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 燕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 燕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 燕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陈燕

摘要】对41例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病例进行了分析,并从

年龄、药物、饮食等方面探讨其原因,给出若干预防方法及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症老年护理对策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

来自血糖,低血糖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老年由于自身生理特点,极

易发生低血糖。我科自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41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昏迷患者,现将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般资料DM患者出现低血糖症者41例:1型3例、2型38例,其中男性1

7例,女性24例,年龄68—79岁,平均64.7岁,并发症情况: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19例,大血管并发症23例,神经病变16例,血脂代谢紊乱15例,无合并症者5例。41例患者中有饥饿感者38例,出汗36例,心悸33例,行为异常1例,昏迷2例,无症状者2例(测血糖时发现)。诱发原因:药

物使用不当19例占46.3%,(其中使用胰岛素15例,磺脲类药物4例),饮食因素16例占39.0%(其中摄入葡萄糖不足13例,误餐2例,空腹饮

酒1例),运动因素6例占14.6%。1.2诊断标准参照Whipp三联征:(1)低血糖症状。(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3)供

糖后低血糖症状缓解。1.3临床表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昏迷、偏瘫等症状,甚至有极少数患者无临床症状,监测血糖

时发现。1.4治疗结果确诊后立即静脉注射或口服50%葡萄糖40~60

ml,根据情况再予静脉滴注10%或5%葡萄糖,严密监测血糖,使血糖稳定

在7~10mmol/L,全部病例经抢救治疗后均好转。2原因分析①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过量或使用时间不当,是引发低血糖症的最常见因素。老年人患

有多种疾病,可能同时服用的药物能增强降糖药物的效应。已知磺胺药H2受体

拮抗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可增强降糖药物的作用。可能是诱发低血糖症的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

择半衰期短、作用相对较弱的降糖药物,宜从较小剂量开始治疗,根据血糖情况

逐渐增加剂量。②控制饮食时采用饥饿疗法,摄入主食过少或因发热、感染、情绪等因素,进食过少;其他原因(记忆力差、忙碌等)导致两餐间隔时间过长,

均可使外源性葡萄糖摄入不足而引发低血糖,空腹饮酒时酒精可抑制肝脏释放葡

萄糖,也可导致低血糖。③运动可加强肌肉细胞对能量的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量过大或运动强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均可引起低血糖的发生。④有些DM患者病程长且并发心、脑、肝、肾、神经等多器官损害,常无低血糖症状,如果未能察觉自主神经警告症状,而迅速陷入昏迷或惊厥者即导致未察觉性低血

糖的发生。3护理对策3.1加把认识和防治低血糖作为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

患者糖尿病教育的首要内容,让患者和家属了解低血糖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处理方法,一旦发生,能及时自救或施救。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监测血糖,告知患者低

血糖容易发生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可增加监测血糖次数。指导患者了解各种

药物的作用特点、服用方法、药物副作用,严格遵医服药,勿擅自加用“偏方”、“广告药”。胰岛素选择正确剂型,准确的剂量,规定时间内注射,避免注射到血

管内或肌肉内,以防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导致药源性低血糖发生。3.2密切观察

病情低血糖容易引起脑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血

液流变学异常、动脉硬化,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性降低,加之低血糖时拮抗调节激

糖尿病疾病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规

糖尿病疾病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规 谭茶玲 概念: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长期的高血糖及伴随的蛋白、脂肪代谢异常,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发病率较高:80年我国30万人口调查发现,DM发病率为6.09‰;目前我国有患者三千多万,居世界第二位。男女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患病率与年龄和体重超重却显著相关。(北京:40岁以下DM患病率为1-2%,40岁以上者为3-4%,个别报告退休干部可达12%);体重越超重,DM患病率越高。 糖尿病的分型(Classification): DM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一、1型糖尿病:约占5%DM病人,发病与胰岛素(Ins)分泌绝对不足、免疫介导有关。相对特征: 青少年起病 起病急,症状典型,有自发酮症倾向 对Ins敏感 有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血清中胰岛素、C肽水平低 二、2型糖尿病:约占90%--95%DM病,发病与胰岛素(Ins)抵抗和(Ins)分泌不足 有关。 相对特征: 多有肥胖或肥胖前病史 多成年发病(40岁以后发病) 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无酮症倾向 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血清中胰岛素、C肽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对胰岛素不敏感 (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ic Mellitus. GDM) 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IGT或DM均为GDM,已有糖尿病的女病人以后妊娠不包括在内。这些妇女在产后5~10年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 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一)1型糖尿病: 与某些HLA有关,有家族遗传史;当病毒感染时可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以致胰岛素不足,发生1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管理制度

2011年南亩卫生院糖尿病管理工作度 一、目的 通过以我院服务为基础,以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采取社区一般人群健康教育、个体化的患者管理和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指导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糖尿病防治体系。 二、内容与方法 1.患者的发现 (1)通过我院和乡医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检测血糖来发现、诊断糖尿病患者; (2)重点人群的筛查。包括:45岁以上人群、超重或肥胖人群、高危人群等; (3)通过以往人群健康档案、基线调查、各种体检、收集我镇内现患病人等途径。 2.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诊断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其中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 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若为静脉血葡萄糖水平,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标准见表1,推荐用此方法;若

用毛细血管或全血测定葡萄糖值,其诊断分割点有所变动,标准见表2。 表1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200mg/dl) 表2 糖尿病及IGT/IFG的血糖诊断标准 血糖浓度[mmol/L(mg/dl)] 全血血浆 静脉毛细血管静脉 糖尿病 空腹≥6.1(110)≥6.1(110)≥7.0(126) 或负荷后2小时≥10.0(180)≥11.1(200)≥11.1(200) 或两者 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如行检测)<6.1(110)<6.1(110)<7.0(126) 及负荷后2小时≥6.7(120)≥7.8(140)≥7.8(140) ~<10.1 (180) ~<11.1 (200) ~<11.1 (200) 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5.6(020)≥5.6(100)≥6.1(110) ~<6.1 (110) ~<6.1 (110) ~<7.0 (126) 及负荷后2小时(如行检测)<6.7(120)<7.8(140)<7.8(140) 正常 空腹<5.6(100)<5.6(100)<6.1(110) 负荷后2小时<6.7(120)<7.8(140)<7.8(140) 3.登记 对于新确诊或各种方式发现的患者,要进行患者信息登记,要求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一般信息、

浅谈老年人糖尿病护理

浅谈老年人糖尿病护理 【摘要】阐述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根据老年人糖尿病的具体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专家称之为“万病之源”,其致死率仅次于肺癌、心脑血管病,号称“人类第三大杀手”。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据 WHO 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病人 1.75 亿,预测到 2025 年将上升到 3 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体内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循环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其代谢紊乱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本文主要阐述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和

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60 位患者均为老年人,年龄 60―92 岁,平均年龄67.4 岁,其中男性 87 例,女性 73 例,全部患者均为 2 型糖尿病。 2 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2.1 老年人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2.1.1老年期引起的糖尿病此类糖尿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因查体或因发生心、脑、肾、眼合并症才引起警惕,进一步检查发现了糖尿病,几乎都是 2 型糖尿病。 2.1.2 青壮年起病的糖尿病进入老年期此类糖尿病特点为起病早、病程长、病情重,部分为 1 型糖尿病,并发症较多。 2.2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但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点为: 2.2.1患病率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尤其是女性。 2.2.2体型肥胖者多,且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即 2 型糖尿病。 2.2.3病情轻,易漏诊,发病多隐匿,症状不典型,以多饮、多尿较多。

护理学老年糖尿病论文

护理学老年糖尿病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糖尿病是临床上内科多发的代谢紊乱性疾病[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医学界关注的世界问题[2]。由于患病群体的特殊性和患病年限普遍较长,长期的治疗使患者陷入负面情绪和消极治疗状态,引起以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的分泌,和胰岛素发生拮抗,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康复[3]。据报道[4],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将极大地改善患者病情。基于此,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患者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3.2±4.7)岁,平均病程(8.4±3.3)年。对照组患者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3.4±4.8)岁,平均病程(8.5±3.4)年。两组患者一般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生理指标情况。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1)健康宣教: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自身体质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方案,使患者加强对糖尿病的认知和自身护理;(2)综合护理:加强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深度沟通和交流,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给患者讲授疾病的发展阶段和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排除负面情绪。此外,教给患者自己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配合急救,急救护理期间适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情况;(3)用药护理:督促患者养成按时按量服药的习惯,正确注射胰岛素;(4)饮食干预:低钠低脂高纤维饮食,宜食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5)建立温馨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老年患者的孤独感较强,社会价值意识缺乏,抑郁焦虑。因此,有必要和家属进行沟通,帮助患者重塑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并早日回归社会;此外,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促进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血糖水平接近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血糖水平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不断上升,各种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随即出现,过度肥胖以及高血压等均会引起老年糖尿病的发生[5]。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缺乏典型性且发病率高,时常出现低血糖等不良症状和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主要为以60岁以上患者为主[6]。糖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5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并检验其TG、TC、HDL-C以及LDC-C;结果实验组TG(5.42±1.27)mmol/L、TC(2.82±1.08)mmol/L、LDL-C(3.37±1.11)mmol/L均高于对照组TG(4.01±0.62)mmol/L、TC(1.61±0.68)mmol/L、LDL-C(2.49±0.79)mmol/L,而实验组HDL-C(1.32±0.54)mmol/L低于对照组(1.64±0.71)mmol/L,并且实验组血脂异常发生率36.5%明显高于对照组11.5%,且P<0.05;结论跟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TG、TC、LDL-C升高,HDC-C降低,因此血脂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手段。 标签:糖尿病;血脂;检验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而引起的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血脂检验已经成为诊断糖尿病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该类方法主要是检验人体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别检验并对比了52例糖尿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主要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经胰岛素检测均确诊为糖尿病,男患者31例、女患者21例,患者34岁~65岁,平均年龄为(41.3±3.4)岁;现另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5岁~63岁,平均年龄为(4 2.1± 3.1)岁。将两组检验对象性别、年龄逐一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试剂和仪器本次检验所需要的试剂是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原装试剂,并且均能正常使用,检验所需仪器为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血液采集方法所有被检验对象在采集其血液前1个月便开始维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饮食的清淡、禁烟禁酒,并禁止服用任何会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药物。采血应该选择在早晨空腹,每人采血量为3ml,被检验对象应该在3h内完成TG、TC、LDL-C以及HDC-C等血脂指标的检验。 1.2.3检验方法关于被检验对象甘油三脂水平(TG)、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护理问题的研究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护理问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27T14:21:41.1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3期作者:马晓丽 [导读] 就我院近几年接待的临床糖尿病患者来看,其发病率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而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卫生院新疆乌鲁木齐 831403) 【摘要】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机能不断下降,而大部分器官也逐渐衰竭,故而不良影响更为严重。针对老年人糖尿病除了要做好相关的治疗之外,还应加强护理,而近几年相关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研究来看,主要应注重患者四个方面的护理问题。为此,本文展开了相关探讨,对老年人糖尿病护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事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护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01-02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者相对不足而造成的脂肪、糖、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从而造成糖尿与高血糖的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就我院近几年接待的临床糖尿病患者来看,其发病率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而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老年人糖尿病严重情况下可能并发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心衰、眼底出血等[1],甚至会造成患者的肢残或截肢,因此对患者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加强重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做好治疗,也要加强护理,而相关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饮食、心理治疗、药物及运动四个方面,为此本文进行了这四个方面的护理问题探讨。 1.饮食护理问题 老年人常年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生活习惯,一旦发生糖尿病后,护理人员必须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因为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改善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属饮食的控制。在一些医院中,少数护理人员或者患者本身及其家属认为,老年人体质在下降,为了增强其体质与营养,就应加强高脂肪与高蛋白等营养丰富食物的摄取,但这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而言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极易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脂血症、血压升高、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等[2]。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控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尿糖的有效控制,必须注重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量。本文建议,以中药为辅,将我国传统食谱融入其中,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才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血糖,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心理治疗护理问题 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尤其是在知晓自身体质下降与身体衰退情况下患有糖尿病,焦虑、恐惧与担忧等心理更为明显,若长时间处在忧郁心理下,老年患者极易发生抑郁症,从而对治疗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医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抑郁症苗头时,未能给予及时的干预,导致情况加重,最终患者拒绝治疗或者不配合治疗,情绪低落,造成激素上升而引发血糖的继续升高而病情加重。在与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沟通与交流中不难察觉,他们大部分都有着十分严重的思想包袱,认为他们的病情会加重儿女的经济压力与负担,这无疑会加重他们拒绝治疗的念头,从而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困难。为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同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采用恰当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糖尿病科普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如何有效预防与减轻糖尿病,让患者尽量认识本病的相关知识(病因、因素及控制方式),使得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从而更好的控制病情,降低糖尿病加重的几率。 3.药物护理问题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给予必要的降糖药物治疗,其中包括一些口服药物,此时应在各类药物药性了解与控制下给予患者服用,同时要对于药物副作用有一定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保障患者口服药物的安全。与此同时,在胰岛素形成与治疗时,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医嘱实行,而且必须严格控制胰岛素剂量的应用与时机。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胰岛素形成与治疗并非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效,因为老年患者的特殊性,身体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慢,体内运行机制不稳,而且极易受到病毒侵蚀,因此可能对胰岛素产生负面效果,比如说发生低血糖症状等。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制度按时查房,针对胰岛素敏感患者要及时补救与关注;同时,若发现患者出现疲乏无力与心慌等症状,则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现象,还要降低患者血糖,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调整用药的成分与剂量[3]。 4.运动护理问题 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加强运动护理,因为运动属于体质增强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而运动护理也是护理治疗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运动护理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新陈代谢,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过剩的胰岛素含量,从而避免出现血糖增高现象。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若能给予合理与科学化的运动护理,那么即使少量的药物也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为此,老年糖尿病患者若条件允许,则应主动与积极进行运动护理,比如说每天适量进行运动,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则可以促进药物的有效发挥,并且能起到增强食欲的效果。当然,除了要避免血糖升高,还应防止血糖的过量降低,建议患者饭后进行适量运动。运动护理中要避免患者运动量过大与过量,因为过量或者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休克。运动护理要针对老年患者自身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运动量与运动方式,而近些年相关的研究发现,步行属于最为合理与有效的运动方式,因为步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对于药品的吸收有着促进作用;当然,护理人员要指导与教会患者选择比较持久的运动方式,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糖尿病症状的持续缓解;运动的量与方式还应根据患者体型来抉择,比如说瘦小的患者要减少运动量,而肥胖的患者则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在加强运动护理过程中,还应注意感染的预防,在患者运动后要及时将汗渍等处理干净,保持卫生与清洁,避免感染与防止病毒的侵蚀,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而其临床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始终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故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为此,要制定合理与科学的护理策略,做到有效、科学、全面、合理与系统化,充分保障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人身安全。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加强血糖控制,还应提高自身体质免疫力,避免病毒感染,故而在饮食、心理、药物及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必须加强这四个方面的护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此外,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加强自身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尽量消除不良影响与情绪,从而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自身的康复效率与质量。【参考文献】 [1]黄永丽.老年糖尿病患者首次住院的护理问题及其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7):2204-2205.

糖尿病个案护理

个案整体护理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0901 钱佳丽 基本资料: 科室:西内一床号:628 门诊号:70175771 住院号:0273016 姓名:沈伯泉性别:男年龄:80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 入院诊断:中医:消渴西医:2型糖尿病 入院时间: 2011.10.12 10:00 入院时令:秋发病节气:寒露后 入院介绍:对症宣教,住院须知(饮食、休息、卫生、探视、陪客、物资保管等等) 入院原因:发现血糖上升10余年,控制欠佳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10余年发现血糖上升,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服用口服药治疗,近半年来,血糖控制欠佳,出现多尿,口干症状,体重减轻,检测空腹血糖控制在15~20mmol/l左右,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更换多种口服药物,目前口服诺和龙每日一次,每次一粒,二甲双胍缓释片0、85每日两次,血糖仍控制不佳。今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查空腹指末血糖17.0mol/l,门诊拟“1型糖尿病”收入院,患者病程中否认意识不清,深大呼吸,否认肢体麻木,近期有视力模糊。拟诊“2型糖尿病”收入院。 患者半年来,胃纳夜眠可,排尿多,排便可,体重减轻3~4公斤。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多年前有阑尾切除手术,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承认有血吸虫病疫区接触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否认烟酒嗜好。 婚育月经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体温:36.2 °C 脉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mmHg 神清,气平,面容萎黄,精神稍软,双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清,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空腹指末血糖17.0mmol/l 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 疾病认识: 概念: 糖尿病是有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 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症。除碳水化合物之外,尚有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因和机制:与遗传、自身免疫反应及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诱因,免疫损伤是结果。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创伤、手术、精神刺激、多次妊娠与分娩,其中病毒感染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分类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大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异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临床上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为主。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论文

附页: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 (小初号加黑黑体、居中) 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 (初号加黑黑体、居中) 题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4号加黑宋体、居中) 学生:XXXX 指导老师:_XXXX XXXX年XX月XX日(4号居中)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 结果:(1)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分析患者社会、文化、心理等背景.有针对性的帮助不同层次初次患病的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克服对糖尿病的不正确的认识,重点是让其切实认清糖尿病危害;(4)对不同病情的患者,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血糖的合理化建议,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5)帮助糖尿病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重点是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6)提出糖尿病人日常生活的个人清洁卫生的注意事项,帮助病人预防皮肤粘膜及软组织感染;(7)帮助患者养成合理进食习惯,.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消耗健康资源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其中,环境因素即食物供应的极大丰富和静态的生活方式,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患2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治愈的办法。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容。(1)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常见的分泌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其致病的中心环节是由于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或组织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紊乱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多尿、口渴多饮、易饥多食,以及消瘦(体重减轻)、乏力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昏迷,或非酮症高渗综合征。但不少病例长期可无“三多一少”症状,直至出现严重器官损害方诊断本病(2) 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及自我监测五项容。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无论是口服降糖药或是应用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都是必须而且要终身坚持的,住院期间让病人掌握正确、科学的饮食方案有利于长期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根据年龄、身体情况,疾病状况制订适合运动类型的强度。如散步、慢跑,避免过度劳累。,所谓“迈开腿管住嘴”(3)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分泌代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3例,女67例;年龄60—86岁;病程1—30年。空腹血糖(10.84-3.61)mmol/L,餐后血糖(16.64-2.8)mmol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

糖尿病管理工作规范 为统一全区糖尿病人的管理工作,规范开展糖尿病查、治、管、转、报等环节的工作,畅通运行糖尿病人管理流程,更好的服务我区糖尿病人群,特制订本规范。 一、目的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保障,以糖尿病防治结合专科门诊为纽带,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在我区全面开展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促进早诊早治,对现症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目标 (一)近期目标 搭建糖尿病社区管理的工作平台,组建工作队伍,提高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规范社区糖尿病防治措施,顺利开展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二)中期目标 1、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2、通过多种途径发现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及有效管理,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康复工作,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远期目标 建立起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经济有效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减轻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我区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流程 按照“查、治、管、转、报”的工作流程,建立起病人发现、登记报告、基调建档、规则治疗、分类管理、双向转诊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机制的前提是多渠道的发现糖尿病人,核心是加强专科门诊建设、实施规则治疗,将糖尿病人逐步归口到专科门诊治管,关键是建立起畅通、有效的双

向转诊工作制度。 (一)病人发现 1、发现渠道 个例发现渠道,也是日常发现渠道,主要有: (1)机会性筛查(诊疗发现)镇、村医生在平常临床诊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糖,在就诊者发现或诊断糖尿病患者,是日常发现患者的主要渠道。一旦发现空腹血糖≥5.6mmol/L,应建议其进行OGTT检测。 (2)家庭访视通过村医生为主的上门服务等机会收集其他医疗机构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集中发现渠道主要有: (1)建档发现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基线调查等途径发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2)高危人群筛查根据高危人群界定条件和特点,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是早发现的主要手段,常用方法有空腹血糖检查和OGTT 检测。 (3)体检发现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体检或其他形式的体检发现糖尿病患者。 (4)主动检测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促使高危人群甚至一般人群主动检测血糖来检出患者。 2、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 (3)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3、糖调节受损诊断 (1)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静脉血糖≥5.6mmol/L~<7.0mmol/L (2)糖耐量减低(IGT):OGTT中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 4、高危人群界定 符合下列一项条件者即为高危人群: (1)曾经有轻度血糖升高者(即空腹血糖受损者和糖耐量减低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3)肥胖和超重者(体重指数≥24kg/m2) (4)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妇女

浅谈空巢老人的护理

浅谈空巢老人的护理 ——怎样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护理 作者:李菲金和平 【摘要】目的正确地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更有效的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护理,让他们能快乐的安度晚年。方法2010年12月,通过观察与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参加活动、锻炼以及和外界交流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充实,很快乐,反之,则易引起心理问题结论多与老年人交流,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关键词】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健康教育生理心理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结构的演变,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空巢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其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对空巢老人的关心与护理。给予空巢老人实际的帮助和必要的情感支持,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今后护理工作的侧重点。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成家立业后离开老人另组家庭,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趋势。 1 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龄高峰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转型相伴随,加之子女减少、家庭小型化,“空巢”现象日益凸现。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化,老年人比例每年在成倍增加,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的90%,空巢现象将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关心和重视空巢老人健康问题,满足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开展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十分必要。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专家预测3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调查发现,空巢老人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很多:a)空巢综合症【1】:长期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因子女求学、工作、成家等原因远离而独居在家。这些“空巢老人”因独居而遭遇孤独,心情抑郁.他们在子女纷纷离开之后,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和漫长的独居生活,产生各种异常心理反应。其核心问题是缺乏亲爱,爱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状态,是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缺乏爱,其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命质量下降。空巢综合症还会导致人的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失调和减退,抵抗力下降。空巢老人面临着身体状况差、患病率高、行走不便等问题。从我们走访调查看,空巢老人大多抑郁、惆怅、孤独、寂寞及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质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症【2】。b)患病率增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项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容易患病。而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3】。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和护理,这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c)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逐渐减退,做饭、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甚至起床、穿衣、洗漱、进食、室内活动等简单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使得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造成恶性循环。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一般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与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发表时间:2015-09-30T15:30:50.0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作者:杜希梅 [导读]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人民医院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综合征,多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微生物感染等作用于机体导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杜希梅(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人民医院 266400) 【摘要】通过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阐述各种护理措施在治疗糖尿病的应用,使大家认识到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50-0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综合征,多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微生物感染等作用于机体导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采取的措施不当,可能造成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 疗措施必须以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通过饮食、精神、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护理,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康复。 1 饮食方面临床特征及护理1.1 临床特征饮食习惯不合理,饮食结构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肥胖引发糖尿病。 1.2 护理措施由于糖尿病患者对控制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的制约等原因,改变饮食不良习惯非常困难,致使热量过剩、病情波动、久治不愈。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反复讲明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使其了解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最根本的疗法之一,糖尿病患者必须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其次,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饮食应定时、定量、定餐,要求主副食都控制。主食以粗杂粮为主,如糙米、面、玉米皮、麦皮等,每日400~800克,蔬菜应选择含糖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空心菜、芹菜等。在进餐时可先吃些脂肪少,体积大的菜肴,然后再进主食,控制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忌食油炸食物。因水果含糖量较多,故不宜多吃。蛋白质可选瘦肉、鲜蛋、鱼类等,用植物油烹调。因瓜类、豆类含糖及脂肪较低,它们既能补充维生素,又有利于肥胖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故可选择为理想食品。应配合适量的体力活动,提高饮食控制的效果。第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做到不吸烟、不喝酒。 2 心理方面临床特征及护理2.1 临床特征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理压力很大,失去平衡,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表现为怀疑和否认心理,失望无助心理,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悲观失望心理。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在初患病时,由于疾病来的突然,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开始出现怀疑和否认心理,随着病情的反复和久治不愈,又出现失望无助心理、焦虑恐惧心理和悲观失望的心理。此种心态,自然会消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2.2 护理措施首先,患者出现怀疑和否认心理时,心理疏导十分关键,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耐心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改变对疾病怀疑、拒绝治疗的心态。其次,患者出现失望和无助心理时,要向患者主动热情地解释有关问题,恰当地说明病情,增加患者自我调控的能力。用宣泄法使积聚在患者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掉,以升华法转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复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前景,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第三,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时,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第四,患者出现悲观失望心理时,主动与患者谈心,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病情变化、检验结果主动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感染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3 运动方面临床特征及护理3.1 临床特征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认识不足,或因体虚乏力不愿活动致运动量不够以及运动不合理而加重病情。 3.2 护理措施首先,要深入宣传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鼓励患者适度运动,提高患者对运动疗法的认识。合理的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基本治疗,其能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改善血脂代谢,促进全身各系统的新陈代谢,以达到控制体重,降低血糖,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目的。其次,为老年患者制定不同强度的锻炼措施:应选择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如气功、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运动前少量饮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二是运动要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三是运动前做好充分运动准备工作:如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促进血液的循环。 4 用药方面的临床特征及护理4.1 临床特征正规用药治疗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所以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在老年糖尿病肝肾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时,应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但是用胰岛索更要防止低血糖,剂量不可过大,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视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错剂量。 4.2 护理措施首先,要维持血糖到正常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向患者说明药物的种类、特征、作用、副作用、用药方法,不要擅自增减药量或乱用市售新药,药量和品种变化应及时同医生商量。其次,帮助患者正确测血糖。指导测糖方法,让患者反复练习,直到患者单独测定准确为止。第三,帮助其解决胰岛素注射技术问题。教会胰岛素的抽吸法、注射量、注射时间、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以及在注射过程中发生副作用的简易抢救方法等。 小结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终身的,但也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只要真正认识到病情的发生机理以及掌握控制病情的日常护理方法,做到合理饮食,劳逸适度,心情舒畅,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能够做到控制病情,实现安享晚年的目的。 参考文献[1] 林丽.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现代医学卫生,2005.21(9):1151.[2] 钟学礼,朱禧星.临床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302-303.[3] 孟昕.糖尿病教育的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27.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糖尿病的护理 一、概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 二、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血糖/高血糖与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稳或突发事件有关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感染、创伤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高于机体需要量 3、有感染、受伤的危险与糖尿病病人组织中糖含量高及免疫功能受损有关与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功能障碍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 5、知识缺乏与糖尿病缺发相关知识及保健措施有关 6、焦虑与血糖控制不稳定及需长期治疗有关 三、护理措施 1、患者血糖控制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可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避免过度疲劳。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加重或感觉不适,应适当休

息. 2、严格饮食管理,给予糖尿病饮食。 3、遵医嘱糖尿病治疗,观察降糖药的副作用,及时处理低血糖。如出现心慌、脉速、出汗、饥饿感,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报告医师并抢救处理。其处理:一旦确诊低血糖发生,立即口服能快速升高血糖的物品,如一杯饮料(雪碧、可乐、果汁等)、糖果(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糖水(温开水冲白糖或葡萄糖25~50g)、口服葡萄糖片、一勺蜂蜜或果酱等,如果5分钟内症状仍无改善,应再服糖1次,若10分钟仍无改善,考虑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切不可用低热量饮料或甜味剂食品治疗低血糖。 4、评估病情变化,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及体重等情况,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5、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注意运动安全.如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禁止运动:血糖〉 16. 7mmol/l.或空腹血糖〈4. 5mmol/l (应适当加餐后再运动);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心悸,气促,恶心,眩晕;身体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视物模糊等。 6、协助口腔及皮肤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鞋、袜,防外伤致足部感染。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_对策毕业论文

三峡大学全日制自学考试 毕 业 论 文 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层次: 交稿时间: 联系电话: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班级:护理18班姓名:鲍琴琴指导老师:郑超英 【摘要】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的、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前言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老年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糖尿病肾病有年龄大,病程大,并存疾病多的特点,且多年无任何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病。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本组为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科室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60-86岁;病程1-30年。空腹血糖(10.8 4-3.61)mmol/L,餐后(16.6 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 患者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护理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变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人口发展趋势,通常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是60岁。本课主要介绍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即年龄在60岁以上的全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其患病特点是发病率高,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尿糖阴性,并发症多。 一、概述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全部糖尿病患者,包括两部分病人。一部分是60 岁以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是 60岁以前确诊,而后进入该年龄组的病人。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32个调查点。根据经济收入的高低,按6个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划分,即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和四类农村进行抽样。其中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9925人,其中男性4987人占50.25%,女性4938人占49.75%;城市4617人占46.5%,农村5308人占53.5%。收集的样本男女均衡、城市均衡。 上图是60岁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平均值,可以看到该人群空腹血糖平均是5.18,按性别差异,男性是5.15、女性是5.2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按城乡差别,城市平均空腹血糖是5.54,农村是5.04,城市也明显高于城乡。这就提示出在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的倾向是女性多于男性,城市多于农村。

上图是 60岁以上人群空腹血糖的分布情况,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5岁为一个阶段划分、分组,可以看到各年龄组的血糖平均值。各个年龄组空腹血糖水平在第90百分位点上的值在6.01-6.60之间,明显高于 WHO 和 IDF 的诊断标准,有超过10%的老年人存在着糖调节异常。 上图是 60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看出发病率的高低跟经济收入排序一致。以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最高是16.97%,最贫困的四类农村为最低为1.94%。 美国是糖尿病发病率高发的国家,根据美国 CDC1999 -2002年美国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美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是20.9%,我国老年糖尿病发病率已经接近美国这种高发病的国家。所以糖尿病是老年人群面临的一个患病率高和流行广的慢性健康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