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电影的异同及今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戏剧与电影的异同及今后发展
2015020904009
陈书航
摘要:
对比戏剧和电影的定义、产生、发展和现状。
对比戏剧和电影在表现形式,给人感受等方面的异同。
同时挖掘好莱坞大片中所用到的戏剧式的表现手法。
关键字:戏剧,电影,好莱坞。
引言:
戏剧和电影,一个是古老的,一个是19世纪末初才兴起的技术。
电影的出现就是基于戏剧,却在现代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市场。
然而,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应该明白电影和戏剧的不同让戏剧不应该被完全取代。
一、两者的产生
戏剧的起源已无法确切考证,但无论如何先于文字已是不争的事实。
远古
的先民早在穴居时代就用“傩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传达他们的喜悦、哀愁、希望……星移斗转数千年数万年过去了,戏剧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变化、
完善,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辉煌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电影是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1888年才有了第一部无声电影,1927年华纳推第一部有声电影。
随后,科技的发展迅速,彩色电影、3D电影到现在的IMAX。
电影的发展是不断给观众更直观的视觉刺激。
如今,电影已成为
当代文化的重要的表现形式。
二、相同点
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它们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
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的价值。
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诠释,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设身处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途径来达到。
戏剧和电影同样是为了通过比较单一的故事线来表
现整个复杂的社会,具有以小见大的功能。
它们同样通过有限的篇幅宣扬一种
价值观。
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
由于受演出的时间、空间和观众的限制,戏剧和电影都集中、简练、尖锐
地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冲突。
总而言之,戏剧和电影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都反映某些社会现实并
且表达某些价值观。
三、两者不同的原理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
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是
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则是运用舞
台来表现内容,运用对话设置剧情冲突,场景只能用布景来转换,舞台的空间
很小,戏剧属于文学范围。
电影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把事先录好的画面和声音展现给观众。
它用画面
来表现内容的运用的是蒙太奇表现手法,是“视听语言”艺术。
突破舞台局限
的首要因素是摄像机和摄影机,由此而产生了它的纪实的特性,以及蒙太奇、
再造时空和运动的画面。
摄像机和摄影机是屏幕和银幕造型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具有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它们的参与就成为电影表演美学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的表演形式决定了它的每一次演出都是一种再创作,这就造成了戏剧
的多样化。
而电影经过多次剪辑多次重拍完全定型,所有的场景基本完全按照
导演的思想。
四、表现手法的不同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由于考虑到与观众的距离,不可避免的要有适当的
夸张甚至是变形,而且在服装与化装上都十分夸张并以变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
的特征。
戏剧为了表达某种想法或者展开故事情节,往往会用一段富有文学性的语句,或者纯粹用舞蹈来表达。
而电影则简洁且直接得多,简单的台词,动作配
上特效。
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为例。
“四小天鹅舞”的设计令人叫绝。
他用音乐
复调手法,成功地处理腿和头的动作,当腿做各种急速的小跳打击动作时,头
也不断地从一边缓慢移动到另一边,腿的急速动作代表了小天鹅顽皮、活泼的
性格和儿童特征,头的缓慢移动代表了天鹅的温柔和从容不迫。
他让四位女演
员相互手拉手,一直捆绑着手臂,只有足蹈,没有手舞,似乎限制了演员的表
现力,但这一特殊的艺术处理,恰恰增强了四小天鹅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
方面它使观众注意力集中在编排灵巧、整齐、美妙的腿部动作上,同时,又因
四小天鹅挨得很近,每个动作又好像在空间放大了四倍,产生了奇特的视觉效应,更重要的是编导准确地捕捉住四小天鹅会走、会跑、会跳,但不会飞的艺
术特征。
只有在舞蹈结束时,四位女演员才撒开双手,抬起手臂,仿佛展翅欲飞,但又立即跪下来,并把“翅膀”收起来,交叉在胸前,毕竟它们还不会飞。
莎士比亚的话剧更是诠释了戏剧的台词的文学性。
以《哈姆雷特》为例,
有这样一段经典名句。
翻译成中文如下:
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 就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啊, 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
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
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 终生疲於操劳,
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 而不远走高飞, 飘於渺茫之境,
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
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
所以,「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
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得黯然无光, 像个病夫。
再之, 这些更能坏大事, 乱大谋, 使它们失去魄力
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中往往几句台词,几个动作就能表现出来。
而如今大部分人往往没有好的欣赏戏剧的鉴赏能力。
往往觉得戏剧枯燥无味。
而在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与摄影机则突破了舞台的封闭性与观众固定的视角,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拍摄演员的表演。
它不仅可以把演员放在极远的背景上,也可以非常近距离把演员的某——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脚等拍成特写。
不同视角的变换使得电影的表达更为直观。
戏剧式的电影不是没有。
《音乐之声》、《音乐天台》都是比较伟大的尝试,虽然票房数据不甚理想,但是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作品。
然而,整体上电影的节奏还是比较快的。
五、对好莱坞电影的一些误解
如今好莱坞大片风靡全球,以其无懈可击的特效、宏达的场面吸引每个人法眼球,包括我。
尤其是战争的场面更是堪称视觉盛宴。
然而,特效的过多使用使很多人忽视了影片中的内涵。
不少人认为好莱坞的快餐式影片缺少营养,但是仔细品味还是很有价值的。
1 恰到好处的音乐
以1986年的电影《壮志凌云》为例,影片中阿汤哥和女主约会时,那首《take my breath away》响起,悠扬的乐声烘托两人的甜蜜。
《变形金刚2》中,linkinpark的《new divide》也在恰当的时刻响起。
慷慨激昂。
受电影特点的影响,电影不可能像戏剧一样靠音乐来展开剧情。
音乐虽然
退居幕后,但是音乐的使用和戏剧一样十分讲究。
2人物的动作,神态特写
今年上映的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中有这样的一幕,大本饰演的蝙蝠侠
穿着重装甲,将氪石长矛插入地面,开启蝙蝠灯的时刻,给了他的发光的眼睛
的特写,那一种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表现得淋漓精致。
就像上文提到的一样,特写镜头使电影直观地表达某种感情同时演员的表现不像戏剧那样失真。
3语言对白同样有很多不逊于经典戏剧
《美国队长3》中美国队长曾说;“这份工作,我们可以拯救最多人,有
时却救不了所有人,但是我们不会放弃!”;《超蝙》中蝙蝠侠暴打超人时说
出的“You are not brave! Men are brave!” 诺兰执导的《蝙蝠侠 黑暗骑士》中,蝙蝠侠替双面人揽下罪行时说道:”哥谭需要真正的英雄,要么舍生
取义,要么长生久视,坐等与恶人为伍。
就让我来无恶不作吧,因为我不像丹特,我不是个英雄。
我杀了那些人,反正我一向如此。
为了哥谭市,我可以是
任何一种人。
电影的台词比戏剧简洁,这也是由于电影本身的特点。
然而,它有时也非
常简练,仔细品味还是很有深意。
4并非没有内涵
好莱坞的大片,首先都宣扬个人英雄主义。
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电影都
以这个为主线。
然而每部电影还有着不同的内涵。
《美国队长2》大体上就是认为不应该在犯罪开始之前就制裁,这会造成
很多无辜的人的死亡。
很多灾难片,则启示人们要善待自然。
六、两者的发展状况
整体上来讲,电影的投入—回报比例要比戏剧可观得多,再加上目前人们
的欣赏水平的原因。
更易懂的电影的市场要大很多,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戏剧
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就像尼尔波兹曼写到的娱乐至死的现象一样。
我们需要更
有深度的文化,不论是电影还是戏剧。
总结
戏剧和电影(以好莱坞为例)有异同,双方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
媒介。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高质量的文化,就需要高质量的电影和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