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教案-3备课讲稿48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史教案-3备课讲稿

中国民族史教案-3备课讲稿
中国民族史
肃慎族系(满—通古斯族系)
先秦 肃慎
秦汉—晋 挹娄
清初至今 鄂伦春
明末清初至今 鄂温克
南北朝 勿吉
隋唐 靺鞨
康熙初年至今 赫哲族
明代至今 锡伯族
903—1635年 女真
1635年至今 满族
肃慎、挹娄
▪ 先秦→肃慎(息慎) ▪ 族称
➢ 海东青
▪ 汉晋→挹娄 ▪ 族称
➢ 一,音近通古斯语 “鹿”,为鹿之意;
▪ 靺鞨,在高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即古 之肃慎氏也。所居多依山水,渠帅曰大莫弗瞒咄,东夷中 为强国。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 人,人亦不敢杀。……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人有告其 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 不发扬。《隋书·靺鞨传》
▪ 社会组织:
➢唐初形成两个核心
南部粟末部 北部黑水部
➢社会特点:
其一,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到了6世纪末7世 纪初(隋代),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咄”的渠帅;
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武装; 其三,确立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其四,居住是“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 其五,两极分化在不少部落内已存在。
▪ 8世纪初,黑水靺鞨开始独自与中 原王朝来往。
▪ 722年(开元十年),隶属勃利 州。
▪ 725年,其境置黑水军。次年, 又在其地置黑水州都督府(简称 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诸 部部长为刺史,另派人任长史至 其地“监领之”。至此,黑水靺 鞨地区正式纳入唐王朝的版图。
▪ 渤海崛起后一度臣属渤海。
▪ 渤海人去向:
➢ 亡入高丽、女真和中原地区。 ➢ 契丹贵族强迫渤海人迁离故土。 ➢ 留居本地
与女真人融合
大多融合于汉族

中国民族史教案 2.2

中国民族史教案 2.2
狩猎业 角弓、楛矢 农业 “耦耕” 畜牧业 手工业 车、船
社会组织:
唐初
南部粟末部 北部黑水部
社会特点:
其一,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到了6世纪末7世纪
初(隋代),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咄”的渠帅; 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武装; 其三,确立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其四,居住是“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 其五,两极分化在不少部落内已存在。
元乞 代列 :迷 女、 直骨 、嵬 水等 达别 达称 、。 吾 者 野 人 、
满洲(满族)
女直 农业,兼事狩猎
水达达 (水鞑靼) 捕渔、狩猎,兼有农业 吾者野人 (兀者、斡者、斡拙) 乞列迷 (吉里迷、乞烈宾,吉 烈迷、乞里迷、济勒弥) 骨嵬 获取天然产物为生 总人数约200万左右
元明女真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
锡伯族
席 明 百 代 、 席 僰 、 席 伯 、 西 僰 鲜 卑 金 代 年
语 经 文 文 济 学 艺 术
体 婚 育 俗 活 动
家 服 饮 丧 庭 饰 食 葬
1764
女 真 族 中 某 一 部
迁 徙 到 新 疆 戍 边
节 信 日 仰
鄂温克族
“索伦”、“通古 斯”、“雅库特”
唐 代 黑 水 靺 鞨
向 曹 魏 年 “ 献 楛 矢 ” 236
建 立 直 接 臣 属 关 系

220—226
五世纪以后
南 北 朝 勿 吉 隋 唐
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虞娄、越喜
黑水部
靺 鞨 =
安车骨部 拂涅部 伯咄部 号室部 粟末 老 林 ” 之 意
勿 吉
厥稽部 粟末靺鞨
经济方面:
薛虹、李澍田主编:《中 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 出版社1991年

中国民族史专题ppt课件

中国民族史专题ppt课件

其次,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都是相对的,绝没有与今 天疆域一致的绝对统一;统一和分裂又相互渗透,统一之 中也可以出现小的、暂时的分裂割据(如明代北方的鞑靼、 瓦剌等),分裂之中也有局部的统一(如南北朝等)。” “确定某一地方或民族是否属于历史上的中国,我们认为, 只能用一个国际上也通行的标准,即行政管辖,只有历史 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的地方和民族,才能是历史 上中国的地方和民族。如果否认这个标准,用今天中国行 政管辖范围内的民族和地方去套历史上中国的民族和地方, 那就等于取消了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发展为今天的历史 上的中国。当然,历史上的行政管辖与近现代的行政管辖 应该是有区别的。”(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学术座谈会”;《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 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多民族共同活动范围说】 翁独健(1981年)
“关于疆域问题,我们是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我们国家的历史是各族人民
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的历史,不管他们
在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也不论处于什么
情况,属于中原王朝一部分也好,独立于
划分疆域板块的:于逢春《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 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 年第2期;
侧重疆域管理体制关系的:李大龙。
社科院主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是一个重要阵地, 可以查看相关文章。
个人认同:
“历史上的中国应指历史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 历史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 因此,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于统一时期,历史上的中国 就是当时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即由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 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处于 分裂时期,则由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的民族或地区出 现的政权,都应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 如何看待历史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分裂问题时, 应首先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能割 断历史,抽出其中一段来孤立的分析,这样做势必对分裂 时期的中国各政权做出片面的结论。

中国民族说课课件

中国民族说课课件

中国的民族说课课件中国的民族说课课件篇一:《中国的民族》说课稿《中国的民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下面我将从说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利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

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其次,说教材。

教材说明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等知识。

我国民族众多,由56个民族组成,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和睦相处,为建设好我们的祖国而共同奋斗。

其中,我国民族构成、民族的分布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本节识记的知识点有: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史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理解的知识点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收集、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

第三说学情。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年的地理,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些方法,特别是通过读图分析获取地理知识,学生在这基础之上,来学习本节知识,应该比较简单。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再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4、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正确民族观;5、学会收集、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

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以活动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

中国民族史教案-2.2学习资料

中国民族史教案-2.2学习资料
骨嵬 获取天然产物为生
总人数约200万左右
▪ 元明女真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
➢ 社会生产 ➢ 文化生活
文字 婚俗 葬礼 宗教
满族
皇 太 极
废 除 女 真 旧 名
定 族 名 为 “ 满 洲

——
10 682 262 2000
年 人
阿 尔 泰老 语满 系文 满新
满 通文 古 斯 语 族 满 语 支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锡伯族
席 明百 代、

僰 、 席 伯 、 西

金 鲜代 年 卑
女迁 真徙 族到 中新 某疆 一戍 部边
1764
语 经 文 体 婚 家 服 饮丧 文 济 学 育 俗 庭 饰 食葬
艺活 术动
节信 日仰
鄂温克族
“索伦”、“通古 斯”、“雅库特”
“先锋” “射手”
唐元 明 代代 清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进 己 、 孙 泓 : 《 女 真 民
2010


史 》

元乞 代列 :迷 女、 直骨 、嵬 水等 达别 达称 、。 吾 者 野 人 、
满洲(满族)女直农业,兼事狩猎
水达达 (水鞑靼)
捕渔、狩猎,兼有农业 吾者野人 (兀者、斡者、斡拙) 乞列迷 (吉里迷、乞烈宾,吉 烈迷、乞里迷、济勒弥)
生女直部
▪ 完颜部
顺国女直 达鲁古部 罗涅河女直 蒲卢毛朵部
▪ 徙单部 ▪ 乌古论部 ▪ 蒲察部
奥衍女直
鼻骨德部
五国部 阿里眉
回跋部 北女直
乙典女直部
长白山女直
鸭渌江女直
黄龙府女直
滨海女直
1234

中国民族史概要课件

中国民族史概要课件

05
中国民族的未来展望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发展
全球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为民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应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 性,同时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民族经济的合作与竞争
全球化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同 时也带来了竞争与挑战,需要各民族加强自 身经济实力。
2
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 地域认同,秦汉时期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 了更为明确的华夏族概念。
3
华夏族在历史上不断与பைடு நூலகம்边民族融合,形成了汉 族等民族,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01
汉族是现代中国的主体民族,其前身是华夏族,经历了数千年 的演变和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仁、义、礼、智、信等,对 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文化遗失,让中 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创新与时代发展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中 华文化,使其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动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发展。
当代中国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总结词
当代中国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 著的发展和进步。
详细描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和 社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发展方面,各民 族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 高。在文化方面,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和传承,同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社 会方面,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社会治 理体系也更加完善。这些发展与进步都为中国民族的团 结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
试从考古资料与传说资料分析中国远古时的族群或部落集团。
传说时代各部落集团间的关系。
第二章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的出现(夏商周时期)
计划课时:6学时
主要内容: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夏商周三族的融合、认同与华夏民族雏形的形成;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群体。
基本要求:(1)了解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的概况;了解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群体及其与夏商周的关系。(2)熟悉夏商周三代国家制度的因革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开拓华夏民族的共同地域,华夏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3)掌握华夏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华夏民族的认同感的形成。深入探讨民族形成理论与华夏民族的形成。
基本要求:(1)了解各民族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的历史;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各民族的分布、迁徙、文化变迁。(2)熟悉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的发展变化;熟悉民族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熟悉中央王朝的主要民族政策以及管理民族地区的制度举措和机构设置。(3)掌握各民族的冲突、迁徙、变革与交融;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理论;·中华民族的融合与重组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理论要点。
学习中国民族史的意义。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起源(传说时代)
计划课时:4学时
主要内容:中华民族起源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中华民族起源的时代;神话传说资料反映的各部落集团及其早期活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关系;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等。
基本要求:(1)了解中华民族起源的特点。(2)熟悉神话传说资料反映的各部落集团及其早期活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关系。(3)掌握氏族、部落发展为民族的理论。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民族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一)“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 五帝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伏羲、女娲) 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炎黄部落联盟:炎帝与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禅让制
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推举和考察 ,由舜继承其位。
部落联盟: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 某种需要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
三、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大 禹

舜 原则:贤德
治 水



像 禅让

禅让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
他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度,稳定局势,派禹
得到人民的爱戴。
治水,解除水患。
实质: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治水有功,得到 民众爱戴,被尊 称为“大禹”。
课堂小结
早期国家
和文明的
——《中外历史纲要(④上确)立教王师位教世学袭用制书》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务三】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
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 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良 渚古城遗址和龙山文化中的山西襄 汾陶寺墓地遗址都说明当时已出现 了私有制,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并出现了大型公共建筑,有专家甚 至认为已进入国家初始状态,标志 着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材料1: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 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材料2:古城背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由人 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水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材料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 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20万千 克碳化稻谷。

中国民族史教案 3.1

中国民族史教案 3.1



1716
1715

1697 1696


蒙古族地区的行政建置和盟旗制度
军府制度 盟旗制度 内蒙古地区 察哈尔部直属八旗 共建立49旗,6个盟: 哲里木盟; 昭乌达盟; 卓索图盟;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盟; 伊克昭盟。
一、北元(1368—1399年) 二、瓦剌 三、兀良哈三卫 四、东部蒙古
蒙古族的社会经济
10—12世纪时的蒙古社会形态
“森林狩猎民” “草原游牧民”
鼎盛时期的蒙古社会经济
畜牧业生产
农业生产 手工生产 商业和城市
割据时期的蒙古社会经济 畜牧业 农业 手工业 贸易
2002
2006
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变化 蒙古族的文化
(一)语言文字 (二)历史著作 (三)文学 (四)手工艺品 (五)歌舞体育 (六)医学天文历法 (七)教育
义 都 内合 蒙西 古格 大主 学编 出: 版《 蒙 社 古 民 族 年通 史 》
泰 亦 赤 兀 辽惕 宁 民满 族昌 出主 版编 社: 《 蒙 年古 族 通 史 》 ·
噶 策 噶 西噶 阿 尔 旺 尔 蒙尔 睦 丹 阿 丹 尔年年年年年 古丹 六策年年年拉年年 撒 ,,,年 年 的 月零 布 纳 达喇策 , 败 , 坦 瓦嘛妄 昭 和 亡 齐达多 莫 通 尔尔 多 和 淖 札济 之 清 尔 那 役 朝 之 木 统 战 札 一 勒
1731 1739 1745 1750 1752 1754 1755 1757 17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民族史
第三章 北方诸族

历史上册第3课民族大融合课件中华书局版

历史上册第3课民族大融合课件中华书局版
资源共享
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 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3
区域协调发展
民族大融合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在民族大
融合的背景下,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均
衡发展。
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多样性
民族大融合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多样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在民族大融合的 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民族平等
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有 助于形成民族平等的观念,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
边疆治理
民族大融合有助于完善边疆治理,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和 稳定。在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有助于减少民 族矛盾,增强边疆地区的治理能力。
对经济的影响
01 02
经济发展
民族大融合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经济格局,提高国家的经 济实力。
学习重点
中华文明的传承路径、创新特点和历史意义,以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 明的交流与互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
03
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时间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420年
主要特点
汉民族的形成和扩张,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和融 合。
重要事件
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民族大融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明交流 互鉴。

第4节 中国的民族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4节 中国的民族公开课教案课件
收集资料,谈一谈端午节的起源,说一说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中国的民族
(1)关于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玲玲 和贝贝有不同的看法。你赞成谁的观点?除此 之外,你还有哪些看法?
可以促进地 方特色文化的 发展,带动地 方经济的振兴。
会破坏当地的 自然环境,也不 利于地方特色文 化的保护。
(2)结合家乡情况,举例说明地方特色文化对发展旅游 业的影响。
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 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 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 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国的民族
名称 壮族 回族 维吾尔族
显隐地图
中国的民族
在下表空白栏中补充自己想了解的民族名称, 读图,完成表格内容。
主要分布区 桂、滇
宁、甘、新 新
民族名称 蒙古族
中国的民族
请将下列图片与其对应的民族名 称用线连接起来
朝鲜族
维吾尔族 壮族
藏族
中国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 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汉族 人数最多,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91.5%
汉族 少数民族
8.5%
中国的民族
壮族
珞巴族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 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 人,如珞巴族只有约3000人。
芦笙(苗族) 马头琴(蒙古族) 长鼓(朝鲜族)
中国的民族
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都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开展丰 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在湖南汩罗江畔,每年端午节前后举办 盛大的“汩罗江国际龙舟节”,参赛者在汩罗江上划龙舟竞 渡。在江苏周庄,众多演员参与江南水乡的实景演出,为游 人演绎苏南古镇的民俗文化。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