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的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馓子的传说
各地形态各异的食品“馓子”和馓子的传说故事
维吾尔、回民、撒拉族的馓子
馓子是维吾尔、回民、撒拉族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节日必备的迎宾食品。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给客人泡上主人喜欢食用的新疆石河子产的方块糖。客人吃着油馓子喝着茶,主人高兴地连声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汉语“谢谢”的意思),感谢客人的光临。
霍城回族人做馓子有一番讲究,要选用上等白面和澄清的胡麻清。制作时,用花椒水、鸡蛋清、熟胡麻油和适量盐水加入面粉,揉和成柔软均匀的面坯,再分成均匀的小块揉成饼状,制成的面几子,经反复揉搓成细条,盘成面束,此后用两根细木棍自内撑起面束,置入热油中,逐段放入,使其形成大半圆状的面束定型,炸至金黄,起锅堆放盘内。
宁夏回族的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甜脆,金黄亮润,轻巧美观,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赞誉。1985年,阿拉伯国家友好人士访宁夏在回族家中做客,称赞宁夏馓子酥脆。1982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赛表演,宁夏馓子誉满西安。炸馓子也叫摆馓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回族妇女擅长炸馓子堪称一绝。炸好了,香酥甜脆,炸不好,绵如皮条,回族办喜事炸馓子多由老年或中年妇女掌锅。馓子不仅造型独特,而且方便易作,如今不但回族家里广泛作,而且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其它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等都有节日作馓子的习俗。现在馓子已成为回民团结和睦友爱的象征,是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圣洁的食品。吴忠回族擅长炸制馓子,并且十分钟爱这种美食。每逢开斋节、古而邦节等民族节日,回族家庭都炸馓子招待客人,馈赠邻里。制作方法是:将精面粉加入盐水揉和,反复揉压后,搓成粗条,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待油锅热时,将面条制成并列成环状,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凉干即可食用。特点是造型优美,香脆可口。
河北迁安建昌营馓子的传说
河北迁安建昌营馓子,色泽嫩黄,薄如纸,最薄处呈半透状。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而不腻,是极好的营养食馓子可以长期放置不变质,夏季一般可放半个月,冬季可放两个月以上。建昌营的馓子至少已有二百年的历史。撒子具有医疗价值。《本草纲目》中
称它可以“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所以建昌营人都买它用来肺人、产妇或给老人做补品。建昌营的传统食品一一撤子,除在本地大量销售,还远销到京、唐、沪及内蒙等地,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咸谈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人们的喜爱。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江苏徐州的蝴蝶馓子
徐州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观,口感颇佳。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期间喜食这种馓子,在他的《寒具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寒具”是馓子两汉时期的别称)馓子也常被百姓作为一种中药而采用。故此,徐州民间常用馓子泡汤,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疗小儿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热后配馓子汤送下,治疗红痢不止。尤其是产后妇女,在月子里喝红糖茶泡馓子,以利于散腹中之瘀。徐州人最喜爱的食法是烙馍卷馓子,配以稀粥,吃起来惬意舒坦。
凉州米汤油馓子
米汤油馓子是凉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汤用凉州特产黄米和少许扁豆调入砂锅用旺火熬成,再将少许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状兑入,加入适量碘盐;食前炝清油、葱花、花椒粉即成。特点是味咸色黄,入口绵细香甜。进食时将炸好的油馓子撅成小段,泡入扁豆米汤中,再加少量白糖。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食品。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或醉酒后,食用米汤油馓子既可降低体温,又可调解饮食口味。
湖南长沙煮馓子
湖南长沙煮馓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长沙火宫殿的一大创新。上世纪40年代,名厨张桂生在火宫殿开始制作馓子。面粉要选用山东产的大麦,其磨细的程度要用80目的罗筛过筛,和面要九搓八压,拉丝要柔顺如棉。下锅油炸更要掌握油温火候。馓子在锅中要不断地翻动,这样才能使馓子均匀发泡,通体金黄,酥脆芳香,落口消融。原汤制作也丝毫不能含糊。先把黑豆豉用纱布包起来,用鸡鸭骨、猪臀子骨等多种原料配方熬制一天一夜。馓子放进去不宜久煮,要软而带脆,口感适宜,诀窍全靠师傅掌握。
河南汝南清油细面馓子
清油细面馓子是汝南的特产之一,牛金生家做得馓子最好。牛金生的祖父学炸馓子,从炸馓子
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制作空心挂面。牛金生的父亲牛中彬二十多岁时(民国初年),牛记空心挂面已誉满全城。与牛记馓子一样,号称"双绝"、赵倜任河南督军时,曾专门把牛家请到开封炸馓子、做挂面。
内蒙古羊油馓子
每逢过年或有喜庆之事,蒙古族牧民便忙碌地炸羊油馓子。羊油馓子炸成后,就同其它食品一同摆到桌子上,供人们享用。羊油馓子为长条形,一层一层地垒到桌子上,足有一尺高。浅黄色的羊油馓子上放着几颗红枣,显得格外吉祥。无论纵看或横看,都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线条美。制作羊油馓子的原料,有白面、素油、糖、白矾。往一定量的白面中,放上适量的白矾、素油和糖,用水和起来。面和的不能硬,也不能软。让它饧上一会儿,就可以制作了。
制作时,应根据馓子的大小,把饧和好的面揪成小面剂,放到面案上搓成细长条,对折几次,很快放到滚热的羊油锅里炸熟。羊油馓子晾凉后,表面裹着一层洁白的羊油,看上去黄、白相间,很有特色。吃的时候,把羊油馓子掰碎,泡在奶茶中。羊油馓子吃在嘴里,酥脆甜香,别具风味。
江苏淮安馓子和传说
淮安人制作馓子历史悠久,但享有盛名是在咸丰以后。山阳城内镇淮楼南,有一家姓岳的馓店,在以往大馓子基础上作了创新,选用上等原料,做成精致小巧的麻油茶馓:分甜咸两味,色泽嫩黄,香美酥脆。有梳子、篦子、扇子、宝塔、葫芦、菊花、蝴蝶、如意等形状,宛如金丝缠绕而成。据《本草纲目》:馓子味甘咸,无毒,利大小便,润肠,温中补气。然淮安人一直以其防治大小产引起的各种妇女病,故有送馓子给产妇的习俗,常说一句歇后语:“坐月子没吃馓子——亏大发了。”有一年,慈禧太后也得了乳腺病,御医山阳人韩达哉不动声色地开出了一张食疗方:用四枚红枣煎汤半小盏,泡半把岳家茶馓,清晨空腹用。服后不久即痊愈,自此令淮安年年进贡。宣统二年,鼓楼茶馓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铜奖,开始远销国外。
山东兖州油炸馓子和传说
兖州馓子遍及城乡。其条匀细,中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满齿颊,再嚼一口,余香入怀,三日不绝。有这样的传说:兖州息马地街有一对夫妻,做的馓子口味极佳。其妻身材窈窕,秋波凝睇,楚楚动人,疑是卖酒文君,好似贵妃转世。一时城内骚动,周近乡邻争相购买。时有一州官,嗜酒好色,久闻馓子店有一卖馓女,就带一随从,微服私访,追寻馓子的清香,走进店里。州官一见这金黄油嫩的馓子,口水直流,便狼吞虎咽,大吃一通。饱餐后,竟大摇大摆地走出店门,随从问日:“秀色可餐,大人有意乎?”州官拍了拍吃饱的肚子沉思后叹曰:“馓味奇美,色香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