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文学
“七仙女下凡”传说项目简介
江西省南城县麻姑文化申报项目简介
民间舞蹈
万载“开口傩”项目简介
崇仁跳傩《跳八仙》简介
吉安灯彩简介
德安布帐傩《潘太公游春》简介
婺源傩舞
南丰跳傩情况简介
永新盾牌舞申报项目简介
东湖“滚傩神”简介
江西戏剧
赣南采茶戏简介
“宜黄戏”申报项目简介
“广昌孟戏”申报简介
青阳腔简介
弋阳腔简介
婺源徽剧申报项目简介
民间曲艺
于都古文申报项目简介
《永新小鼓》申报项目简介
宜春评话简介
新干莲花落简介
武宁打鼓歌简介
萍乡春锣简介
民间工艺
宜春脱胎漆器简介
上栗县烟花制作项目简介
瑞昌民间竹编手工技艺简介
鄱阳湖脱胎漆器制作工艺申报项目简介
乐平传统戏台建造技艺简介
会昌手工技艺藤器简介
湖口草龙简介
星子县金星砚简介
婺源歙砚申报项目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统瓷业建筑技艺保护项目简介民间习俗
东林寺净土宗简介
石城客家灯彩
婺源茶艺简介
上犹客家门匾简介
龙南客家民居项目简介
樟树药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万年稻米习俗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简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赣南客家民俗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景德镇瓷业习俗项目简介
美术书法
瑞昌民间剪纸简介
南昌瓷板画简介
萍乡湘东傩面具雕刻艺术简介
婺源“三雕”艺术申报项目简介
民间文学
“七仙女下凡”传说项目简介
一千六百多年
前,东晋文学家干
宝在他所写的神
话故事《搜神记》
中,记载了一个
《田中毛衣女》的
故事,故事的发源
地为古豫章新喻县,经考证为现在的江西新余市仙女湖。

在仙女湖仙来岛上,还留有孝子庄、檀郎居、还姻树、通仙桥、拜仙台、布仁坊等遗址,并留下美丽的传说。

新余仙女湖,距江西省会南昌180公里,湖南长沙220公里,地处江西西部,地域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

远古以来,仙女湖就凭借它的丰富物产、绿水青山而勃发生机。

几千年的洪阳洞、下马陵文化遗址,已经再现了原始崇拜的萌芽,由此形成了仙女湖文明的多源性和多样性,孕育了神仙崇拜文化的基因。

干宝《搜神记》中关于“毛衣女”下凡新余的传说,成为今天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围绕着这一神话传说。

项目地政府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开发七仙女下凡的旅游文化,成为江西省开发最早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1997年5月被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
的青山绿水中,流传的“毛衣女”下凡新余的美丽奇幻的神话,是电影黄梅戏《天仙配》故事的原始形态。

2004年,由新余市政府与中央电视台影视剧制作中心、北京尤赛公司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连续剧《欢天喜地七仙女》也与此为原形,正在各大中城市热播,认“七仙女下凡”为代表的仙文化正在走向全国。

申报七仙女下凡传说项目,其价值主要有四点;
一.学术研究价值。

以七仙女下凡为代表的仙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丰富内涵、基本特征和传承历史,研究者不多。

对它的抢救、发掘、传承和保护,将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对研究当地的民风民俗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经济价值。

将“七仙女下凡”的仙文化与旅游经济嫁接,打造仙文化品牌,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自1991年新余市政府决定正式开发仙女湖以来,仙女湖旅游人数呈几何数递增。

2004年达50万人次,今年1至8月超过4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亿元。

三.文化价值。

丰富民族文化,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仙文化多属口头传说,缺乏归纳整理。

发扬光大仙文化,使之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将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四.审美价值。

自《搜神记》问世以来,七仙女下凡人间,向往人间生活。

她的美丽、善良、勤劳、能干、嫉恶如仇的形象,就是人们一直追求和宣扬的传统道德,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和崇尚的道德主流。

这种审美文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对流传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江西省南城县麻姑文化申报项目简介南城县历史悠久,文
化灿烂,自西汉高祖五
年(公元前202年)建
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
的历史,为豫章郡(今
江西省)十八个古县之
一。

位于江西省东部,
抚州市东南部,居盱江下游。

地处东径116°24’至116°57’,北纬27°18’至27°47’。

麻姑山位于南城县西部,距县城建昌镇4公里,主峰海拔1176米,千百年来,她以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

传说中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南城人,后得道升天,成为仙女,是中国神话中有名的女寿仙。

相传麻姑本事惊人,曾三次历经沧海桑田(沧海桑田成语即出于此),能掷米成丹以救黎民疾苦,“麻姑献寿”的故事在我国更是广为流传。

这些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以及广大民众自古以来争相朝拜麻姑的传统经历,形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麻姑文化。

麻姑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自唐代开始,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包括民间祭祀,祈禳还愿、抽签问事、神话传
说、人生礼俗等。

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抱扑子》以及《云笈七笺》、清代《南城县志》、《麻姑山志》等史料均有关于麻姑的记载。

建国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一度禁锢,很多内容和形式濒临失传。

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祭祀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并得以延续和保护。

独具特色的麻姑文化,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民俗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其丰富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传承历史在我国古文化中实属罕见,它对研究历代社会的民俗、民风、信仰,充实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全民健身长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抢救、发掘、传承和保护麻姑文化势在必然。

民间舞蹈
万载“开口傩”项目简介
万载“开口傩”又称“跳魁”,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民众“祀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神,俗称“欧阳金甲将军”。

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

万载地处赣西边陲,西接湖南浏阳,古为“吴头楚尾”之地,境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富万载”之誉,县民崇尚文明,“跳魁”之风盛行,其活动范围遍及乡间和邻县。

早在1940 年全县已有傩神庙9 座和17 支傩队,最早的属潭埠镇沙江桥傩庙,始建于明代初年。

1949 年后“跳魁”之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几经沉浮,屡落屡起,不少老艺人冒险保存傩面具、服装、道具等,精神堪嘉,遗存下
来古老傩面具等,已成艺术珍品。

目前,万载“开口傩”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今又重现异彩,国内外30 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万载“开口傩”的活动情况,1992 年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90 年12 月27 幅傩照应邀前往美国纽约、洛杉矶展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东洋文化研究所博士田仲一成、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广田律子女士先后多次来县考察傩舞。

台湾《大陆奇观》摄制组专程来到沙江桥拍摄制作成《万载傩舞》风光专题片。

2005 年6 月万载傩舞参加在南昌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荣获“傩文化展金奖”、“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和“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

万载“开口傩”共有16 个表演节目,几乎每角必唱,动作古朴粗犷,在赣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傩文化史、探究傩舞发展、傩戏形成有着重大的艺术价值。

崇仁跳傩《跳八仙》简介
《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是我县巴山镇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杨,詹两姓祖传的“跳傩”,属傩舞。

其缘起,与位于前河等三村附近的枧头庙有直接关系。

据前河杨氏族谱记载和当地老人介绍,建自晋盛于唐的枧头庙,五代、南北宋间,因社会动乱无人管理,一度荡然无存;元初,杨氏先祖由左港金溪桥迁居前河,合族出资独姓重建,并塑民间传说中的战神七爷之像供在庙内。

未几,由县城衙前詹家迁至前河南偏东1公里处建基詹家村的詹姓,以及当地其他村庄诸姓,相继参与扩建枧头庙,并先后塑了他们崇拜的战神八爷等数百个神像供立其
中,到了明代洪武末年,因为庙内诸神“显应益甚,倾支远方,故兴栋宇稍圮,争自修饰,迎赛大神”。

前河杨姓以开庙老祖自居,警告“他保不得与焉”。

(以上引文均见《端溪(即今前河)杨氏九修族谱,序》)经过多次协商,议定只许杨、詹两姓分别于每十载的第七,第八两年农历正月主持“迎赛大神”。

“迎赛”仪式,杨姓的程序是:第一天清晨,先打扫庙宇、燃烛焚香、呜铳致敬、狂跳《跳八仙》,再请主神下位出殿坐立庙前,最后由两班人马,载四天将和八仙的面具,轮流在庙门外早已拾好的“将台”上演武、跳傩;善男信女们则陆续前来求神还愿,观赏表演;四乡百姓有的赶来看热闹,有的到此设摊摆点卖烟、茶、香、烛等物;入夜,至办者事先派专人从南昌、上海等地请来的大戏班子,推出名角登台献艺,让香容和乡亲们大饱眼福,留连忘返,第二至第六日,白天,由“凡人”鸣锣开道,四天将和八仙们挥拳起舞,列队游乡——谁家娶妻嫁女,生儿做寿,便邀他们登堂入室“打把戏”,以求吉星高照,香烟不断,福寿绵长;若遇遭灾,丧亲者相请,他们也欣然进院施展各自的绝招,大显驱凶神赶恶煞之威,所到村村户户,无不争相赠送红包致谢;晚上,仍请戏班演戏。

第七天一早,青、壮农夫抬着七爷等神的塑像,在本里、本保、本都或邻都游览村舍和田野——起动时,百余人齐放神铳助威,数十人一同鸣锣开道,四天将众八仙各执兵器,法宝殿后护卫,庄重威严,浩浩荡荡。

尾随凑趣者,总是结队成群,络绎不绝;午后归来,让诸神归位,入夜照常演戏。

翌年詹家村的迎神大赛,做法与前河、里河大致相似,不同之处
有二:一是他们只有一个跳傩班子,无法轮换出动;二为表明专门敬奉八爷,特意增加一天祭祀活动,凑个“八”字,以示区别。

当地曾有民谣歌其事云:端上(即今前河)詹家人,十年两届神,戴起木面壳,笑煞几多人。

迎神大赛就是跳傩《跳八仙》,但崇仁的《跳八仙》中没有汉钟离,而以刘海代之这一奇特现象,可能旁证了该舞最早源于唐朝。

因为只是“到了唐代”。

民间才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引文均见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南京《周末》第三版沈中尧所撰《刘海与留孩》)倘若民间无刘海的传说,便让他手持金蟾入舞,那是不合常情的。

《跳八仙》历来只在前河等三村两姓间世代秘传,一般是父传子,所扮角色形象、动作不得随意变更。

平时面具、道具由各个角色的扮演者自己保管。

每逢迎神大赛之年,都要提前一个多月重排,直至动作熟练,父辈点头,方能在“诸神”之日“开傩”,严防变形走样,可谓慎之又慎。

前述各端说明:即使不再溯源,从明洪武年间至今,《跳八仙》也有六百余载历史。

《跳八仙》所用的道具和面具,或选质地坚硬的樟木、杂木雕刻,或集多种竹子制作,工艺都比较复杂。

象雕刻八位仙人的形象,以及他们所持的金蟾、拐棍等,一般木工就难胜任;再如笊篱、拂尘、笛子、道情筒、篾片条、芭蕉扇、小花篮等,寻常篾匠也无胆量承揽,非请能工巧匠不可。

所以,族人十分爱惜,规定使用者不得损坏,妥为保管。

《跳八仙》虽然古仆庄重,却与是常生活贴近,加之形象惹人捧腹,表演活泼幽默,因而每逢庙会搬演之日,都能招来八方乡邻。

清末民初声誉鹊起,常令县城、府治轰动。

建国后,1959年前,里河两村村民重排此舞赴县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大游行,沿途受到城乡观众热烈欢迎。

此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被迫息影销声。

十年动乱期间,面具、道具统统被焚,使之频于危境。

1983年我县组织力量抢救,方始重展丰姿。

吉安灯彩简介
吉安灯彩,久负盛名,是广泛流行并富有群众性的一种自娱性的表演形式,它是农村每年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节目,也是民间“闹元宵”的主要娱乐活动。

灯舞的群众性、娱乐性,仅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经久不衰,至今仍以其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熠熠闪光。

全市所辖13县市区均有分布,万安县志方兴志风俗卷中记载:自唐宋以来,万安就有元宵玩灯的风俗。

“元宵夜间,群执歌舞,曼声唱之”,“十五日夜,扮灯者,极热闹。

”《庐陵县志》(乾隆刻本)也记载:“元宵向有灯节名,然古人每记螯山诸灯彩,不见于邑惟龙盛行,尤首最丽,尾次之,厥身长短不等。

短者舞以七九人,长者舞以娄十人,之时夭矫如生,有能者献珠于前,迎合之巧,珠几为龙吞。

”然而,浩瀚的历史长河,虽然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我市民间舞蹈的渊源,但植根于劳动人民中的艺术,仍以其顽强的表现力,繁衍流传。

从众多的民间老艺人之口,旁征博引,众口铄金,不难看出我市民间舞蹈的历史,主要源于明清
现代。

吉安灯彩遍布我市城镇乡村,尤以吉水、万安、遂川、泰和、青原、吉安等县区为甚。

在渊源流长的赣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一是与民间节日、祭祀活动紧密相关,蕴含着浓郁的民俗色彩;二是表现了强悍不屈、奋发向上的庐陵先贤遗风和精神;三是讲究整体造型美,制作上力求精巧,融竹艺、剪纸、彩绘和光源于一体;四是选用了极富地方色彩的伴奏(唱)音乐。

吉安灯彩主要分为灯舞和龙舞两部分。

一、灯舞
我市的各种形式的灯舞,或制作精巧,造型别致;或异彩纷呈,气势壮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观赏灯,一类是圆场灯。

观赏灯有莲花灯、桥灯、吊丝灯、走曾灯、瓶灯、蚌灯、鱼灯、凤凰灯、青蛙灯、螃蟹灯、游灯、花灯、座灯、行灯、西瓜灯、白菜灯、皮灯、罗车灯、字牌灯、蝴蝶灯、擎、台角等。

观赏灯其内容没有具体的情节和含义,主要是烘托气势,制造气氛,展开大型灯会表演的场面。

圆场灯有鲤鱼灯、虾蚣灯、麒麟狮象灯、鳌鱼灯、股子等。

圆场灯是表演性的灯舞,它有内容有意义,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表现人们的美好意愿和向往,理想和追求,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龙舞
龙舞是我市极为普及盛行的民间舞蹈,几乎乡乡村村都有舞龙的习惯。

种类主要有布龙、箍俚龙、板凳龙。

龙舞在我区流传已久,各县、市的地方志都有简略的记载。

作为具有人民性的民间艺术的龙舞,
反映了劳动群众的愿望和企盼,因此,对于龙的形象的塑造,也就形意而合,颇具匠心,或气势昂扬;或小巧玲珑;或华彩状观;或秀色纤细。

丰富的艺术想象结合民间手工艺人的结扎技艺,使龙的形象栩栩如生,丰彩多姿。

德安布帐傩《潘太公游春》简介
德安布帐傩源于唐末宋初,以“请神”、“驱鬼”、“捉蛇”、“寻医”、“关公打大刀”、“竖杨树桩”、“单、双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两项,演出内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驱鬼逐魔、消祸灭灾、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增延福寿,并杂有农事生活、四季时调娱乐,亦有一定的宗教礼仪、杂技表演色彩。

其特点是开棚做戏,棚为布帐(幕),做戏即表演演员头戴傩面(鬼脸壳),语言及唱歌均属当地原生态的民歌唱段,乐器仅限锣、鼓、笛三种,表演器具有木偶(装有三根支杆、二尺来长杖头),面具用樟木雕刻的各种人头像,以油漆化妆。

游春和表演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各种仪式,既有人物故事、场次故事,又有歌舞,唱、唸、做、打、杂技等综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韵都是傩歌《柳七娘子游春》音韵的主旋律。

德安县布帐傩流传于德安县境内吴山、爱民两乡,主要分布在樟杨柳村“六桂”、“三胡”、“二李”、“一陶”共12个村落,位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0′—29°30′,地处幕阜
山脉中段。

据唐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记载,传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德安布帐傩历史悠久。

其形式、表演艺术、内容、口白等都具有独特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整个中华民族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民俗和人类生存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江西赣北丘陵山区祭祀文化活动的宝贵资源,为傩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依据,并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不断提高民俗、祭祀文化的品味,充实丰富中华民族“傩”文宝库发挥积极作用。

婺源傩舞
婺源舞鬼,俗称“鬼舞”或“舞
鬼”。

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
是中国舞蹈艺术研究难得的“活资
料”,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

婺源舞鬼,通过多年的调查、挖掘,收集到原有班社10来个,节目100余,傩面200余个。

由于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及文革的影响,现存秋口镇长径村“驱傩神班”。

有演员19人,面具30余个,(其中有四个原始木雕面具),可演节目24个。

婺源舞鬼节目,既有原始的表现迎神驱鬼的《搭架》《追王》和“开箱”、“封箱”、“教鬼”、“开光”、“收耗”等仪式,又有
反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开天辟地》、《太阳射月》、《孟姜女送寒衣》等。

其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

婺源“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因此,婺源舞鬼受外界影响极少,在表演艺术上仍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格。

动作多为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独具特色。

音乐伴奏均以舞止曲终的原则,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

婺源舞鬼,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

《丞相操兵》等四个节目选入。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婺源舞鬼的艺能》及有关资料先后载入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国汉民汉的板面剧》舞鬼专著中。

2004年又新置木雕傩面40余个,继承排练节目24个。

2005年6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

婺源舞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南丰跳傩情况简介
南丰位于江西东部,地属低小丘陵地区,以水稻、蜜桔种植为主。

县域总面积1909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

南丰古属杨州,商周已有先民开发,春秋战国时先为吴、赵、楚
之属地,兼受吴赵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南丰县志》曰“吾乡信鬼而好坐”,“南方淫祀,自古已然”这样的环境为南丰跳傩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唐宋以后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文学家曾巩、政治家曾布和经济家谢文洧等一批名人,道教有神宵派创始人王文卿,佛教有众多高僧,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和道释思想文化,在南丰“跳傩”发展历史中产生重要影响。

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
术文化的融合体,它源与先民的自然崇
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有关。

南丰“跳
傩”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宋是南丰傩
的发展期,为避战乱许多外地人口迁入南丰,流寓的南丰的赵氏宗家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歌舞、说唱、杂剧艺术,促使了南丰傩戏的诞生。

明清是南丰傩的繁荣期,上甘、石邮、南堡等村重建或新建傩庙,恢复傩礼,具有军傩“跳竹马”传到赓溪、西山一带、“跳和合”、“跳八仙”等一批特色的傩舞相继出现。

新中国的成立,南丰“跳傩”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全新的发展、挖掘和保护,先后一批优秀的节目《文王访贤》、《和合》、《钟馗醉酒》参展于全国全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以它原生态的舞风和神秘的礼仪风糜全国反映强烈,与此同时,中央和省文艺工作者纷纷来南丰观摩采风,在各级文化部门支持下,傩舞的录像、采编工作都已全面启动,1992年8月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
1996年11月,国家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

南丰是“中国民间艺术(傩舞艺术)之乡”,更是江西的“傩舞之乡”作为中国傩文化的典型人表,南丰“跳傩”所包括的丰富内容和遗存形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南丰“跳傩”是一种艺术复合体,它的傩舞、傩面、傩乐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南丰“跳傩”是中国傩文化的一个代表,也是亚州汉字文化圈内的一种文化遗存。

中国的傩文化和许多国家类似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

永新盾牌舞申报项目简介
江西永新地处赣西南,与井
冈山、湖南、茶陵毗邻,处罗霄
山脉中断。

盾牌舞就是流传在永
新的一种民间舞蹈。

据永新县志
和南塘村吴氏族谱记载,盾牌在
明朝就有“供习武防身用”,太
平天国后传入永新,至今已有二
百多年的历史。

盾牌舞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拼战的场面,由男子集体表演,两铁叉手与众多(8个以上)牌丁集滚、打、桩、躲
于一体灵活运用,由八个阵式组成:四角阵、一字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搭牌、龙门阵、荷包阵、打花牌。

阵式布局巧妙严
谨,造型神采各异。

其动作特点:功架不倒,刚柔相济、疾而不乱。

音乐特点主要吸收了“灯彩”中的唢呐曲牌“锣腔”;“戏曲”
中的“南路散板”——长音加花;“国术”中的快板锣鼓等。

加上表演过程中不断响起铿锵作响的短刀响环声和演员们“嗬嗬”的呼喊声,对营造热闹气氛起了很好的烘托和渲染作用。

盾牌舞在永新一带家喻户晓,曾有“不练盾牌不是男子汉”之说,特别是元宵“出灯”必不可少,深受民众喜爱,弥补了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的贫乏。

从历史角度看,它是赣西南山区民俗民风的一个历史缩影;表现了一种激发民族斗志最原始的凝聚力;团队精神赋予了盾牌舞丰富的内涵;从艺术价值看:它集武术、杂耍、舞蹈及造型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凝聚合力的文化底蕴;其队伍庞大,阵式有序,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解放后民族的团结、封建宗族械斗的废除、文化生活的日新月异以及老艺人的相济去世等,《盾牌舞》面临失传的濒危状态,抢救迫在眉睫。

东湖“滚傩神”简介
东湖位于乐安县城南30华
里处,村内人口不足百户,在
杨姓氏族内世代流传着一种古
老的跳傩仪式,当地人称为
“滚傩神”,且授规森严,概
不外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