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整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数学是再枯燥不过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几乎没有相通之处,尽管它是学好理化学科的基础,但仍然很难引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经过作者整合各学科教育资源,居然能与音乐、体育、绘画、语文、英语、德育等学科“联姻”,产生一种激趣学习奇效。欲知详情,细看本文。
关键词:数学课程其他学科整合激趣学习奇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我们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不仅要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而且要注重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从这些学科中找到应用数学的广阔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
一、在数学课中感受音乐的优美
一、在数学课中感受音乐的优美
在教学“美妙的杯琴”时,我首先让大家欣赏一段敲“杯琴”而成的音乐,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接着说,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作如此美妙的“杯琴”,怎么制作呢?大家纷纷发言,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利用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制成不同的音高。然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杯琴”。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找到了各种不同的音高,并敲出了“一闪一闪亮晶晶”等优美的旋律。这节课做到了数学和音乐完美结合。另外,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设计一些和本节课内容相关联的课中操,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愉快地学习数学。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配上动听的轻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操作,放松心情,提高效果。这样和音乐结合的数学课堂愉快轻松,学生觉得很新鲜,很快乐,他们的学习情趣浓厚,
二、在数学课中体验运动的韵味
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数学练习,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数(100以内),制成卡片,拿在手上。我在操场上画3个圆圈(分别代表2、3、5的倍数),然后游戏开始:是几的倍数就站在几的圈里,6、10、15的倍数很为难,30的倍数就更为难了。突然,我发现有孩子站在交界线上,对我说:我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还有的说:我既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我直夸他们聪明。这样把体育和数学结合起来,放松了学生紧张的神经,在欢乐中收获的知识印象会很深刻。
三、在数学课中体会画面的美丽
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精彩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倒过来想”时,先给学生欣赏一段公路上的美景,然后倒过来放,行人、汽车、路牌都倒着走,精彩的画面很是吸引人。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受到启发,马上明白倒过来想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数学知识和画面就做到了完美结合。
四、在数学课中感受语言的优美
语文和数学是两个好朋友,语文是数学的基础。在课堂运用语文中的故事、诗歌等,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插入故事,激活兴趣。如在讲授“认识钟面”时,我讲了一个《勤快小狗和懒小猪》的故事。讲之前,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认真看仔细听,故事中有多少个正好几时,多少个大约几时?同学们的兴趣马上被激活,听故事的时候,特别认真。“早晨,小狗起床了,小猪躺在床上不肯起来,说:‘我再睡一会儿。’下午,小狗在做作业,小猪在玩,说:‘我再玩一会儿。’晚上,小狗睡觉了,小猪大哭说:‘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故事中配有插图,图上有不同时间的钟面)故事刚讲完,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把故事中的时间都找出来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小狗,不喜欢小猪,因为小猪太懒了,不珍惜时间等等。本节课巧妙运用故事,激活了兴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数学知识。
2.插入诗句,体会神奇。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让他们感受“1”的神奇魅力,“1”可以表示一个人,一支笔等单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个班,一个学校等一个整体。有学生说,还可以表示一个世界!我感叹学生的想象力,于是,把握时机教给学生一首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题秋江独钓图》),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时,就让他们知道数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数中有诗,诗中有数。在教学生认识自然数0~10后,我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
不见。”既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又让他们感受数字的神奇,让学生体会到处处有数学。
3.插入成语,感受妙趣。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粹之一。数学和成语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连到了一起,例如,在教“认识百分数”时,我让学生自己想想,我们所学的成语中有没有和百分数一致的,有同学考虑再三,想到了如下成语:平分秋色――百分之五十;百发百中――百分之百;九死一生――百分之十;十拿九稳――百分之九十;十全十美,万无一失也都是百分之百等等。这样的课堂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有时候,我也给学生猜一些有趣的谜语,在教完奇数偶数后,我出了几个谜语让学生猜:2、4、6、8、10――无独有偶;1、3、5、7、9――无奇不有。同学们觉得很有意思,充分感受到语数结合的无穷魅力。
五、在数学课中渗透英语
数学和英语看似没有可联系的地方,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多相通之处。
1.英语注释,加强知识记忆。有些常用量的字母表示和英文息息相关。在教“确定位置”时,在地图上约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规定北用字母N表示,南用S表示,东用E表示,西用W表示。我在课上及时解释为什么用这几个字母表示:因为英语中的北、南、东、西这几个单词的首字母就是N、S、E、W。通过这样的介绍,同学们的记忆会很深刻。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面积(square)用字母S来表示,周长(circle)用C来表示,体积(volume)用V来表示,高(height)用h来表示。所有的一切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并能进一步理解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2.英语加入,增加趣味。在学习加减法时,我用上plus和minus两个单词表示加减法,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最后的得数也自然而然地用上了英文数字。他们发现,在数学中用上英文很有趣。再比如,学会统计后,我让学生任意说10个英语单词,然后统计一下不同字母出现的次数,这样既练习了统计知识又复习了单词,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数学课和英语结合,增加了趣味性。
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挑选内容,在课堂中,在作业中找准时机,与其他学科无痕对接,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多方位的教育,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清风阵阵。
六、在数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中的科学思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所讲内容渗透德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教“认识时、分、秒”时,利用诗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渗透要珍惜时间的思想;在教“升和毫升”时,讲分类垃圾的重要性,进行环保思想的渗透;在教“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时,讲人口与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空间,通过曲线统计图,让学生直观体会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污水排量不断增加,生活压力加大,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整合”是课改中的一种新思路。新一轮课改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力求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整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通过整合生成出新的体系,是学科教学强大的助推器。数学这门学科不只是1+1=2 ,从古希腊开始,数学就与哲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数学又进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在当代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化,成为一种强大的趋势。在数学课中,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它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这是课改中的一种新理念、新尝试。
1.数学+语文=数感与语感的整合
语文是与数学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其工具性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其人文性是学好数学的动力。 1.1故事中的数学。
语文书中的《小猫钓鱼》是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把它用在数学的《O的加减法》一课中,让学生听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和妈妈到河边去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这时,妈妈已钓到了3条鱼,可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让学生分析原因,并从中引出数学问题。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就是一个也没有,应当用“O”表示,妈妈钓了3条鱼,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用算式“0+3=3”表示,通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