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民族的一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学时3
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对本节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概念的历史发展情况,了解古今中外对民族概念的表述;能够在了解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基础上掌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的六个基本特征;并能够根据民族的不同属性对民族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分辨现实生活中往往交织在一起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民族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实认同民族的六个基本特征,进一步树立民族平等的民族观,并使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平等的看待和对待不同民族的人,正确对待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教学重点:
1.民族概念表述的历史发展;
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
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基本特征的理解。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民族的特征
一、民族概念表述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的民族概念
介绍民族概念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荷马史诗》中
意大利学者马奇的观点
伴随着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一词在西方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布伦奇里的8特征:共同地域、血统、肢体形状、语言、文化、宗教、风俗、生计(二)中国的民族概念
中国古代:“族类”概念的普遍使用
南朝顾欢《夏夷论》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词
中国进入20世纪后:“民族”开始大量使用
梁启超引入布伦奇里民族“八要素”说
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来源:西方——日本——中国
孙中山关于民族的“五力”说
(三)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卡·伦纳尔和奥托·鲍威尔:为论证“民族文化自治”而提出所谓“纸上”民族观
民族是人主观意识和性格的产物,把民族看成“相对的性格共同体”“与土地无关的文化共同体”。这样就把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同民族的生活条件、周围环境等物质基础和具体历史条件割裂开来。
机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自治”纲领:认为民族是人为“组成”的,与地域无关,不主张民族自决权和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而只是主张文化上的自治。这种理论对十九世纪末第二国际所主张的民族自决权原则造成危害。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
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民族的基本特征
(一)构成民族的6大特征:1. 共同历史渊源(A地域渊源(共同地域)、B族体渊源(共同族源));2. 共同生产方式;3. 共同语言;4. 共同文化;5. 共同风俗习惯;6. 共同心理认同(A成员对民族整体、B民族成员之间)。
(二)民族六大特征理论的特点:内容丰富、表达通俗、归纳科学。
(三)民族基本历史类型
1.基本属性:A 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C 生物属性
2.分类的依据:A 民族属性(3个)、B 民族特征(6个)
3、具体分类:从自然属性分: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
从社会属性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第二节民族与宗教
一、民族与宗教的区别
1.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属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观念形态,属思想意识范畴。
2.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不同
民族:在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下产生,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演进。
宗教: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意识对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在社会发展的各阶段以不同形态存在。
二、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有的民族全民族信仰宗教;宗教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宗教对一些民族的特征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
一、民族结构
民族结构的内容: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民族结构的特点:整体有机性;相关同步性;相对稳定性;自动调节性;动态开放性;调控可塑性。
民族结构的社会作用:
1.民族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民族自身的内部活力
一个民族的内部结构的合理程度与内部活力的能量程度是成正比的。
2.民族内部结构对民族关系有重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民族内部结构决定着民族关系的格局。
二、民族素质
内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身体素质
特点:群体性;积淀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指标性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关系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第一,民族识别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第二,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第三,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第四,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需要。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1.民族特征;
2.民族源流;
3.民族意愿;
4.相近和就近认同
三、民族识别的实践
(一)三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4年)
2.第二阶段(1954—1965年)
3.第三阶段(1978—1987年)
(二) 恢复和更改民族成分的规定
作业及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六个特征和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民族识别的必要性及依据是什么?
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4.简述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