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内容摘要

艾略特的《荒原》曾经轰动一时,影响之大是现代西方诗歌多少年所未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在这首诗中,艾略特引用了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囊括了西方诗歌最高最渊博的传统。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写干旱的大地上赤土千里,人们的心灵更加干旱,人类失去了信仰和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没有意义。本文从艾略特的生平和诗歌特点入手,逐步分析《荒原》全诗各个组成章节,通过解读其中传达出的荒芜感,达到对这首诗整体思想的了解。

关键词:荒原破碎空虚意象象征

艾略特的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奠基人之一,父母均是有识之士,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作受但丁、约翰·道恩等人的重大影响。不幸的婚姻使他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艾略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尤其擅长戏剧独白,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是“新批评”理论的领军人物。他是最早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无意义和支离破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对秩序和规则的追求使得他最终转向宗教来寻求救赎。

艾略特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颇受英美文坛的好评,《小老头》被认为是《荒原》的前奏曲。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代表作《荒原》和《空心人》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1929年以后,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的长诗《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

艾略特的诗非常难读,尤其对中国读者来说,因为诗中的意象和象征通常看似没有关联系。“To appreciate Eliot it is good to understand that the essence of his thought li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1艾略特认为,现代社会的消极性只有通过与以往社会的积极性对比才能感受到。也许《荒原》在当初诞生之际并不难以理解,但是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已经深深远离当初诗作创作的背景,没有适当的注解,已经很难准确地理解这部诗作了。《荒原》揭示了作者深重的历史感,对艾略特来说,过去对作者非常重要,作者应当去获取并在整个写作生涯中发掘过去意识。艾略特本人对从荷马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整个欧洲历史如数家珍,他运用强烈的过去意识来写作。在《荒原》中,他用过去作为标尺来测量现在,并划出现代生活所缺失的部分。他把过去生活的积极方面与现代生活的消极方面对比,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晦暗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诗也是一首社会批评诗,它代表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绝望情绪。但是,我们深入读下去,会发现这首诗通过对现代荒原的描绘,指向的是复苏的希望和重置秩序的可能性。艾略特希望帮助人们去重拾那被人们所躲避和怀疑的信仰。

《荒原》是20世纪四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这首诗创作于1921年秋天,那时艾略特在瑞士度假,回英国之前,他拜访了庞德并把手稿留给了他。庞德对这首诗进行了删改修正,把其长度删减了将近一半。对此,艾略特身为感激全诗分5章。在第一章《死者葬仪》里,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需要水的滋润,需要春天,需要生命而现实则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既不生也不死。第二章《对奕》对照上层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显示出这样的生活也是同样低级和毫无意义。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最短,暗示死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既对革命浪潮又感到恐惧,宣扬宗教的“给予、同情、克制”。艾略特利用人类学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可,用6种语言,以鲜明的形象并借暗示和联想、严密的结构,构成一部思想和情调一致的完整诗

篇。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语言变化多端。这首诗在技巧上是一个大突破。初刊时曾颇受争议,其后作者增加了注解,研究者又作诠释和评比,基本可以读懂。下面我们对这首长诗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章《死者葬仪》,诗以一个著名的象征开始: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

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

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2

这几句借鉴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中最开头的几行诗:“当四月的甘露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灌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四月本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引发的却是残忍和死亡之感。对于绝望中的人来说,冬天却使人暖和。这个悖论表达了半死不活的荒原人的感受,成为全章的中心象征。”3艾略特认为死比生更有吸引力,而且在有生命的生活中同时有死亡。诗的开头节奏是缓慢的,句末不断,进入第二行才断句。“夏天来的出人意外”,节奏马上加快了,而且口语化,并且进入了短短的情节:指出了中欧这个地点,描写了上流社会的空虚生活,也点出了两性关系。从第十九行开始,诗体又变回沉重,而且提到了主题:偶像已破碎。“礁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四句押韵的华格纳小诗描写青年的纯洁爱情。但是“风信子的女郎”却感到光的中心是寂静,毫无歌声。从第五十九行开始写伦敦,这座“并无实体的城市”,艾略特笔下的伦敦可与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相媲美:这些城市白天都会出现幽灵和死亡的阴影。

第二章《对弈》,赤裸裸地描写了不行或者不正常的两性关系,这也是荒原的重要特征。作者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2艾略特:《荒原》,赵萝蕤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