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1课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30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仪封人(1)请见(xiàn),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 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 为木铎(duó)(4)。”
►启迪智慧
(1)选文1中,“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中

的“木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栏重

链课
提示:比喻。以“木铎”为喻,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
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 乐的人 。)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 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
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 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荣焉。智者善应事,动如 脱兔;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 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
28、既来之,则安之。
29、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 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
30、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 划共事。)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 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 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 都仰望着。)
(3)趋:快步走。 (4)辟(bì):通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 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虽众, 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 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
• 3【原文】
楚狂接舆(1)歌 而过孔子曰:“凤兮 凤兮!何德之衰?往 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已而已而!今之 从政者殆(dài)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bì)之,不得 与之言。
3【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 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 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 舆。本书采用第二种 说法。 (2)殆(dài):危险。
先秦诸子概说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 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 经或六艺,即《诗》《书》《礼》《易》 《春秋》《乐》。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 论 语 》 名 言 警 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愁, 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 )
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 失礼教的东西不看,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有失礼 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 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 反。 )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 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 益。 )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
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 去处。 )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的木
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做好工作, 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 非常重要。 )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 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 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 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 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 友善的态度。 )
1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礼乐 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为仁,可谓得其交友 之道。)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 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 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 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 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形象地说明了孔子及其政治抱负对社
会的巨大作用,高度赞美了孔子勇于
担当责任的伟大精神。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 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之(5)?且而与 其从辟(6) (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 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 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 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 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 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 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 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 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 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Hale Waihona Puke Baidu识和历史责任 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