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开放的就业体系中,就业竞争对手增加,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需求市场萎缩,过量供给的师范毕业生群体的专业和层次结构存在失衡现象。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自身就业能力乏弱,择业观念不当,更加剧了其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准确认识和分析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形势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院校扩招和教师人才招聘市场开放以来,中国的教师教育正呈现出高学历化、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①师范生就业逐渐告别了包分配时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激烈就业竞争中,师范生也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国有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设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生专业,以高师院校为主力,每年招收培养大量师范生。

2007、2008、2009年普通高校本科、专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师范生分别达到75.8万、76.5万和73万,而当年各类学校新增专任教师中录用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仅为27万、24.9万和25.9万。

如下表所示,大量师范生毕业后未能及时进入教师队伍,而未找到工作的师范类毕业生经年累积,导致应届师范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师范生招收和培养的主体力量,他们的兴衰直接受到师范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准确认识和分析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促进地方高师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市场形势分析
(一)地方高师师范生就业竞争对手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师范生就业经历了统招统分、学校推荐以及市场化自主择业三个阶段。

2003年前后,师范生真正开始市场化自主择业。

伴随着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原本只属于师范生的基础教育就业市场迎来了多个群体的激烈竞争。

1.综合性大学毕业生。

1998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非师范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就业市场,与师范生展开了竞争。

2.硕士层次师范生。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一批“4+2”硕士层次师范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随后各大高校争相开展硕士层次的师范生教育,大批硕士师范生迅速抢占了本科师范生的就业市场。

3.包分配的免费师范生。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毕业后直接分配到生源地,充实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2011年开始有大量部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直接进入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给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非师范生、硕士层次的师范生以及即将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与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之间展开激烈竞争,抢占原本只属于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二)师范生就业市场需求萎缩
有研究预测,全国学龄人口从2005年到2014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②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基础教育规模缩小,教师需求量相应减少。

教育部2007年教育统计公报显示,除小学专任教师略有增加外,全国中小学的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和专任教师数都呈下降趋势。


地方高师院校的主要服务对象——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需求量的缩减更是严重。

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效果开始凸显,农村生源绝对数量下降,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又有大批的流动儿童离开农村到城市接受教育,自然性缩减和社会性缩减双重因素加速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需求的萎缩。

国家在农村地区的教育布局,整合了原有的教育资源,提高了生师比。

农村地区对教师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超编现象也比较普遍,很多地区根本没有岗位接收应届毕业的师范生。

另外,各地基础教育部门录用教师时的地方保护和生源地优先政策也降低了教师需求的灵活性,导致教师就业市场需求不均衡,加剧了市场萎缩的态势。

(三)师范生就业市场供给结构失衡
1.专业结构失衡。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高考时热衷于填报这类专业志愿,地方高师院校也不断扩大这些专业的规模。

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200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依然未就业和2007年毕业后失业的八大专业中,英语、计算机赫然在列。

④地方高师院校的各专业招生计划不能充分考虑地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根据办学条件设定招生计划,为了学校发展设定招生计划,“只管招,不管出”的现象逐渐凸显。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群体专业结构失衡,出现个别专业人才培养过剩、就业无岗,而另一些紧缺专业却无毕业生可用的现象。

2.人才流动趋向结构失衡。

流向城市的师范毕业生供过于求,而甘于服务农村的师范毕业生供不应求;流向发达地区的师范毕业生供过于求,而打算在相对落后地区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供不应求。

二、师范生自身素质形势分析(一)师范生就业能力乏弱
激烈的就业竞争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不仅要凭借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战胜对手,更要通过过硬的就业能力展示自己。

很多学生教学业务能力很强,但就业能力差,不能在就业竞争中完美地展现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导致就业失败。

对于一般的地方师范院校学生而言,没有一个漂亮的毕业院校标签,已经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就业能力再乏弱,就更没有胜出的机会。

很多地方师范院校一心只关注学生教学业务能力的养成,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乏弱,空有过强过硬的教学业务能力,却不能在应聘时很好地展示给用人单位。

就业能力乏弱的另一表现是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关系简单,背景平庸,通过校园招聘会以外的其他途径实现就业的能力较弱。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的调查数据表明,“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进而实现成功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多来自普通家庭,人际关系简单、社会背景平庸,以此为重要基础的“新就业能力”自然比较弱。

这种就业能力新标准的出现加剧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二)师范生择业观念不当
择业观不当成为制约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障碍。

首先是偏爱城市,厌恶农村,城市中又以沿海和发达大城市为首选;其次是偏爱重点校,不愿去普通学校,盲目地与硕士层次的师范生和部属院校师范生以及一流综合大学
的毕业生竞争;再次是对工资报酬抱有过高期望,往往设定工资底线标准,低于这一标准就不予考虑。

师范生自己以及社会仍有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观念,不能平静地接受读完大学成为一个地方普通学校教师或农村学校教师的现实。

很多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宁可不就业也不低位就业,更有一大批学生放弃就业,顶着巨大压力在名校旁边租房复习考研。

三、缓解师范生就业紧张形势的对策
(一)加强师范院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
地方师范院校的宗旨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就业市场是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的最大就业市场,二者的协调配合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与区域内的师范院校密切合作,建立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需求与区域师范院校教师人才供给相协调的沟通机制。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以县为单位与区域内的师范院校合作,提供基础教育的实际信息,与师范院校一起进行本地基础教育教师人才需求的预测,师范院校根据预测设定招生计划。

学生毕业后与各基础教育用人单位进行就业洽谈,学生之间可以竞争到提供更为理想工作条件的县区工作,各县区也可在全部学生中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用签订固定的定向培养协议,只要保留需求与供给配对的合作意向。

学生仍有在全国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机会,地方也可录用其他层次的教师人才。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一种小规模的竞争,提高质量和效率,又不至于竞争太激烈而产生大范围的淘汰。

(二)地方师范院校自身进行人才培养改革
在师范生就业形势如此紧张的形势下,高师院校自身也应作出一些调整。

高师院校师范教育的办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可以将办学目标扩充,将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纳入学校的改革发展规划体系。

教育服务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非常旺盛,遗憾的是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没有专门面向教育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教育服务产业缺少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的教育人才供给,而高师院校大量的师范类人才却面临着就业困境。

因此,高师院校应拓展办学目标,调整只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办学宗旨,将为教育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纳入学校的办学目标体系。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缓解高师院校的发展危机;另一方面能为教育服务产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促使教育服务产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也能更为全面地照顾师范生的教育权益。

[注释]
①钟秉林.高等教育创新与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2004(1):15.
②袁桂林,宗晓华,陈静漪.中国分城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2006(1):17.
③教育部网站.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edoas/website18/54/info1209972965475254.htm,2009-07-02.
④⑤新华网.2009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布[EB/OL]./politics/2009-06/10/content_11519258.htm,2009-0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