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摘要: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却出现了公平问题,产生了许多畸形现象。本文主要列举中国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现状;分析解决。

正文:

6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一经播出即成为讨论的热点,该片直面现实,抨击时弊,围绕我国当前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先后采访了130位中外教育人士、政府官员、学生和家长,并与芬兰、日本、德国、美国等国的教育进行对比,集中展现了我国的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该片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老百姓中展开了关于教育公平的思考。作为一个受教育中的我——当代大学生,就自己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的教育部公平现象进行分析,写下本文。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教育公平。只有弄清楚什么是教育公平,才能达到教育公平。公平即是公正、不偏不倚,对一切有关的人公正平等的对待。而教育公平具有多重含义,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分为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1】。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教育实践主体来看,教育公平分为:学生公平与教师公平。学生公平是指对待和评价学生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教师公平则是指对待和评价教师公平与否的问题。

学生公平

一、起点不公平

1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公平:中国向来是一个不公平的国度,户籍制度,从出生开始就将中国人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是中国人一生无法洗掉的烙印。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2年至2003年对9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年龄段中近9.3%处于失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其根本问题关键就是户口问题【2】。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工孩子不能及时入学,只能返回原所在地,成为留守儿童或者上交大笔的借读费。这些对于农民工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对城市的建设有贡献的,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人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他们的孩子却没有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只是因为他们不是城市人,没有城市户口,这样他们的孩子在刚开始上学的起点就成了一个压在他们身上的大石头。

2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最蛊惑人心的一句话莫过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起跑线上的领先,孩子苦不堪言,家长疲于奔命。在中国,教育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在生物链的最高端就是大学。这个终点,一环一环向前逼近。于是,压力从高中、初中,一直追到小学,乃至幼儿园。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就给小孩子强压一些补习班,成人知识。这不仅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他们无法支付高昂的补习费,进入小学就无法跟上其他人的学习进度,使得孩子丧失信心。

更是对上补习班孩子的不公平,幼儿园本应该是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无忧无虑玩耍的阶段,过多的知识反而扼杀孩子的天性,使他们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何况进入小学所有的知识要重新学习,这也会使得他们不想再学习重复的课程,反而对他们学习不利。在中国所有的教育历程,仿佛都成为了高考的“预备班”对比国际上的先进国家,如近邻日本,中国教育正在走向世界潮流的反面。这场起跑线上的战争值得反思。

二、过程不公平

1学校教育手段的不公平: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有:分重点班、排名和分好坏学生。近年来,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不少家长宁可花重金择校,也要让子女挤进重点学校。在我看来,分重点高中,重点初中,乃至重点班就是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这和户口一样也将学生划分为几等,给人贴上不同的标签。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的待遇,没有人喜欢收到不公平的待遇,正因为有这些区分好坏学生的待遇就有所不同。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呵护,可能就是因为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就会改写多少学生的命运。被贴上“后进生”的学生对其心灵是莫大的伤害啊!在我上小学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所谓的差生就是因为老师的不公平而自暴自弃,最后辍学。老师本来应该是最公平和蔼的代表,却让学生感不到温暖。这很让人心寒啊。就是上了重点班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只会培养出只会死读书的孩子,又怎么能谈以后的发展呢。为了上重点班,学生也是要费尽精力,牺牲课余时间来学习,压力自然不用说了。家长也会为了读重点高中支付高昂的学费或者找关系,也是劳民伤财。这对于上重点班的人和其他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更可怕的是学校还要进行考试排名,进行张贴公布。

2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之间的不公平:儿童中有健康儿童也有特殊儿童。九年义务教育主要针对健康儿童,而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我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明确保证规范,一些有残缺的儿童往往是无法接受教育的。女性教育者与男性教育者之间的不公平,很多家长认为女生是不需要接受教育的。女性本来就作为弱势群体,不接受教育怎么行。还有就是富学生和穷学生的不公平。

3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公平:学校之间的不公平:评断什么样的学校为重点也值得深思。为了成为重点一些学校就盲目追求升学率。有些学校因利益驱动,就巧立名目设立分校(名校办民校),名正言顺地收取择校费,导致了校中校、校外校的产生,为教育腐败提供了温床。然而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的择校费,却让很多家长“望学兴叹”。这也包括了教育收费之间的不公平。

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办学压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学校的机会,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诸如民办学校规模难于扩大、教育质量难于提高、社会舆论难于认可等问题,一些规模较小依靠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举步维艰。

4地域之间的不公平: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在“教育能改变”纪录片中反应在贫困的山区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而贫困山区的教育设施还是师资都无法和城市的相提并论。一些山区孩子连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或者家庭根本没有经济能力支撑,面临辍学。一辈子就无法走出山区,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如我国在东部和西部就存在着地域的不公平:我国东部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一些地区连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结果的不公平

1指标分配不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这势必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如在有北京户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