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教案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的起始); 3.“九族”,指各亲属分支的集成; 4.“王族”、“公族”,指各国的王室、宗亲或由其组 成的军事组织; 5.“族类”,指以血缘为基础、人口规模较大的群体; 6. 表示以血缘继承而因袭某一职业的群体(如乐官); 7. 表示“宗”的分支。
梁启超1903年,民族特质: 1. 同居一地,2. 同一血缘,3. 同其肢体形状,4. 同其语言, 5. 同其文字,6. 同其宗教,7. 同其风俗,8. 同其生计。
(《饮冰室合集》第五集,中华书局1989年,72页)
汪兆铭1905年,民族条件有六: 一同血系;二同语言文字;三同住所;四同习惯;五同宗教; 六同精神体质。(《民族的国民》,《民报》1905年第1、2期) 吕思勉1934年,民族的重要条件如下: 1. 种族,2. 语言,3. 风俗,4. 宗教,5. 文学,6. 国土,7. 历 史,8. 外力。(《中国民族演进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63-269页) 孙中山,造成这种种民族的原因: 1. “血统”,2. “生活”,3. “语言”,4. “宗教”,5. “风俗 习惯”。(《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187-188页)
课程设置
民族概念与华夷五方格局
秽貊族系
肃慎族系(满——通古斯族系) 东胡族系 突厥语族 氐羌族系
百越族系
苗瑶族系 孟高棉语族
罗贤佑:《中国民族 史纲要》,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9年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 族史》,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4年
陈连开:《中国民族 史纲要》,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1999年
马 戎:
“可以„„把‘中华民族’译成英文时可译成
‘Chinese nation’,使中文的‘民族’与英文的 ‘nation’对应起来;同时把中国的‘少数民族’改称 为‘少数族群’(ethnic minorities),Leabharlann Baidu而把这些 侧重文化和血缘意义的‘族群’与英文中相同含义的 ‘ethnic groups’对应起来,而对原来成为‘民族’ 的56个群体改称为‘族’ ,统称时可称为‘中华民 族的56个族群’。这样调整与中国几千年来族群关系 史中产生的传统族群观相一致。 ”
金炳镐:
用“民族”一词的拼音“minzu”讲,建立一个中国
化的学术概念体系。让外国人在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 时候,要先理解、先搞清楚中国的民族概念什么意思。 让西方学术圈与中国学术圈来接轨。(《“民族”理论与
民族政策》,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 的去政治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产、生活,拥有共同的语言,以及共同的文化习俗和认 同于“汉”这个称谓,于是汉族就产生了。
具体时间:
秦统一之时;秦汉之际或秦到汉武帝时期;形成于
西汉帝国的建立。
因何得名、何时得名:
1.汉族之得名,与之建立汉朝及其四百年稳定、繁荣的
发展有关,汉族所以叫‘汉族’,根源即在于此。 2.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民族概念,‘民族’是近代西方 文化传入后的产物,所以,明确的‘汉族’族称的出现 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3.中国古代没有民族概念,不等于没有民族观念,相当 于‘汉族’之民族观念的族称,是‘汉人’的称呼。这 一称呼,在西汉时期即已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指‘汉 朝人’、‘汉国人’的意思,作为一个用于民族区别的 ‘汉人’用法,始于东汉,而在南北朝时期民族问题复 杂化的时候,‘汉人’这一族称性意义得到强化、巩固 和普遍化使用。
25页)
第二节 华夷五方格局
北狄 西 戎 中原 (华夏) 南蛮 东 夷
《礼记· 王制》: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
中国民族史
高 然
基础性学科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 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对民族史加以专 章论述,而且发表了《中国历史上民族 之研究》和《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 逐渐建立起了中国民族史这门独立的学 科。
绪
研究内容
论
民族史就是指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 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记载和阐述。包括了 民族起源、形成、发展、演变的全部社 会历史过程。民族史学,就是以古今民 族为研究对象,对各民族的起源、变迁、 社会兴衰和民族间相互关系变化的各种 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1929年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以四个共同基本特征为基础而 产生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这四个基本特征就是:共同 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表现在民族文 化特点中的共同心理状态。”(《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
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338页)
二、[美]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主观因素):
“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
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 体。”(《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
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6页)
中国民族概念演变
“族”
1. 用以表示某个血缘群体(即宗族); 2. 立功、当官有封邑后,国君可以“赐”族(成为一个
“族群”概念的引入
“nation” =“民族” “ethnic group” =“族群”
[英]安东尼· 史密斯:
“与领土有关,拥有名称的人类共同体,拥有共同的 神话和祖先,共享记忆并有某种或更多的共享文化,且 至少在精英中有某种程度的团结。”(《民族主义——理论、
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13页)
族群
适当的名称 共同的神话和祖先等 共享的记忆
民族
适当的名称 共同的神话 共享的历史
共同的文化
与祖地相联系 某些(精英的)团结
与众不同的共同的公共文化
在感知到的祖地上居住 共同的法律与习惯
非洲裔美国人 African American
拉丁裔美国人 Latino American
亚裔美国人 Asian American
“从上面提出的概念体系出发,中国也可以被称作 是一个‘民族国家’(a nation-state),而且是 一个‘多族群的民族国家’(a multi-ethnic nation-state)。……所以凡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 的运动都可称为‘民族主义运动’。从这个思路 出发,是否可以考虑……不再把我国各族群之间 的矛盾称之为‘民族问题’、‘民族关系’、 ‘民族矛盾’或‘民族冲突’,而改称为‘族群 问题’、‘族群关系’、‘族群矛盾’或‘族群 冲突’。” (《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 武杰 汉舜 大: 学《 出汉 版民 社族 发 展 年史 》 2012
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
历史渊源、 生产方式、 语言、 文化、
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9页 )
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所以通过翻 译“达其志,通其欲”,而天子对各族“修其教不易其 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Y 染 色 体 所 观 察 到 的 东 亚 人 群 迁 徙 图
第三节 汉族形成问题
来源
族源一元论 族源多元混合起源论
形成时间
秦汉时期,华夏人群经过了在共同地域上共同的经济生
“民族” → “独立主权意识”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ate Nationalities Affairs Commiss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央民族大学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西南民族大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美利坚民族(American Nation)
民族主义基本主张:
1. 世界由不同的民族所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
征、历史和认同; 2. 民族是政治权力的唯一源泉; 3. 对民族的忠诚超出其他所有的忠诚; 4. 为赢得自由,每个个人必须从属于某个民族; 5. 每个民族都需要完全的自决和自治; 6. 全球的和平和正义需要一个各民族自治的世界。
第一章 民族概念与华夷五方格局
“民族”?
一、[苏]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客观因素):
1913年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 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 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
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