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一)》教学设计
1、《欢欣的日子》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欢快喜庆的情绪,了解作品风格。

2、认识各种乐器。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品欢快喜庆的情绪,了解作品风格。

2、熟记并表现对答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的情绪有很多种,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音乐同样能表达人的情绪,一起听一段音乐,看看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听录音回答。

二、新授
(一)全曲欣赏
师:首先一起欣赏一遍,感受一下乐曲的感情。

(二)分段欣赏
1、欣赏作品第一主题
(1)欣赏作品的第一主题,感受音乐的特点、谈谈作品带来怎样的感觉。

(2)复听第一主题,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欣赏作品第二主题
(1)欣赏第二段主题,生听辨演奏的乐器。

(2)出示管子及演奏姿势图片,欣赏管子独奏,模唱管子旋律,了解管子音色。

(3)欣赏吹管乐合奏片段。

(三)作品背景讲解
(四)再次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全曲,师跟着音乐板书画图,生边听边跟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五)欣赏郎朗演奏的钢琴视频,通过对比再次感受作品带给我们的喜庆情绪。

三、小结
《翻身的日子》是一首离学生生活很久远的作品,但是通过欣赏使同学们感受到了那时候的心情,同时同学们认识了民族乐器,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积累了民族音乐主题。

2、《空山鸟语》欣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3、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
理解。

5、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一只鸟仔〉,学唱第二段
先听一遍歌曲,
有节奏地读一遍两段的歌词。

特别是第二段歌词。

跟随伴奏演唱第二段。

两段一起演唱。

二、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

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
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
(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

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
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多媒体)
(补充: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

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

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

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


6、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

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

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

补充: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

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7、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自己模仿鸟叫声。

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下课
3、《喜相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笛子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笛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吹管乐器的世界。

三、吹管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师:“同学们,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

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


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

(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吹管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

2.重点介绍笛子。

出示笛子图,介绍笛子相关知识(笛子: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教师用笛子演奏几小段不同风格音乐和模仿几种自然声音,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更直观地了解笛子特点。

四、欣赏教学
1.冯子存介绍。

“谈到《喜相逢》,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冯子存。

”介绍冯子存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

(冯子存,笛子演奏家。

他在“二人台”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总结和发展了北方笛子的演奏技法,他的演奏高亢、嘹亮,具有典型的北方梆笛特色,演奏的技巧极为丰富,变化繁多。

他是笛界壮派的代表人物和很有贡献的老前辈,无论他在笛子演奏还是笛曲创作方面,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为弘扬民族音乐做出了贡献。

其代表作品有《喜相逢》、《放风筝》、《五梆子》、《冯子存笛子曲选》。


2.初听。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些什么?”(播放《喜相逢》。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分段听时,出示乐谱,学生跟着乐谱看,更直观,每一段听完都请学生起来谈感受,同组互相交流。

(《喜相逢》这首乐曲由四个段落组成。

曲首以散起的形式、缓慢朴实的旋律,表现了亲友惜别时深深依恋的情感;随后乐曲以变奏手法及笛子特有的技巧,表现人们别后相逢时的热闹场面和喜悦心情。

乐曲极具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4.再听。

让学生用自己有的吹管乐器或者用手势、姿势等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教师小结乐曲内涵。

吹管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4、《阳春白雪》
教学目标
1.感受《阳春古曲》所表现的意境;
2.使学生感受琵琶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琵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导入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阳春古曲》,又名《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

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三、新课教学:
(一)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1.节奏是否轻松明快?
2.能否把握旋律的流转特点。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感受乐曲所表现出的意境。

补充:(全曲七段,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

起部:《独占鳌头》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

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特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风摆荷花》、《一轮明月》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

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

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

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东皋鹤鸣》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采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琵琶,(多媒体),包括琵琶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二)对比欣赏白居易《琵琶行》。

(多媒体)
四、课堂小结:
这首琵琶曲《阳春古曲》,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5、《中国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民族乐器,了解各类乐器的音色特征;
2、认识听赏民族乐器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
3、听赏民族乐器演奏,感受各种乐器的表现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及音色特征。

教学过程:
一、中国民族乐器简介
1、乐器是人类用来演奏音乐、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全世界的古今乐器达一万多种,中国记载的乐器达千余种。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芋、鼓瑟、弹琴等演奏形式;秦汉时的鼓吹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鼓乐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近代刘天华、聂耳等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产生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

2、常见乐器演奏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

二、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
观看民乐合奏《光明行》片段
提问:你认识哪些乐器?你会演奏哪些乐器?
学生举手回答:
三、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分类
拉弦乐器:二胡、京胡、高胡、低胡
弹拨乐器:古筝、琵琶、三弦、柳琴
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
打击乐器:锣、鼓、钹
四、中国民族乐器认识(课件显示)
分类认识各种乐器,听辨乐器音色特征(图片与音乐一一显示)
五、民族乐器演奏
要求:了解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各种乐器的表现特征。

作品欣赏:
1、二胡齐奏《战马奔腾》
感受音乐的热烈与激昂,体会二胡的表现力和音色。

2、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
感受音乐欢快热闹的场面,听辨竹笛的音色与表现力。

3、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体会音乐的深刻内涵,听辨琵琶的音色。

4、古筝独奏《战台风》
感受听辨古筝的音色与表现力,感受工人与台风搏斗的情景。

5、打击乐合奏《迎春锣鼓》感受热闹欢快的锣鼓乐及锣鼓丰富的表现力。

六、学生互动
1、学生交流讨论对中国乐器民族乐器的认识体会。

2、听辨练习:播放乐器演奏音乐,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乐器名称。

音乐01 音乐02 音乐03 音乐04 音乐05 二胡
古筝
笛子
唢呐
琵琶
七、课堂小结
我国乐器种类繁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了解学习更多的民族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