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案

学习之前,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曹禺和《雷雨》的文学常识。

2、梳理剧情,分析矛盾冲突。

3、通过人物语言、舞台说明、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学习个性化的语言。

4 、归纳主题。

教学重点:2、3 难点: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分析矛盾冲突

2、分析周朴园形象

一、导入:我们了解了《雷雨》的剧情,知道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而这么一个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他就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这节课就来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冲突和周朴园形象。

二、预习检测:

1、作者

2、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话剧。《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属于______ 剧,按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分类属于________剧,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又可以归于______ 剧。

3、字音和词义:

汗涔涔惊愕昧心财樟木谛听

三、导学

(一)、本文节选的是《雷雨》第二幕中间的两场戏,试概括这两场戏的情节,它们分别围绕什么矛盾冲突展开?

明确:第一场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1)相遇诉旧怨(2)相认生新恨;第二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纠葛)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二)、鉴赏戏剧语言,主要关注台词和舞台说明。

1、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同时也感染、影响了读者,让人产生一种压郁感,把读者带入戏中。。

2、读下面几句话,回答问题。

周朴园:( 指窗) 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哦。( 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户了,忽然觉得她很奇怪) 你站一站。

为何要突出侍萍关窗的动作?

提示:为了推动情节发展。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已三十多年了,从面貌上看,周朴园已认不出来了,但她熟练的动作和变化较慢的背影,却使周朴园觉得似曾

相识,所以引起他的追问,推动了情节发展。

(三)、“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

析:黑格尔显然是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我们就从人物的语言入手,来把握人物的复杂个性。

1、找出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的四次发问,感受其心理变化:

(1).“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周朴园的第一问,用词文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和教养而特意用“贵姓”来问,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当他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时,便一改文雅问法而为直接询问,“你姓什么?”表现出对下人一副不屑的样子。当他相当怀疑此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便像疯狗一样跳了起来,怀着一丝侥幸心理问,“你是谁?”这充分显现了他的怀疑和紧张。当他断定眼前这人就是梅侍萍时,他完全被吓呆了,甚至连跳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慢慢站起语不成句地问:“哦,你,你,你是——”这更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惧、焦虑和失态。这四问,语言高度个性化,从开始极力显示自己的贵族风度,到最后的失态表演,步步深入,一层一层地揭去了周朴园的伪装,深刻揭露了他的虚伪。

心理变化过程: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

2、周朴园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不知所措”只持续了那么一会,他马上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于是,立刻变脸:“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三句话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

“你想来敲诈我?”

“你背后一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指使你来”

“三十年了,你还是不忘旧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来敲诈我”

表现了周的奸诈多疑的性格。

3、当周朴园知道鲁侍萍并不是为他而来,又面对她的强烈控诉,他又是怎样应对的?

“我们可以先不必哭哭啼啼的”

“我看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吧”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弥补我的罪过”

明确:周朴园先是想用缓和的语气“稳住”鲁侍萍,见鲁仍然很激动,又采取了“柔情攻势”,这里体现出周朴园“伪善”的特点,而鲁侍萍却由于本性的“善良”,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谅解,安定了情绪。

4、当鲁侍萍稳定下来后,周朴园有没有继续回忆往事?他想到的是如何尽快地解决这件事,而当侍萍提出要看一眼大儿子时,周朴园是怎样说的?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自私、残忍。

5、周朴园想用什么来打发鲁侍萍?——金钱。体现作为资本家金钱第一的思想。

6、课文第二场中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有没有打算认鲁大海这个儿子?

明确:没有!“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周朴园这句话双关,对鲁大海来说就是你闹得这样凶,小心收拾你,同时话中带话地告诉鲁侍萍,他不会也不想认这个儿子。——冷酷

周朴园不单不认,最后还把鲁大海给开除了,目的无非是想从此与鲁家毫无瓜葛。体现出他心狠手辣、奸诈。此外罪恶的发家史也反映出他的心狠手辣。7、小结:虚伪、卑劣、伪善、自私、残忍的地主资本家,另外,通过他跟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可见冷酷、奸诈、心狠手辣。

四、课后题:辩论——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写出发言提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分析鲁侍萍、鲁大海形象

2、归纳本文主题

一、辩题: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

正方:周朴园爱鲁侍萍

周朴园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一般人认为他冷酷、自私、虚伪,是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家。可我方认为就感情方面来讲周朴园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他年轻时与侍萍相爱,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他本是一个善良、热情、追求个性解放的阔少爷,但环境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他,为了追逐本阶级的利益,他只能忍痛割爱。这点可从他后来一直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照片、旧习惯等方面看出来。所以说,他是封建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下的可悲的牺牲品,三十年来,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还爱着侍萍。

反方: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正如正方所说,周朴园的确是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形象。他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习惯等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时间久了有时连他自己也以为是真的。一旦侍萍亮明身份后,他的自私、冷酷的本性马上显现出来了。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他可以不择手段。逼迫侍萍投河自尽,想用金钱买断感情等事实足以证明他并不爱侍萍。

二、分析鲁侍萍形象

1、第一部分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分析: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2、思考: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