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腰腿痛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它包括所有种类的腰痛症状。其 主要临床表现有: 1.下腰痛 绝大多数患者以腰痛为主,这是为突出的髓核从及纤维环和后 纵韧带,刺激纤维环内的痛觉纤维的结果。疼痛轻重不一,严 重时影响腰部活动。任何能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均会导致腰痛 加剧。有时甚至刷牙、转身、低头、仰面时也可诱发腰部阵痛。 2.下肢放射性神经痛 腰腿痛患者多数以腰痛开始,不久腰痛减轻,下肢放射痛逐渐 加重。这是因为当髓核进一步后突后,原来处于紧张状态的纤 维环破裂,换上痛觉神经纤维张力减低,至疼痛减轻;也因髓 核进一步突出,经过后纵韧带直接压迫神经根,故出现下肢放 射痛加重。疼痛常自臀部开始,逐渐延伸至小腿后侧、后外侧 及足底外侧。当行走、站立或咳嗽时,也同样加剧疼痛。多数 患者经卧床后症状可减轻。个别患者由于巨大的椎间盘后突压 迫整个马尾出现不完全性双下肢瘫痪,会阴部和大小便功能障 碍。
3.湿热痹阻型 腰、髋、腿疼痛,痛处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 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 数或滑数。 4.气滞血瘀型 多有腰部外伤史,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多为刺 痛,痛处拒按,夜间加重,腰硬如板状,俯、仰卧艰 难,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瘀滞,脉弦细 或细涩。 5.气血两虚型 腰背酸痛,有下坠感,不能久坐久站,肢体麻木,肌 肉拘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或面 色萎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舌淡,脉弦细弱。 6.肝肾不足型 腰腿酸痛缠绵日久,肢体乏力,头摇 身颤,视物模糊,耳鸣耳聋,自汗,神疲,舌白滑或 舌红少津,脉沉细或弦细数。 在以上各型中,以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及寒湿痹 阻型为常见。
【发病机制】
我科通过对大量病例临床特征的分析,认为腰腿痛的病 因病机系“伤、痹、虚、瘀”四者合而为病。其外以 “痹、伤”为因,“瘀”贯穿其中,以“虚”为本。伤 即劳伤、损伤之义。腰腿痛的患者多数有腰部劳损或损 伤现象。腰部劳损、外伤,以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 而见腰痛。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因劳损或损伤为诱因或加 重者占70%以上,可见腰部损伤史是造成腰腿痛的重要 病因之一。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 阻腰间,使腰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 痛。因伤寒冒湿,寒湿痹阻足太阳之脉,致使太阳经经 输不利亦为腰痛的病因病机之一。瘀即瘀血。腰腿痛患 者因外感寒湿,寒凝血滞;或因外伤跌扑,离经之血不 归于脉形成瘀血;或因久劳伤络,络脉阻滞而成瘀血, 瘀血阻络,腰部经气不利,故见腰痛。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胡瑛 副主任医师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年龄上,本病 一般发生在20--40岁之间,即青壮年易发 生此病比例大约占整个发病率的80%。从 性别上,腰腿痛多见于男性,因为男性体 力活动较多、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从 体型上,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 致腰椎间盘突出。从职业上,劳动强度较 大的产业工人多见。从姿势上,每天常常 伏案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售 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从生活和工作 环境,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
【病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 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问盘 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 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 2.外力作用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 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 例如装卸工作人员长期弯腰提举重物,驾驶员长期 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 轻微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 的程度。 3.诱发因素
【临床分型】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腰腿痛的临床症状,我们将其分为 以下六型。 1.风湿痹阻型 腰腿痹痛重着,腰部活动受限,阴雨天症状加重,痛处 游走不定,怕风,得温则减或下肢乏力麻木,或有肌肉 萎缩,屈伸不利,趾端麻木不知痛痹,舌质淡红或暗淡, 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型 多有外感风寒或涉湿感寒等病史,腰腿部冷痛,活动不 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昼轻夜重, 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通利,大便溏泄,舌质淡胖、 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治则与治法】
百度文库
腰腿痛的中医治疗要依循“虚则补之、实则泻 之、瘀则散之”的治疗原则。 其具体的治法则根据辨证的结果而确立。 风湿痹阻型:治法以祛风除湿、蠲痹通络。 寒湿痹阻型:治法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湿热痹阻型:治法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气滞血瘀型:治法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气血两虚型:治法以补益气血、活血止痛。 肝肾不足型:治法以补益肝肾、调和气血。
1.针灸治疗 2.手法治疗 3.郭氏砭木治疗 4.牵引治疗 5.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3.1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 弯腰、侧屈或旋转,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3.2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 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 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 3.3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 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 易诱发髓核突出。 3.4腹压增高:腹压与推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 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 生髓核突出。 3.5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 使推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推间盘破裂。
我们在临床中辩证为瘀血型者,其舌质多紫暗,多有瘀 点瘀斑者,舌下脉络瘀紫者占70%以上,可见瘀血是腰 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贯穿其病程全程。虚即是气血 不足、肝肾亏虚。《景岳全书》曰“腰痛之虚证十居八 九”,劳则耗气,气虚不能生血,筋脉失养,日久督脉 空虚,强力劳作损伤肾气;人到中年,气血不足,肝肾 亏损,筋失所养,而见腰痛。肾虚为腰腿痛之发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