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质外体
内皮层外,包括根毛、 皮层的胞间层、细胞 壁和细胞间隙
内部质外体
内皮层内,包括成熟的 导管和中柱各部分。
三、根系吸水的机理
根据吸水的动力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有两种:
主动吸水 被动吸水
主要方式
(一)根压与主动吸水
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本身生理活动引起的水分吸收, 一般认为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
支持渗透理论的实验现象:
当把植物根部放在纯水中,伤流加快;
如果把植物根部放在浓溶液中,伤流减少,已 流出的伤流液甚至会被重新吸回去;
由此可见,根压的产生是一个渗透过程,并与植 物的代谢有关。
主动吸水通常不是根系主动吸收水本身
而是植物利用代谢能量主动吸收外界溶质,从 而造成导管溶液的水势低于外界溶液的水势, 而水则是被动地顺水势梯度从外部进入导管, 水流的真正动力是水势差。
内皮层上具有四面木栓化 加厚的凯氏带,不能允许 水分和物质自由通过。
水分只能通过内皮层细胞 原生质向内运输。
整个内皮层细胞就象一圈 选择性透膜把中柱与皮层 隔开。
只要中柱中的水分与皮层 中的水分存在水势差,水 分便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出 中柱了。
为什么导管内的水势要低于外液的水势?
通过代谢
土壤中的溶质可以 与水分一起通过质外体 向根部扩散,当达到内 皮层以后,扩散被凯氏 带阻档。
在移植幼苗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幼根。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水分由土壤经根毛、皮层、内皮层、中柱薄壁细胞 进入导管的径向运输途径有两条:
1.共质体途径 2.质外体途径
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 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 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 胞质。移动速度较慢。
根部吸水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1.共质体途径 2.质外体途径
(二)蒸腾拉力与被动吸水
1.被动吸水
通过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方式称为被动吸水。
2.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
由于蒸腾作用产生一系列水势梯度使 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在植物吸水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 因植物生长状况和蒸腾速率而异。通常正在蒸腾着的植 株,尤其是高大的树木,其吸水的主要方式为被动吸水。 只有春季叶片未展开或树木落叶后,以及蒸腾速率很底 的夜晚,主动吸水才是主要的吸水方式。
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
伤流 吐水
伤流量的多少可做为根系生 理活动的一个指标。
伤流液的成分有水、无机 物、有机物、植物激素, 可以根据伤流研究跟部的 代谢。
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
伤流 吐水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在土壤水分 充足,气温适宜,天气潮湿的环 境中,叶片的尖端或边缘也有液 体外泌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吐 水(guttation)。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三、根系吸水的机制 四、影响吸水的土壤条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1.根系的特点:
根毛区
根系量大,根毛多
黑麦种在木箱里,测量根与根毛 总长达一万公里,每天长出的新
伸 长
根和根毛总长达5公里。

根深,分布广

小麦根系可溶达1.5-2m,玉米
又叫饱和持水
量。是指土壤中所 有空隙都充满水时 的含水量。一般在 40%左右。
一般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时,耕性良好。
萎蔫
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
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指植物 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水分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 与土壤颗粒粗细、土壤胶体数量,作物种类等有关,粗砂、 细砂、壤土、粘土依次递增。
生 区
在2m以上,苹果树10-12米。 根

2.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的尖端,
根毛区

伸长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生区
根冠
吸水能力最强
在移植幼苗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幼根。
成熟区 (根毛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尖 纵切
根毛区吸水能力强的原因:
(1)根毛区有许多根毛,吸收面积大(5~10倍) ; (2)根毛区的外部由果胶质覆盖,粘性强,亲水性也强,有 利于与土壤颗粒粘着与吸水; (3)根毛区的输导组织发达,对水分移动的阻力小
1.根压 根压(root pressure)——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 动产生的促使水分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
伤流 吐水
如果从植物的茎基部靠近地 面的部位切断,不久可看到 有液滴从伤口流出。这种从 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中溢 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 (bleeding)。流出的汁液是 伤流液(bleeding sap)。
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 间隙等没有原生质的部 分移动,移动速度快。
根系的质外体被内皮层 分为两部分:内皮层以 内的质外体和内皮层以 外的质外体
内皮层细胞壁上的凯氏带
水分只能通过内皮层的原生质体进入细 胞。即进入共质体。质外体空间→内皮层细
胞原生质层(共质体) →质外体空间(导管)。
凯氏带
木栓化,膜与壁紧贴 在一起。水、溶质不 能自由通过。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条件
影响土壤水势和根水势的因素都会影响根系吸收水分。 (一)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 .重力水 2吸湿水(或称束缚水) 3. 毛细管水
土壤中可利用水的多少直接影响根系的吸水状况
田间持水量
最大持水量
排除所有重力水,保留 所有毛细管水和吸湿水, 这时的土壤水分与土壤 干重的百分比,称为田 间持水量。一般在20% 左右。
吐水
2.根压产生的机理 渗透理论
主要内容:
内皮层、内皮层以外的质外体(皮层细胞壁、细胞 间隙)、内皮层以内的质外体(中柱导管)形成一 个渗透系统,由于根部的代谢活动产生内皮层以外 质外体和内皮层以内质外体间的水势差,水分顺水 势差通过内皮层渗透到根部导管。
根部导管与外液之间是如何建立起渗透系统的?
由于皮层中O2浓度较高, 因此可以产生足够强的呼吸, 产生足够多的能量以利于离子 的主动吸收。并通过多次的主 动转运,将离子通过胞间联丝 转运到中柱的薄壁细胞中去。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 跨越内皮层的水势 梯度,水分就会通 过渗透进入中柱, 产生根压。
中柱内细胞中的离子顺着浓 度梯度扩散到质外体(特别是 导管)中,使导管中的离子浓 度升高,水势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