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彩娟:书籍融合[修改稿](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书籍是心灵“融合”的一扇窗

闵行区汽轮小学顾彩娟

案例:

1.教室的图书角,许多小脑袋凑在一起,翻阅着,谈论着。每当这时我总信步上前和他们交谈,听他们说书中的故事,感受他们阅读快乐。快乐之余,我数着这些孩子,喜悦油然而生……

2.课堂上,正学习课文《火烧赤壁》,我说:“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同学一下子就从“火烧赤壁”讲到《三国演义》;从《三国演义》讲到“草船借箭”;从“草船借箭”讲到歇后语“草船借箭--多多益善”,你一言我一语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同学知识丰富使我异常兴奋,可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惊愕发现那些滔滔不绝发言的都是本地学生,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而那些务工子女都成了忠实听众,眼里流露着羡慕,流淌着对课外知识的渴求。

3.又一次语文课《摇花船》,这是一篇讲述在元宵节上人们的举行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在问及还有哪些民间艺术活动时,外来学生们精彩的回答使本地同学大开眼界,民俗活动的多姿多彩使本地学生再也不小看他们了。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也更融洽了,课余,他们开始相互借阅书籍,共同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分析:

我校处在老城区,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一些家庭移居到新的住宅区,留下的老房子就成为外地务工人员的暂住地,其子女便进入附近校园。这些务工家庭虽然进入了城市,但是他们身上那种积淀下来的小农意识比较根深蒂固,他们忽视孩子的阅读,造成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缺陷。

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三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三年级共有93名学生,一类是上海本地学生,第二类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这些外来农民工子女共有45人,占48.4%。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集合里,他们的阅读环境、阅读习惯截然不同。

调查结果及分析

表一:“本地学生”与“异地学生”阅读情况统计:

透过以上信息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几个分析:

1.缺少阅读的条件。从课外书拥有量调查中,发现外来务工子女课外读物的拥有量低于本市生,人均数量只有7.2本,只有本地学生的1/2左右,这个数字远远达不到小学四年级要求阅读2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由此可见,课外书籍的多少与学生家庭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外来学生家庭条件处在困难状态下,缺少课外阅读就成了必然。

2.忽视报刊的征订。在问卷中发现,务工子女订阅报刊的人均数量低于本地生,在报刊的选择上,务工子女订阅报刊价格相对便宜,并非自己喜爱。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部分务工子女不订阅报刊的理由是家庭多半是租房,说不定什么时候要搬家,或者是要转学之类的原因居多,其中不乏是不订阅报刊的借口。这些情况表明,务工子女家长比较忽视子女课外读物的订阅情况。

3.忽视阅读的发展。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务工子女正规的学习工具书、教辅材料的拥有数都不及本地生。但是进一步调查发现,务工子女的教辅材料和工具书的拥有量要占到他们课外读物数量的二分之一。可见,务工子女的家长只注重购买与学习有直接联系的教辅材料书,主观上忽视了对课外阅读的关注。

表二: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调查表: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内容多为做作业、看电视、和同学玩,本地学生看书位居第2位。外来学生主要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课外读物极少,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看书的人数只有7人,占15.6%。学生课余自主阅读行为匮乏,致使他们课外的阅读信息量严重缺乏.随之显现出的是阅读能力薄弱,阅读习惯不良,

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是显得比较随意、消极的。这样势必不利于这些外来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应对措施:

1.增加阅读机会。在调查中发现务工子女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学生购买课外阅读书籍的要求。因此,我们动员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书籍带到班级中,建立班级图书角。同时制定了借阅制度。规定每个星期一的中午为阅读时间。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外来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课外知识也日益丰实起来。教室里,安静阅读不再是本地学生独有的风景线。在课堂中,学生之间原有的阅读差异在之间的缩小。

2.提高阅读数量。图书馆是一个提供阅读的有利场所,学校的图书馆更是学生阅读的方草地。为了帮助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尽可能地购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图书,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发挥书籍的作用,我们采取集中借阅和个体借阅相结合的办法,来增加全体学生阅读的次数和数量。与此同时也解决了务工人员子女缺少课外读物的困难,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优化了阅读条件,使班级、校园成为学生悉心阅读、努力求索的情感动力场,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3.举办阅读沙龙。务工子女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阅读的氛围,我们不仅要调动学生内在的阅读需求,还要给予他们外部的推动,讲究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沙龙,每个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小阅读卡”,定期对阅读量进行一个交流。有了这“小小阅读卡”,我们对学生的阅读量就有了一个统计和监督的量化评估。在“阅读沙龙”,我们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做好定期的统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倡亲子阅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很可靠保障。如果能够争取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孩子的阅读,那肯定能使孩子的阅读如虎添翼。于是,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上,我们全力向务工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获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在主观上转变以往“考试成绩好就行”的陈旧观念,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关心他们的课外阅读,让家长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有力支持者。我们举办了《亲子共读经典》的读后感比赛,并大力表彰获奖家庭。同时,我们又让学生邀请家长共制小报,来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家乡特产,让家长和孩

子共同参与阅读活动,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期末时,我们又进行“学习型家庭的评选”,鼓励并激励亲子阅读,并让获奖家长发言,以身说法推进家庭阅读。

5.家庭式伙伴学习。伙伴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效关系到团体的荣辱。因此,我们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进行伙伴式组合,参与阅读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生融合。城市家庭与外地家庭进行“一对一”的伙伴学习,双方留下各自的电话,在平日里共同探讨阅读经验。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的方式是相通的,在家庭和学生之间展开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良性的伙伴学习,学习和阅读的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家长也会在其中感受到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对务工子女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既能开阔其阅读视野,又能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随着这种能力提高和知识增长,他们将更快融入都市教育洪流,能更快融入现代城市文明,能更快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

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