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自忠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自忠精神

1891年8月11日,张自忠出生在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1917年,青年张自忠投笔从戎,加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1年后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任喜峰口第29军前线总指挥,重挫日军,名声大震。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国民党军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张自忠率第59军急行军增援台儿庄作战,为整个战役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0年5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枣阳、襄阳、宜昌等地进行枣宜会战。他亲自率领部队与敌寇决战。在部队被敌层层包围的不利态势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力战不退,与敌寇拼死搏杀,壮烈殉国。弥留之际,他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张将军牺牲后,重庆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在延安,中共中央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岁月悠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张自忠将军的精神和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弱,自忠精神成为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人团结进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那么,什么是自忠精神呢?毛泽东的题词“尽忠报国”和周恩来称赞的“忠义之志、壮烈之气”很精辟地对自忠精神进行了概括。具体来说,自忠精神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之志,以及为国家、为民族不惧牺牲的壮烈之义。在民族国家危难之际,张自忠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任何一种伟大人格、伟大精神的形成必然要经历历史风云的激荡和曲折坎坷的磨砺。影响张自忠精神形成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故园热土成就英雄人格

据有关资料记载,唐园张氏是明朝初期从山西迁至临清的,先居城南土桥村,后定居唐园镇唐园村。自春秋战国始,临清就位于燕赵与齐鲁交界之地。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山东的民情风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山东人淳厚朴实、豪爽大方、忠勇义气的性格。燕赵故地,素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临清地处河北山东交界,地方风俗、士民人物多受两地影响,形成了热爱和平、追求正义、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优良传统。明朝王朝佐反抗税监,英勇就义;清朝乾隆年间王伦起义,失败后自焚而死;其他如近代史上的黑旗军、义和团等。从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可见临清人民在追求公平正义同时,性格还有极其刚烈乃至悲壮的一面。张自忠从小就听这些故事、传说,这对于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据许多回忆资料显示,慷慨仗义、同情弱者是张自忠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来的性格特征。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母亲总在他的胸前系一个小兜兜,里面装些花生糖果之类的吃食。自忠一看到小伙伴,就大把地抓花生糖果给他们吃,直到分光吃净为止。长大一些,有时他与伙伴们赌钱玩,赢了穷人的钱他一文不要,若是富家子弟则毫不客气,一文不能少。看到一些些佃户吃糠咽菜,家境贫寒,张自忠于心不忍,常常从家里拿来白面馒头换人家的糠窝头。为顾全对方的自尊,他一再说自己爱吃糠窝头,从不摆出一副施舍的样子。遇到街上卖梨桃的,他常常把整筐包下来,让大伙吃光分净,然后向母亲讨钱付账。家里有人责怪他,他则满不在乎地说:“人家买不起,咱们送一点给人家吃算什么?”。对于弱者穷

人张自忠满怀同情,对于仗势欺人的坏人,张自忠爱好打抱不平。父亲张树桂到江苏赣榆任巡检时,张自忠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赣榆县衙的深宅大院已关不住生性好动的自忠。一得空,他就溜出门去,四处游玩。一天,他跑到街上闲逛,见一个无赖在欺侮二个卖菜的老头。他二话没说,冲过去对准无赖就是一拳,俩人便扭打起来。自忠虽年少,却身高力大,那无赖见不敌对手只得服输,给老者认了错,自忠这才放过了他。这些故事真实地反映了童年、少年张自忠好勇、抗暴的性格特征。

大家都知道,张自忠战死在湖北宜城十里长山。他不顾劝阻,亲自带领2000人的队伍深入敌后,临行前他郑重穿上了将军制服,并给部属留下了遗书。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张自忠是在主动求死,他想以马革裹尸这样壮烈的牺牲方式洗刷主政京津时加在他身上的冤屈。这种刚烈乃至有些悲壮的“求仁”方式不能不说带有强烈的鲁西北色彩。

二、传统教育树立忠义之志

首先谈一下张自忠的名字。张自忠名“自忠”,字“荩臣”,是“臣子”的“臣”,后因冯玉样反对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改为现在的”荩忱“。张老先生读过书,为儿子取名自然是有讲究的。“忠”字很好理解,“荩臣”则不然,这个词出自《诗经》,“荩臣”在此解释为“忠诚之臣”。可见,自忠与荩臣,名、字虽有别,意义却相同,说到底就是一个“忠”字,这一个“忠”字,集中体现了孔孟之道和传统道德,也寄托着父亲对张自忠的殷切期盼。那么,张自忠少年时期的接受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1908年,张自忠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当时的高等小学堂,相当于今天的中学。但是在这个偏僻的县城,教授的仍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旧学。可以说,张自忠从懂事起,就开始接受旧学的熏陶,父亲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都毫无二致地归一于孔孟之道,因此,强调忠孝仁义的传统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根,而儒家思想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信条成为张自忠一生的座右铭。对于父亲,对于老师,张自忠没有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他把“忠”、“荩”二字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致,用生命对自己的名字进行了注释。

在枯燥的学习之余,张自忠常还常借一些小说来阅读消遣。最让他喜爱的是《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这些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进行了活生生的演义、注释,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等人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令他心驰神往,由衷地敬慕,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辛亥革命爆发那年,张自忠考入了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后又转入山东法政专门学校。但是,目睹袁世凯对革命的残酷镇压,以及革命党人的软弱无力和惨遭杀戮的命运,张自忠意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仅靠坐在学堂里埋头苦读或四处奔走呼号、鼓吹革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强大的武力才有取胜的希望。经过深思熟虑,张自忠毅然决定投笔从戎。选择从军报国的道路。

三、抗日烈火熔铸自忠精神

虽然在张自忠身上有着忠诚、勇敢等优秀品质,但真正使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到民族英雄的是抗日战争。是抗日战争成就了超越时代的自忠精神。

一是抗战为张自忠开辟了军人报效国家的光明大道。九一八事变以后,东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有大一批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他们开始认真反省军人的价值,深刻思考为谁战,为何而战,他们不再为哪一个政治集团卖命,把枪口转向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开始了为保卫国家、保卫民族而进行的神圣抗战,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