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作者:李倩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6期

摘要:美术教育能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是培养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儿童绘画属于一种想象绘画,它以表达儿童的主观感受为主,不受客观形态和技术规范的约束,是儿童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针对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和积累儿童的视觉表象;鼓励儿童大胆表现,让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关键词:美术教育;儿童发展;素质发展

美术教育作为儿童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那么,儿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美术教育与儿童素质的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儿童的智力因素,即发展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儿童参加美术活动对其成长最大益处是在画外。它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而儿童美术教育恰恰是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对儿童素质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

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进行,感觉是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而美术教育是发展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丰富的儿童情感

情感是学习的动力,美术活动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宣泄,使儿童身心发展得到平衡。同时,美育又能陶冶情操,使人充实和完美。

(三)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美术活动通过创作来培养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周密的思考与计划能力以及独特、流畅的变通能力。

(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通过感性与理性、动手与动脑、艺术与科技、智力与非智力等方面的因素,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了解儿童绘画的特点

儿童画的构图没有成年人那样多的规则和限制性。有时他们会边画边移动视点,有时会转动画纸反正结合表现,有时在画纸上尽情地画,直到无处可画为止。这种自由随意的画面,体现出画面构图的多样化。

案例分析:需要陪画的孩子

我们中班有个孩子叫蛋蛋,他在绘画活动中表现特殊。每当老师讲解完作画要求,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开始画画时,只有蛋蛋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老师上前询问时他总说:“我不会画,老师帮我画。”前几次,我总以“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画的,蛋蛋也要自己画,好吗?”来回答他。结果就以不画告终,而当他看到别人漂亮的画时又好生羡慕。就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分析:蛋蛋虽然年龄比同龄幼儿小一些,但他在智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学习能力都不落后于其他幼儿。他对绘画缺乏自信心。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组织绘画活动时我改变了策略:当蛋蛋再次要求老师帮他画画时,我就对他说:“来,老师陪你画。”于是,我一边握住他拿笔的手,一边则用语言鼓励他(他运笔时我的手不用力):“小手握住笔,眼睛看好,用点力变(画)!变(画)!变(画)!看漂亮的饼干(或其他物体)变出来了!”

初次看到自己也能像同伴一样画出东西来,蛋蛋感受到了成功喜悦的快感——他大声地哈哈笑了起来。我也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他对画画的自信心萌芽。以后,蛋蛋就不再要求老师帮他画画了,我按照上面的方法陪他画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培养他独立作画的习惯(绘画时不用老师陪在身边)。如今蛋蛋对画画已有了较浓的兴趣,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充满自信的画画了。蛋蛋的改变让我从中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当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有特殊的行为表现时,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及时分析情况,采取措施给予相应的教育,这将在无形之中使幼儿受到支持与鼓励,培养孩子对活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活动,就要使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要善于从特定的环境和偶发的事件中捕捉有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美术契机,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并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假如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了蜗牛,对蜗牛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并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并进行主题意愿画《快乐的小蜗牛》。蜗牛是绘画的主题,围绕小蜗牛,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去表现某一个情节。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绘画表现经验各不相同,所表现的主体情节也不相同。在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有的只是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既尊重了幼儿的意愿,又使绘画的主题与幼儿的兴趣发生了联系。避免过去形象单一,简单模仿的现象。

(二)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

幼儿的绘画教学要想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合创造力发挥的良好环境。认为幼儿超出常规的绘画是违背客观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是不合常理的。要求幼儿的绘画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图去进行,教师让你画树,你就画树;让你画花,你就画花。不允许有任何多余的成分出现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幼儿便会变得墨守成规,只能去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要求。

陈鹤琴说:“图画是小孩子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幼儿在绘画中的创作是不受控制的。幼儿绘画时,教师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而是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通过幼儿绘画教学,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应鼓励幼儿打破常规,超越常理,培养幼儿的扩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突破单一、僵化的定向思维模式。教师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幼儿突破定势的同时,老师自身也应甩掉包袱,打破传统的教师范画的“权威性”,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超越老师,超越自我。通过绘画教学不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美术教学法新探[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4月.

[2]范琼芳.幼儿绘画心理分析与辅导[M].心理出版社,1996年5月.

[3]张福芝.幼儿创造性美术教育[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年1月.

[4]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

作者简介:

李倩,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品格金域观澜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