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vs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vs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vs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vs21世纪经济报道

(一)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发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之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系列自身形象都颇具人文色彩,充满理想主义、积极的使命感,颇具诗意地表达着对新闻的理解以及独特的从业态度,如“一种积极向上生长的力量”,如“风和日丽,江山如画,万物谦虚,纹丝不动,一群有理想的人来到这里,代表一种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如

“听我所听,见我所见。。。爱我所欲”等等;而产品本身《21 世纪经济报道》整体行文风格、新闻角度、编辑风格、版式设计却努力直接、生动、务实而严谨。报道事多论少。与之相反,《经济观察报》的自身形象诉求简单直接而理性——“理性、建设性”,而实际运作则充满近乎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在表达方式上甚至有唯美主义的追求。这种精神贯彻得近乎狂热和沉迷。我们可以看到从橙色新闻纸的率先使用到所有标题都采取大标宋,而正文字体采用小 5 号,大量富于创造性的插图及版式设计;我们还可以看到出现在第一版的《经济观察报》的“全球观察”从操作形式到栏目名称,问题设计都充满着观察式的哲学式的思辩色彩,而同是出现在第一版的《21 世纪经济报道》的“第一访谈”却直接得多,真

切观察问题而不形而上。被《经济观察报》包装得美轮美奂的《地产观察》的做法,好象在《21 世纪经济报道》很少迹象,将来好象也不会做。《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广告运作显然更自觉更有系统的管理体系, 事实上比《经济观察报》也要成功。这背后肯定跟人有关系,我们知道沈颢系北大中文系毕业, 曾热衷写诗,< 南方周末> 给了他想让“阳光打在脸上”的社会理想,在当今中国事实证明籍由推动经济变革发展,远比泪流满面的悲沧呼号来得有效而积极,更构成坚实持续促动结构改善的力量。沈颢无论自觉与否,都算是适时而动,从代表普通百姓到小资阶层再到影响经济结构的主力构成企业主流经营者及工商管理者,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向上升级。所影响的人拥有越来越大的号召力和话语权。这种升级使得沈颢近乎清水般的力量得以蔓延,影响有志青年无数。而地处经济腹地广州的《21 世纪经济报道》上属机构南方报业集团深得经营管理之道,开明大度,为沈颢们拟就了自由构筑水渠的平台,可谓阡陌纵横,一派宽容景象。而管理有道的企业运作体制,又使得沈颢在管理上高度自觉。沈颢起用曾遍访珠三角各大企业主的刘洲伟做“产品总监”的角色构造内容,风格凌厉、切中要害。沈颢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创初期,运营成本踞高,广告来源因报纸没有历史而少之又少,但仍能自觉地坚忍,宁可受尽无米之熬,决不让烂米入锅,致使

后期目标客户投放广告时心无顾忌,没有低劣广告的影响, 这种做法一旦到达临界点,优质客户广告成批涌来( 关于这个思想我曾经在<21 世纪经济报道> 创刊初期和沈颢本人交流过, 他当时和我本人都预测这个临界点在当年

的10 月份, 但事实上比这来得还要更早。) 。沈颢指示经营部门能动地通过一系列背后的推动性工作包括这些领

域较为系统的深度报道迅速赢得了有实力客户群的接纳.

我们后来看到的花旗、汇丰、瑞银华宝等外资银行广告都率先在该报刊登。我们回头看一下《经济观察报》,主编何力来自《中华工商时报》,总经理张忠来自《中国经营报》,在《经济观察报》初期,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两张报纸的痕迹。《经济观察》报拥有一个很年轻的极富“大人物”意识的许知远(北大计算机系毕业)此人行文风格颇具思想家甚至政治家气质,喜欢旁征博引,以史喻今。我想许知远肯定认真阅读过各国首脑在重要时刻的精彩演

讲辞。许知远在《新周刊》“知道份子”那期专辑中给自己设计的形象一派英式格调,手撑黑色雨伞,大卫杜夫的香烟盒显然是他喜欢使用的道具(哪怕是在经济观察报上的一寸小照片,在那瘦削的面庞背后都会有大卫杜夫的整条香烟盒作清晰的背景。许知远的文章多而且长,是不折不扣的主笔。何力给了他一个太多记者梦寐以求的机会。许知远得以以26 岁的年龄走进英、美,巡访那些大人物,直

面巨擘,带着近乎神圣的追寻真理的执着,又在提问时力求平等探究,这让许知远很快得以让开放的思维和从业的热诚以优秀的文章出现在《经济观察报》,为该报增色不少,使之看上去有了大报的感觉和胸怀。应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让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得以现实落地。我们还注意到另外一个人邹波,他是〈经济观察报〉的设计总监。从邹波指导下的版式设计风格和他的专栏“书与画”看出,此人不仅有较深的视觉艺术修养而且人文功底厚实,文化感十足。经济观察报的整体形象或者品牌印象跟此人密不可分。这种人《21 世纪经济报道》没有,就象〈经济观察报〉没有郑小玲这样功力深厚的财经记者一样。出任〈经济观察报〉总经理的张忠做了一个将经济类媒体力量得以有效延伸的行动——和北大MBA 案例研究中心联办“华商名人堂”。称得上一个创举,意义非凡。这种方式的多边贡献自不待言,对经济观察报而言至少有三个贡献:一是有效制造经济观察报的影响力;二是这样的企业家演讲、访谈录(有的还会加上北大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教授的点评。)这样的阅读文本显然对经济观察报的读者更有参考价值,也更具可读性;三是这制造了报纸经营者和企业家直面沟通的良好机会,而这种沟通的经营意义显然非普通记者采访所能比。这两张报的快速成长明显的与竞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在和两报高层负责人沟通时都谈到这

类财经媒体真正核心竞争力问题,记者的整体素养被视为至关重要。当一个财经媒体上的稿件经常性患常识性错误的时候,这张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当然也会深受损害,读者就会对此缺乏依赖,而最终选择放弃。我个人认为财经记者的素质培训已成两报的当务之急,可能两报领导人一方面人手紧张一方面又很难找到现成的有效的培训课程。但这方面的探索谁走在前面,谁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财经》杂志和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办的一个项目虽然其符号

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但无论怎样都算是一场自觉的有益的探索,值得赞赏)。感谢这两张报纸让中国财经报纸都有了希望,让读者有了好的财经报纸可看。(二)《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几乎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开始了两报的新征程。先是《经济观察报》开始剪裁多余的报纸瘦身行动,

整个报纸裁掉了一栏的宽度。又是一个形式的创新,但这次经济角度的考虑显然更为重要,这明显可以省去不少纸张的成本,这在美国两家著名的报纸竞争激烈的过程里,其中一张报纸就采取过这种做法,缓解了不少财务压力。这一行动发生在创刊不久背负巨大财务压力的《经济观察报》身上并不奇怪,而动作完成的时机和给出的理由都值得称道。相反,我们紧接着就看到了《21世纪经济报道》“由一而二”的动作。报纸每周一期增为每周二期。沈颢几乎以

连环掌的速度推出“让我们一起开创大场面

”“服务中国最优秀人群”“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等口号,支撑的动作都来自这个“由一而二”的“一大步”。一改淡定平常为声如滔浪,紧而且急。沈颢执着地出招至“一百万份一百版年终特刊”使得不少人的疑虑转为对这个诗人出身的领导人的再一次接受。这一动作气势如虹,叙事庞大,可立丰碑。沈颢带领他的团队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结构章法,编辑弄文极尽讲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公民”和“上行阶层”两大部分。“大公民”部分充满社会使命感,关切民生,却少了《南方周末》式的悲怆,充满观察式的理性,颇富启示作用。而“上行阶层”这个概念或者这个词汇好像是沈颢的创造,流行的说法“中产阶级

”似乎的确不能准确描述二十年多来不断诞生不断沉淀不断改变而且还在继续不停的这群中国人。“上行阶层”更反映了这个动态的过程,当然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一种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这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办报理念。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上行阶层?人物志”选了五个人。有海尔的张瑞敏,德隆系唐万里,复兴系郭广昌。其中郭广昌那篇文章的题目叫《郭广昌:一个商人的哲学》,郭统辖的复兴系正是《21世

纪经济报道》的重要投资方,而张瑞敏位列其中居其首都令人玩味。总之,一百万份的一百版特刊是一次事件,有意识的彰显了大报风范和“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之形象地位。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总的广告版面一直到2003 年 4 月也就是笔者写这篇观察时仍无明显增加,不知道这有没有出乎沈颢的预料,成本却是切实的增加了。相反《经济观察报》广告量相对自身却有明显提升,经营层信心百倍。期间《经济观察报》一次性推出了一组自身的形象广告。广告也以该报办报理论为引,分门别类阐述自己的理念。除了重申“理性、建设性”之外,强调了“速度”与“读者为先”。一律用数据和实例说话。广告版式独特,设计优雅,充满了理性格调。可惜这组广告也就出现了两次吧,就再没有见过。事实上,该组出自总经理张忠之手的广告的确可以澄清很多问题,回应诸如该报财务危机等不利言论。(两报精彩动作不断,如果不用学术论文的写法,分篇分章,真怕各位弄不清我在说什么。)我接着想说说正当《21世纪经济报道》那个可立丰碑的事件发生期间,《经济观察报》在读书人喜欢去的万圣书园二楼也搞了个事件。我以不明身份第一次看到了该报主笔许知远。他是当天《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丛书?公共知识分子”“首发式”的主持人,也是这一辑的主编。果然,许知远连现场的串词都充

满了文案式的精英色彩。当日高朋满座,除了几个经常为该报写评论的专家(他们研究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等),不少京城著名刊物的主编也都到了现场。他们都相继发表了或长或短的演说。总编何力亲自出场谈的也是知识分子话题,很见水准,一派现代知识分子风范。我也亲见了何力的确对许知远这样的年轻人很是爱护。在我看来,这个事件同样是一次宣言,一次标榜自身使命的宣言,一次对“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回应。我们就是要坚定地担当“喋喋不休地对所看到的事情发表专家式意见和评论”我们就是要执着于公共知识分子的行为范式,是不是“报纸领导者”不重要。浪漫而神圣。在随后许知远本人远赴英伦时面对两个同行英雄《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时,都有意无意彰显了这两份同属一家传媒集团的一报一刊“在过分注重事实地新闻界

”“带有一定程度地学究气”喜欢发出自己的声音,给出自己的分析,“优雅而不回避专业精神”。事实上,总的来讲,《经济观察报》正是一份喜欢有自己声音的报纸,只是财经部分相对其他宏观评论明显疏松软弱。也许喜欢把所有经济问题放在整个社会体制、文化及全球化框架里观察报道正是该报的风格或自觉追求。该报由总编何力亲自主管的《观察家》版面就是个代表性的符号,附以定期举办“观察家论坛”、邀请社会各

界名流担任该报观察家等一系列举动,使得该报触角灵敏而张力四射。如最近一期《中国公共政策走向》的议题就是个典型代表(主持人也是许知远,这个瘦瘦的年轻人精力真是过人)。说到这儿,一下子让我想起来美伊战争爆发后,《经济观察报》第一版的构造。显著标明设计人为邹波的半版大的插画是一个被炸弹炸飞半空的大兵,大大的英文字样“ the war fell ”混合而上。下半版是邹波的署名文章《戏剧战争》(我印象中这是第一次邹波的文章在第一版出现),说的正是这全球瞩目的美伊战争。文章的写法和观点竟让我想起唱RAP 的痞子阿姆,声音好个人呐。观点说战争之所以影响这么大是我们太在乎它了,不在乎它,它就没那么大影响了。文章也叙说了巴格达市民在初开始的平淡反映。这好像也是重要论据。这观点放在第一版郑重其事的程度和立论方法已近乎“戏剧”化。也从这件事,让我回想了两张报纸开社以来面对重大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姿态。我能想到的大事件有9.11 一周年,中共十六大,两会和刚才提到的美伊战争,以及眼下的非典型性肺炎。我有意识地查看《21世纪经济报道》当期第一版头题是《一个中国商人的战争日记》,下端是以社论方式发表的西方分裂可能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文章。文章分析了美英和法德等西方强国联盟因战争而导致的分裂,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逻辑清晰,措辞理性。9.11 一周年等几个大事件也有

类似倾向(文章篇幅所限,不一一赘述,其实如何面对重大事件是媒体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为专论)。如果长期关注两报的成长及阅读了以上那些文字,其实并不难理解。也许《经济观察报》更注重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维护优秀编辑记者的个性自由,更讲究类似《金融时报》总编高尔斯所要改革的方向“呈现、呈现、呈现”,只是这种每逢大事都是年轻人署名个性一番算不算有些纵容或者夸张,当事人优秀的才情会不会被稀释,经济观察报的读者会不会觉得厌烦,不知道《经济观察报》的老总们愿不愿做个调查,再执行一把“读者为先”。不知《经济观察报》注意没有《21世纪经济报道》有一个悄悄的变化,也是在注意“呈现”。那就是版面里增多了一些甚是隽永的插画。不夸张,紧扣文章主题,有趣味,决不喧宾夺主。整体编辑风格决不失严谨。干净。(因为是谈两张报纸的观感所以不想扯得太远,我还是想到了《新财富》杂志的“呈现”,很好读)另一个例子,也许应该早点说,你看《21世纪经济报道》所举办的一些论坛都是些“资本论坛”和什么“大型企业MBO ”的话题,焦点集中,风格以一贯之,你去查看一下该报邀请的评论性专栏,会得出同样得结论。就先说到这儿吧。两报的观察,我会以学习者的状态,关注不止,只是这种文章风格,不方便再说下去了。(三)2003 年的年终

特刊是两报又一次集中角力。《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呈现风格充满中国意向,

如水墨画般风卷云舒。100 版的卷宗气质沉潜而意气灵动,呈现本身变成主题诉求的重要部分“中心中国

”。既然中国如此影响全球,“回到唐朝”的气象表达当受尊重或许就是规则的一部分。选题的宏大与繁复给操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上行阶层的描述仍停留在2002 年的特刊基准,缺失李东生先生这种代表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观察的局限,开放胸怀略显不足。这种结疖的出现也使得整体文本的通透性不够,当然这直接影响阅读的顺畅体验,客观上也丢失了不少读者的期翼和阅读欲望,甚至较大程度地否定了此等大文本的模式进而怀疑其意义。另一方面《经济观察报》因不少人力倾注在“观察家年会

”的运作上,使得年终特刊变得浮躁十足,将所有缺点集中暴露。主观上让人联想到学生板报,支离破碎,言论随意而不充实,英文的广泛使用缺乏整体思考而显得分离甚至进一步弱化了论点的传达。特刊象一场缺乏缜密设计的会场,无气蕴可言,哗众取宠的表演性淹没了力图拔高的立意,使得何力式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优雅和严谨被彻底破坏甚至

无意间颠覆。这是此前何力的小心,却在这次集中展示中失足。这种印象把此前一年《经济观察报》所表现出的公正、开放、理性给狂燥模糊了一通。应该说2003 年《21

世纪经济报道》急切的“由一而二”稀释了报道的精道,优秀选题乏善可陈,难得一见的好选题如对“中国烟草”的关注,也显得肤浅而不得要领,难给人启发,力不从心的疲惫感布满纸张。幸运的是《21 世纪经济报道》对年终特刊的用心运筹,刻意把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印象,给了读者对其未来的信心和指望。这是多麽有意义的现象。[ 而随后我们看到的2004 年两张报纸对两会的报道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经济观察报》的“民智”特刊和“两会焦点”的策划报道显然高明于《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商道国力”式的视角。《经济观察报》报立意高运,充满历史感。《21 世纪经济报道》行而下式的注释式报道不但缺乏新意而且起意较低,不能捕捉政府决策的灵魂。] 风景被两张飞行的报纸迅速掠过,风景里却留下各自的橙色和青色。橙色.事件《经济观察报》连续3年与北大MBA案例中心举办一个评选:最受尊敬的50家企业。颁奖礼依次在北京、上海、深圳举行。这是一道清晰的痕迹,痕迹留下了影响力,第3次颁奖礼到达现场的大人物——最受尊敬的企业领袖最齐,这是坚持的结果,是评选本身受尊重的结果。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新的景致——《经济观察报》以自身研究机构经济观察研究院发布第一个研究成果《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在“研究”

这条线上,《经济观察报》仍然坚持选择“信任度

”这样关乎企业品牌声誉(Branding Reputation)的元素参与建设中国商业社会的未来,再添影响力,这值得给予更多的期待!事实上,就在这个研究成果发布的第二天沪深股市一开盘就受到影响而下挫。《经济观察报》这两件事至少符合以下三条法则:第一,一切有影响力的事件都暗合了当下社会重要而紧缺的广泛渴求;第二,必须让最具影响力的人或单位参与进来。第三,以上两条在同业里越是独具并持续作为或占有比例越大则越成功。自安然事件以来,公众对企业的品牌声誉的心里期望空前高涨,以至任何一个企业一旦做大,“受尊敬”或“受信任”的要求就会随即而来,备受关注。公众需要这个稀缺资源,当然也需要工具和具公信力的判断指标。企业也需要真正的好榜样。而这是个长期的需求。所以这两个点的捕捉都是深具观察力的举动。其于《经济观察报》的品牌效应自然非同寻常。如果我们用传媒业自身公关的视角来审视,这两件事是最值得称道的。再往下看,我们能看到的是这样几件事:“观察家书系”的出版及其首发式;

“华商名人堂”走进各重点城市名牌大学并与当地著名企业家现场三方互动,直至最近再以“华商名人堂”名义进行的著名企业业余高尔夫球赛事;去年年底进行的“观察家年会”;观察家、营销、

地产板块与外机构进行的评选式活动或论坛。这些举动都自有其公关意义,都意在影响和团结某些领域里的杰出人士,但拿上文提的三条原则来衡量都有明显缺失。观察家书系和论坛本来是极具远见的作为,它很好地团结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某领域的杰出专家,能很好地诠释《经济观察报》“理性、建设性”的办报理念,也是很好的话语磁场,可为报纸赢来更多的公信力和尊重。可惜在节奏和持续性上都没有做好,效力因而大打折扣。其它几项不多赘述,不言自明。橙色.人物当然地,一说人物,就先让我们想起许知远。其实,这也应该算是《经济观察报》有意无意的一个公关行为,并且截至目前还算成功[参看两张报纸(一、二)]。这个担任主笔的高个子年轻人在橙色风景里狂奔了3年又多,胸中澎湃着的大人物意识和找寻各种解释的滔滔激情从未止歇(看许知远人物报道的读者一定很熟悉这个句式吧!)造型也未改变。许知远只是用一本叫着《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的书小结了一下,而这个小结使得他的文字和思考又多了一些通道为人所知,焦虑也得以增量释放。他的影响力也波及到了更多的传媒同行,有媒体甚至把他当成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来采访。如同,我在《两张报纸(一、二)》中所言,许知远得以用个性化的姿势在橙色风暴里焦虑而又愉快地狂奔,还缘于身后一个优雅的鼓励声,这个声音来自总编何力。我们这里并不想检讨

许知远的文章是否有进步,仅从公关的角度来看,许知远和他的文风这种稀缺资源,能在中国传媒界独步3年,而同时许知远采访或对话的人又都是各界领袖级人物,这具备了上文所述的赢得正面影响力的三条法则。另一方面,许知远的精神行为及其得到的大范围注意力,对《经济观察报》同为记者的同事都或多或少有些鼓励和带动,这种“榜样”的辐射力是不难想象的。关于这一点,经济观察报领导层当然自觉。三年来,有几个名字日渐沉淀下来,值得欣赏。他们是记者覃里雯、黄继新、仲伟志,编辑叶滢、沈文璟。覃里雯、黄继新除多次与许知远一起采访英语国家的业界领袖或外国驻华大使外,都各自远赴中东或美国大选现场,发回重要报道。这二人同具国际视野而文风洗练、严谨,富于理性,都低调而矜持地为《经济观察报》国际化的观察背景和胸怀做着切实的贡献。仲伟志身为首席记者,自然功力非凡,善写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题材。最近一篇独自采写的《民营经济96小时》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明显超越同期其他媒体的报道,包括《21实际经济报道》。沈文璟是《经济观察报》地产版的责任编辑,他让这个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板块,硬是难能地优雅并煞是好看。很难想象几年下来,没有这个专注勤奋的编辑,一篇又一篇或近看或远观或单点深究或系统介绍的文章,地产版会是个什么模样。更可贵的是,在他优美的文字背后,不但有谨慎的立场,而且有

可贵的冷静和责任(参见新近对颇为业界瞩目的顺驰地产孙宏斌的采访)。如果沈文璟能再下功夫挖掘一些地产研究者或专业机构的独立报告和观察文章会更符合对一个好

“编辑”的要求,版面的读者结构随之也会更加完善。叶滢算是“副刊”编辑,却也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努力不让“生活方式”掉队。与沈文璟不同,叶滢更注意撰稿队伍的建设。这可能与这个领域比地产领域里的写手更多有关吧。虽然现在出了几期《生活方式增刊》,因缺少足够分量的选题,编辑也略显粗糙,还未见其额外影响甚至必要性,但仍显示了她的执著与努力。

总的来说,这些鲜明的人物都给《经济观察报》的品牌认知贡献良多。遗憾的是这些能记起的名字里,没有一个来自财经报道领域。如果不是研究院的产品在未来作支撑,这个缺憾不知会延续多久。青色.事件连续两年把年终特刊做成100版100万份发行量,这是我们能立即想到《21世纪经济报道》的事件。其在传媒界的启示力量和公关效应大过任何一个传媒的年终“大堂会”。很简单,“大堂会”决定了话题的单一和趋同性,无法全面展示一年来对剧烈前行的中国商业社会的解读和

观察。但这种100 版100万的举措却同时具备“事件”的关键元素,譬如仪式感、独立性、以及最具影响力人士的多角度参与,当然,还有持续性,尽管才持续了两

年。刚过去的这一期《中国世纪》以牛津大学出版社名义出版,用的是单纯的正红封装,这个红皮书如青色风景里一支傲然的高粱穗丰硕而立,赢尽礼敬。就在《经济观察报》潜心于研究院第一个产品的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正以自己的逻辑和方式打造以“商业思想家”立意的《21世纪商业评论》。几乎与另一方《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同时,这本杂志的试刊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此前,我们在刊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第一个广告里便读到了沈灏亲自执笔的风格文字“一个人的商业行为和一个人的商

业利益,一个人的商业立场与一个人的商业压力,以及,他的商业思想;一群人的商业行为与一群人的商业利益,一群人的商业立场与一群人的商业压力,以及,他们的商业思想;一个组织的商业行为与一个组织的商业利益,一个组织的商业立场与一个组织的商业压力,以及,它的商业思想。把它们搞清楚,把答案写进《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商业评论》你的商业思想家。”当然我们也留意到招聘职位里有专职研究员一项。显然,《21世纪商业评论》不同于此前的几个产品如《书城》,《计算机周刊》等,无论其形象意义还是经营意义都更值得期待。《书城》甚至不如《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的做法更聪明和现实;可以预见,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的《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的命运也不会以同样的原因降临在《21世纪商业评论》身上,这

与母报的着力点和随之而来的把控力密切相关。当然也正因此,我们不希望看到《21世纪商业评论》的内容只是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简单反刍,要确实能以“自命不凡”(见《评论》试刊号卷首语)的姿态,生产商业思想。至少,我们从试刊号上所刊登的商业广告来看,沈灏和他的同事对“中国最优秀人群”的刻意影响。这次某种意义上的回归之举,也因此具备了“事件

”意义。《21世纪商业评论》切实地为《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再续新力。用检索橙色风景的方法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的其它事件只有“博鳌21世纪地产论坛“坚持下来了,而实际上论坛上的人及言论并未超出此前见诸媒体甚至《经济观察报》的报道。即使是后于《经济观察报》而出的地产版也乏善可陈,更无创新之举。有意思的是《经济观察报》初始马不停蹄的各种论坛终于克制而为的时候,《21世纪经济报道》却在此处开始连续发力。除对两个外国大师中国行的鼎力支持外,像“医院院长论坛”倒是有其刻意的经营思考,无论广告还是发行。只是效果还未看得到。其实最可惜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最先发起举办的“资本论坛”(参看《两张报纸(一)》)未能坚持下来而形成影响力,虽然《21世纪经济报道》有能力为之(而这一点正是《经济观察报》的薄弱环节。)值得提及的还有富于特色的区域经济系列报

道,尤其是海南和重庆的两辑,都给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或新方法,让人印象深刻。尽管限于记者的专业功力,部分报道有解读乏力之嫌,但此系列报道给该报带来的区域影响力仍不可低估。据说,该报已接到几个省市主动要求关注、报道的邀请。最后,我们不能不提一下一个也许会逐渐看到其意义的隐性事件,那就是今年五一节之后,该报高层(除沈灏因特殊原因之外)悉数迁往北京办公。毋庸多言,北京的地缘特性之不可替代性给两张报纸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双方都感受深切。关于这一点,我们就在最近一期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上,甚至读到了一位记者描述不被外国同行理解为全国性报纸的尴尬,原因竟然也是编辑中心不在北京。当然,这其实倒是相对次要的。让我们继续观察这个“隐性事件” 未来所生出的力量。青色.人物

不像《经济观察报》这么明显,让我们马上想到的记者编辑,在《21世纪经济报道》里不明显。倒是几个编委令人印象清晰,如分管IT和金融的郑小伶和分管政经的张庭宾以及被任命为《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的刘晖。而郑小伶在被任命为编委之前是该报唯一的“资深记者”,并标示于纸上。不同于何力的深居简出,《21世纪经济报道》刘洲伟经常出现在各种大型论坛等公众场合,尽管相当长时间以来,刘洲伟因亲力打造内容而十分辛苦。刘洲伟也因此相当大程度上扮演着公关符号的角色。有一种说法甚是流行,《21

世纪经济报道》由沈灏、刘洲伟、陈东阳和李戎四人同出《南方周末》而创办,精神核心清晰,并因此气脉一致。另一方的《经济观察报》几位领导人虽来处不同,但分工清晰,结构也甚是稳定。譬如,《经济观察报》总经理张忠与商业界的交往甚密,符号作用不可低估。这一点与《21世纪经济报道》明显不同。同样道理,发行人沈灏广为人知的效应,和赵力(《经济观察报》社长)的鲜为人知也形成鲜明对照。橙色.青色总的来说,虽然迄今为止,两张报纸的公关职能都分别在战略发展部和市场部里被不同的职位充当,但事实上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显而易见,都绝大部分地承担着对盈收或发行直接作用的使命。这在一家报纸的成长期在所难免,而能称得上自觉的公关建设的行为还不可避免地来自于决策层直接操作。我们清晰地看得见以个性化的速度和结构奋力前行的两张报纸,不断划出的橙色与青色。景致,清新而瑰丽。每一次观察,都让我们欣喜乃至振奋;每一次观察,都让我们对下一次充满希望乃至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2006-06-05 00:02:50) 这是关于采访的小手册。我们努力让它做到实用,有助于记者完成自己的报道。但更重要的,它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所有的答案。 在日常的报道中,快速的节奏如同切分音般把每天分开。哪一天该完成什么,成为记者心中暗藏的节奏。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像一场踏错步点的舞蹈,一切全乱了。而打乱这些节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找不到采访对象,不能高质量地完成采访的工作。而这决定了一篇报道的品质。 其实,采访就是对人性的测试。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对行业的了解,对产业的观察,也考验记者对人性的洞察力。人性的优点和缺陷,在一场采访中,就可以暴露无遗。采访注定是一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的战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打赢它。 一、怎样找到你的采访对象 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延迟,总是找不到愿意说话的人,截稿的日期在一天天地逼近……在日常的报道中,记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新闻不能虚构,而等待又让人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愿意说话的人,或者说找到让人不得不说话的理由? 要回答这个问题,记者应该首先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采访?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其二是,他为什么要接受本报或者该记者的采访。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公司的CEO可能会想宣传他的公司或者产品,或者想展示他作为商业精英的形象;也可能竞争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记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对方需要了解的,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得不说。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被采访对象可能会看重报纸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报纸这种影响力和风格让他反而会更谨慎;或者记者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精心的准备,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接受采访是值得的,而在采访完,他的话不会被歪曲或者误解。

行业分析报告财经类报刊行业分析报告

财经类报刊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市场概况 基本类型 泛经济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传统的经济类报刊,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刊。一般来说,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报道角度往往着眼于政治,多以 经济政策宣传为主。 如《经济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 证券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专注于证券、期货等领域的财经报刊,该类报刊提供的信息与读 者的投资机会及投资成败紧密联结在一起。 如《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 行业依托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依托于某特定行业的财经类报刊,以行业信息资源为立足点,能 够成为读者判断一个经济现象,研究一个经济问题的重要参照。 如《中国产经新闻》、《中国贸易报》等。 新财经报刊 主要指办刊时间不长,同时关注故事、背景、观点三要素的财经报刊。 处理新闻和信息时更敢于描述、提供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提供原创 新闻的号召下追求发现市场机会和报道财经内幕。 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福布斯》等。 重要事件 2003年3月,《福布斯》中文版在中国问世,是继1986年《商业周刊》 和1999年《财富》杂志推出中文版后第三本有国际影响的财经杂志推出

中文版。 2003年5月1日,《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外资可以正式在中国开展书报分销业务。 2003年10月,《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获得了由美国MPR组织并颁发的“2003年度国际编辑奖”,表明了当代财经报刊的媒体监督作用已经受到了社会认同。 2004年1月5日,《经济日报·农村版》正式创刊。这是第一份以农村读者为服务对象的财经报刊。该刊面向广大农村地区,以报道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等内容为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100% Windows体验中心打工不如当老板! 伊利:大危机后大增长龙腾天下爱丽舍中华行

盖保罗称,目前欧莱雅集团旗下已有14个品牌进入中国,在产品线上,他本人与总部都“很满意”。 然而,从小护士的四年苦恋到羽西的半年闪电牵手,真正让盖保罗感叹的是,欧莱雅经历了一场痛苦的“自我教育过程”。 对欧莱雅而言,2003年底并购小护士其实只是迈开了并购策略的第一步,而2004 年1月并购羽西,却是欧莱雅在大宗并购交易上的一次综合考验。 当时参与竞争的最大对手是宝洁,在与宝洁争抢羽西的关键时刻,盖保罗与总部高层一同经历了一场“出手还是继续静观”的严峻考验。 事实上,当市场形势把这一问题推向决策的最后底线之际,欧莱雅法国总部终于迅速做出决断,据称以羽西年销售额约2倍的价格将其揽入怀中。对于交易的具体价格,欧莱雅公司至今一直严格保密。 据悉,羽西由美籍华人靳羽西于1992年创立,2003年的销售收入达3800万欧元。按此推算,欧莱雅付出的代价达7600万欧元以上。 业界人士认为,如果说收购小护士是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的策略性收购,而牵手羽西则是欧莱雅基于长远战略的一次“防御性”收购。 多方面的信息也表明,在收购羽西的行动上,欧莱雅显得“有些仓促”,并没有像收购小护士那样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然而,这不影响收购羽西的积极意义。这种迅速抢购,在管理上的确存在很大风险,但也更加考验欧莱雅的投资管理能力。 从整个化妆品行业分析,近几年来宝洁从日化领域加大力度向化妆品领域倾斜,无疑给了欧莱雅巨大的挑战,玉兰油25亿元的年销售额便是很好的证明。 宝洁现在最大的弱点,在于产品线的单薄。如果收购羽西成功,宝洁在化妆品领域的产品线将进一步得到完善,无疑将对欧莱雅构成严峻的威胁。 盖保罗认为,并购一个新品牌对欧莱雅而言,关键在于能否拓展欧莱雅的品牌战线,是否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在金字塔式的群体品牌策略中,小护士的加盟,无疑帮助欧莱雅迅速进入了广阔的大众市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欧莱雅原本比较单薄的深度分销渠道。 激活手法之辩 每次收购完一个品牌之后,欧莱雅不搞品牌冷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赋予品牌新的生命力,并引导其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市场。 “收购一个品牌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对我们有价值,所以我们不会雪藏并购进来的品牌;相反,我们会融合自己的技术配方重新开发出新产品。”针对业界认为欧莱雅采取并购策略消灭本土化妆品牌的提问,盖保罗如此回答。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部热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 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2003年1月1日,由一周一期到一周两期;2006 年1月1日,由一周两期到一周三期;2008年1月1日开始,《21世纪经 济报道》将全新改版,一周五期,每个工作日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 的商业资讯。 7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不断深入事实背后,为商务精英提供最具 价值的商业资讯;纳集海量战略信息,为中国商务精英构筑登高望远的价值 平台;精心策划系列重要品牌活动,如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红粉笔乡村 教育计划、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中国酒店金枕头奖、21世纪亚洲金 融年会、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等,不断树立行业标杆,建立商业中国发展新秩 序。 2008年,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将以全球视野关 注商业中国,以专业素养探求商业智慧,以理性笔触记录商业本质,以明快 速度传递商业资讯,继续与中国商务精英人群一道在商海博弈,成就商业理 想。 商业报纸领导者 七年辉煌(2001-2007) 《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01年1月1日创刊以来,作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通过敏锐的反应,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运作,源源不断地为商业精英人士提供最具深度、广度和最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倍受业内外人士的推崇,获得众多奖项荣誉,领航商业资讯传播。 2004年11月,《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4年度莱卡风尚大奖颁奖典礼中,获颁“风尚媒体大奖”之“最新锐”媒体大奖。 2005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21世纪经济报道》以5.8亿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7位,是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媒体。 21世纪报系在2005年度因企业公民、“红粉笔”计划等活动,荣膺最新一届的艾菲奖(EFFIE AWARD)铜奖,是此次艾菲奖中唯一的媒体类获奖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6、2007年“富豪之选——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中获

新媒体背景下《经济观察报》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2996678.html, 新媒体背景下《经济观察报》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作者:岳山清吕锦睿王乙各朱明堂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2期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各家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而在这些转型的 媒体中,财经媒体是一个特殊的部分。本文以《经济观察报》为例,分析财经报刊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经济观察报数字化转型媒介融合背景新媒体时代 一、新媒体背景介绍 新媒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即使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经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文娱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归根结底,新媒体是在当前大数据社会环境下,利用数字网络技术,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向外发展出的新型媒体形式。新媒体通常与“旧媒体”形成对比,如电视、廣播和印刷媒体,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于技术之新。 二、财经类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 媒介融合概念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单一的纸质媒体阅读,到电脑、手机登多种数字终端,传统媒介已经出现了新型的传播方式。对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必然选择。而财经类报刊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专业类特色报刊,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 三、《经济观察报》数字化转型是种必然选择 传统报纸通过与新媒体的互相融合来摆脱互联网的冲击所带来的困境。与“报纸消亡论”同时对立存在的是“全媒体时代的媒体整合”,也就是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互相进行融合,二者达到共赢。传统报纸可以与互联网共同发展,互相共享资源,互相推销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传统报纸与互联网的一体化融合。所以说,数字化转型是《经济观察报》的必然选择。 四、《经济观察报》的内容特色 1.内容丰富。

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

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 经济观察报社论:秉持敬畏之心2015-07-04 10:06 文/ 经济观察报已阅7584 财联社4日讯,经济观察报发表社论指出,救市行动继续,监管各方利好政策还在释放。十多天以来股市下跌千余点,市值蒸发20万亿,监管方逆周期操作,当然是担心连锁反应诱发系统性风险,累及银行体系乃至经济大局。风暴尚未过去,反思已经开始。不管后市如何,如果监管者和投资者均能秉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更深刻地理解市场逻辑,厘清政府和市场、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关系,风雨过后,我们当可见证中国股市更为健康的成长。 毋庸讳言,估值过高,泡沫泛起,概念与故事满天飞,杠杆之上,股市调整有其必然理由,差别只在于何时,以及力度有多大,但在经济基本面未有变化,货币与财政政策趋势未改的情势下,股市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持续下跌却已非正常。不过我们认为,将下跌归因于空头的“恶意”或者敌对势力的猖狂恐非理性,将之前的风险提示者视为寇仇更不可取,这不能帮助我们看清楚问题的实质,也无益于市场参与各方反躬自省。 中国股市20多年间,暴涨暴跌,牛短熊长,几成逃不脱的怪圈,每一轮市场起落,或明或暗中都看得到政府的护持之

手。此轮牛市初起之时,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资本市场上,一系列市场化取向的监管改革也渐入佳境,但无可否认,政府之手并未回撤,监管者背书依然,在这样的氛围下,“国家牛市”很难说只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 但我们遭逢的却是一个有别于以往的牛市。正如许多观察者所说,这是一个杠杆上的牛市,也是产融结合深化、市场参与力量多元、金融创新工具涌现、多空博弈烈度空前的牛市,是金融开放不断触及新领域的牛市,也是信息传播速度和频度经互联网的力量成倍提高,传播内容被不断放大甚至扭曲的牛市。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监管者来说,或许这都称得上一个陌生的市场。它考验投资者的成熟度和心理承受力,无形中也增加了监管者对风险的辨识难度。 监管者“弱势”在这样的市场面前暴露无遗。我们无法充分掌握场外杠杆规模和流动性信息,既缺乏及时有效的技术工具和监管手段,也缺乏足够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但金融混业已成趋势,跨行业、跨市场的产品和业务创新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更成为这一变局的强大推手。虽然当下已有一行三会参加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但监管盲点和缝隙始终存在,监管协调效率仍有待提高,一旦风险暴露,对应急机制、反应速度,以及监管执行力和效率都是一种考验。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引“五指理论”,解说资本市场参与

综合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的差异

综合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的差异作者:杨锐报告时间:2011年11月6日 随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发展和财富追求成为人们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财经类报纸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选取了当前中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三家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作为样本,分别从媒体专业性、媒体定位、报道领域、目标受众及市场营销战略、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情况简介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目前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作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2003年1月1日,由一周一期到一周两期;2006年1月1日,由一周两期到一周三期;2008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过改版,一周五期,在每个工作日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商业资讯。 《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于2004年11月,是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的综合财经日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第一财经日报》为对开大报,每周一到周五出版,该报采取跨媒体的办报模式,其主要受众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创业家、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知识界等,力求覆盖中国最具消费力的高端主流人群。 《每日经济新闻》创刊于2004年12月9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并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是中国首张专注于公司新闻与理财服务的主流财经日报,周二至周六出版。注重财经新闻的原创性,主要面向高学历、高职位、高消费能力的精英阶层。《每日经济新闻》坚持专业、权威、实用、好看的办报理念,新闻锐利、眼光独到,以公司新闻和理财信息为主,是一份对财经业界和投资者有参考价值的全国财经报纸。

经济观察报采编体系一线岗位考核方案

经济观察报采编体系一线岗位考核方案

2006年采编体系一线岗位考核方案 (一)目的 为规范采编体系考核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采编体系一线岗位,总编助理、主笔、首席记者、首席评论员的考核方法另行规定。 本报采编体系一线岗位人员在报纸和报社网站的上刊稿件,均记入工作量统计。 (三)岗位与序列 采编体系内岗位分为管理序列和业务序列两类,具体如下: ?管理序列 D:总监序列,如:总编助理 M:部门主任序列,如:主任、副主任、代主任 ?业务序列 T1:高级业务序列,如:首席评论员、首席记者、主编、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T2:资深业务序列,如:资深编辑、资深记者、资深摄影记者、资深美编、流程主管T3:一般业务序列,如:编辑、记者、摄

影记者、美术编辑、图片编辑 T4:初级业务序列,如:助理编辑、助理记者、流程管理助理 (四)年薪的组成 实际年薪=每月底薪×12+季度绩效工资×4+年度绩效工资+特别奖励(如:好稿奖) ?每月底薪: 业务序列:每月底薪=(年薪×70%)/12 管理序列:每月底薪=(年薪×85%)/12 首席评论员、首席记者:每月底薪=(年薪×85%)/12 ?季度绩效工资基数: 业务序列:季度绩效工资基数=(年薪×30%-年度绩效工资)/4 管理序列:季度绩效工资基数=(年薪×15%-年度绩效工资)/4 首席评论员、首席记者:季度绩效工资基数=(年薪×15%-年度绩效工资)/4 ?年底奖金 年底奖金=1个月底薪

每个员工的底薪、季度绩效工资基数、年度绩效工资基数详见报社发放的《岗位薪资通知信》。 (五)考核体系的构成 考核体系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互为补充: 1、依据工作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核算绩效工资 ?季度绩效工资=季度绩效工资基数×季度考核得分/100 ?年底奖金:发放需根据企业年底经营情况2、特别奖励 包括:好新闻、好编辑、好专题、好评论、总编辑特别奖等 特别奖励是根据编辑部的工作安排,分阶段 由各部门主任提名,经编辑委员会和评论委 员会讨论,总编辑审核后,由部门秘书交人 力资源备案,在工资中随底薪发放。 (六)版组考核划分 版组的划分分为新闻类和评论类,具体划分如下: ?新闻类版组包括:要闻、市场、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刘晖 这是关于采访的小手册。我们努力让它做到实用,有助于记者完成自己的报道。但更重要的,它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所有的答案。 在日常的报道中,快速的节奏如同切分音般把每天分开。哪一天该完成什么,成为记者心中暗藏的节奏。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像一场踏错步点的舞蹈,一切全乱了。而打乱这些节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找不到采访对象,不能高质量地完成采访的工作。而这决定了一篇报道的品质。 其实,采访就是对人性的测试。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对行业的了解,对产业的观察,也考验记者对人性的洞察力。人性的优点和缺陷,在一场采访中,就可以暴露无遗。采访注定是一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的战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打赢它。 一、怎样找到你的采访对象 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延迟,总是找不到愿意说话的人,截稿的日期在一天天地逼近……在日常报道中,记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新闻不能虚构,而等待又让人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愿意说话的人,或者说找到让人不得不说话的理由? 要回答找个问题,记者应该首先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采访?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其二是,他为什么要接受本报或者该记者的采访。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公司的CEO可能会想宣传他的公司或者产品,或者想展示他作为商业精英的形象;也可能竞争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记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对方需要了解的,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得不说。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被采访对象可能会看重报纸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报纸这种影响力和风格让他反而会更谨慎;或者记者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精心的准备,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接受采访是值得的,而在采访完,他的话不会被歪曲或者误解。 这只是一些可能遇到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记者要掌握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利益格局。下面有一些采访前要做的工作: 1、采访前: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访前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潘望博

访前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潘望博字号:9pt 再见,TONY——访前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潘望博 咨询业流变 经济观察报:8年前,您和同事一起把麦肯锡带到中国,并参与创建了这个团队。我想请您简单回顾一下8年来,麦肯锡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潘望博:麦肯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是从1995到1998年。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为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本土客户很少,其中又以民营企业为主,因为那时管理咨询业还未广为人知,没有引起国有企业的注意。我们从为跨国公司、合资企业和这些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学会了如何与中国的企业合作。 1999至2000年,是麦肯锡在中国事业腾飞的阶段,主要得益于大量国有企业的上市。那时麦肯锡大中华区约90%的业务都与中国的国有企业有关,与跨国企业相关的业务只占很小比例。 第三阶段从2001年开始至今,可以称之为改善绩效的阶段,这一阶段,我们为国内企业服务的业务占70%,跨国公司业务占30%,业务内容更多的是帮助客户改善运营。 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与麦肯锡其他分公司一样,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与国际股市密切相关。第二阶段(1999-2000年)时期国际股市兴旺,第三阶段,股市陷入低迷状态,所以我们的业务重点也放在了帮助企业改善运营、绩效这样基本的层面。 经济观察报:我这里有一个关于麦肯锡客户的数据,说中国国内排名前50-60位的企业都是麦肯锡的客户,而在北京,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至少有15家是麦肯锡的客户。如果这些数字属实的话,说明麦肯锡被认可的程度是相当高的。您能否介绍一下,8年中,麦肯锡在中国的客户和项目数量是多少?行业分布状况如何?这些数字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潘望博:首先您所说的数字比较接近实际状况。重要的是过去几年中麦肯锡不仅不断地开发新客户,同时也为已有客户提供更深入的服务。 就项目数量而言,8年中我们进行了400多个项目,其中约30%来自电信和高科技领域,包括国内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国外的电信运营商等。可以说,麦肯锡是为中国高科技领域提供咨询服务的主要公司。另外还有30%是为金融机构服务,其中,主要是保险、证券和银行业。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银行业是麦肯锡的主要领域,而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他15%来自汽车零件装配行业。10-15%主要在零售和消费品领域;10%集中在医药、医疗设备领域;最后的10%来自其它多个行业,如能源、钢铁、航空等。 相对于项目总数,我们更看重的是为同一客户即“回头客”所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对很多中国客户,麦肯锡在几年中为同一客户提供的项目数多达5-15个。这些数字很重要,因为它体现了麦肯锡服务的价值,证明我们的确帮助客户提高了效益,也说明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 经济观察报:人们都说麦肯锡是管理咨询的多面手,那么,在过去8年中,中国企业在寻求咨询服务方

财经类报纸排行榜

财经类报纸排行榜 2011-06-20 14:38 中国财经类报纸的格局 原文或数据来源: (1)梁金河《中国报业》2008-2-27《财经报纸的发展趋势与个性化定位》 (2)王莹《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1-30 《财经报纸步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3)世纪华文监测数据 (4)慧聪数据 (5)邓涛2007/8/8《青年记者》经济类报纸:三十年的风雨流变历程 经济类报纸的战场在全国,财经报的全国排名是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报(引自《2007-2008年度全国综合行业报10强名单》),在四大城市是如下格局(时间为2008年上半年),后面的数字为市场份额: 北京 经济观察报27.99% 中国经营报20.07% 华夏时报19.27% 21世纪经济报道(周五)16.87% 理财周报8.61% 第一财经日报4.56% 经济日报2.62% 福州 中国经营报50.31% 经济观察报25.15% 21世纪经济报道21.04% 理财周报1.37% 华夏时报1.17% 第一财经日报0.59% 经济日报0.39% 上海 中国经营报23.37% 第一财经日报17.93% 21世纪经济报道(周五)16.52% 经济观察报14.33% 华夏时报11.92% 经济日报9.15% 理财周报6.74% 广州 中国经营报28.71% 第一财经日报17.93% 经济观察报16.33% 21世纪经济报道(周 五)16.00% 理财周报9.81% 华夏时报6.11% 经济日报5.15% 广告最强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前者2007年广告营业额超过3个亿,跟2006年比增长40%。 除了经济日报,这些报纸都是在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按其服务功能,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因新兴的资本市场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以证券、投资、理财为主的证券报,主要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财经时报》、《期货日报》等,它们以行业垄断为特征,具有鲜明的行业报的特点。第二类,是由文化产业集团或传媒集团主办的纯市场化财经报纸,如《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学消息》等,它们是目前影响市场主流的新派财经报。 第一财经日报在04年第四季度创刊,一起的是每日经济新闻,是全国最先创刊的财经类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都为周报。

段永平:先成为“职业棋手”再说作者:朱平豆 出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合订本光盘 段永平:先成为“职业棋手”再说 [财富]2001-11-12 □本报记者朱平豆东莞报道 中国年轻的民营创业者们,历尽艰辛,在夹缝中成长,尽管有高昂的创业成本、各式各样的歧视和产权不清的纠结,他们的智慧和能量依然在华夏乃至世界的土地上爆发。WTO 带来的是更广阔的空间与更残酷的竞争,这需要创业者们加倍的坚韧和努力。 “蔡振华球打不过我。”11月2日,记者问步步高总经理段永平,中国加入WTO以后,步步高如何面对时,段突然一语惊人。蔡振华是中国乒乓球球队总教练。记者望着段永平一张一本正经的脸,坚定地摇摇头说:“不可能。” 段永平莞尔一笑,脸上露出淡淡的狡黠:“蔡振华高尔夫球打不过我。打乒乓球,他右手———他是左手型选手,也打得过我。” 段永平穿着一件有些皱巴巴的、与他的肤色并不般配的淡黄色短袖T恤,盘腿坐在临时借来的一张凌乱不堪的宾馆床上。这是很地道的“围棋坐法”。 “我为什么要跟蔡振华打乒乓球呢?要想赢他,挑我的长项啊。” 段顿了顿,这才开始回答记者的问题,“既然你也喜欢围棋,我就拿围棋作比喻:在世界上,步步高充其量只是个业余3段、4段的水平,连职业初段的水平也达不到,而通用、IBM等公司是什么?是专业九段!与他们差远了!我才不和他们下棋呢!还不输得一塌糊涂!让我先练好内功,成为职业棋手以后再说!” 本色:真正的“生活空间” 面对中国加入WTO,段永平怎么没有豪情万丈或悲壮激情?按段的话说,加入WTO,“与我关系不太大,我还一样做步步高”。 斯说斯想,起码不合潮流吧? 其实,在中国企业家中,段永平一直显得很另类。 段永平的另类,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折腾”自己。七十年代末,段永平从江西来到杭州读完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分到伟大的首都北京。在人才集聚的北京电子管厂搞技术多好啊,可他突然丢下专业,去人民大学的经济系读研。1989年,当中国的硕士不说凤毛麟角,至少还是个宝贝的时候,段永平丢下铁饭碗,飞到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市,当上怡华集团属下一家小厂的厂长。这是一家怎样的厂呢———十几号人,亏损200万元! 这家小厂是生产家用电视游戏机的,这种游戏机早已行俏,全国生产它的厂家达数百家,而以“敢为人后”闻名的段永平敢为人后,照样从后跟进。他打出“小霸王”的旗号,“小霸王”竟就一下子红遍全中国。3年后,这家叫作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的小厂产值已达1亿元。 此时,电脑学习机走俏,段永平又敢为人后地跟进,“小霸王”电脑学习机又风靡全国,那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电脑的概念就是“小霸王”、《拍手歌》、成龙“同是天下父母心,

经典商业报刊杂志

第一名《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最擅报猛料的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成立于2001年,属南方报业集团,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推崇“新闻创造价值”,力求成为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具有极强的采访能力,被民间视为“擅报猛料”。 第二名《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最具反思情结的报纸《经济观察报》以“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以“理性、建设性”为办报核心理念,宣传口号是“以工业标准建设商业”。对此,主编何力解释:“我们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地观察经济走势,以全新的视角报道经济新闻。 第三名《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最亲民的报纸《中国经营报》创刊于1985年,倡导“终生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的企业理念,读者锁定在“拥有活跃的个人学习和消费欲望,对企业的经营和采购同时拥有建议甚至决策权”的商务管理阶层,曾因“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市场经济的实践者出谋划策”的办报宗旨而成为国内商业类报纸的领跑者。 第四名《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最可信赖的投资报纸《中国证券报》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全国性证券专业报纸,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报纸,海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证券报》的办报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证券的方针政策,传递金融、证券信息,评析金融、证券市场,普及金融、证券知识,促进中国发展。 第五名《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世界》:最佳信息化报纸《计算机世界》报创刊于1980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合作出版,是中国第一份面向计算机与信息产业领域的行业报纸。作为中国IT媒体的开创者,它报秉承国际传媒的出版经验,将国际化的经营理念融进办报实践,凭借IDG国际传媒资讯优势。 第六名《财经》 《财经》:最受尊重的杂志《财经》创刊于1998年,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财经》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对中国经济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第七名《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最渗透阶层生活的杂志创刊于1985年,定位于“讲述中国财富阶层的生意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国内财经类期刊中创刊历史较长、且仍然保持着创新活力与市场领先地位的杂志之一。《中国企业家》以“让企业家成为全社会最受尊敬的人”为宗旨,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理念。 第八名《销售与市场》 《销售与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杂志《销售与市场》是中国市场领域最具影响力、权威性的营销实战期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坚持“实用性、专业性、权威性、国际性”的办刊方针和市场定位,紧扣中国经济生活主旋律,与中国企业同频共振。《销售与市场》2002年被评为全国期刊百强并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第九名《IT经理世界》 《IT经理世界》:最前卫的商业管理杂志1998年创刊,从创刊之日起,《IT经理世界》就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商业管理杂志。它从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进步这个角度切入,逐渐进入各个行业的战略、管理和运营层面,探讨信息产业、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等各个行业的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第十名《中国财富》 《中国财富》:最具潜力的杂志由资深媒体人士领军,于2004年4月创刊。首期杂志运用倒挂式发行策略,采取一元的超低价格进入市场,一举成功销售30万份,成为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类杂志,此后又运用一系列促销手段将发行量稳定在财经类杂志的前四名。在内容方面,《中国财富》推出“审计足球”专题。

著名财经类报纸

著名财经类报纸 著名财经类报纸
财经报的全国排名是 21 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 经营报,在四大城市是如下格局,后面的数字为市场份额: 北京 经济观察报 27.99% 中国经营报 20.07% 华夏时报 19.27% 21 世纪经济报道(周五)16.87% 理财周报 8.61% 第一财经日报 4.56% 经济日报 2.62% 福州 中国经营报 50.31% 经济观察报 25.15% 21 世纪经济报道 21.04% 理财周报 1.37% 华夏时报 1.17% 第一财经日报 0.59% 经济日报 0.39% 上海 中国经营报 23.37% 第一财经日报 17.93% 21 世纪经济报道(周五)16.52% 经济观察报 14.33% 华夏时报 11.92% 经济日报 9.15% 理财周报 6.74% 广州 中国经营报 28.71% 第一财经日报 17.93% 经济观察报 16.33%

21 世纪经济报道(周五)16.00% 理财周报 9.81% 华夏时报 6.11% 经济日报 5.15% 财经类报纸按其服务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因新兴的资本市场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以证券、投资、理财为主的 证券报,主要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财经时 报》、《期货日报》等,它们以行业垄断为特征,具有鲜明的行业报的特点。 第二类,是由文化产业集团或传媒集团主办的纯市场化财经报纸,如《中国 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 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 日经济新闻》、《经济学消息》等,它们是目前影响市场主流的新派财经报。 国际三大财经日报: (1)全球财经新闻媒体的领袖:美国《华尔街日报》,目前发行量 185 万 份,居全美第二位,报纸的核心内容是金融、经济和企业,有 93.1 万网络读者 愿意支付每年 79 至 99 美元的费用浏览其电子版。华尔街日报的名言:你们不是 一般报纸的记者,我们的读者是依据你们的报道而做(投资)决定的。《华尔街 日报》对精确与公正要求十分严格,因为《华尔街日报》不同于一般报纸,许多 人要依据日报的资料做金钱投资的决定。 (2)国际化大报:英国《金融时报》主要报道商业和财经新闻,其发行量 的 70%在英国以外,本土只有 13 万份。 (3)发行量最大: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发行量达 300 万份之巨,属“本 土化的国际财经大报”。
2010 年 11 月财经类报纸广告前 10 强
排名 1 2 3 媒体名称 21 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财经日报 经济观察报 市场份额 22.34% 18.33% 11.45% 竞争指数 1.22 1.60 1.35

马来西亚经济观察

马来西亚 经济观察 Hong Kong, October 22, 2010 Economics Analysis Ricard Torne ricard.torne@https://www.360docs.net/doc/f82996678.html, Richard Li richard.li@https://www.360docs.net/doc/f82996678.html, 马来西亚2011年预算案 ?近日,马来西亚公布了其2011年预算提案这一重要的年度经济政策。促进公共-私人投资的多项措施成为本次预算案的重点。 ?政府计划适度增加2011年公共支出并将财政赤字小幅削减至GDP的 5.4%。财政状况仍能支持经济增长。 ?鉴于银行系统的充裕流动性,国内的高储蓄率和对外贸易经常项目盈余,筹集实现预算提案资金不成问题。 ?缺乏具体的中期财政整合计划引起了市场一定程度的担忧,但鉴于政府债务仍处于适度水平(按OECD标准衡量),还有充足的时间制定相关计划。 ?新预算案参数和语气基本相符,市场反应积极。 ?尽管资本不断流入,但鉴于出口的放缓与央行的积极干预,货币进一步升值空间有限。 图 1 图 2

马来西亚公布2011年财政预算案 2010年财政结算 2010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估计为GDP的5.6%(2009年为7.0%),与原财政预算相符。由于运营支出增长较快(尤其是工资,供给和服务,补贴),政府支出共计2055亿马币(GDP 的26.1%),高于原计划(1889亿马币)。由于经济的强劲增长(我们预计今年GDP将增长7.2%)和油价的攀升导致的财政收入的增加(增长了 2.2%,而原计划中预计收入会下滑6.4%)弥补了多余的支出。 中期内削减结构性赤字任务仍然艰巨 由于市场预计未来几年石油产量会下滑(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中期来看,如何削减赤字成为关注的焦点。政府誓言到2015年将财政赤字削减至 2.5-3.0%。2010年政府支出减少至GDP的26.1%,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但仍是亚洲财政赤字最高的国家之一。新的长期措施旨在推动今年启动的公共-私人项目发展,符合宏愿2020的发展目标(详见下文),该目标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资超过4440亿美元。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有助于吸引私人资本和提高生产力,并因此促进国家财政增收。收入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行业——销售税,企业所得税,特许权使用费和出口税收入。由于预期石油产量会有所下滑,未来政府有必要发掘新的收入来源以为其的支出融资。从这点上说,开征原计划将于2011年引入的商品和服务税(消费税)将有助于达成收入目标。但这在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前难以实现,该计划或已被推迟。 宏愿2020与2011年度预算案 近期,政府出台了被称为是宏愿2020的一系列政策以吸引国内外的私人资本,留住人才,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最终使马来西亚获得更大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到2020年发展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15.000-20.000美元)。这些政策包含于:?全国6大关键领域(犯罪,贪污,教育,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的政府改革项目(GTP)。(2010年1月启动) ?经济改革项目(ETP)。涵盖全国12个关键经济领域:金融服务(包括Islamic Finance),商业服务,农业,信息与通信技术,棕榈油,私人医疗,电子产品,教育,石油和天然气,旅游,批发和零售,大吉隆坡经济区。(2010年3月启动)?第十马来西亚计划,通过作用于GTP和ETP来设立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分配支出。 (2010年6月启动) 2011年,政府计划增加支出2.8%,达2120亿马币,同时财政赤字小幅削减0.2个百分点,至GDP的5.4%(455亿马币)。这部分是由于出台了几项包含于以上所提到的项目中的措施(尤其是一些私人/公共工程项目)。要实现第十马来西亚计划所作出的承诺,预计运营支出将增长7.0% 。由于2008年开始的经济刺激政策(总额达670亿)逐渐消失,发展支出将减少9.0%。鉴于国内外经济的强劲增长和物价的上涨,政府预计2011年财政收入将实现2.3%的增长,并估计2011 GDP增速将达5-6%(BBVA:5.0%),天然气产量会上升(6.1%,而2010年则增长了5.2%),原油产量也会增加(1.3%,2010年减少了2.6%)。 由于财政赤字和债务清偿要求的下降,2011年所需融资规模(649亿马币)将小于2010年(939亿马币)。约有57%将通过发行马来西亚政府债券来筹得资金。融资应该较为容易,因为1)银行流动性充裕,应该能够吸收发行的大多数债券;2)由于马来西亚拥有很大的经常项目盈余,而当前外债占GDP的2.3%,对外融资不成问题;3)2010年起,联邦政府债务约为52.7%,大大低于OECD占GDP95%的平均水平。

财经类报刊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财经类报刊行业 分析简报– 200402 深圳市国中道经济研究有限责任公司Knowledge Corpor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518003深圳市电话:86-755-2519 1291 东门北路1006号怡泰中心C座18楼传真:86-755-2519 1292 我们的理想Our Vision 构建中国经济及商务的To establish a research and intelligence network 研究和智囊网络with focus on the economy and businesses in China 我们的使命Our Mission 协助我们的用户及合作伙伴To assist our clients and partners to succeed 实现理想with our supports of knowledge and solutions 我们的理念Our Principles 以坦诚待人,以严谨处事;Honest, Straight-forward, Due care 以知识敬业,以创意取胜。Knowledge, Creative

文件名称中国财经类报刊行业分析简报 文件索引DCKM/E. 知识及资讯/10. 知识内容管理/分析简报 文件编制深圳/ 知识及资讯部 Knowledge Corporation/深圳市国中道经济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管理保密文件,不得外传 知识及资讯部,可查看全文 当前版本

第一节市场概况 一、基本类型 泛经济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传统的经济类报刊,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刊。一般来说,对市场经济 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报道角度往往着眼于政治,多以经济政策宣传为主。 如《经济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 证券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专注于证券、期货等领域的财经报刊,该类报刊提供的信息与读者的投资机会 及投资成败紧密联结在一起。 如《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 行业依托型财经报刊 主要指依托于某特定行业的财经类报刊,以行业信息资源为立足点,能够成为读者判 断一个经济现象,研究一个经济问题的重要参照。 如《中国产经新闻》、《中国贸易报》等。 新财经报刊 主要指办刊时间不长,同时关注故事、背景、观点三要素的财经报刊。处理新闻和信 息时更敢于描述、提供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提供原创新闻的号召下追求发现市场 机会和报道财经内幕。 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福布斯》等。 二、重要事件 2003年3月,《福布斯》中文版在中国问世,是继1986年《商业周刊》和1999年《财富》杂志推出中文版后第三本有国际影响的财经杂志推出中文版。 2003年5月1日,《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外资可以正式在中国开展书报分销业务。 2003年10月,《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获得了由美国MPR组织并颁发的“2003年度国际编辑奖”,表明了当代财经报刊的媒体监督作用已经受到了社会认同。 2004年1月5日,《经济日报·农村版》正式创刊。这是第一份以农村读者为服务对象的财经报刊。该刊面向广大农村地区,以报道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等内容为主。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来源:中国报业网2008-11-29 17:25:00【查看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以其敏锐的反应,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运作,源源不断地为商业精英人士提供最具深度、广度和最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倍受业内外人士的推崇,确定了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地位。七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发行量一直稳居财经报纸首位,发行网络遍及全国和香港,2007年的发行量已达到665,800份,广告营业额已逾亿,在财经媒体中占有近%的市场份额,不仅是广告收入最高,也是覆盖最多高收入、高职位、高学历人群的一份财经报纸。 创造新闻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传媒影响 从创刊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就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并以这样一个高度去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孜孜的推动着商业中国的发展。在这个定位的驱动下,《21世纪经济报道》秉承“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坚持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以推动商业中国发展为目标,发起并主办各种高端论坛、评选活动。 坚持新闻传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提倡新闻根植事实真相,以此来构筑媒体品牌价值的基础。在深入调查、深度报道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新闻节奏,加强点、面结合,推出了很多大型报道,以客观深入、讲求事实的报道风格享誉行内外,吸引了以公司高层领导者、中层管理人员、各界专业人士及政府高级官员为核心的读者群,得到各界商务人士的一致好评。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全国15个重点城市设有记者站,而且在纽约、开普敦、伦敦、华盛顿、硅谷、新加坡、巴黎、莫斯科、布鲁塞尔、东京等国际商业、金融中心也派驻记者,实现新闻采集网络全球化,生产第一手商业新闻,以全球视野关注商业中国,探究中国商业价值。 在坚持新闻专业化、逐步推进新闻全球化的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不断与时俱进,推出新版块,改变出版周期。推出了“新资本”版块、创立了奥运版块,在保持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新闻报道的节奏,满足读者的需求。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但《21世纪经济报道》始终如一的坚持新闻的独立性,坚持“新闻就是新闻,经营就是经营”,坚持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因为《21世纪经济报道》坚信这样的品牌才是最有价值的。在内容上报纸尊崇“新闻创造价值”,坚持新闻根植事实真相,不断的打造报纸内容的影响力,再通过内容的整体影响力来推动经营的前进;同时经营部门持续的去举办非常有影响力的市场活动,延续品牌的价值,履行一个媒体除了新闻以外的其他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