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策略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

”研究小学数学与语文之间的整合,使之互相迁移,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如何实现语文与数学间的整合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思考与尝试: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语文;整合小学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是对初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不断通过课堂知识互动的开展,结合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和新媒体,有效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相适宜的学习方法和感悟,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将语文的基本表述方法融入数学语文和数学是两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

“表述方法”的培养又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将语文的“基本表述方法”有机地融入数学,彼此借鉴,能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看图说话训练,提炼整合信息小学语文中一般采用看图说话和作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信息分析和语言组织能力。

数学教材中图形的运动、到游乐园玩耍、植树活动、购物、租船等主题图和情境图就是“说数学”的好题材。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看图说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提炼、分析、整合数学信息能力,探究出更加的解决问题策略。

如教学《图形的变换》时,可以先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感受图形的美,再引导学生说说该图形的特征,然后深层次探究“旋转”的特征和画法,并创造美丽的图案。

(二)数学课堂需要“有条理说话”的表达方式语文“有条理说话”的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情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这种表达方式也是数学课堂需要的。

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观点、说困惑、说思路,可以采用条目式的表述方式如第一、第二等,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表述方式如首先、其次、再次等,还可以采用比方式的表达方式如比划、形容等方式发表看法和意见。

浅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浅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浅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现在的世界,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融合在一起。

我们任何阶段的学习也是一样。

一、数学中的语文学习。

曾经有位老师评价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说语文是所有学科中的皇后娘娘。

确实如此,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一定受影响,因为理解力,表达力就会不给力。

所以大家从一开始就应注重孩子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比如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上面这道题第二问: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不但要求你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求你的语文能力。

所以学科的融合在我们今后的考试中越来越常见。

这道题应该首先引导孩子先考虑“和”和“差”两类,然后再考虑每类中哪“两两”组合,最后再组织语言。

那么就会提出以下问题:1、参加游泳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参加游泳和踢足球的一共有多少人?3、参加跳绳和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4、参加游泳的比跳绳的少多少人?5、参加跳绳的比游泳的多多少人?虽然题目中没有要求写出所有的问题,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培养孩子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逻辑思维条理清晰的能力,养成考虑周全的习惯。

二、数学中的地理学习。

虽然这道题的考点是根据读数写出数,但是能帮助孩子感知数学的无处不在,用数来表达和交流有关地理知识的信息,切实理解数的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这样孩子既理解了数的意义,又了解了地理知识。

在初中,高中也经常会用这种形式来考察知识点。

各科的考点经常会以社会热点或其他学科某些知识为载体,为语言材料融入考题中。

上面这道题也是这样,虽然要求给五大名山排高低,但其实还是考查数的比较大小。

所以我们做题时不能被题目中的语言材料绕晕,归根结底还是考察本学科的知识点。

三、一些基本常识的了解。

比如对像这俩物品的一些基本常识的了解可能帮助我们学好所学学科。

上面这道题可以说并不是比较难的知识点,但往往好多孩子在这类题上失分,其实就是一些生活常识的缺失,并不存在理解力的强弱问题,所以我们只要平时多留心观察,头脑中有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这样的认识,就会判断出这些常见物品的长度,高度,厚度或宽度。

浅谈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寸 步难行 。 2 . 数 学在 化 学 学科 中的 应 用
各 样 的科 学计 算 , 而 实 际 问 题 转 换 为 程序 , 要 经 过 一 个 对 问题 抽象的过程. 建立起完善的数学模型 . 才 能 设 计 一 个 问题 解 决 的程 序 。 这 需 要 程 序员 具 有 良好 的 数 学基 础 。 软 件编 程 的思 想 最重要是算法 。 而算法是建立 在数学思维上 的 , 其 实说 白了 。 程 序 只是 一 件 衣 服 , 算法才是 它的灵魂 , 算 法 就 来 自于 数 学 , 没 有 深 厚 的数 学 思 维 功 底 , 是弄不懂算法的。所以 , 科 学 计 算 到信息处理 , 从理论计算机科学到计算机应用技术 , 从 计 算 机 软 件 到 计 算机 硬 件 , 从人工智能到分布式系统 , 无 不 与 数 学 密 切相关。 在 现 代 计算 机 科 学 中 , 如果 不 了解 离 散数 学 的基 本 内 容, 则在 计 算 机 科 学 中 就寸 步 难 行 了 。 以上 介绍 了数 学 在 物 理 、 化 学 和 计算 机 中 的应 用 , 实 际 上 数 学 在 经 济学 、 金 融 学 等 学 科 中 也 有 重 要 的应 用 , 数 学 的 重 要 应 用 深 深 地嵌 入 了各 个 学 科 中 。 因此 , 全 社 会应 大 力 开 展 数 学 的基 础 知 识学 习 , 调 动 人 们 对 数 学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让 数 学 知识 和计 算 方 法 融 汇 到 其他 各 个 学 科 中 。才 能 使 得 数 学 在 其 他 学 科 中发 挥 更 大 的作 用 。
部 分 的 化 学计 算 问题 都 编 成 了计 算 机 程 序 。 化 学 家 和 化 学 工
作 者 只要 学会 一 些 简 单 的操 作 就 可 进 行 大 量 繁 重 而 复 杂 的计 算 ,计算 机将 化 学 家 们 从 繁 重 的 数 学 计 算 中 解 放 出 来 了 。但 是, 化 学 工 作 者 和 尤 其 是 肩 负 时 代重 任 的化 学 家 们 . 应 该 而 且 必 须 掌握 基 本 的数 学 计 算 方 法 在 化 学 中的 应 用 ,只 有 深 刻 掌 握 数 学 知识 和方 法 , 并 把 它 们 灵 活 地 运用 到化 学学 科 中 , 才 能

(完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完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完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XXX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XXXXXX新课程理念倡导淡化学科的界限,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魅力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一、让语文的生动有趣走进数学课堂不少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不如语文课有趣。

小学生爱听小故事、好奇心强,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成语、典故、谜语、童话等,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研究中去。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加法交换律时,先播放了成语“朝三暮四”的动画影片,然后问学生:“‘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两种方法,猴子每天所吃的榛子有没有增加?”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XXX版数学课本为教师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情境,我们应很好地利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教学的手段和形式。

现在,多媒体教学这朵“花”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课堂。

小学数学的很多知识要借助具体化的表象、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一些老师就上网查课件或精心制作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如教《循环小数》时,老师为了在课堂伊始启动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突破教学难点,课件出示色彩清晰的红绿灯在不断地变化着。

学生说这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按一定的规律在变化。

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

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

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些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对学生答疑解惑。

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用音乐为数学教学服务配乐观赏、配乐朗读,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得十分融洽。

其实,音乐也可以很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在XXX版二年级数学的乘法操演中,有这样一道操演题: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学生填完后,我用朗朗上口的儿歌音调带学生举行朗读,增强了进修的兴趣性。

浅谈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

浅谈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

浅谈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摘要:中小学教育是人类成长的基石,这个时候我们各个学科很多知识都相互联系,融合运用。

中小学教学中,把中小学知识结构夯实,才能撑起以后的座座知识大厦。

而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联系紧密,两者相互渗透,也彼此提供知识和能力,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知识综合运用是夯实基础知识的必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科学资源融合一、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相辅相成。

(一)小学数学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学习活动、教学方式等方面大致相同。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都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收获,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都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来源于生活;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重视直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实验活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课程内容的呈现还应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策略的优化等。

从教学活动看,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都要求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要求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学与教师教形成统一,达到有效的教学活动。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学习评价上看,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学习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都要求建立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总之,从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能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都存在一致性。

(二)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知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如:《容积和容积单位》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版块中,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7页,48页的内容(如下图),他要求学生掌握容积的概念、认识容积单位并学会换算,与此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一单元《沉和浮》中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如下图),科学中要求学生会认识容器中物体的容积,并记录下来。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结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结合是一种跨学科的融合,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意义、融合方式和融合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融合意义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融合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数学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拓展数学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样化的手段,如数学软件、网络资源等,丰富了教学形式,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3、促进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和数学融合,可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二、融合方式1、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学教学。

通过使用数学软件,如GeoGebra、Excel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辅助,例如数学视频、网上习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3、开展数学建模和科研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和科研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4、进行跨学科课程设计。

可以组织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融合实践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需要老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多加思考和尝试。

以下是一些融合实践的建议: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辅助。

2、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学习。

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习

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习

浅谈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习摘要:数学与语文、民间曲艺、美术、信息技术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使学生“富于灵敏”,促使语言发展,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学科的整合,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音乐、语文、美术、兴趣、意境、审美、情感在这几年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特别是总复习期间,学生表现出了讨厌数学的情绪,认为数学枯燥、难学。

学生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被动学习占主要地位。

相反,学生在上美术、音乐、语文课的时候,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数学时,以数学知识为基础,适时穿插其他学科知识,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数学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

一、数学课与语文的整合小学生比较喜欢直观的教学方式,比如语文课上的故事、谜语、诗歌,而数学课则常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无味的。

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我决定有效地整合语文,让数学的天空更美丽。

例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喜欢古诗吗?谁能背一首诗来让大家分享一下?生背《咏鹅》《静夜思》《江雪》《鹿柴》《题西林壁》……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花。

师:哪个字出现次数最多,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多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共有8个春字,全诗有20个字,用8÷20=0.4=40%。

”师:你能找一首古诗,其中某一字的出现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0%吗?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1:《咏鹅》中的“鹅”字出现了3次,占全诗总字数的16.7%。

生2:《鹿柴》中的“人”字出现了2次,占全诗总字数的10%。

生3:《草》中的“一”字出现了2次,占全诗总字数的10%。

生:……数学课上背古诗,学生觉得挺好玩、很新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极点,从而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整合

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整合

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整合摘要:数学是中国高中都要学习的基本学习科目,对于写生自注学习,创新思维还是综合全面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无视。

与时俱进,现代化互联网思维,各种信息化不断的增加和改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没办法满足当今时代的教学发展和需求。

所以,新形势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就很有必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各种互联网的新型模式技术来打造新型的高中数学教学,让课堂逐渐成为更为多角度的教学教室。

因此,本章节中会融合真实实际情况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通过信息的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融合策略,知道应该如何加强学校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和整合信息技术之所以需要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科素养的培育[1]。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愈来愈明显。

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因此,无论是宏观角度的核心素养培育,还是微观层面的数学学科教学学质量提升,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想实现这两个教育目标,就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将会把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这些信息化的特征将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挑战。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通过IT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系统,它不仅包括IT相关的资源和方法,还包括其他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持续改善,IT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它的教学优势和价值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浅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作者:石完地草来源:《启迪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第07期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数学学科本身,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联系。

文章探讨了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教师通过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章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创新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基础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仅局限于数学学科本身,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与融合。

这种割裂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探索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知识迁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1.1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知识迁移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能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其系统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及其他学科整合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及其他学科整合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及其他学科整合学习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数学和语文、美术等其它学科的整合,能使增加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爱数学,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键词:数学其它学科整合整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通过整合生成出新的体系,是学科教学强大的助推器。

数学这门学科不只是1+1=2 ,从古希腊开始,数学就与哲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数学又进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在当代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化,成为一种强大的趋势。

在数学课中,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它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这是课改中的一种新理念、新尝试一、数学与语文的整合语文是与数学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其工具性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其人文性是学好数学的动力(一)故事中的数学语文书中的《小猫钓鱼》是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把它用在数学的《O的加减法》一课中,让学生听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和妈妈到河边去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

这时,妈妈已钓到了3条鱼,可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

”让学生分析原因,并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就是一个也没有,应当用“O”表示,妈妈钓了3条鱼,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用算式“0+3=3”表示,通过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数学活动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O,掌握了有关O的加法(二)解文字题的妙法利用语文中的缩句知识,可以大大降低数学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之难度。

先板书一句话:“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让学生进行缩句练习,学生感到很惊奇:“噫,今天的数学课变成语文课了?”学生的兴趣很高,当学生将其缩成“天空飘着云”时,再让学说出缩句的方法:去掉修饰部分留住主干。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成为了教育界和学生家长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更是备受推崇。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融合意义、融合的方式和实施策略以及融合的前景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融合的意义1.促进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为数学教学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3.培养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适应社会需求: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技能,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融合的方式和实施策略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丰富有趣的数学教学课件,将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2.引入数学建模: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鼓励他们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实践,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应用数学软件: 利用数学软件,如GeoGebra、Mathematica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课外活动: 开设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兴趣小组或者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并向学生展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的实际应用。

三、融合的前景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在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发展机遇。

浅谈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

浅谈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

浅谈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整合作者:司咏梅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年第02期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正如数学课主要是让学生学数学,但绝不等于与其他知识毫无关系。

数学知识总是紧紧地依附在实际问题中,渗透在其他学科中,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密切配合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

”作为一个优秀老师应特别重视知识创新,而新知识往往是各种知识的重新组合。

一、数学与语文的关系在新课程实施改革后,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这就为数学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

良好的理解力能帮助同学们读懂题意,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复杂抽象的问题。

相反,有些同学因为不认识字或不理解题意,扩大了问题的难度,加大了学习数学的困难。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应考虑把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的内容,提炼出来,配合其他学科教学。

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我引用了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让同学们来分析:为什么同样一座山,作者看到的景色截然不同?让学生体会出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由语文知识迁移到数学知识,解决了数学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效果很好。

再如教学“百分数”时,很自然地联系到一些成语如: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大海捞针等,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

如此数学和语文知识点的结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完整、系统,学到的思维方法更加全面、严密,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整体化。

二、数学与英语的联系随着英语课的普及,英语已逐步走进了每一个课堂。

两科间的相互结合性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环境,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比如“cm”的全称是“centimeter”,意思是“厘米”;“m”表示“meter”,意思是“米”;体积用“v”表示,英语是“volume”;高度用“h”表示,英语中是“hight”。

浅谈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浅谈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浅谈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是一项综合型学科",主张"科学课程与开设的语文课、数学等互相渗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至今,数学本身就始终成为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存在,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更是可以相互渗透,并为我们创造了知识基础与能力的支撑。

因此,将小学科学融入于数学教学大知识之中,意义深远,既能达到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目标,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为了达到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两个领域的有效整合,首先必须实现的就是教育理念的统一。

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是培育学生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建立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而小学科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培育学生优秀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研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研究能力的提高。

而正是由于两个领域的教育理念并不相同,那么为了把两种领域融合起来,就需要达到教学目标统一,从而达到教学方面的高度整合。

比如,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课程时,为使学生充分地明确容积的意义,老师可以组织他们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先拿出盛有少量清水的量简,观察液体表面的标高,并进行记录;接着再拿出一块橡皮泥,将这个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并且用细绳系紧,浸人量筒内,学生可以看到量筒的水面已经上涨了,老师这时候组织他们去观察此时液体表面的标高,算出液体水面向上的高度,确定了这个橡皮泥已经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明确了这就是橡皮泥的体积。

接着老师再组织孩子们把橡皮泥捏成正方体,以测试体积。

这种教学活动就是把数学和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融于一体,从而体现了二门课程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

而该种形态的教学活动,就是把两种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行了统一,从而保证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

经过对比小学数学和科学教材,可以看出两种教材的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关联。

浅谈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摘要:小学是学生构建知识根基的搭建期,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又处于知识结构的中心位置,其能够促成其他学科知识研习和领悟贯通,又能与其他学科互溶共筑,共同帮助小学生建立敦实稳健的知识体系根基。

小学阶段将两个基础型学科进行整合互通教学,能够促成学生将两个学科之间关联知识进行组合记忆互为实践,完成学科知识的“理”与“实”结构衔接,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就从几个方面来浅析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整合;途径前言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拓展开发十分有益,小学语文是对学生感性思维的拓宽训练有显著的效用。

能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思想观念建立和磨砺,学生能力的领悟运用等方面有襄助推动作用。

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融合共育,让两个学科的知识能够互为助力,互为实践,使学生的记忆运用更有实践根底,帮助学生学识能够加倍增效,使学生在相互联系的课堂中,在氛围的影响下,知识的领悟贯通更加迅速,学习品质更加喜人。

1挖掘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小学教育中的不同学科虽然是独立知识,但相互之间仍然有着奇妙的联系。

小学语文重于思想的表达及文字的理解运用,小学数学着重于实际运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对于学生的生活及个人发展都是十分主要的。

兴趣在学科学习中占有着思想动力的角色,能够在学生的头脑及内心生发出“我要学懂”的思绪及情感助力。

随着当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各种理念横空出现,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变化,学科融合教学就是将学科间的知识在课堂中进行渗透运用,实现渗透学科已学知识的复习,主讲学科新知识的领会,完成两个学科知识的领悟贯通。

通过学科互融的协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感,让学生在感受到融合教学的有趣气氛中,实现学习品质的增强和提升[1]。

例如:语文学科中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是对江南篱笆园内梅子、杏子、蜻蜓等的田园景色的描写,教师在进行古诗的讲解时,通过数学中的《物体观察》知识进行讲解,那是因为诗人对严重的物体在通过对篱笆园各个角度的观察才能将篱笆园的景色描写得引人入胜。

浅谈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新课改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意在帮助学生不仅把握学科的知识体系,还要把握学科的价值体系内涵,提高学习效果,学科融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

在当今的双减之下,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整合;策略学科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壁垒和界限,使课程资源、课程要素和环境整体化产生聚焦效应,促进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了学生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学习经历。

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下面我以《正比例的认识》为例,说一说学科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一)语文融入游戏导入,引发数学深度思考。

课前导入,我出示水涨船高、风吹草动、水落石出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成语。

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图片很快就猜出谜底,我顺势小结引入:这几个成语都描述了一个事物的变化引起另一个事物的变化,这样的事例在生活、数学中很常见。

那么,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变化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个问题,直接板书课题:正比例的认识。

通过语文看图猜成语的活动,让学生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探索数学学科知识,打破学科界限,让数学新知识顺其自然地过渡,在旧知的基础上重新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德育渗透探究交流,彰显数学应用价值。

在进入学习探究交流前,我引用三军仪仗队阅兵仪式的视频,三军仪仗队方队作为国庆大阅兵的第一方阵,以标准的正步,创造了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6步,通过天安门收阅区整整8分钟,分秒不差的奇迹。

浅谈计算机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融合策略

浅谈计算机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融合策略

浅谈计算机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融合策略计算机与数学作为两门紧密相关的学科,有着很大的融合潜力。

在计算机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融合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引入计算机工具: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计算机工具,如数学软件、编程语言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通过计算机工具,学生可以进行数据分析、数值计算等,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计算机工具还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可视化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2. 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编程、建模等方式,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并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开展算法设计和编程训练: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引入算法设计和编程训练,让学生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数学算法。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算法设计和编程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和思维方式。

4. 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比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融入现实问题和跨学科的应用: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融入一些现实问题和跨学科的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与数学课堂学习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运用计算机工具和方法,设计和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小学阶段每一门课程都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在一起,丰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构建多元化、综合化的数学教学课堂。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科加以融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看待数学问题,增强学生数学认知体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下面就小学数学与语文、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教学,谈一下看法。

一、将语文的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语文教学往往是生动有趣,而数学教学则是语言言简意赅,精练准确,常常是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换一个字,就会影响甚至改变原意。

将语文教学的方法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拆字释义。

数学中有很多看似相近类似的词语和概念,意思却不同,如果理解不正确,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和问题的解决。

如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增加了,增加到”“减少了,减少到”,数的整除性中“质数,互质数”“倍数、公倍数”,方程中“解方程、方程的解”等。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或概念,可以把这些词语拆分后进行解释。

比如“质数与互质数”,“互”字在语文教学中讲“互相”。

“互相”是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间的。

互质数是两个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而质数则是一个自然数自己的性质。

这样通过拆出“互”与“质数”重点理解“互”字的意思,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更能区分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利于概念内涵的展示和知识的系统化。

2、省略与交换。

小学数学,很多定义中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字词句却往往是保证概念严密性的关键词,我们应从这些词句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语言表述的精确性,深刻领会知识要点。

例如,四年级下册对梯形的定义是这样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显然这里的关键词在“只有”这个词上,而学生却很容易忽略掉。

浅谈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

浅谈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

浅谈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作者:张海静来源:《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9年第01期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将其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融合到一起,能够使数学的魅力得到更好的彰显,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所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巧妙结合起来,使学生会数学、爱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实现学科之间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与美术融合,渗透美育教育将数学与美术结合起来,能够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利用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为深厚的情感。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并逐渐对教材进行优化,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如学习“认识图形(二)”中的例3时,由于在上一节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七巧板,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就将这一部分的内容舍去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设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利用七巧板拼成的图片,这些图片有动物、植物,还有很多学生熟悉的物体。

看到这些图片,学生感到非常有趣,他们纷纷讨论起来:“你看,这个真像金鱼。

”“我觉得那个像飞机。

”“我觉得那个像小猫的非常美。

”……学生完全陷入了对于图片的鉴赏中,他们好像是在上美术课,体会到了数学教学中浓厚的美术气息。

然后,笔者让学生拿出他们书包里的七巧板,结合图片引发他们的构思,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

此时,学生的兴趣就被全部吸引到了七巧板上,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与书法融合,拓宽思维将书法与数学融合起来,能够使二者之间实现互相促进,获得协调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地方能够体现数学与书法的有机融合。

例如,进行“百分数”的学习时,笔者就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与书法相关的知识:“大家都知道毛笔,它是用动物的毛混合而成的。

浅谈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浅谈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浅谈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作者:罗松灿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年第08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大课程”的教育观念,既要重视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

数学的学习不是孤立的,我们教学时要抓住学科间的联系,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为数学学习服务,同时也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一、巧妙结合语文,让数学学习充满乐趣数学和语文虽然都是独立的学科,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两者巧妙结合,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生机活力。

数学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例子有很多,其中儿歌与故事是用得比较多的。

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记得牢固。

再比如,三年级上册有一种类型的选择题学生总是犯迷糊:“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那么积的末尾也没有0”或者是“两个因数的中间没有0,那么积的中间也没有0”。

我当时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成语:无中生有。

然后告诉学生,数学中也有一种现象叫“无中生有”——因数中间没有0,积的中间却可以有0;因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可以有0。

数学教学也可运用数学日记、数学故事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整合,既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理解,又能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为学生运用、掌握数学知识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二、灵活运用美术,让数学学习直观生动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其钟情于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会时常利用美术知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比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我一边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一边用粉笔画出一头大象,学生个个都睁大眼睛,听得入神,当我问:“为什么同一头大象,有的盲人说大象是一根绳子,有的说是一根柱子,有的说是一把扇子,还有的说是一堵墙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那是因为他们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联合中心小学赵爱斌
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

”这意味着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其它学科中汲取数学营养,进行“学科文化濡化”,又用之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语文学科元素的融入和渗透,为数学学习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1、让学生欣赏数学与古诗的完美融合
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仅20个字小诗,数字就占了一半,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村风景。

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字在数学学科和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主动性。

再如“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

”使学生体会到先是平淡地一味数数,产生悬念后来笔法急转,突出佳句,使得全诗妙趣横生。

2、数学问题与元曲等文学体裁的相濡以沫
卢挚的《双调·蟾宫曲》: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赢。

五十岁除分昼夜,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去乌飞。

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⑴曲中出现了那些数字?
⑵曲中巧妙运用了减法,你会用算式表达吗?
⑶曲中巧妙运用了除法,你会用算式表达吗?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以及前面所举的“李白买酒”的数学题,可以发现,唐诗、宋词、元曲等古文、古诗都是让学生提神醒脑、赏心悦目、不可或缺的数学伴侣。

二、其他学科的融入和渗透,让数学学习成为诱人的美味佳肴
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学生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能巧妙、恰当、有机地融入美术、地理、生物等各种学科知识,就会使得数学问题耳目一新,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极具吸引力,同时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亦会兴趣盎然。

1、美术的融入与渗透
例如:教学“密铺”一课,教师巧妙运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先在纸上画出自己想拼出的密铺图形,然后自由地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塑料图形学具进行密铺,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历史的融入与渗透
例如:公元1631年,英国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于是他就把加号斜着写,以表示相乘。

这样“×”就产生了。

1659年,瑞士人拉恩首创除号“÷”。

他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

这样“÷”就产生了。

请问:除号的产生比乘号的产生晚多少年?
学生在享受解题成功快乐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乘号和除号产生的历史:是什么时候产生,又由谁发明的?
3、地理的融入与渗透
例如: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全长64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05万平方千米,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

每年流入大西洋的水量就有6600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河流入海水量的六分之一。

请问:南美洲的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世界河流总入海水量大约是多少?
由此可见,在分数、百分数数学问题中很自然地融入了地理方面的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4、物理的融入与渗透
例如:教师可设计“如何测量红薯的体积”这一实践性极强的数学问题。

将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间接测量出体积,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5、生物的融入与渗透
例如:据科学家研究,100平方米森林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10个人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1公顷森林每天释放0.73吨的氧气,等于1000人每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请问:多少公顷的森林可供10000人100天呼吸所需,并同时可将他们这100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在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了解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明白了森林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体会到森林、绿化、环保对人类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信念。

6、信息技术的融入与渗透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的学科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之中,所开发的充满情趣、活泼、智慧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的尤为轻松、愉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醒地发现,其他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研究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问题,不仅要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而且要注意加强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的学科限制,允许在数学课程内容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他问题,同时从这些学科的问题中找到应用数学的广阔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吸收丰富的营养,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