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舞蹈《棒棒灯》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舞蹈《棒棒灯》设计方案
李晓梅
一、设计背景
(一)背景分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等。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我省文化大省建设,全面建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目前,文山壮族舞蹈棒棒灯作为活态文化,其艺术本体遭受到冲击,融合和变异。
加其本身存在形态限制,棒棒灯有些技艺甚至已经消失,因此保护和传承壮族传统民间舞蹈棒棒灯显得迫在眉睫,紧急而迫切。
学情分析
我校的七年级共1000多名学生,这中间有不少壮族同学,他们愿意在学好教学知识的同时,再多学一些新的知识,经过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并将这份自信带入到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得到有效弘扬。
二、科目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非遗舞蹈,提高学生传统艺术素养,完善学生综合能力的创建,在理论课中加入实践内容,增强课堂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本科目的学习中,使学生体验传统舞蹈本体的动作性更融合了传承人生活的经历,思维观点,完成能力的实践性。
树立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
进而在各自的学科学习中发挥潜在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传承舞蹈的快乐,使可观可感的舞蹈学习中深入影响学生的素养和创造力,成为学生精神观念及创作灵感。
使我国的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
通过学习,便于学生了解家乡当地的民俗风情,热爱家乡,培养为家乡服务的意识,并为当地民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尽一己之力
三、科目内容
本科目的教学内容分两部份,七年级上学期——以理论知识的场景再现与实践的场景印象相结合。
将理论课中加入实践舞蹈动作为主;七年级下学期——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强化传承的能动性为主。
四、科目实施
1、课时安排
本科目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在学期初先对自愿报名的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练习;然后进行教授舞蹈基本动作。
再由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微调。
先以复制式的传承为主来展开教学。
2、教材建设
自主讲义,每节课一个教案,讲解一个知识点及相关舞蹈动作所表达的意思。
3、教学方法建议
因为学生的舞蹈基础差,教学时间也有限,所以在教学中主要以讲授课为主每节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也要注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五、课程评价
课程的终结评价方案如下,成绩计算方式为:课程学期成绩=课堂学习表现(包括上课纪律及作业完成情况)+动作的协调性及舞蹈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