一、考点提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 (本卷100分,完卷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音形义全对的一项()(2分) A.触(cù)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样子)心里感到悲伤。凑(c?u)合:将就。 B.低眉顺(shùn)眼:形容心情惆怅的样子。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C.从(cōng)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D.情有可圆(yuán):在情理上说得过去。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 然 2.根据语境在括号中写出恰当的词语。(4分) ①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唐!他触目丧怀,自然情不得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②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 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感的神经 末梢。 3.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风靡一时脍炙人口陈词 烂调司空见惯娴熟深暗 莫名其妙自明得意因地制宜可见一斑别出新裁

4.你知道吗?鲁迅先生惜时如金,请举出他的两句相关的名言。(4分) (1) (2) 5.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8分) (1)默写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的后四句。(4分) , , (2)默写崔颢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前四句。(4分) ,。,。 7.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教案

6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买《山海经》(第18~28段),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经过。请学生复述买书原因、经过、结果。 明确:事情起因:“我”曾在远方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山海经》。可远方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有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事,他告假回家以后四五天,他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敬意。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态度?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文中写道那位远房叔祖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这里用了对比写法,突出了长妈妈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关爱之情。 3.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明确:“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4.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明确:“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5.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明确: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

(完整)最新201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组词

1 园(花园)(园林)(公园)孔(小孔)孔桥)毛孔)鼻孔) 大桥)一座桥)(天桥)(桥梁)群(羊群)群体)一群)群众) 黄铜)领子)队长)(排队)(站队)(乐队) 铜号)(青铜)(铜钱) 红领巾)(领带)(领导) 旗(国旗) 号(学号) 巾(毛巾) 升旗)红旗) 句号)问号)号角) 红领巾)(围巾)(纱巾) 2017年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表组词课文 1 两(两个)(两人)(两头)就(就是)(就来)(成就) 哪(哪里)(在哪)(哪儿)宽(宽大)(宽广)(宽阔)(宽 心) 顶(房顶)(头顶))(屋顶)(尖顶)睛(眼睛)(目不转睛)(火眼金 睛) 肚(肚子)(肚皮)(肚脐)皮(果皮)(瓜皮)(皮肤)(皮 带) 孩(小孩)(女孩)(男孩)跳(跳绳)(跳动)(跳跃)(跳 高) 2 变(变动)(变化)(改变)极(南极)(北极)(积极)(极地)片(一片)(叶片)(雪片)(照片)傍(傍晚)(依傍)(傍午) 海(大海)(海洋)(海带)洋(海洋)(大洋)(喜洋洋) 作(作业)(工作)(作用)坏(坏人)(坏了)(坏事)(坏 蛋) 给(给你)(送给)(交给)带(带路)(带领)(带头) 3 法(方法)(办法)(法术)(法力) 如(如果)(不如)(假如)(如意) 脚(脚下)(手脚)(山脚)(墙角)它(它们)(它的)(其它) 娃(娃娃)(女娃)(男娃)她(她们)(她的)(她俩) 毛(皮毛)(毛竹)(毛发)(毛笔)更(更加)(更好)(更大)(更 新) 知(知道)(知识)(求知)(知了)识(认识)(知识)(学识)(识 别) 识字

2 杨(杨树)(白杨)(姓杨)壮(强壮)(壮大)(壮丽) 桐(梧桐)(泡桐)(油桐)枫(枫叶)(枫树)(枫林) 松(松柏)(松树)(放松)(松手)柏(松柏)(柏树) 棉(棉花)(木棉)(棉被)杉(水杉)(杉树) 化(美化)(化学)(变化)桂(桂花)(桂树) 3 歌(歌唱)(听歌)(歌曲)丛(树丛)(草丛)(丛林) 深(深水)(深处)(深情)处(到处)(处处)(住处)(长 处) 六(六月)(六十)熊(熊猫)(熊样)(狗熊) 猫(小猫)(熊猫)(花猫)九(九十)(九月) 朋(朋友)(亲朋好友)友(朋友)(友情)(友好)(友 善) 课文 4 季(四季)(季节)(季风)吹(吹风)(吹牛)(吹灭) 肥(肥大)(肥牛)(肥胖)农(农田)(菜农)(农民) 事(事情)(故事)(好事)(坏事)忙(很忙)(连忙)(急忙) 归(归来)(回归)(归还)辛(辛劳)(辛苦)(辛勤) 苦(苦头)(吃苦)(劳苦)年(过年)(新年)(年轻)(年 岁) 4 称(称重)(称一称)(称呼)柱(柱子)(圆柱)(石柱) 底(海底)(底下)(心底)杆(笔杆)(一杆秤)(栏杆) 秤(杆秤)(台秤)(地秤)做(做事)(做人) 岁(岁月)(几岁)(年岁)站(站立)(站着)(站岗) 船(轮船)(上船)(开船)(乘船)(渔船) 然(然后)(不然)(忽然)(然而) 5 画(画家)(画画)(油画)(图画)幅(一幅)(幅度)(条幅)评(评奖)(评论)(评语)(好评)奖(夸奖)(奖状)(奖励li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lián)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节选自《鲁迅散文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文原文及教案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 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 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 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 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 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 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动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 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 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 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 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 奖评委会。 【篇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 案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理解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学生回答。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 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21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 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2017年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写字表及组词注音

两(liǎnɡ) :两(liǎnɡ) 个(ɡè) 、两(liǎnɡ) 人(rén) 、两(liǎnɡ) 面(miàn) 就(jiù) :就(jiù) 是(shì) 、就(jiù) 好(hǎo) 、就(jiù) 学(xué) 哪(nǎ) :哪(nǎ) 里(lǐ) 、哪(nǎ) 个(ɡè) 、哪(nǎ) 面(miàn) 宽(kuān) :宽(kuān) 广(ɡuǎnɡ) 、宽(kuān) 阔(kuò) 、宽(kuān) 敞(chǎnɡ) 、宽(kuān) 带(dài) 顶(dǐnɡ) :头(tóu) 顶(dǐnɡ) 、顶(dǐnɡ) 好(hǎo) 肚(dù) :肚(dù) 子(zi) 、肚(dù) 皮(pí) 皮(pí) :皮(pí) 肤(fū) 、皮(pí) 球(qiú) 孩(hái) :孩(hái) 子(zi) 、小(xiǎo) 孩(hái) 跳(tiào) :跳(tiào) 高(ɡāo) 、跳(tiào) 远(yuǎn) 、跳(tiào) 绳(shénɡ) 变(biàn) :变(biàn) 化(huà) 、变(biàn) 好(hǎo) 极(jí) :南(nán) 极(jí) 、极(jí) 力(lì) 、极(jí) 点(diǎn) 、极(jí) 光(ɡuānɡ) 片(piàn) :一(yí) 片(piàn) 、叶(yè) 片(piàn) 、画(huà) 片(piàn) 、相(xiànɡ) 片(piàn) 傍(bànɡ) :傍(bànɡ) 晚(wǎn) 、依(yī) 山(shān) 傍(bànɡ) 水(shuǐ) 海(hǎi) :海(hǎi) 水(shuǐ) 、大(dà) 海(hǎi) 、海(hǎi) 边(biān) 洋(yánɡ) :海(hǎi) 洋(yánɡ) 、大(dà) 洋(yánɡ) 、洋(yánɡ) 河(hé) 作(zuò) :作(zuò) 业(yè) 、工(ɡōnɡ) 作(zuò) 、作(zuò) 为(wéi) 给(ɡěi) :交(jiāo) 给(ɡěi) 、分(fēn) 给(ɡěi) 、给(ɡěi) 力(lì) 、给(jí) 予(yǔ) 带(dài) :带(dài) 走(zǒu) 、带(dài) 来(lái) 、海(hǎi) 带(dài) 法(fǎ) :方(fānɡ) 法(fǎ) 、加(jiā) 法(fǎ) 、减(jián) 法(fǎ) 、法(fǎ) 国(ɡuó) 如(rú) :如(rú) 果(ɡuǒ) 、如(rú) 实(shí) 、如(rú) 是(shì) 、比(bǐ) 如(rú)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近鲁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讲述的事情,了解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少年闰土》通过描写听闰土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故事,表达了“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好的故事》通过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继而切入昏昏欲睡的梦境,最后又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中,书写了一种对于美丽的梦的失落和追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下场,赞美了鲁迅先生一心为人的高尚品格。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本单元的这四篇课文,都有可以借助的资料。如,《少年闰土》一课为了看出闰土30年前后的变化可以给学生提供《故乡》中闰土30年后与鲁迅再次见面的一段文字。《好的故事》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当时寂寞孤独的心情,可以给学生提供鲁迅当时关于《新青年》解散的一段文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给学生补充鲁迅先生的家人简介,《有的人》可以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等。 24.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胯、拜、厨”等13个生字和“一望无际、祭祀、仿佛”等词语。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稀奇事,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了解闰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2017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2课时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4-7张幻灯 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楼”的偏旁是“木” “依”的偏旁是“亻” “尽”的偏旁是“尸” “层”的偏旁是“尸”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依”、“层”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楼(楼房)(高楼)依(依然)(依靠) 尽(尽力)(尽头)层(上层)(楼层) 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相关链接(演示第9张幻灯片) 王之涣,字季凌,唐朝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精读课文 1.古诗题目解读。(演示第10张幻灯片)1、学生根据老师 出示的生字卡输 出字的读音。 2、同学之间交流 互相提问识记生 字。 让学生在轻 松的状态下 识记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 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诗人要登什么地方呢?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演示第11-18张幻灯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重点词语解释: 黄河: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也被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2)“白日依山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是说,傍晚太阳依傍山峦落下。 (3)“依山尽”说明了什么? 这是对什么景物的描写? (4)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太阳会离山很近? (5)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6)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呢? (7)“黄河入海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 这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登。 鹳雀楼。 太阳离山很近。 远景。 太阳落山的时候。 傍晚。 傍晚太阳慢慢落 下山时的景象。 解读题目。 了解鹳雀楼。 品读诗句。 了解重点词 语。 精读诗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憎恶zēng wù书斋zhāi震悚sǒng 诘jié问 (点拨:“憎”不要误读成zèng,“恶”、“诘”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2)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2)《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你还能写出两篇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题目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第7课背影】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奔丧sāng差chāi使簌sù 蹒跚pán shān 颓tuí唐箸zhù 点拨:注意多音字“丧”、“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院狼(jí) 藉晶(yíng) 莹妥(tiē) 帖 琐(xiè) 屑 点拨:不要把“藉”误写为“籍”,“莹”误写为“萤”。 3.解释下列词语。 (1)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2)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3) 赋闲:失业在家。 (4) 勾留:短时间停留。 (5)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7)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8) 颓唐:衰颓败落。 4.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7

17.难忘の泼水节 学习目标: 1、会认17生字,会写8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の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の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の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の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の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の认识,对傣族人民の泼水节有初步の了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了解周总理の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の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の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畅所欲言)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の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の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の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の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の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の、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の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の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の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の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の下面做记号。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中华少年》 教学设计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小学乔发军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积累:能够正确读写本课出生的生字。 2、方法与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 体会;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体会本诗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一些方法。 3、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 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拓展与延伸】组织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活动。 【重、难点突破】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在朗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重点进行朗诵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册我们学过《儿童诗两首》这一课,已经对现代诗歌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为了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中华少年》(播放朗诵视频) 二、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感,

大家一起交流。 (1)从内容上体会作者的情感。 (2)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三、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注:必须是经过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后不能解决的问题) 1、教师提示:“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 2、对诗中重点诗句的理解: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