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历史问题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干历史问题的总结

一、民主与法制

1.民主代替专制,法制取代人治是进步的历史潮流,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

2.民主和法制具有阶级性、阶段性、艰巨曲折性、多样性和发展性。

3.民主和法制是相互关联的,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建立健全法制,只有健全法制才能切实保障人的民主权力。

4民主法制建设应当依据国情,以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捍卫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应当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道路。

5.民主法制建设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正确的指导思想、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胜利。民主政治的建设要做到制度化、法律化。

6.古代“家天下”当中的一些“公天下”因素:朝议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议政王大臣会议”。但不能改变君主专制的实质。明清之际出现带有启蒙色彩的民主思想。

7.雅典民主和法治:少数奴隶主的民主(成年男子的民主),多数人的暴政。既有积极性,又有局限性。

8.罗马的民主和法治:罗马早期的共和国和法制建设。

9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和法治:两种政体,两种程度,权力的制衡。建立和完善的原因。

10.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存在的问题:“肃反”扩大化和“大清洗”,党群关系紧张等。11.中国近代曾三次出现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机遇,但都在中外反动派的破坏下失败了。

(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抗战胜利后)它说明了: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帝国主义根本反对中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阶级力量比较薄弱,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难以战胜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1.中国现代的民主:建国前的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和“宪法大纲”。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专政和“三三制原则”。解

放区的人民民主专政。建国后的“三大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新时期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农村和城市)

12.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拯救中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

二、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实业救国”的理想

中国近代的两大历史主题是: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这两大主题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近代化;只有大力进行近代化建设,才能为争取民族独立创造更好的条件。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但封建主义的工业化道路是失败的。

2.中国资本主义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遇到机会就能发展。

3.从清政府到民国、到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前期、到建国初期,民族工业都曾遇到过发展的机遇,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张謇就发展民族工业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但当时难

以实现。

4.史实证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两大障碍,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民族工业才有真正的春天。实业救国的理想才能实现。

5. 20世纪50年代前期和后期的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及教训。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

6.若干金融问题:古代的货币演变,宋代的交子,元代曾出现通货膨胀。鸦片战争前世界白银的流向。中国的白银外流。荷兰的金融、英国的金融、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

三、经济发展的若干认识

1.发展经济要依据国情,对任何外国成功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盲从。

2.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要从实际出发,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3.变革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

4.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能犯急躁冒进的错误。不能让阶级斗争干扰取代了经济建设。

5.经济发展模式或体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要顺应形势及时改革旧的模式,以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活力。

6.大力发展科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走改革发展、科技创新的道路。

7.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古代就有保护环境的思想。

8.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姓“资”姓“社”的标准。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没有出路的。

9.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0.若干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模式:重农抑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克林顿主义、撒切尔主义。列宁模式、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模式、德日的法西斯模式、邓小平模式。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区别。

四、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1.新航路开辟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四个步骤,西方列强主导,强力推进资本输出。

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两个体系和两大金融支柱。美国主导。双重影响。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扩张,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全球

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利益的失衡。他所造成的灾难和危害也是全球性的。

4.发展中国家对待全球化既不能一味地抵制反对,也不能一味地逃避,也不能不加防范地融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政策,在积极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5.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以求在全球化中争取有利的地位。

6.当今人类面临着新一轮的威胁和挑战: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恐怖泛滥、人口膨胀……还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不良影响等。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两个国家的努力,而是要求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努力,携手建立一个美好地球村。

7.全球化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由此造成的风险、危害也在蔓延。面对风险,各国应当携起手来,共商良策,共同应对,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大限度地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反对以邻为壑的关税壁垒政策,遵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