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高速公路新线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山区高速公路新线初步设

计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 (1)

1.1 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1)

1.1.1公路发展概况 (1)

1.1.2公路建设概况: (2)

1.1.3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3)

1.2 该公路的设计意义 (4)

1.3 沿线地貌,地形,地质,及自然地理特征 (4)

1.3.1气候特点 (4)

1.3.2降水量 (5)

1.3.3水系 (5)

1.3.4地形地貌 (6)

1.4 道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和确定 (6)

1.4.1 交通量计算及公路等级的选用 (7)

1.4.2主要技术指标 (8)

2 路线设计 (11)

2.1 路线平面设计 (11)

2.1.1概述 (11)

2.1.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2)

2.1.3路线方案的选择 (13)

2.2 定线操作步骤 (14)

2.3 平面设计的要求 (15)

2.3.1平面设计满足的要求 (15)

2.3.2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16)

2.3.3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16)

2.3.4平曲线长度 (16)

2.3.5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17)

2.4 圆曲线设计 (17)

2.4.1一般规定 (17)

2.4.2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17)

2.4.3圆曲线最大半径 (17)

2.4.4圆曲线选用要求 (18)

2.4.5特殊要求 (18)

2.5 缓和曲线设计 (18)

2.5.1缓和曲线的有关规定 (18)

2.5.2缓和曲线的长度选用 (18)

2.6 本段平面设计 (20)

2.6.1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20)

2.6.2纬地软件平面设计 (20)

2.7 路线纵断面设计 (21)

2.7.1纵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21)

2.7.2纵面设计思路 (21)

2.7.3本设计中的纵断面设计: (23)

2.7.4纬地纵断面设计 (24)

2.7.5本段纵断面设计 (27)

3 路基设计 (29)

3.1 概述 (29)

3.1.1路基横断面设计 (29)

3.2 纬地软件应用 (30)

3.3 路基横断面设计 (30)

3.3.1路基设计计算 (30)

3.3.2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31)

3.3.3横断面要素的确定 (31)

3.3.4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31)

3.3.5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32)

3.3.6路拱的确定 (32)

3.3.7超高的确定 (33)

3.3.8超高的过渡 (33)

3.3.9路基防护设计 (34)

3.4 土石方调配 (34)

3.4.1土石方调配原则 (34)

3.4.2 纬地土石方可视化调配系统 (35)

4 路面设计 (35)

4.1 概述 (36)

4.2 路面结构选取 (36)

4.2.1路面结构确定 (36)

4.2.2本设计中结构层材料的确定 (36)

4.3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37)

4.3.1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 (37)

4.3.2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 (37)

4.3.3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38)

4.3.4沥青路面交通等级 (38)

4.3.5公路路面详细设计 (40)

5 桥梁及涵洞 (45)

5.1 概述 (45)

5.1.1小桥涵的设计原则 (45)

5.1.2桥涵位置的选择 (45)

5.1.3涵洞形式的选择 (45)

5.2 桥、涵布置 (46)

5.2.1涵洞类型的选择 (46)

6 其他沿线设施及环境评价 (48)

7 小结 (49)

8 致谢 (50)

附:主要参考资料 (51)

1 设计技术标准的确定

1.1 中国公路发展概况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强国,无一不是公路发达的国家。公路已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公路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前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旧中国的公路交通极为落后,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07万公里,公路密度仅0海拔最高的沥青路面公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也得到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拱桥、双曲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以及各式混凝土和预应力梁式桥。在1949—1978年的30年间,尽管国民经济发展道路曲折,但全国公路里程仍基本保持持续增长,到1978年底达到89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3公里/百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公路运输需求强劲增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其主要表现在:公路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始了有计划的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国家干线公路网和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先后制定并实施,使公路建设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公路建设在继续扩大总体规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质量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公路建设筹资渠道走向多元化,逐步扭转了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状况,尤其1984年底国务院决定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允许高等级公路收费还贷,1985年起国家陆续颁布有关法规,使公路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从统计数字看,到1999年,全国公路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4.1公里/百平方公里,为1978年的1.5倍。二级以上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由1979年的1.3%提高到1999年的12.5%,主要城市之间的公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初步缓解。同时,县、乡公路里程快速增长,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有的省份已实现全部县道铺筑沥青路面乃至达到二级技术标准,全国实现了100%的县、98%的乡和89%的行政村通公路。总体而言、一个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全国公路网已初步形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路事业取得的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