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因此, 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 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

一、创新教育的内容
1.创新的本质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创新的本质就是进取和超越, 就是“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和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创新作为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 主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 而培养这种人并非任何一种教育都能奏效,只有实施创新教育, 才能培养创新人才。

2.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就是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 运用创新学理论以创造性思维为桥梁,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具体内容包括:
(1)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
的强烈的创造、创新要求的心理内在驱动力、推动力。

创新意
识的
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就是指对已知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过程和有所创新的一种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桥梁。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就是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 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

创新能力的培养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

(4)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 不畏艰难的勇气, 锲而不舍的意志, 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独立思考, 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创新人格在创新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

二、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创新
1.树立创新教育观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 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 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 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

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 发展学生个性。

以人为本, 主要是指学
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应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 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

因此, 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

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学生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2)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 , 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

教师应在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 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2.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搞好教学改革, 在新的创新教育观的指导下,推动教学的创新, 用改革后的教学工作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1) 改革教学内容, 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时代性, 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内在要求。

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整合教学内容, 要注意吸收新知识,新观点, 新方法,摒弃一些陈旧的教育内
容,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更多地了解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要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创意拓展思考的自由度, 摆脱思维定势, 倡导逆向思维。

(2) 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教学方法, 造成学生学习惯于“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
立思考。

要改变教学方式, 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 教师要从单纯讲授知识的“广播员”变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向导”和“教练” ;要从教师的单向灌输, 转变为交互性教学和协作式学习,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发现,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将学生从“吸收——储备――再现”的过程中解放出来, 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过程.要更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生动情景, 使学生参与讨论, 参与研究。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 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 让学生既学到知识, 又学会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因材施教,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推行教学上的个性化教育模式。

在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

(3)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
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3.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要求
进行教育创新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 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

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化, 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同时, 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 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因而,教师既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也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其一般方法论, 向多元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4.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对整个教育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控、激励、强化和监督等作用, 虽然评价体系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力但会促进或抑制创
忆性的考试, 严重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发展, 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思维的僵化。

因此, 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 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

三、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当前学校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综合素质是好的, 但由于目前学校教师普遍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 创新意识还较淡漠
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

这种缺憾直接表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 如开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就知识讲知识多, 教学法研究少; 照本宣科多, 因材施教少; 主动参加和指导各类创新性比赛少;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少等方面。

因此, 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1. 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师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 采取经费保障、政策优惠、工作量减免等措施, 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推动教师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 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本领, 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建设创新性教科研团队
在现代社会, 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必须由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转变, 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日渐依赖于学术团队高效的工作。

“整体
大于部分之和” ,学校应在多学科交叉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下, 创造条件并引导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教科研团队。

特别对能够培养学校师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各类大赛, 如各学科奥林匹克大赛、各类知识竞赛、电脑电子设计等, 学校都要高度重视, 制定措施,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课题组等形式开展工作。

通过组合教师个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产生能量放大效应。

3.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竞争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 促使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竞争压力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 激发教师的综合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