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伦勃朗油画中的肌理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0摘要肌理是伦勃朗描绘物像时所使用的最直观的绘画语言。本文阐述了伦勃朗画面肌理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对其画面肌理的深入分析洞察伦勃朗画面肌理的魅力,揭示伦勃朗绘画技法的精神内涵,以及给后人绘画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伦勃朗油画笔触肌理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
伦勃朗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从年轻时期就表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而晚年时期的作品更是达到了巅峰。伦勃朗画风古朴厚重,具有极强的戏剧效果。他的绘画明暗对比强烈,光的运用具有舞台剧式的锥光效果。画面肌理凝重,凹凸起伏。用笔豪放、洒脱、恢弘大气,传递给观众一种美妙的视觉享受。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执着的进行艺术创作,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伦勃朗画面肌理的形成
伦勃朗身处于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的大变革时期,早期曾得到过3位绘画老师的教诲。第一位老师名字不详,第二位老师是莱顿的一名画师杰可布·凡·宁堡,第三位是阿姆斯特丹北方最有名的历史画画师彼得·拉斯特慢。伦勃朗从拉斯特慢那里学会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法来营造戏剧性的张力。也学会了埃谢梅尔式的细致的日夜光线效果,来描绘完成度较高的小幅画作。这两种技法的学习无疑对伦勃朗后期的绘画风格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对其绘画技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后,我们发现伦勃朗在油画技法上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创立了透明与不透明、厚薄叠加的肌理画法,即在绘画中厚薄颜色交替运用,笔触肌理明确肯定,笔法大致使用了润、拖、压、扁、枯等笔法,再结合透明与不透明色的辅助渲染。二是他特有的舞台剧式的锥光处理效果。根据想象,伦勃朗把光置于画面当中,或者把光线集中来表现主体、把光线分散来表现背景和次要位置,既利用光线来强化画面的主要部分,还让暗部去消融和弱化次要的因素。“这种风格用在单色系绘画,正能够把色调的渐层表现的淋漓尽致,极具戏剧效果。正是‘昏暗主义’的大师,并且能够在昏暗处创造出光来,真不愧为‘光的魔术师’”。伦勃朗从卡拉瓦乔那里吸收了强烈的明暗对比法,画法也继承了前代画家的技法,早期画面效果光滑平整,深入精细,用色较薄,肌理比较细腻精致,流露出浓郁的古典气息。后期的作品大多采用了厚涂法,在主体亮部使用了更加厚实的颜料,肌理凹凸起伏富有变化,而其它部位则用色较薄比较平滑,薄厚对比强烈,并根据光的强弱或多或少的使轮廓线隐没在背景中,从而使整幅画像处于一种虚实相间、忽隐忽现的光芒之中。这种厚涂法,正是他塑造对象质感、营造空气感的一种独到手段,使画面物象具有真实性和空间效果。他先使用猪鬃笔把颜料像浮雕一样厚涂、堆砌,使笔触显现出凹凸肌理,待底层干后再用特制的较稠的油剂调上薄薄的深褐色罩染画面,使流动的稠油色剂沉积在凹凸色块的笔触肌理的缝隙里,再擦掉笔触高处的部分色层,或等待颜色干后打磨掉,仅在笔触缝隙中留下较多颜色,再次罩染时这些缝隙中留下的颜色便形成阴影,使笔触的立体感加强,产生极富层次的肌理美感,透过遍数不多的透明色层,可以清楚看到底层的肌理,也使笔触看起来强烈和凝重,从而使质感的真实性更加强烈。伦勃朗的这种厚涂画法便于修改,也使绘画的过程更具有可变性和丰富性,伦勃朗的底层肌理的制作技巧对于最后的画面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画面肌理的魅力
伦勃朗的油画作品中笔触肌理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在他的肖像作品中,厚厚的笔触肌理随着形体的起伏转折忽高忽低,厚薄兼施,在侧光的映照下更产生出梦幻般的美感。
伦勃朗油画肖像作品中的笔触肌理运用,并非随意涂鸦,而是张弛有度,赋予章法。隐藏在光影下的色层,薄中有厚,再给予适当的油色渲染,产生出了美妙的层次变化,仿佛把人带入深邃的宇宙,并得到了极强的视觉空间。在人物肖像的受光部采用了不透明的厚涂法,笔触肌理凝重,厚实有力,而其在明与暗交界部位又进行了适当的过度衔接,使整幅作品取得空前的视觉效果,看上去笔触厚薄有度,油色融合,就像在画布上塑起了一尊雕塑。阿恩海姆指出:“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伦勃朗的笔触肌理以足够的力度表现出自然和主体的内在魅力。
伦勃朗早期的绘画以《圣经》故事和肖像画为主。1632年的《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伦勃朗的一幅群体肖像作品,是由当时的工会、慈善团体等机构为了装饰他们的议会大厅而委托伦勃朗绘制的。这幅作品中伦勃朗使用了金字塔式的构图,为了迎合每一个委托人的意愿,画面中的人物虚实关系处理得略显平均,每一个人物都表现得很精致,画面结构协调统一。画中人物身穿黑色服装,在棕绿色的背景衬托下,人物面部更加突出,亮部的肌理运用平稳细致,刻画精致入微,大面积的暗色背景和服饰则使用柔和的笔触肌理,结合油彩的晕染显得沉稳而凝重。画面中每个人物都刻画得很细致精美,同时也显露出了伦勃朗为了委托者的意愿而妥协的一面。这一时期伦勃朗的绘画笔触肌理精致细腻,色调柔和。这一时期,由于画作委托持续增加,伦勃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变得极富情调,成为他一生最得意的阶段。
《夜巡》是伦勃朗1642年创作的一幅大型人物组合场景绘画,也是伦勃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伦勃朗运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深褐色的背景和神秘的光影烘托出了前景里众多的人物,光影的使用又制造出了一种高雅的舞台剧效果。而在表现手法上人物服饰使用
论伦勃朗油画中的肌理美陈保军马紫薇韩复生
坫爽
239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0艺术空间
了精致的笔触肌理,这些肌理的使用大多处在受光部,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画面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暗部则使用了较薄的笔触肌理,它们在暗影中隐隐的显现出来,极富美感。这幅画作伦勃朗从画面整体艺术构思出发,画中的人物就像被浓缩在空气中,通过梦幻般的光线,使众多的人物形象在空气中时隐时现。受光部精致的肌理使用以及阴影部位轻松的油色渲染,伦勃朗总能恰到好处地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整幅画作魅力尽现。这一时期也正是伦勃朗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
《浴女》是伦勃朗1654年创作的一幅木板油彩作品。伦勃朗在这幅作品中,把笔触肌理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女子用双手撩起白色长裙缓缓的迈入浴池中,在深褐色的背景衬托下显得人物格外鲜明。女子白色长裙的处理使用了大胆奔放的笔法,厚重的笔触有一气呵成之势,而人物肌肤部分的处理则用笔平滑,过渡自然从而产生了美妙的皮肤质感。这种平滑与奔放的对比手法使用得自然天成,也显示了伦勃朗高明的画面肌理处理技巧。这一时期伦勃朗的肌理运用达到了极致,浓厚豪放的笔触肌理甚至运用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给观者带来了丰富生动的视觉享受。
伦勃朗晚年时期的油画自画像中的肌理运用达到了颠峰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画像更是将他的肖像艺术提升到了精神领域,突破了他早期的人物肖像只是传达思想和活动的印象。这一时期的伦勃朗体会到了破产的压力,暗色调的使用以致于他的作品笼罩上了一层忧郁的气氛。由于经济的原因伦勃朗在晚年时期画了大量的自画像,整个画风也更加成熟老辣,用笔也更加自然随意。厚重的色层铺满整个人物形象,笔触的叠加愈加鲜明肯定。通过这种强烈的画面肌理,我们仿佛体察到了万年的伦勃朗坐在画架前用他手中的画笔,一笔一笔的诉说着他饱经沧桑的一生。“贯穿伦勃朗整个一生的宏愿是,将人类感情以一种由眼可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伦勃朗的画面是用可见的肌理来描绘人类更深层更丰富的情感世界。伦勃朗的技艺是擅长透明色的罩染,也精于宽大笔触的厚涂,使画面达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丰富效果。画面肌理厚重、浓郁,是伦勃朗绘画艺术的特点。
通过对伦勃朗技艺的深入研究分析后,笔者发现其艺术精神的自由是以其可靠的技艺为基础的,严谨周密的作画程序、肌底、笔触等手法就是这些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而这些艺术作品尽善尽美的表现,在我们看来常常是那么不可思议。
阿恩海姆认为,“表现性实际上取决于知觉式样本身以及大脑视觉区域对这些式样的反映”。伦勃朗肌理的表现无疑是在知觉样式上对作品表现性的一种强化,并且肌理的运用也是画家注重理性精神和追求再现自然的审美追求的具体展现。因此,肌理在油画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视觉审美作用,不同的肌理可以导致不同的画面效果,从而影响观众的视觉心理。可以说,肌理成为画家表达主观情感和心声的艺术语言,是创作一幅优秀绘画作品的很特别的要素。
三伦勃朗绘画肌理的启示
任何时代艺术家都有个人喜好和表现需要,探究其肌理绘画技巧,无疑对现阶段的油画创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伦勃朗的绘画中印证了画面肌理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画艺术表现的精彩程度,他在绘画肌理方面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是纯粹的技法和光影空间表现的层面,因此通过绘画去探究、触摸绘画肌理的审美启示,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单纯的一种绘画语言的精深运用可以给观者带来强烈的信念支持。
1继承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的油画技法观也在与时俱进,绘画材料的丰富性使画家的表现空间有了巨大的提升。单一的油彩使用已不再是现代画家的羁绊。同伦勃朗及其古代绘画大师表现手法已有很大不同的是,现代画家的绘画技法和艺术技巧都是融合统一的,其个人技艺发展成熟后便成为一种相对流行的样式和潮流符号。欧洲绘画史上出现了许多绘画大师,他们的门人弟子都是在学习掌握了其绘画技法后,逐渐领会其艺术精华,并有所发展及成就。学习大师的绘画技法,领会其艺术精华再结合现代科技的进步,是绘画发展的一条捷径。当今艺术表现的外延与内涵虽已被拓宽到一个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体现在人的思想观念里,在受到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冲击下,认为只有不断求新才是唯一的出路,殊不知,没有传统,没有继承,哪有今天的画貌。但那些常以“反传统”标榜自身的现代画家,在其艺术实践中,不管他们如何与众不同,如何偏执一端标新立异,最终还是不能完全背离传统。
2发展中创新
不论是具象绘画还是抽象绘画,都要借助前人的绘画经验,掌握扎实的造型本领,领会结构、线条、空间、色彩、肌理等在绘画中的作用,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和独具魅力、感人至深的绘画作品。纵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如果放弃继承,不去学习借鉴那么流芳百世的作品是不可能产生的。通过研究学习伦勃朗的油画肌理技巧,既能丰富绘画语言的多样性,又能为现代绘画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谓意义深远。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只有正确对待前人优秀的艺术传统,深入研究分析古代大师的精湛技艺,努力挖掘本民族的独特艺术成果,才能自由奔放地进行绘画创作,创造出真正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来。
综上,肌理最终只是画面制作过程中的一种表象,作为绘画过程中的一种语言并不能代替绘画的本质。绘画终归是绘画,它只能是真实事物的替代品,而不是真实物像的本身。任何绘画技巧,任何造型手段,任何肌理制作,都只能是增加画面的表现力,而不能替代实际对象。伦勃朗利用肌理的力量创造了画面的真实性,使之成为油画独特的表现语言,后人没有理由拒绝研究和使用这种语言。不断研究各种材质可能产生的表现效果和表现语汇,是现代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伦勃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鲁道夫·阿恩海姆(Arnheim.R.):《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鄢晓霞编:《解读大师:教科文读本·美术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4]鲁道夫·阿恩海姆(Arnheim.R.),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陈保军,男,1969—,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艺术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马紫薇,女,1968—,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画、艺术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韩复生,女,1974—,河北保定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工作单位:保定三中分校。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