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5-05-12T10:55:39.6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3月总第151期供稿作者:刘燕
[导读] 有利于高职高专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使课程特色鲜明;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刘燕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了合理的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对开展双语教学应加强和改善的方面做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双语教学模式与方法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语言教学的教学系统,一般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1]。我国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外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形式的教学[2],这种解释更加明确具体。在高等职业院校,尤指用两种语言讲授非外语类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两种语言为工具,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的意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利于高职高专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使课程特色鲜明;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专业英语和学生的专业联系密切,比较适合学生的需求,因而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不但能学到英语知识,更能学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大城市就业是很有帮助的;第三,有利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的发展。要进行双语教学,教师要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其他相关的英文文献,带动自身的专业学习,掌握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给学生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在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从而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在探索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总结,发表教学论文;第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医学上的知识有些内容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有时候两种语言之间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很难找到意思完全相同的确切的表达,阅读翻译成中文的内容有时候反而更难于理解,而有些英文原版教材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直接阅读英文原文会更容易理解。
二、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现在高职高专的双语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同学校的教师选用教材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综合,并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归纳出适合高职高专的双语教学模式,此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英文专业词汇渗透式双语教学。把英文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渗透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成分,重点是英文专业词汇的讲解与记忆。授课之前,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对讲授的课程内容做好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充分准备。备课时在每一章节先根据专业内容准备相关的专业词汇,从中挑选几个便于理解本章内容的基本专业词汇,以备在课堂上反复口述。本阶段适用于学期开始时进行。
第二阶段:英文专业语句穿插式双语教学。有意识地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于课堂教学中,重点是英文专业语句的理解与记忆。每个章节都准备几个典型的专业描述语句。在开始讲课时,这些典型句型可用中英文穿插讲述,学生听懂后即可全用英语反复口述,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典型专业语句的描述。本阶段适用于学期中间进行。
第三阶段:英文思考问题完全式双语教学。逐渐扩大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比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阶段适用于前两个阶段进行的比较成功的情况下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运用。
以上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 “词汇渗透——语句穿插——思考问题”的“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其中,第一阶段是基本前提,第二阶段是根本保证,第三阶段是理想目标。以下图表是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具体说明。
图示: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说明
2.关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好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关键,作为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双语教学,其教学方法的作用更为明显。作为专业课程,首先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然后才能谈得上双语运用。因此,在知识内容与英语语言的运用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即宁可多用汉语讲授,也要让学生把内容弄懂,避免把双语课上成变相的公共英语课。这样,使学生头脑中构建起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英语专业词汇和基本句型,培养学生阅读、翻译英文文献的能力。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找到一种更加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使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参考文献
[1]Colin Baker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3.
[2]王军王莹 “双语教学”模式的界定和实施原则[J].基础教育研究,2002,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