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管理体系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管理体系
一、项目目标
明确公司信息系统技术监督体系主要任务,坚持以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中心,以规程和标准为依据,以定期、定点的技术检查、过程跟踪、指标监测、评价与分析等为工作手段,建立运行、标准、指标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和安全督查体系。通过规划设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各个流程环节对信息系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和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分析故障并制定反故障措施,确保信息系统规划合理、建设规范、技术过关、质量可靠、运行稳定。
二、项目范围
1、组织范围
公司各业务部门及下属二级单位。
2、业务范围
2.1构建信息系统指标评价体系
信息系统评价既是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的后期工作,又是决策分析的前期工作,在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在各种应用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对系统的规划阶段;当确认必要性、可行性后,启动系统建设;交付使用后,还需经历系统的稳定和提升阶段以及系统的运维阶段。因此评价体系响应分为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三层评价。信息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应能有效反应企业发展的方向要求和对信息系统效益的期望,抓住主要因素,以保证评价的系统性和可信度。综合分析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要求,规划设计评价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采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进行评估;系统建设评价指在开发过程中对项目管理方面、服务提供方面等进行跟踪评估;运行与维护环节评估指交付使用后,对系统的功能满足、性能情况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提高系统运维支撑能力,保证7*24小时运维响应。
通过信息技术监督指标评价体系对信息系统整个全寿命周期进行科学评估。
2.2管理体系
2.2.1组织模式
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信息系统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落实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责任。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级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的总体协调领导。
2.2.2流程
建立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规范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处理的逐级汇报流程。制定技术监督体系中的监督文件下发流转过程。在流程中不能擅自逾越、在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的程序性条款或规定。信息系统建成后必须经过试运行并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急措施进行全面测试,测试和试运行通过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2.2.3制度
研究总部有关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规程、规定等。依据公司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公司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的制度、标准、实施细则、考核细则、技术措施等。
2.2.4考核评价
按照信息系统规划环节、信息系统建设环节、信息系统运行环节及技术改造环节建立全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指标考核评价。针对信息系统建设方、用户、运维厂商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价,从而实现依据信息系统评估体系指标建立对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
2.2.4.1 信息系统规划环节评价
规划评价目的是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公司是否具备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有无建设的必要,有无实现的可能,系统需求功能的规划是否符合经营管理的目标等。
1.必要性评价指标:公司发展对系统的需求、业务对系统的需求、信息系统将为企业获得的优势。
2.合理性评价指标:管理意识适应性、配备的人力资源情况、投资许可情况、技术供应情况。
2.2.4.2 信息系统建设环节评价
信息系统建设评价目的是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检测信息系统建设是否偏离战略方向和规划范畴,并在建设期间随技术、环境、战略等方面的变化,对目标进行动态修订。
1.项目管理评价指标:技术的先进性、系统建设的规范性、进度控制情况及成本控制情况。
2.合规性评价指标:实施服务的质量情况、系统需求实现完整度、运维保障。
2.2.4.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环节评价
应从系统功能、性能方面细化评定指标,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要求,明确系统价值。
1.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指标:建设目标实现度、系统效果、系统利用率、易操作性、易维护性、文档完整性。
2.系统运维支撑评价指标:运维响应度、问题处理及时性、运维满意度调查。
2.2.4.4技术改造环节评价
根据系统使用情况及用户反馈结合当前新技术对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进行监督管控。结合系统升级改造需求迫切度及技术的先进性进行科学评价。
2.3管理办法
根据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环节、信息系统建设环节、信息系统运行运维环节、信息系统技术改造环节,建立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监督管理办法。
首先,根据信息系统和评价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业务部门,建立评价小组。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环节侧重于技术选型、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信息系统运行环节重点是功能实现、性能状况、系统使用效果、系统使用效率等;信息系统运维环节关注运维供应商问题响应及时率、系统运维整体效果。
其次,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指标关系确定权重。事后应用评价还应调查用户的评价意见,特别是系统效率、可靠性、适用性、可维护性以及用户满意度等指标,用户的评价更贴近现实。
最后,针对评价多指标、多层次和专家诊断的特点,根据评价工作的系统性、
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性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客观工作的管理。
3、工作思路与方法
3.1前期调研
3.1.1 调研原则
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是政府、企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3.1.2 调研内容
在调研时由于调研对象的不同,为深入全面的掌握公司信息系统使用及管理现状,正确、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需结合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对各业务部门主管系统应用情况进行摸底。
3.2行业对标
根据国家针对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央企或国内外同类企业类似案例方面进行调研,了解其整体定位、组织架构、监督边界、协作关系、数据逻辑、技术要求、建设模式、建设步骤等,借鉴集团型企业类似建设案例。根据以上调研结果,结合同行业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对公司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原因,形成分析结论。
3.3体系设计
3.3.1 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正确地对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或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使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原则、指标要有层次性及指标之间应尽可能避免显见的包含关系。
3.3.2 组织、制度、流程设计
3.3.2.1组织设计
根据公司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确定信息化管理部门,从公司总部到基层单位建立多层信息系统技术监督网,建立人员及系统分级管理库。各个部门及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