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之我见
我们都知道屈原名平,字原,通常称他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文学写作手法。

他曾创作《离骚》《九歌》等名篇,开创了“楚辞”这种文体。

屈原还是楚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但他不被昏庸的楚王重用,最后怀抱大石沉溺于汨罗江而死。

因此后人设定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

提起屈原,我首先敬佩于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

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

并且顷襄王即位之后一直排斥屈原,屈原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

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的确还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文学家。

他用浪漫主义的文风书写了让人称绝的《离骚》。

《离骚》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等的修辞手法,继承了《诗经》中比兴的手法,并且使之更为丰富。

其间还大量运用神话,使《离骚》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屈原还有着杰出的政治才能。

他提倡举贤授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并且主张联齐抗秦的策略。

在屈原的努力之下楚国国力曾一度有所上升。

所以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这样评价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但是关于屈原我还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班固曾经批判屈原“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

我认为这不无道理。

屈原更像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

屈原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自身性格的缺陷。

当其被流放之时,鲜有为其奔走呼告者,而多为落井下石者,我认为这恰恰说明屈原的为人之道有待商榷。

起初,他颇受楚怀王重用,曾官至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一度皆出于其手。

然而要使自己能够长久的栖身于要职,更多的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要懂得收敛锋芒,为人要多几分和善、谦厚,减少自身的不可一世的气息。

倘若屈原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又怎会无一知心人最后孤身一人投江而死呢?
在屈原的思想中,他要铲除一切奸佞,反对一切他认为不对的事情,而不假思索时机是否正确,场合是否适当,方法是否恰当。

无论何时,永远无法保证所有的人均是谦谦君子,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的。

而由于屈原的这种思想,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避讳的高声批判,使奸臣对其心生恐惧,竭力诋毁排挤屈原。

三人成虎,试问,屈原怎能立足于朝廷呢?
还有在屈原被流放之际,屈原大作《离骚》。

虽然《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但他在其中怒斥国君、他的弟子、朝臣,这无疑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对立者。

在这种情况下,还如何希望国君能够再次重用他,旧人念在之前的情义帮助他呢?况且,在那个时代,君臣的界限怎可轻易跨越?君就是君,作为臣子怎可大声批判君主的不是。

具体语句如下:“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讽刺楚王)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批判国君不重用自己)
“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批判自己的弟子)
再次屈原总是将自己游离于世界之外,他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过于孤芳自赏,正如班固所说的“露才扬己”。

屈原在《离骚》中所说:“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还有其死前曾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有谁可以真正游离于世界之外呢?过度的不容于世界最终的结果也只有被世人抛弃。

总之,我虽赞同于屈原的政治理念,但我认为屈原应用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对待事物,对待事物不能只是激烈的对抗。

我一直比较欣赏狄仁杰式的人物。

狄仁杰位居内阁大臣,被尊称为“阁老”。

虽然同样存在着如武三思、来俊臣这样的奸佞小人,而他却以能更加聪慧的方式处理矛盾,使自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政治作用。

或者像苏轼式的人物。

虽命运多舛,但犹可乐观对待世界,在自己的所处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

是太守就造福一方百姓;是翰林学士就努力使国家国泰民安。

又何必浪费生命于发泄牢骚与不满之上呢?最后陈尸汨罗江中又对楚国何益呢?
所以班固曾经这么评价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屈原正如同存活在大地上的任何一个人一样,有着他的可称赞之处和有待商榷之处。

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这就是我眼中的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