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_论语_中孔子的仁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3卷 第5期
・134・浅析《论语》中孔子的仁学思想
高 新 满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直面欧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应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孔子仁学思想的探析,寻求华夏传统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植根于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潜在根基。
关键词:仁;仁学;儒家;传统文化;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7)05-0134-02
一、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系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见《史记》的《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第1905-1947页)。从这篇《世家》中,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后来的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但却未能如愿。然而,孔子却并未退缩或隐居,主张积极入世,“宁知不可而为之”。孔子曾积极整理历史文献,建立一套系统理论,并且招收弟子传授这些知识。他的言论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下来,保存在《论语》中,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
从诸多有关孔子的史籍资料看,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涵概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其中,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始终贯穿于这些内容之中。
二、“仁”与“仁”学思想管窥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零八次,又多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赵逢玉说,有学者认为是孔子创立了“仁”的思想学说,这等于否定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思想成果的事实(《仁学探微》P57)。我不同意赵先生的这个观点。我认为,他错在把“仁”与“仁”学思想的概念混淆了。当然有一点我是承认的,就是关于“仁”字的广泛使用的问题。应该说,“仁”的使用,是孔子继承前人的,而“仁”学思想,则是孔子形成和发展的。尽管《老子》一书中“仁”字,共有八次出现,而《老子》一书成书时间可能稍晚,也不影响“仁”的说法早于孔子,因为孔子“师老聃而问礼”,是妇孺皆知的常识。年轻的孔子问礼时,老聃的确已老了。但“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源于孔子的。
正如任继愈所说,“仁”这一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应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提出了“仁”和老子提出了“道”,都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P69-70)我认为,任继愈的这一论断,是可信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如上所述,“仁”在老子那里,已多次使用,我们也没有资料去武断“仁”为老子所独创。而可以设想,“仁”在老子之前业已使用。这应当成为孔子用“仁”和系统阐释“仁”而形成其“仁”学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论语》讲“仁”的地方很多,有些讲到“仁”的话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的具体情况说的,有时不免强调了某一方面。《论语》中讲到“仁”最清楚的是孔子答复颜渊问“仁”的一段话。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论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意思是说,“仁”的基本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具体条目是,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由此,
作者简介:高新满(1968-),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05级中国哲学硕士。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孔子论“仁”的深刻具体性内涵,是远远超过前人的。
不仅如此,把“仁”上升为“仁”学思想,全面系统地讲述并身体力行的,当然属孔子了。关于“仁”的含义。孔子说“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那么具备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有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到侮辱,待人要宽厚些,百姓不怨恨,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这是孔子对“仁”的又一诠释,这是从古之“君子”的角度,来谈仁的内涵的。
“仁”的多重含义还包括“礼”的内容。《子路篇》中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为什么说这里的“礼”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呢?因为在《宪问篇》里,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里的君子之“仁”,自然是指包括在孔子的“仁”的含义之中,也即体现在上面的“礼”中,那么“礼”即成为“仁”的内容之一方面。尤其是上面所引用的《颜渊篇》中,颜渊问“仁”的条目时,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印证了“仁”的内涵之丰富性。
“仁”的思想包括孝悌的内容。《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想,这段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却是孔子“仁”的思想之一方面的体现。
基于以上的例证和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孔子“仁”的思想,不仅包括君子对修己的要求,也不仅包括社会个体齐家乃至亲亲、父父、子子的要求,还应包括入世、治世、行政的要求。正是在涵概这一切内容的基础上,才有我们今天所称述的“仁”学思想。
三、对“仁”学思想的思考
从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含蓄而公正、大度而无私的治学品格,使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日臻完善,而不像许多西方学者,以推翻别人、甚至全盘否定先师的理论来构建自己全新的知识体系,尽管这种思维向度对一种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批判与发展作用,但那却不是我们民族的风格。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述而不作”而最终得以使先辈之学“集大成”,已率先垂范,而不失为继承和发展华夏文明的光辉师表,使春秋时代中华文化的经验及其智慧得到总结和升华。
“仁”学正是沿这种中国式的文化发展之路前行的。孔子“仁”学为一兼具体认知、信仰和实践等特质的伦理学系统,其主要内容由孔子及其数代门人,于先秦时代共同编撰而成,其实质影响则发生于秦帝国之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到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思想化、制度化。所谓儒家思想和制度,乃孔子及其他先秦思想和其后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演变汇合而成的结果。因此,儒教、儒家或儒学乃是一种先秦思想和秦后历史的继续综合向前发展,具有多个组成层次和方面。现在我们用“仁”学一词取代或对比于“儒学”来概括先秦孔子思想和秦后儒家思想的继续发展。这样更加有利于我们用新的视野,来认知和推进“仁”学思想,使儒学的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底蕴充分发挥而又继续发展,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极。
四、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仁”学思考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直面于欧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应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也正是近现代新儒家已在探寻和力图解答的问题。
关于民族文化定位的新坐标。我们认为,世界民族文化有其各自的民族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但这并不妨碍其世界性。事实上,也只有各民族的独特文化才能构成世界的文化大平台,离开了各个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世界文化也必然暗淡而无光。以儒家“仁”学思想为历史底蕴的中华民族之文化是世界三大文化意识形态之一。梁漱溟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指出,世界民族文化发展的三条道路:西方欧美唯自然之路。他们彻底地把人与天、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人为万物之灵长”,要绝对征服大自然,一味争取人类自身的享受,这条道路所解决的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第一个问题,即物质财富的问题。其结果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环境的污染与恶化,人情的冷淡和阶级的对立。第二条道路就是由孔子所开创的中国式的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且,也透显了敬“天”畏“天”的意识,体现了中国先贤的理性早起和文化早熟。第三条道路即是印度古民族所开辟的宗教之路,他们囿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内找寻人类生存的因果,得到的是一种超验性的立身处世之道。
我们今天矢志振兴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在欧美文化泛滥充斥的境地迷失自己,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还在,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还在,我们要在深切关注自身民族文化命运的前提下,自觉发挥以“仁”学为思想内核的儒家文化,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同时,让民主与科学在中国自身的土壤里茁壮成长,世界的未来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和而不同”的世界大同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韩愈.李翱.《论语笔解》[M].中华书局,199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5.
[4]赵逢玉.《仁学探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朱熹.《四书集注》[M].凤凰出版社,2005.
[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2006.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中华书局,1984.
编辑:冯惟榘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