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古今语音的异同及上古音简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假异字 ) 如伏羲即庖羲。 如伏羲即庖羲。 诗经·谷风 四章: 凡民有丧,葡匐救之。 谷风》 《诗经 谷风》四章:“凡民有丧,葡匐救之。” 礼记.檀弓下 引作“扶服” 檀弓下》 《礼记 檀弓下》引作“扶服” 。 鹦鹉” 说文》 鹦母鸟” “鹦鹉”,《说文》作“鹦母鸟”。 尚书.禹贡 有古泽“孟猪” 禹贡》 左传.僖 《尚书 禹贡》有古泽“孟猪”,《左传 僖28 孟诸” 周礼.职方氏 职方氏》 年》作“孟诸”,《周礼 职方氏》作“望 汉书.地理志 地理志》 盟诸” 诸”,《汉书 地理志》作“盟诸”。
古今语音的异同
一、学习古音的作用
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史记·淳于髡传》) 心广体胖 薛宝钗 厦门
1、解决文字问题
悲
雕 镇 分
帮母文部
填抚百姓。(《荀子·君道》)
2、解决词义问题
班
帮母元部
班瑞于群后。(《尚书·舜典》)
3、使用工具书
《康熙字典》:火,虎果切并货上声 《辞 源》:言,语轩切
四、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 字母”是古 人总结的汉 语的36个声 母。是宋朝 人在唐末和 尚守温创制 的三十字母 的基础上增 订而成的。
ຫໍສະໝຸດ Baidu
发音部 位旧名 唇 重 唇 音 轻 唇 舌 舌 头 音 舌 上 齿 音 牙 齿 头
发音部 位新名 双 唇
发 全 清
音 次 清
方 全 浊
法 次 浊
帮[ p ]b 滂[ p‘]p 並[ b ] 唇 齿 非[ f ] 敷[ f‘ ]f 奉[ v ] 舌尖中 端[ t ]d 透[ t‘ ]t 定[ d ]
3、声调方面
①平 上 去 入 “平、上、去、入”是中古时期汉语的四个声调。 唐·处忠《元和韵普》:“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 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 明·真空《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 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②平仄 “平仄”是古人将中古四声区分开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 “平”即平声,“仄”即上、去、入三声。 平 仄 平 上 去 入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去声不变 入派三声
(3)娘日二纽归泥说,上古时期无“娘、日” )娘日二纽归泥说,上古时期无“ 二纽。(章太炎) 。(章太炎 二纽。(章太炎) 娘归泥例: ):读如囊 读如囊( 娘归泥例:娘 (良):读如囊(泥n) ) 日归泥例:涅从日声, 广雅·释诂 释诂》 日归泥例:涅从日声,《广雅 释诂》:‘涅, 泥也。 泥也。’ ):读如难 读如难( 然 (日):读如难(泥n) ) 章氏的“日紐歸泥說” 章氏的“日紐歸泥說”並沒有得到學術 界的一致公認,多數學者認為 多數學者認為“ 界的一致公認 多數學者認為“日”與“泥” 在上古是分立的。至於娘母與泥紐的關係, 在上古是分立的。至於娘母與泥紐的關係 多數學者認為二者在《切韻》 多數學者認為二者在《切韻》時代尚且為 一類,在上古自然為一類 在上古自然為一類。 一類 在上古自然為一類。
(3)古人的读音 ) 即东汉魏晋时给先秦西汉古书所作的 注音。其术语为“读若” 读如” 注音。其术语为“读若”、“读如”、 读为” 读曰”便是。 “读为”、“读曰”便是。 尚书大传》 播国卒相行事” 郑玄注: 《尚书大传》:“播国卒相行事”,郑玄注: 读为藩” “播,读为藩”。 说文》 顺也,读若媚。 《说文》:“娓,顺也,读若媚。”
4、注音方法 、 ①譬况 通过简单地描述发音的状况来注音。 风 《释名·释天》:横口合唇言之 天 《释名·释天》:以舌腹言之 ②读若 用与被注音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注音。 《说文》: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从间道走军。”服虔注:“走音奏。” ③直音 用与被注音字音同的字来注音。 《康熙字典》: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西,音粞。 是,音姼。 ④反切 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 字取韵母和声调,拼出即是被切字的读音。 顿, 都 困 反(翻)(切) dùn d ùn
影[ o ] 晓[ x ]h
匣[ γ ] 喻[ I ]y 来[ l ]l 日[ ]r
半 舌 音 半 齿 音
上古音简说
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上古 上古、 上古 中古、近古 现代四个时期。 近古和现代 中古 近古 现代 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可以 拿《诗经》音作为代表。
一 、上古韵部 1 、研究材料 主要从诗歌韵文的押韵归纳出来。最主要的 材料是《诗经》,其次有《周易》《楚辞》以及 上古其它韵文的入韵字。对于从来没有用在押韵 的字,可以根据谐声偏旁归入相应的韵部。 2、研究方法 、 A、系联法 系联法 把韵文中押韵的韵脚字归类,凡是能够押韵 的韵脚字串成一串,每一串就基本属于一部。主 要资料《诗经》,扩大到《楚辞》和其他韵文. 顾炎武:《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
存在问题:谐声字造字并没有严格规 存在问题 谐声字造字并没有严格规 只遵从“约定俗成”的原则, 定,只遵从“约定俗成”的原则,造字的 人难免受方言的影响,再者, 人难免受方言的影响,再者,形声字的产 很难确定具体时间和区域, 生,很难确定具体时间和区域,更不要说 具体的人,语音是流动的,随时都在变化, 具体的人,语音是流动的,随时都在变化, 不能确定具体时间, 不能确定具体时间,有没有汉语词汇史的 坐标,所以,作为主证材料就打了折扣。 坐标,所以,作为主证材料就打了折扣。 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 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制定上古韵部还 是可信的。 是可信的。
②阴 阳 入 阴声韵: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 阳声韵:以鼻辅音结尾的韵 入声韵:以轻塞音 b d g 结尾的韵 ③四呼 开口呼:不是iuü或不以iuü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ü和以ü为韵头的韵母 a ai an e ei i ia ie in ing u ua uo un ü ue uan 玛 ma 瑙 nao 坚 jian 强 qiang 八 bad 十 shib
二、上古声母 1、 研究材料: 、 研究材料: (1)谐声字 ) 例如: 例如:輕唇音為重唇音作聲旁 版、板、 阪、扳,扮、頒;重唇音為輕唇音作聲旁 同聲旁字分屬輕、重唇音逼、 赴、訃;同聲旁字分屬輕、重唇音逼、福, 一字分屬輕、重唇音脯: 果脯 果脯, 播、翻;一字分屬輕、重唇音脯:fǔ果脯, 胸脯pú;说明古代双唇音与唇齿音不分。 胸脯 ;说明古代双唇音与唇齿音不分。 再如从“ 得声的有“ 再如从“登”得声的有“橙”、“澄”等 )、占 字,店(端d)、占(知zh)笃(端d)、 )、 ) )、 ),说明舌头舌上音不分 竹(知zh),说明舌头舌上音不分。“知 ),说明舌头舌上音不分。 彻澄三母, 求之古音, 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 求之古音 异” 。
4、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jiaid 忽如一夜春风来,lai 胡天八月即飞雪。siuaid 千树万树梨花开。kai
(注:用汉语拼音符号大致拟中古音)
二、古今语音的异同 1、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
从方言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鞋:普通话xié 山东xiài 湖北hái 中古音[γai] é à á 街:普通话jiē 东北gāi 广东gāi 中古音[kai] 从书面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γuai]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缤纷(双声联绵词)
③清 浊 古人根据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将声母分为清浊 两类。声带不振动的是“清音”,振动的是“浊音”。 bdg 全清音 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ptk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b] [d]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 次浊音 mnl 声带振动不强烈 2、韵母方面 、 ①韵 韵部 韵目 古人所说的“韵”一般是指今天所说韵母的韵腹和韵尾部分。 同韵字的集合叫做“韵部”;一部韵的代表字叫做“韵 目”。 花huā 家jiā 麻韵 坚jiān 枪qiāng 不是 坚jiān 渊yuān 先韵 妈mā 猫māo 不是
用声同声近的字解释词义。 (4)声训 :—— 用声同声近的字解释词义。 ) 采薇》 靡室靡家 靡室靡家。 如:《诗.采薇》 “靡室靡家。”郑玄笺 “靡, 采薇 无也。” 无也。 皇矣》 陟我高冈。 《诗.皇矣》:“陟我高冈。”笺:“陟,登 皇矣 也。” 礼记.檀弓下 檀弓下》 洿其宫而猪焉。 《礼记 檀弓下》:“ 洿其宫而猪焉。”注: 都也。 “猪,都也。” 都也 說文》 囯也。从邑丰聲。(段注: 。(段注 《說文》:邦,囯也。从邑丰聲。(段注:邦 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釋名》:邦, 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釋名》 。) 封也。有功於是,故封之也。 旁也。 封也。有功於是,故封之也。房,旁也。在堂 兩旁也。 兩旁也。 府眉反。 (5)古反切:“悲”,府眉反。“彬”,府巾 )古反切: 丁丈反。 切。“长”,丁丈反。 (6)中外對音:釜山 Bushan;佛陀 Buddha )中外對音: ;
。(钱大昕 (2)古无舌上音。(钱大昕)古无舌头舌上 )古无舌上音。(钱大昕) 之分。知彻澄三母, 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 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笃(端d)——竹(知zh); ) 竹 ); 店(端 d)——占(知zh) ) 占 ) 春秋·成五年 成五年》 同盟于虫牢。 杜注: 《春秋 成五年》:‘同盟于虫牢。’杜注: 陈留封邱县北有桐牢。 ‘陈留封邱县北有桐牢。’是虫桐同音之 证。” “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這兩 古無輕唇音” 古無舌上音” 項發現論據充分,已得到學術界的公認 已得到學術界的公認。 項發現論據充分 已得到學術界的公認。
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上古音 中古音 《诗经》 《广韵》 近古音 现代音 《中原音韵》 普通话
三、古音的基本概念 1、声母方面
①字母 声纽 音纽 纽 古人一般把声母叫做“字母”,也叫“声纽”、“音纽”或 “纽”等。 ②五音 七音 古人把声母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 做“五音”。再加上一个半齿音和一个半舌音,就是“七音”。 唇音 齿音 喉音 半舌音 bpm zcs hwy l 半齿音 舌音 牙音 dtn gk
2、上古声母的系统 、 。(钱大昕 (1)古无轻唇音。(钱大昕)“凡轻唇之音, )古无轻唇音。(钱大昕) 凡轻唇之音, 古读皆为重唇。 古读皆为重唇。 帮旁并明(非敷奉微)( )(古无轻唇 唇:帮旁并明(非敷奉微)(古无轻唇 音) )、非 悲(帮b)、非(非f); 板(帮b) 、 )、 ); ) 反(非f); ); 论语》 子贡方人。 《论语》:“子贡方人。” 方(非f) ) 通 谤(帮b) )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诗经》的韵脚难以确定。因为《诗经》 的韵脚复杂:有句尾韵也有句中韵,有句 句韵,也有隔句韵,中途有的换韵,有的 不换韵,还有交韵。注意要明《诗经》的 韵例。否则会系联成一部。 (2)《诗经》时间空间跨度都很大,实际发 音有较大出入。
B、谐声法 谐声法 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 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著有 六书音韵表》 分古韵十七部。 《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段玉裁 首创古韵谐声表(提出“同谐声必同部” 首创古韵谐声表(提出“同谐声必同部” 的理论)造字之初,同声必同部。 的理论)造字之初,同声必同部。有相同 声符的字,古代声韵必同。 声符的字,古代声韵必同。这就是所谓的 谐声法。 谐声法。 如:“其”在“之”部,从其得声的“淇、 从其得声的“ 棋、期、欺、基、箕、祺、骐”等字也是 “之”部。 工:江虹红缸杠肛荭鸿 歌部,声符“ 儀:歌部,声符“義”。如:義 蟻 議
3、其他学者的古韵研究 、 古韵标准》 十三部。 江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 声类表》 二十五部。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孔广森: 诗声类》 分十八部。 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 王念孙: 古韵谱》 二十一部。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江有诰: 音学十书》 二十一部。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章炳麟: 成均图》 二十三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音略》 二十八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诗经》时代十一类, 王 力:《诗经》时代十一类,二十九部
舌面前 舌尖前
明[ m]m 微[ ] 泥[ n ]n
]
知[
]
彻[ 清
‘]
澄[
娘[
]
精[ ts ]z 心[ s ]s 正 舌面前 照[ ]j 齿 舌叶音 审[ ]x 音 舌面后 见[ k ]g
喉 音 喉 音 舌 根 半元音 舌尖边 鼻齿音
从[ dz ] [ ts‘ ]c 邪[ z ] 床[ ] 穿 [ ‘]q 禅[ ] 溪[ k‘ ]k 群[ g ] 疑[ŋ]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