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龙舟 龙崇拜中的男性雄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了崇拜色彩的扒龙舟活动,也有很多特殊规矩。传说沙湾北海水道某个弯处不划龙船时,也能听到赛龙的鼓声,所以沙湾镇龙岐的龙船到了这里都会收鼓,表示对大自然的敬畏。更有趣的是,化龙镇沙亭村的龙船是母龙船,沙溪、小洲等几个地方的龙船,都是她的儿子;这只母龙船打鼓的节奏也与众不同,从来不打马顿蹄鼓(一般龙船的打鼓方式),因为沙亭村有座山叫马腰岗,传说一打马顿蹄鼓,这匹马就会跑掉。
现场传真
此刻的龙舟安静地在岸边荡漾
在这个寒冷的新年伊始要去探究一个五月份的盛会实在有点镜中花水中月的感觉,无论是海珠区大塘村做龙船鼓的林永亮家里,还是番禺区沙亭村供奉龙头的东潭屈公祠中,或是上漖村的龙舟制造集中地,都是一片寂静,犹如那些静静沉在水底的龙舟。
大塘村龙舟的鼓产自这里
海珠区大塘村制造的龙船鼓很出名,珠三角80%的鼓出自大塘村鼓厂。在东风龙船鼓厂,林永亮带我走上自家三楼,那里,整整齐齐地堆着大摞的牛皮,现在是收皮最佳的时间,有阳光,牛皮的伸展性最好。
在沙亭村的东潭屈公祠,我们见到了这三条龙船乸的龙头和龙尾,深藏于祠堂中,分别写着标号,其中标号“一号”的龙头据称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公母的区别,就是看胡须!这里的龙头是不长胡须的。在以男性占绝对性主导的扒龙舟活动中,出现“龙船乸”,实在很特别。据《屈大均年谱》记载,沙亭龙船乸的这种独特扒桨技法,乃是融合了古代骑兵作战的兵法,而这种方法还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的夫人华姜亲自传授的。
听起来,这龙舟更像一个精神支柱。
有学者说,广州的扒龙舟体现了广州民众的北帝信仰。扒船之前,得将庙里的神灵请到龙舟上,这个仪式称为“请神”。据商承祚先生早年的调查,广东人的神龛中,第一位是观音,第二位是北帝,第三位是天后。在广州的龙舟节祭祀仪式中,龙崇拜贯穿始终,水神北帝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这是珠三角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广州扒龙舟有趁景、斗标两种形式。趁景是各方龙船前来应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从五月初一开始,至五月二十日止,每天一景,轮流在各乡举行,趁景仪式有起龙、进水拜神、采青、划船、吃龙船饭、入窦等过程;斗标即“斗龙舟”,也就是龙舟竞渡,在趁景热身之后举行,比赛规程复杂,采取将所有参加比赛的龙舟集中一处进行比赛决胜负。
扒龙舟龙崇拜中的男性雄风
2010年01月13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龙船下水。
请龙船头。
造龙船也是一门传统的手艺。
沙亭村龙船乸。
广州名片文化遗产系列总第99期 候选名片98号
扒龙舟
提名辞
扒龙舟,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亦是岭南水乡人家惬意生活的极致表现,也体现了一种广州特有的男性雄风。
索引
江水滋润了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广州的民俗文化明显地具有江河水乡的特点。水任器而方圆,扒龙舟是广州人性格的最好诠释。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目前,民间传统的扒龙舟仪式主要在广州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市等地传承。在一些村落,扒龙舟时的村民们扶老携幼倾巢出动的热闹程度更甚于春节。
扒龙舟是一个男人的狂欢节日。女人们大都不懂这些,在男人们光着膀子展现威武雄壮一面的同时,她们只需要在岸上欢呼鼓掌就行了,只须谨记一件事情:千万别去碰那条属于男人们的龙舟。那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禁忌,未曾改变。
在上漖村的造船厂采访的时候,看我走近龙船,船老板意犹未尽地说:你可以摸一摸,我的龙船还没有下水,可以随便摸,别人村里的龙船你们女人家可碰不得。这造船厂,大概是女人唯一有机会触碰到男人的龙舟世界的地方吧。我想起大塘村林伯说的一句话:如果万一有女人不小心碰到了龙船,要放鞭炮去晦气。
女人也有了自己的龙舟
广州的扒龙舟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是属于男人的节日。按照过去的习俗,女人是不准上龙舟、扒龙舟的。连“骑(跨)”龙舟也不行,甚至如果龙舟在桥下经过,正在过桥的女人也要停下来避让。
在今天,女人仍然碰不得男人们的龙舟,但是她们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龙舟”,有人把这专属于女人的龙舟称为“凤舟”或“凤艇”。1965年,广州出现了第一支女子龙舟队成为大新闻,一举改变了妇女过去不能上龙船的旧传统。现在,广州各市、区如番禺、黄埔等都组织起许多女子龙舟队,女人们亦顶起了小“半边天”。
传·奇
从群众活动到竞技比赛
龙舟竞渡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
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庭活动传说,南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到了明、清两代,是广州龙舟竞渡的鼎盛期。
而古时广州龙舟竞渡与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群众艺术活动。正如屈大均当年所形容的:“舟龙长十余丈,高六七尺,龙须去水二尺,龙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龙舟,“上建五丈樯,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而现在则是舟小人少。龙舟竞渡变成了一种体育竞技比赛活动。
唯心
龙舟是“龙”,不是“舟”
扒龙舟,从来都是一场乡间人民的盛宴,在它还没有成为官方的龙舟节之前。
在城市里,你只能看到喊着号子齐刷刷奋勇前进的龙舟比赛,和百米跨栏一样,都只是东风路上被修剪得整齐划一的树木。只在有这个城市的乡村里,你才能看另一种可爱的、充满生活气息甚至还有些小脾气的扒龙舟活动。或者这样说,在那里,你得把龙舟看成是“龙”,而不是“舟”或者“船”。
既可趁景,亦可夺标
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此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念道:“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七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那时黄竹岐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人山人海,人们既拜了庙,又观看龙船表演,非常热闹。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端午节定为龙舟节。
评估报告
扒龙舟要经过社会生活的“自然选择”
◎发言人:关溪莹(民俗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记者:请您就民间与官方两方面的情况评价一下广州扒龙舟的现状。
关溪莹:扒龙舟作为端午节前后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在广州广泛存在。端午前后,在广州的城中村、郊区河涌附近的村庄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乡民起龙舟、扒龙舟的热闹场面。划龙舟的人是老中青三代男丁,观赏者有族人、乡邻、亲友、素不相识的市民等,场面宏大,气氛喜庆;政府部门也多次以此为主题组织大型群众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端午扒龙舟风俗在广州人的意识中获得一定认同。
吴小音(在广州生活三年,25岁):去年,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村里看扒龙舟,原来是那么热闹,就像一场盛会,这跟我们家乡端午节的划龙舟很不一样。
在其中一家造船厂里,卢师傅和几个师傅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一条小龙舟,在龙舟淡季,他们也常常做些礼品龙舟。卢师傅做龙舟已经有六十年,是村子里最著名的做龙舟能手。
船老板兴致盎然带着我们参观他的造船厂。标准龙船(15米长比赛用龙),重约800公斤;传统龙船短的约20米,可容40人;长至48米,可容84人,曾经最长的达50余米,可容百人。最传统的龙船多数用坤甸木制作,一般都有3到5吨,适宜表演,亦不怕浸在水里,小心保养的话可以放上一两百年,近年来流行用杉木和柚木,因为比较轻,能令龙船扒得更快。
记者:请问您对扒龙舟的保护与传承有何建议?
关溪莹:我觉得扒龙舟的存在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要经过社会生活的“自然选择”,民众需要它,它能在现代社会承担一定功能,就会继续存在下去,反之会被逐渐淘汰。所谓的保护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学者要从专业的角度,运用科学方法对民间文化的样态进行保存,使之成为社会记忆和研究资料;政府与民众对扒龙舟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社会工程,最根本是提高社会的民间文化意识,通过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式,使大家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价值:在千篇一律的机械化面孔中,民间文化彰显着人性的灵动和民族的个性;当我们逐渐老迈,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的是童年记忆里的乡音乡俗。
沙亭村三百年的龙船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辗转找到番禺民俗学家屈九先生,屈老先生很认真地给我作出了推荐:化龙柏堂村龙,2009年番禺莲花杯第一名,也是新造景历史上快龙之一;化龙沙亭村飞龙,是《广东新语》中唯一有记载的飞龙;石楼二村的大乌龙和大岭村的白桡快船同样闻名遐迩。
其中沙亭村龙船乸崇拜,还入选首批番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分男女,动物分雌雄,原来龙舟还分公乸(“乸”是雌性、“母”的意思)?
番禺许多龙舟都有名字,比如市桥以前的“白鹤仔”、“七星仔”等。石楼镇的龙舟船身特别大,清朝时有个巡抚看龙舟赛时见它,赞叹“一鼓转三弯,有若乌龙”,所以得了个名叫“大乌龙”。这只龙舟在番禺很有江湖地位,有时两只龙舟起了争执,只要请来大乌龙做和事佬,最后都会握手言和。还传说石碁有只“清河仔”则是令水鬼闻风丧胆的,以前哪条河淹死了人,都要请它来游划一番驱邪。
作为龙舟上最显眼的身份标志,龙船鼓与一般舞狮的鼓不一样,窄身、底座小,全靠人手制作,因此做一只鼓,最快也要四天时间。林永亮学习做鼓有近十年时间,他的手艺来自他父亲。老人家在1979年做了第一个鼓,慢慢把这鼓做得声名远扬。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并不忙碌,每年秋风一起,林家父子就要外出收皮,远赴广西、南海等地,为一年中最忙的一季——四月开始做准备。坐在一旁和村民们拉家常的老人家开口了,一个鼓好不好就看三样讲究:一是木头,二是皮,三是人工。木头用菠萝格,或者是进口山樟居多,牛皮则要用母牛颈上的皮最佳,再加上父子俩的手艺,这鼓才有了那么响的名堂。
据村里龙舟队队长屈伟甜的介绍,村有三条龙船,但每年一般只起两条龙船,每条龙船都有十一二丈长,能容纳六十多人,沉龙船的地方是在马腰江江脚,那里刚好有一生成龙船底状的石凹,十分有圣意。
上漖村六十年的做龙舟能手
上漖村造龙舟,从明末清初已经开始,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鼎盛时期曾有超过30家造船作坊,如今盛况不再,剩下不到一半,大都集中在东环路沿河涌一带,远看那不过是一片简陋的连片棚架,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傍晚,显得有点萧索。
辞典
趁景:又叫龙舟探亲。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广州部分村落就开始“招景”,即邀请各友村的龙舟来“走亲戚”,其他关系好的“兄弟村”也划着龙舟沿着河涌挨村地去探访。每当有龙舟到来,岸边好客的村民就会招呼船手上岸吃“龙舟饼”。广州各村子收到探亲请帖的多少,出动龙舟的数目,都是评定一条村大小的标准之一。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寓意为富贵团圆、幸福年年。端午期间,村民会自制龙舟饼招待前来“探亲”的各兄弟村和友村的龙舟船手。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烘焙而成,其外形和北方点心的桃酥相似。
民间语文
林伯(大塘村村民):我上一次扒龙舟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现在的河涌太脏了。扒龙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以前扒龙舟时会吵架的,比如争论谁扒得不出力;以前女人不能参与扒龙舟,四五年前开始有女人扒龙舟了,她们有专门的龙舟,但是仍然不能碰男人的龙舟。
陈深(广州西关人氏,34岁):每一年在珠江上的龙舟比赛我都会去看,那是珠江上最热闹的一天,那也是很有广州传统气氛的一天。
记者:扒龙舟这项民间活动的发展态势如何?
关溪莹:与其他非遗项目比较而言,广州扒龙舟习俗发展态势较好,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态环境方面原因,广州地处珠三角地域,河涌众多,即便城市化规模逐步提高,这种生态环境没有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民俗依然存在;二是文化传统方面原因,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三是社会功能的原因,这是一项社会民俗,扒龙舟是乡村的大事件,其组织、参与由乡民协同进行,也就是说,这项民间文化背后隐含着乡民社会的权力、地位、名誉、甚至经济利益的抗衡与展示,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风俗;每一年周而复始地扒龙舟实质在不停地强化和重组乡间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讲,扒龙舟是乡民的重要的生存内容,这是风俗延续的深层原因。其他还有广州地处国家边陲、比邻港澳,所以传统民间文化保存较好;另外政府也比较重视民风民俗等这些原因,都促进了扒龙舟习俗的保存与发展。
现场传真
此刻的龙舟安静地在岸边荡漾
在这个寒冷的新年伊始要去探究一个五月份的盛会实在有点镜中花水中月的感觉,无论是海珠区大塘村做龙船鼓的林永亮家里,还是番禺区沙亭村供奉龙头的东潭屈公祠中,或是上漖村的龙舟制造集中地,都是一片寂静,犹如那些静静沉在水底的龙舟。
大塘村龙舟的鼓产自这里
海珠区大塘村制造的龙船鼓很出名,珠三角80%的鼓出自大塘村鼓厂。在东风龙船鼓厂,林永亮带我走上自家三楼,那里,整整齐齐地堆着大摞的牛皮,现在是收皮最佳的时间,有阳光,牛皮的伸展性最好。
在沙亭村的东潭屈公祠,我们见到了这三条龙船乸的龙头和龙尾,深藏于祠堂中,分别写着标号,其中标号“一号”的龙头据称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公母的区别,就是看胡须!这里的龙头是不长胡须的。在以男性占绝对性主导的扒龙舟活动中,出现“龙船乸”,实在很特别。据《屈大均年谱》记载,沙亭龙船乸的这种独特扒桨技法,乃是融合了古代骑兵作战的兵法,而这种方法还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的夫人华姜亲自传授的。
听起来,这龙舟更像一个精神支柱。
有学者说,广州的扒龙舟体现了广州民众的北帝信仰。扒船之前,得将庙里的神灵请到龙舟上,这个仪式称为“请神”。据商承祚先生早年的调查,广东人的神龛中,第一位是观音,第二位是北帝,第三位是天后。在广州的龙舟节祭祀仪式中,龙崇拜贯穿始终,水神北帝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这是珠三角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广州扒龙舟有趁景、斗标两种形式。趁景是各方龙船前来应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从五月初一开始,至五月二十日止,每天一景,轮流在各乡举行,趁景仪式有起龙、进水拜神、采青、划船、吃龙船饭、入窦等过程;斗标即“斗龙舟”,也就是龙舟竞渡,在趁景热身之后举行,比赛规程复杂,采取将所有参加比赛的龙舟集中一处进行比赛决胜负。
扒龙舟龙崇拜中的男性雄风
2010年01月13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龙船下水。
请龙船头。
造龙船也是一门传统的手艺。
沙亭村龙船乸。
广州名片文化遗产系列总第99期 候选名片98号
扒龙舟
提名辞
扒龙舟,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亦是岭南水乡人家惬意生活的极致表现,也体现了一种广州特有的男性雄风。
索引
江水滋润了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广州的民俗文化明显地具有江河水乡的特点。水任器而方圆,扒龙舟是广州人性格的最好诠释。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目前,民间传统的扒龙舟仪式主要在广州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市等地传承。在一些村落,扒龙舟时的村民们扶老携幼倾巢出动的热闹程度更甚于春节。
扒龙舟是一个男人的狂欢节日。女人们大都不懂这些,在男人们光着膀子展现威武雄壮一面的同时,她们只需要在岸上欢呼鼓掌就行了,只须谨记一件事情:千万别去碰那条属于男人们的龙舟。那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禁忌,未曾改变。
在上漖村的造船厂采访的时候,看我走近龙船,船老板意犹未尽地说:你可以摸一摸,我的龙船还没有下水,可以随便摸,别人村里的龙船你们女人家可碰不得。这造船厂,大概是女人唯一有机会触碰到男人的龙舟世界的地方吧。我想起大塘村林伯说的一句话:如果万一有女人不小心碰到了龙船,要放鞭炮去晦气。
女人也有了自己的龙舟
广州的扒龙舟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是属于男人的节日。按照过去的习俗,女人是不准上龙舟、扒龙舟的。连“骑(跨)”龙舟也不行,甚至如果龙舟在桥下经过,正在过桥的女人也要停下来避让。
在今天,女人仍然碰不得男人们的龙舟,但是她们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龙舟”,有人把这专属于女人的龙舟称为“凤舟”或“凤艇”。1965年,广州出现了第一支女子龙舟队成为大新闻,一举改变了妇女过去不能上龙船的旧传统。现在,广州各市、区如番禺、黄埔等都组织起许多女子龙舟队,女人们亦顶起了小“半边天”。
传·奇
从群众活动到竞技比赛
龙舟竞渡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
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庭活动传说,南汉后主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到了明、清两代,是广州龙舟竞渡的鼎盛期。
而古时广州龙舟竞渡与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群众艺术活动。正如屈大均当年所形容的:“舟龙长十余丈,高六七尺,龙须去水二尺,龙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龙舟,“上建五丈樯,樯上有台阁二重,中有五轮阁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杂剧五十余种,童子凡八十余人。”而现在则是舟小人少。龙舟竞渡变成了一种体育竞技比赛活动。
唯心
龙舟是“龙”,不是“舟”
扒龙舟,从来都是一场乡间人民的盛宴,在它还没有成为官方的龙舟节之前。
在城市里,你只能看到喊着号子齐刷刷奋勇前进的龙舟比赛,和百米跨栏一样,都只是东风路上被修剪得整齐划一的树木。只在有这个城市的乡村里,你才能看另一种可爱的、充满生活气息甚至还有些小脾气的扒龙舟活动。或者这样说,在那里,你得把龙舟看成是“龙”,而不是“舟”或者“船”。
既可趁景,亦可夺标
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此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念道:“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七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那时黄竹岐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人山人海,人们既拜了庙,又观看龙船表演,非常热闹。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端午节定为龙舟节。
评估报告
扒龙舟要经过社会生活的“自然选择”
◎发言人:关溪莹(民俗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记者:请您就民间与官方两方面的情况评价一下广州扒龙舟的现状。
关溪莹:扒龙舟作为端午节前后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在广州广泛存在。端午前后,在广州的城中村、郊区河涌附近的村庄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乡民起龙舟、扒龙舟的热闹场面。划龙舟的人是老中青三代男丁,观赏者有族人、乡邻、亲友、素不相识的市民等,场面宏大,气氛喜庆;政府部门也多次以此为主题组织大型群众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端午扒龙舟风俗在广州人的意识中获得一定认同。
吴小音(在广州生活三年,25岁):去年,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村里看扒龙舟,原来是那么热闹,就像一场盛会,这跟我们家乡端午节的划龙舟很不一样。
在其中一家造船厂里,卢师傅和几个师傅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一条小龙舟,在龙舟淡季,他们也常常做些礼品龙舟。卢师傅做龙舟已经有六十年,是村子里最著名的做龙舟能手。
船老板兴致盎然带着我们参观他的造船厂。标准龙船(15米长比赛用龙),重约800公斤;传统龙船短的约20米,可容40人;长至48米,可容84人,曾经最长的达50余米,可容百人。最传统的龙船多数用坤甸木制作,一般都有3到5吨,适宜表演,亦不怕浸在水里,小心保养的话可以放上一两百年,近年来流行用杉木和柚木,因为比较轻,能令龙船扒得更快。
记者:请问您对扒龙舟的保护与传承有何建议?
关溪莹:我觉得扒龙舟的存在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要经过社会生活的“自然选择”,民众需要它,它能在现代社会承担一定功能,就会继续存在下去,反之会被逐渐淘汰。所谓的保护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学者要从专业的角度,运用科学方法对民间文化的样态进行保存,使之成为社会记忆和研究资料;政府与民众对扒龙舟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社会工程,最根本是提高社会的民间文化意识,通过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式,使大家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价值:在千篇一律的机械化面孔中,民间文化彰显着人性的灵动和民族的个性;当我们逐渐老迈,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的是童年记忆里的乡音乡俗。
沙亭村三百年的龙船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辗转找到番禺民俗学家屈九先生,屈老先生很认真地给我作出了推荐:化龙柏堂村龙,2009年番禺莲花杯第一名,也是新造景历史上快龙之一;化龙沙亭村飞龙,是《广东新语》中唯一有记载的飞龙;石楼二村的大乌龙和大岭村的白桡快船同样闻名遐迩。
其中沙亭村龙船乸崇拜,还入选首批番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分男女,动物分雌雄,原来龙舟还分公乸(“乸”是雌性、“母”的意思)?
番禺许多龙舟都有名字,比如市桥以前的“白鹤仔”、“七星仔”等。石楼镇的龙舟船身特别大,清朝时有个巡抚看龙舟赛时见它,赞叹“一鼓转三弯,有若乌龙”,所以得了个名叫“大乌龙”。这只龙舟在番禺很有江湖地位,有时两只龙舟起了争执,只要请来大乌龙做和事佬,最后都会握手言和。还传说石碁有只“清河仔”则是令水鬼闻风丧胆的,以前哪条河淹死了人,都要请它来游划一番驱邪。
作为龙舟上最显眼的身份标志,龙船鼓与一般舞狮的鼓不一样,窄身、底座小,全靠人手制作,因此做一只鼓,最快也要四天时间。林永亮学习做鼓有近十年时间,他的手艺来自他父亲。老人家在1979年做了第一个鼓,慢慢把这鼓做得声名远扬。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并不忙碌,每年秋风一起,林家父子就要外出收皮,远赴广西、南海等地,为一年中最忙的一季——四月开始做准备。坐在一旁和村民们拉家常的老人家开口了,一个鼓好不好就看三样讲究:一是木头,二是皮,三是人工。木头用菠萝格,或者是进口山樟居多,牛皮则要用母牛颈上的皮最佳,再加上父子俩的手艺,这鼓才有了那么响的名堂。
据村里龙舟队队长屈伟甜的介绍,村有三条龙船,但每年一般只起两条龙船,每条龙船都有十一二丈长,能容纳六十多人,沉龙船的地方是在马腰江江脚,那里刚好有一生成龙船底状的石凹,十分有圣意。
上漖村六十年的做龙舟能手
上漖村造龙舟,从明末清初已经开始,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鼎盛时期曾有超过30家造船作坊,如今盛况不再,剩下不到一半,大都集中在东环路沿河涌一带,远看那不过是一片简陋的连片棚架,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傍晚,显得有点萧索。
辞典
趁景:又叫龙舟探亲。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广州部分村落就开始“招景”,即邀请各友村的龙舟来“走亲戚”,其他关系好的“兄弟村”也划着龙舟沿着河涌挨村地去探访。每当有龙舟到来,岸边好客的村民就会招呼船手上岸吃“龙舟饼”。广州各村子收到探亲请帖的多少,出动龙舟的数目,都是评定一条村大小的标准之一。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寓意为富贵团圆、幸福年年。端午期间,村民会自制龙舟饼招待前来“探亲”的各兄弟村和友村的龙舟船手。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烘焙而成,其外形和北方点心的桃酥相似。
民间语文
林伯(大塘村村民):我上一次扒龙舟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现在的河涌太脏了。扒龙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以前扒龙舟时会吵架的,比如争论谁扒得不出力;以前女人不能参与扒龙舟,四五年前开始有女人扒龙舟了,她们有专门的龙舟,但是仍然不能碰男人的龙舟。
陈深(广州西关人氏,34岁):每一年在珠江上的龙舟比赛我都会去看,那是珠江上最热闹的一天,那也是很有广州传统气氛的一天。
记者:扒龙舟这项民间活动的发展态势如何?
关溪莹:与其他非遗项目比较而言,广州扒龙舟习俗发展态势较好,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态环境方面原因,广州地处珠三角地域,河涌众多,即便城市化规模逐步提高,这种生态环境没有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民俗依然存在;二是文化传统方面原因,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三是社会功能的原因,这是一项社会民俗,扒龙舟是乡村的大事件,其组织、参与由乡民协同进行,也就是说,这项民间文化背后隐含着乡民社会的权力、地位、名誉、甚至经济利益的抗衡与展示,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风俗;每一年周而复始地扒龙舟实质在不停地强化和重组乡间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讲,扒龙舟是乡民的重要的生存内容,这是风俗延续的深层原因。其他还有广州地处国家边陲、比邻港澳,所以传统民间文化保存较好;另外政府也比较重视民风民俗等这些原因,都促进了扒龙舟习俗的保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