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tB1的盐酸盐为无色结晶,溶于水,对石蕊试纸 呈酸性反应。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 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溶液中不耐高热。
7
活性辅酶形式
Vit B1在一切活体组织(主要是肝脏)中 可经硫胺素激酶催化与ATP作用转化成 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它的活性 辅酶形式。
TPP是脱羧酶、丙酮酸脱氢酶系和α -酮 戊二酸脱氢酶系的辅酶。作为转酮醇酶 的辅酶。
水 溶 性 维 生 素 有 VitB1 , VitB2 , VitPP,VitB6,VitB12,VitC,泛酸, 生物素,叶酸等。
3
命名
习惯命名法 A族、B族、C族、D族、E族、K族等,
在B族中又有B1、B2、B 3、B 5、 B6、 B7、B9、B12等;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等;按缺乏症命名,抗坏血 酸等;按分子结构特征命名,核黄素等 系统命名法,根据化学系统命名。
4
Vit 特点
① 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是必 需的。
② 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分。 ③ 机体需要微量,供应不足时,将出现代谢
障碍和特定的临床症状。 ④ 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
中摄取,肠道微生物也可以合成一部分。 ⑤ 在机体内有一定的储备,缺乏症出现的时
间与储量及需要量有关。
12
活性辅酶形式
有两种氧化还原辅酶形式,即黄素 NH3
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N
N
核苷酸(FAD)
O
O
N N
CH2 (CHOH)3CH2 N NO
O
PO O-
PO O-
CH2 O
H3C
H3C
NH N
VB2
O
FMN
OH OH AMP
FAD 13
FMN和FAD
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 酸(FAD),是核黄素(VitB2)的衍生物。
无色晶体,较稳定,不被光、空气和热破坏,对碱稳 定。与溴化氰作用产生黄绿色化合物,可以作为定量 分析的基础
COOH
CONH2
N
N
21
活性辅酶形式
两种氧化还原辅酶形式:尼克酰胺腺嘌呤 二核苷酸(NAD)(又称辅酶I,CoI)和尼 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又 称辅酶II,CoII),烟酸在生物体中可与磷 酸核糖焦磷酸结合转化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NAD,NAD被ATP磷酸化产生烟酸胺 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泛酸是由α ,γ -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酸与β-丙 氨酸经肽键连接而成,分子中有酰胺键。
人类食物中广泛存在泛酸,所以缺乏症很少 发生。食物加工、烹饪中损失明显。
18
CoASH
泛酸(遍多酸)在体内参与构成辅酶A (CoA),后者的结构成分为3’-磷酸腺 苷-5’-焦磷酸-泛酸-β-巯基乙胺。
CoA是酰化酶的辅酶,其中的巯基可与酰 基以高能硫酯键结合,在糖、脂、蛋白质 代谢中起传递酰基的作用。 CH3C‖~SCoA O
维生素
1
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 必需的,但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 或合成不足,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 分子有机化合物。如果缺乏会患特异 缺乏症,它不作为能量物质,也不能 作为机体的构成物质。
2
维生素分类
维生素可按其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 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VitA、VitD、VitE 和VitK四种。
VitB2 具 有 氧 化 还 原 性 , 酶 蛋 白 与 FMN 或 FAD结合后统称为黄素酶(黄酶),催化脱 氢氧化反应,其辅基FMN或FAD在酶促反应 中作为递氢体,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14
FMN和FAD 的递氢作用
R
N NO
H3C
+_2H
H3C
NH 2H N
O FMN 或FAD
RH N NO H3C
H3C
NH N
O FMNH2 或 FADH2
15
核黄素的来源
乳、肝、肾、蛋黄,大豆、米糖、水 果和绿色蔬菜,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 一部分,动物主要从青草饲料和添加 剂中获得。
加工、烹饪和储藏食物过程中VB2有不同 程度的损失。精米中大部分丢失。VB2对 光十分敏感,牛奶中的损失大多是由于光
照造成的,因此宜用深色玻璃瓶来盛装牛
5
水溶性维Leabharlann Baidu素
6
B族维生素
硫胺素VB1
硫胺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维生素。1897年Eijkman 认为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米糠中的某种成分引起 的,1911年Funk从米糠中提取到这种能治疗脚气病 的物质,因为它具有胺的性质,称为“Vitamine”.因 其结构中含有噻唑环(thiazole),而称为thiamin, 又因分子中含有硫和胺,所以称为硫胺素。
19
泛酸:COA
CH2 NH CO CH2 CH2
CH2
NH
NH3
SH β巯基乙胺
CO
CH OH
N
N
H3C C CH3 O
O
N N
泛酸 CH2 O P O P O CH2
O-
O-
O
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ACP 酰基载体蛋白)
OPO32- OH
.
AMP 20
维生素B5
名称,曾用名为抗癞皮病维生素和维生素PP,或称烟 酸,包括尼克酸和尼可酰胺,为吡啶类衍生物。
11
核黄素VB2
1933年Kuhn从牛奶中分离出,其水溶液具有黄 绿色荧光,1935年Kuhn和Karrer同时分别合成 了该维生素,称为核黄素。
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 嗪两部分组成。
桔黄色针状晶体、味苦、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 溶液,呈黄绿荧光。在565nm、pH4~8荧光最 大。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见光易分解。
8
焦磷酸硫胺素的结构
NH2 N H3C N
嘧啶
CH3
CH2 N
OO
VB1
S CH2CH2O 噻唑
PO O-
P O
O-
9
缺乏症
1.“干性”脚气病,外周神经炎,肢 端疲劳、疼痛和功能性损伤
2.“湿性”脚气病,神经和心血管症 状:心动过速,紧张之后心力衰竭
3.韦尼克——科尔萨夫综合症,虚弱、 麻痹、瘫痪
奶。由于VB2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破坏, 因而在加工时应避免使用小苏打等碱性物
质。
16
缺乏症
VB2缺乏: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脂 溢性皮炎等。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
17
维生素B3
泛酸,又称遍多酸,曾被称为VB3,1919 年发现。泛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故命 名为“pantothenic acid”意为“无所不 在”。
7
活性辅酶形式
Vit B1在一切活体组织(主要是肝脏)中 可经硫胺素激酶催化与ATP作用转化成 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它的活性 辅酶形式。
TPP是脱羧酶、丙酮酸脱氢酶系和α -酮 戊二酸脱氢酶系的辅酶。作为转酮醇酶 的辅酶。
水 溶 性 维 生 素 有 VitB1 , VitB2 , VitPP,VitB6,VitB12,VitC,泛酸, 生物素,叶酸等。
3
命名
习惯命名法 A族、B族、C族、D族、E族、K族等,
在B族中又有B1、B2、B 3、B 5、 B6、 B7、B9、B12等;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等;按缺乏症命名,抗坏血 酸等;按分子结构特征命名,核黄素等 系统命名法,根据化学系统命名。
4
Vit 特点
① 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是必 需的。
② 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分。 ③ 机体需要微量,供应不足时,将出现代谢
障碍和特定的临床症状。 ④ 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
中摄取,肠道微生物也可以合成一部分。 ⑤ 在机体内有一定的储备,缺乏症出现的时
间与储量及需要量有关。
12
活性辅酶形式
有两种氧化还原辅酶形式,即黄素 NH3
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N
N
核苷酸(FAD)
O
O
N N
CH2 (CHOH)3CH2 N NO
O
PO O-
PO O-
CH2 O
H3C
H3C
NH N
VB2
O
FMN
OH OH AMP
FAD 13
FMN和FAD
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 酸(FAD),是核黄素(VitB2)的衍生物。
无色晶体,较稳定,不被光、空气和热破坏,对碱稳 定。与溴化氰作用产生黄绿色化合物,可以作为定量 分析的基础
COOH
CONH2
N
N
21
活性辅酶形式
两种氧化还原辅酶形式:尼克酰胺腺嘌呤 二核苷酸(NAD)(又称辅酶I,CoI)和尼 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又 称辅酶II,CoII),烟酸在生物体中可与磷 酸核糖焦磷酸结合转化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NAD,NAD被ATP磷酸化产生烟酸胺 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泛酸是由α ,γ -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酸与β-丙 氨酸经肽键连接而成,分子中有酰胺键。
人类食物中广泛存在泛酸,所以缺乏症很少 发生。食物加工、烹饪中损失明显。
18
CoASH
泛酸(遍多酸)在体内参与构成辅酶A (CoA),后者的结构成分为3’-磷酸腺 苷-5’-焦磷酸-泛酸-β-巯基乙胺。
CoA是酰化酶的辅酶,其中的巯基可与酰 基以高能硫酯键结合,在糖、脂、蛋白质 代谢中起传递酰基的作用。 CH3C‖~SCoA O
维生素
1
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 必需的,但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 或合成不足,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 分子有机化合物。如果缺乏会患特异 缺乏症,它不作为能量物质,也不能 作为机体的构成物质。
2
维生素分类
维生素可按其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 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VitA、VitD、VitE 和VitK四种。
VitB2 具 有 氧 化 还 原 性 , 酶 蛋 白 与 FMN 或 FAD结合后统称为黄素酶(黄酶),催化脱 氢氧化反应,其辅基FMN或FAD在酶促反应 中作为递氢体,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14
FMN和FAD 的递氢作用
R
N NO
H3C
+_2H
H3C
NH 2H N
O FMN 或FAD
RH N NO H3C
H3C
NH N
O FMNH2 或 FADH2
15
核黄素的来源
乳、肝、肾、蛋黄,大豆、米糖、水 果和绿色蔬菜,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 一部分,动物主要从青草饲料和添加 剂中获得。
加工、烹饪和储藏食物过程中VB2有不同 程度的损失。精米中大部分丢失。VB2对 光十分敏感,牛奶中的损失大多是由于光
照造成的,因此宜用深色玻璃瓶来盛装牛
5
水溶性维Leabharlann Baidu素
6
B族维生素
硫胺素VB1
硫胺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维生素。1897年Eijkman 认为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米糠中的某种成分引起 的,1911年Funk从米糠中提取到这种能治疗脚气病 的物质,因为它具有胺的性质,称为“Vitamine”.因 其结构中含有噻唑环(thiazole),而称为thiamin, 又因分子中含有硫和胺,所以称为硫胺素。
19
泛酸:COA
CH2 NH CO CH2 CH2
CH2
NH
NH3
SH β巯基乙胺
CO
CH OH
N
N
H3C C CH3 O
O
N N
泛酸 CH2 O P O P O CH2
O-
O-
O
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ACP 酰基载体蛋白)
OPO32- OH
.
AMP 20
维生素B5
名称,曾用名为抗癞皮病维生素和维生素PP,或称烟 酸,包括尼克酸和尼可酰胺,为吡啶类衍生物。
11
核黄素VB2
1933年Kuhn从牛奶中分离出,其水溶液具有黄 绿色荧光,1935年Kuhn和Karrer同时分别合成 了该维生素,称为核黄素。
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 嗪两部分组成。
桔黄色针状晶体、味苦、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 溶液,呈黄绿荧光。在565nm、pH4~8荧光最 大。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见光易分解。
8
焦磷酸硫胺素的结构
NH2 N H3C N
嘧啶
CH3
CH2 N
OO
VB1
S CH2CH2O 噻唑
PO O-
P O
O-
9
缺乏症
1.“干性”脚气病,外周神经炎,肢 端疲劳、疼痛和功能性损伤
2.“湿性”脚气病,神经和心血管症 状:心动过速,紧张之后心力衰竭
3.韦尼克——科尔萨夫综合症,虚弱、 麻痹、瘫痪
奶。由于VB2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破坏, 因而在加工时应避免使用小苏打等碱性物
质。
16
缺乏症
VB2缺乏: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脂 溢性皮炎等。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
17
维生素B3
泛酸,又称遍多酸,曾被称为VB3,1919 年发现。泛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故命 名为“pantothenic acid”意为“无所不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