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碳酸盐沉积 鲜本忠 2011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章 碳酸盐沉积 鲜本忠 2011简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作用的基本特点
主要发育 于海洋环境, 少量见于非 海洋环境; 以浅海为 主 深海:南 北纬40º之
间,浮游生 物沉积。
现代,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之间。
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平方王礁灰岩
碳酸盐沉积的基本特点
1、物质来源:有机来源和盆内成因;
碳酸盐沉积的基本特点
4、主要产出环境:
1)凸起、台地边缘等正向地貌区 即两类台地:镶边台地+浅水台地; ——基本在原地沉积,沉积速率较快,受水体环境抑制明显, 2)深海:发育碳酸盐软泥和重力流沉积; 3)湖泊:更易受环境控制,白云岩较发育。
第二节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1、潮坪-潮汐作用占主导地位
பைடு நூலகம்
欧文( Irwin,1965)的陆表海能量带模式
• 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利于生油 • Y带----近岸高能带,波浪、潮汐的主要作用带:礁、滩——良好储集相 • Z带----滨岸低能带,水浅,蒸发量大:泥晶灰岩(白云岩)、蒸发岩、藻
叠层构造——优质盖层
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三个能量带
• 碳酸钙补偿深度(CCD)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 海水对CaCO3不饱和的深度
– 在CCD以上沉淀,在CCD以下溶解
– 影响因素
• 海水压力(与深度有关):压力↑, CaCO3利于溶解 • CO2含量增大,CaCO3溶解度增大 • 温度降低,CaCO3溶解度增大,高温CaCO3利于沉淀 • 光合作用强,CaCO3溶解度增大光合作用控制CO2含量: • 其它:浊流、海底火山、颗粒大小
基本格局:低能
— 高能 —
低能
盆地相区 浪基面之下 属低能带 与Irwin的X 相带相当。
台地边缘相区 波基面之上 波 浪 作 用强 烈 , 均属高能带 与 Irwin 的 Y相 带 相当
台地相区 台地边缘靠陆 一侧
波浪消失,潮 汐为主
属低能带 与Irwin的Z相 带相当。
二、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
–三大相区九个标准相带
欧文( Irwin,1965)的陆表海能量带模式
能 X带:深水低能 量 带 带(浅海)
较深水 、 静 、 氧
环 境
气不足,藻的生长
受到限制,浮游生物
发育。
岩 粉屑、 灰泥 沉 积 石 为主(粉屑灰岩、
灰泥岩)。
颜构 暗色,水平层理。
Y带:近岸高能带 波浪、潮汐作用强 烈,阳光、氧气、养 料丰富,底栖生物及 藻类大量繁盛。
古隆起地形、水暖、水浅、水净、水动,生物多、阳光足
生态礁
第二节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4、深水 碳酸盐岩沉积1:异地 ——重力流作用及特定环境
-浊流和风暴流 浅水碳酸盐岩沉积,搬运到深水环境
第二节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4、深水 碳酸盐岩沉积2:原地 -垂向加积作用
微体化石与粘土、硅质岩沉积
补偿深度与沉积作用
甘肃 西部 玉门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小秦岭 嵩山
长白山
黄海
含海绿石鲕粒灰岩
山东徐庄组鲕粒灰岩
二、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威尔逊标准相带模式
威尔逊(1969,1975):3个相区、9个标准相带、24个微相 碳酸盐岩标准相带模式——综合模式
——海底地形、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及海水循环
X
Y
Z
威尔逊标准相带模式
2、有利于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
(1)暖(Warm):气候 (2)浅(Shallow) :水体 (3)清(Clear):水体——少陆源物质供给
较高盐度
3、成因(过程):复合成因的化学岩或生物化学岩
沉积过程主要受到化学和生物化学条件的控制 生物在碳酸盐岩沉积中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机械作用常常占有重要位置。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Shaw,1964)
陆缘海,pericontinental sea,也可称作大陆边缘海
——是位于大陆边缘的、坡度较大的(海底坡度
约2~0ft/mi)、范围较小的 (宽度一般100 ~300英 里)、深度较大的(水深可达 200 ~350米)的浅 海。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Shaw第一次论述了陆表海水体能量特征,奠定了陆 表海碳酸盐沉积环境分析的理论基础。
陆表海和陆缘海是性质大不相同的两种浅海
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海大都是陆表海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Shaw,1964)
陆表海( epeiric sea, epicontinental sea, inland sea,
continental sea),也称作内陆海、陆内海,大陆海等
——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海 底坡度一般小于每英里一英尺)、范围广阔的(延 伸可达几百到几千英里)、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 几十米)浅海。
碳酸钙补偿深度(CCD)
浅于CCD—碳酸钙沉积; CCD之下—缺失钙质沉积 ——CCD犹似海底雪线, 沉积物重要相界面!
跃溶带(lysocline)
第三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碳酸盐岩沉积相的模式研究还不成熟; 介绍2种常用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Shaw陆表海沉积相模式(1964) Wilson碳酸盐综合相模式(1975)
潮上带-蒸发、交代 潮间带-交代、沉积 潮下带-沉积
潮上带沉积(蒸发作用)
潮间带波状叠层石-交代、沉积作用
第二节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2、滨岸-波浪作用
在不同古地形、古物源和水动力作用下,形成不同沉积 类型的颗粒碳酸盐浅滩。
鲕滩
第二节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3、台地 碳酸盐岩沉积 ——波浪作用及特定环境
–A.盆地相区(相当于陆棚+ 陆坡沉积区)
1.盆地相 2.开阔陆棚相 3.碳酸盐斜坡脚相(盆地边缘
或深陆棚边缘相)
波基面以下——X带,静水 还原环境
暗色泥晶灰岩和页岩
主要生油区 宽相带区 按水深和环境进一步细分!
位置和 条件
岩性和 生物
1、盆地
氧化界面以下(100m左右)——200m左右 的克拉通盆地,外陆棚海,低能静水, 滞流缺氧和过咸化均可能存在(下部浅 海)
Z带:滨岸低能带
波浪作用弱。生物丰度和分 异度低,仅见兰绿藻、介形虫、 腹足类等。
形成生物礁、颗粒 灰泥为主, 干旱气候形成白 滩(鲕粒、生物碎屑、 云岩和蒸发岩。有泥晶灰岩、 内碎屑)。多为亮晶 纹层状灰岩、白云岩。
颗粒灰岩。 交错层理发育。
常见干裂、鸟眼构造、扁平 砾石、潜穴、钻孔等沉积构造。
山东张夏组鲕粒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