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质灾害灾度等级划分
灾度等级
死亡人数
特大灾害
>100
大灾害
100~10
中灾害
10~1
小灾害
0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1000
1000~100 100~10 <10
(3)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高风险 中度风险 轻度风险 微度风险
年均死亡人数
>10
10~1
0
0
期望损失
地质灾害是在多种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其影响因素更是复杂多样。地质灾 害的随机性还表现为人类对地质灾害的认知程度。
受地质作用周期性规律的影响,地质灾害还表现出周期性特征。
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
按灾害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地质灾害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渐进性地
质灾害两大类。突发性地质灾害大都以个体或群体形态出现,具有骤然发生、历 时短、爆发力强、成灾快、危害大的特征,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 等。渐进性地质灾害指缓慢发生的,以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异、迁移、交 换等作用逐步发展而产生的灾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煤 田自燃等。
地面塌陷、坑道突水、泥石流、诱发地震、
煤与瓦斯突出
城镇建设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变异
农林牧活动 水土流失、荒漠化、与地质因素有关洪涝灾害
海岸港口工程 海底滑坡、岸边侵蚀、海水入侵
自然与人为 动力复合型
内外动力复合亚类 内动力、人为复合亚类
外动力、人为复合亚类
泥石流、滑坡、崩塌 岩爆、瓦斯爆炸、地裂缝、 地面沉降 泥石流、滑坡、崩塌、水土流 失、荒漠化
<1
地裂缝
影响范围(Km2) >10 10~5
5~1
<1
地面沉降
沉降面积(Km2) >500 500~100 100~10 <10
累计沉降量(m) >2
2~1
1~0.5 <0.5
海水入侵
入侵范围(Km2) >500 500~100 100~10 <10
膨胀土
分布范围(Km2) >100 100~10 10~1 <1
1 .地质灾害的必然性和可防御性
地质灾害主要是地壳内部能量转移或地壳物质运动引起的。随着地球的不断 运动,地壳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因此,地质灾害是伴随地球运动而 生并与人类共存的必然现象。
人类在地质灾害面前并非无能为力。通过研究灾害的基本属性,揭示并掌握 地质灾害发重复、发展的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报和采取适当的 防治措施,就可以对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卸,从而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 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
(1)地质灾害灾变等级划分
灾种
指标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崩塌(危岩) 体积(万m3) >100 100~10 10~1
<1
滑坡
体积(万m3) >1000 1000~100 100~10 <10
泥石流
体积(万m3)
>50 50~20 20~1
<1
岩溶塌陷
影响范围(Km2) >20 20~10 10~1
课程大纲
绪论 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分析与防治 斜坡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泥石流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岩溶塌陷分析与防治 地面沉降分析与防治
第一章 绪论
地质灾害概念 地质灾害分类和分级 地质灾害属性及特点 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
一、地质灾害的概念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 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
2、按灾害的成因分类 分为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型、复合动力型。
地质灾害成因类型划分表
类型 亚类
灾害举例
自然动力型 内动力亚类
地震、火山、地裂缝
外动力亚类 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荒漠化
道路工程
滑坡、崩塌、荒漠化、黄土湿陷
水利水电工程 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地面沉
降、诱发地震
人为动力型 矿山工程
4 .地质灾害的群发性和区域性
地质灾害多以灾害点、灾害群的形式发生。就个别而言,这种现象有其偶然
性和局限性。但从总体看,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区域地质构造条件所控制, 受降雨、地震、地形等条件的制约,具有群发性和区域性。例如2008年5月12日 发生的四川省汶川地震,受活动断裂构造控制,发震断裂——“龙门山断裂带” 沿线城镇地震自身震害以及诱发的次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均表现出明显的群发性 和区域分布特征。
二、地质灾害分类和分级
1、目前对地质灾害的灾种范围有多种不同认识 (1)由地质作用引起或地质条件恶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都划 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水入侵、 部分洪水灾害、海岸侵蚀、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位升降、 地方病、矿井突水溃沙、岩爆、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燃、 冻土冻融、水库淤积、水库及河湖塌岸、特殊岩土地质灾 害、冷浸田等。 (2)仅限于以岩石圈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自 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特殊土类灾害等 十几种。
3、地质灾害分级
地质灾害分级反映了地质灾害规模、活动频次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危 害程度。地质灾害分级方案有:(1)灾变分级,(2)灾度分级和(3) 风险分级。
灾变分级是对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规模和频次的等级划分; 灾度分级反映了灾害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序; 风险分级是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的级别划 分。
灾害的基本涵义:
广义上的概念:灾害是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 不幸事件或过程,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及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联合国减灾组织(United Nation Disaster Reduction Organization,UNDRO)(1984)灾害的定义:
一次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集中的事故,事故发生期间 当地的人类群体及其财产遭到严重的威胁并造成巨大损失, 以至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10~1
<1
三、地质灾害的属性与特征
地质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与地质灾害的动力过程有关的各种自然特征,如地质灾害 的规模、强度、频次以及灾害活动的孕育条件、变化规律等。 社会经济属性指与成灾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经济特征, 如人口和财 产的分布、工程建设活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防灾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