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性_近代上海文学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7-28
作者简介:袁进(1951-),男,江苏镇江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和(1954-),男,上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
导师;张鸿声(1963-),男,河南开封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教授;李楠(1966-),男,河南南阳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第42卷 第1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 V o.l 42 N o .1
J OU RNAL OF Z HENG Z HOU UN IVERS I TY
Jan .2009
海派文学的传统与特征(笔谈)
编者按:陈思和先生曾在5海派文学的传统6一文中指出,海派文学存在着不同的传统,并由此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城市文学的特征。陈先生将本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分析,拓展了海派文学研究的深度和阐述空间。在陈先生的开拓下,近年来,海派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显学,成果也颇为丰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比较单一,且多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为此,本刊特约请陈思和先生和几位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再对这一命题作进一步的讨论,旨在厘清海派文学的深厚传统和最重要的特征究竟是什么,进而探讨海派文学与海派文化原初的起源及发展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海派文学;传统;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1-0100-11
叛逆性)))近代上海文学的特点
袁 进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上海文学的存在,可以说源远流长,至少六朝时期,已经有陆机、陆云兄弟的存在,此后文学家代有相传,络绎不绝。但是,那时的上海文学,缺乏它的独特性。尽管也曾出现了松江陈子龙、夏完淳这样的才子,嘉定钱大昕、王鸣盛这样的学者,成就也不可谓不高,但是他们都还是全国文学的一部分,未能显示出上海文学独特的地区特点和风格。松江、嘉定本身在上海地区的近代文化发展中也不居于领导地位。
进入19世纪,上海的文学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叛逆性,其离经叛道的精神,全国任何一个地区的文学都无法同它相比。这种叛逆性同时也孕育着一种现代性,代表着文学发展的未来趋势,它的标志就是小说5何典6的问世。对于这部小说的意义,学术界的注意是不够的。
5何典6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0的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绝响。它的具体问世时间已不可考,只知作者张南庄是上海人。/当乾嘉时,邑中有十布衣,皆高才不遇者,而先生为之冠。0[1](P114)据我看来,5何典6成于嘉庆年间的可能性较大。这一则是由于乾隆年间文字狱禁网森严,写这样的作品有/侮辱斯文0之罪;到嘉庆年间,文网驰禁,/文字狱0不再成为罪
名,作者才能放胆创作。一则也因为作者在小说中超越了士大夫/高才不遇0的苦闷心态,而这种超越是需要时间和阅历的,通常只有到晚年,才具备这种超越的条件。
由于儒家文化的倡导,中国传统风俗对著述极为崇尚,这种崇尚几乎达到一种普遍迷信的程度。/敬惜字纸0成为民间的信条,任何写有文字的纸张都不可随意丢弃或派其它不适当的用场,而应该搜集起来焚烧于学堂或者寺庙之内。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诉诸文字有着严格的规定。小说/不登大雅之堂0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太俗,/用典0是作诗作文的基本修辞方式,/典故0一般应在典雅的经史著作与前人诗词中寻找。雍正年间,护军参领郎坤,仅仅因为以小说5三国志演义6中的典故用于奏片,触怒龙颜,便受到/著革职,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发落0的严惩[2](P 36)。然而,这一切对于5何典6的作者来说,都无所谓。他创作5何典6的本意就是准备讥嘲那种语必有出典的庄严态度,他娴熟地运用当时任何一位文人学者甚或是位于社会中下层的小说家都绝对不敢运用的村言俚语(其中不少直至今天我们仍在避讳的)作为典故,一下子就扯下了/用典0的庄严面纱,从而也完全改变了那种传统著述的神
#
100#
圣感。作者颇具驾驭语言的能力,三家村的极土极村的字眼,到了他的笔下,反倒使人忍俊不禁,产生另一种生动活泼的效果。小说描绘的虽然是鬼域的情形,实则是人间的世相,许多对话声口毕肖,如见其人。叙述中又时而插上几句不咸不淡的言语,如/虽说是王法无私,不过纸上空言,口头言语罢了0,以收指斥时弊之效。全书用的是嘲讽笔调,/把世间一切事事物物,全都看得米小米小,凭你是天王老子乌龟虱,作者只一例地看做了什么都不值的鬼东西0[1](P126)。即使是结尾所写的/功成名遂尽封官,从此大团圆0,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庄严隆重气息,反倒成了一出闹剧,充满了幽默感,它实际也显示了作者对现实的绝望心情。这是一种超越了/高才不遇0的绝望心态,因为/遇0无非是建功立业、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这一套,这一套既然在小说中受到嘲讽和否定,/遇0和/不遇0也就无所谓了。这种对传统价值所抱的一切无所谓的极端嘲讽态度,有点近似今日西方的/黑色幽默0,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中国传统的游戏消遣观念。它表明了作者的反叛态度,这种反叛尽管还没有确立新的价值系统,不具有指导意义,但它无疑引发促进了对旧价值系统的全面怀疑与批判。
中国小说专门以描写鬼蜮世界来展示人生世象的作品并不始于5何典6,早在明代就有了5钟馗全传6,清初更有5斩鬼传6、5平鬼传6等。5何典6与这些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斩鬼英雄钟馗形象的消失,各种恶鬼也由单面的某种邪恶的凝聚,变成向有血有肉的世人缩影转化。钟馗本是世人出于对邪恶的憎恨,幻想有这样一位英雄出来剿灭邪恶,但这样一位幻想英雄的存在,却限制了小说以鬼蜮展示人生世象的深度。5何典6屏弃钟馗,并使鬼的形象复杂化,突破了以往鬼蜮题材的小说以愿望代替现实的局限,在更深的层次上展示了现实,体现了上海文化讲实际重现实的精神。5何典6又有着表现自我的勇气,敢笑敢哭,敢怒敢骂。作者张南庄在开篇即标明自己/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间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0。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语言。在当时文有桐城,宗秦汉及唐宋八大家,诗以复古为准则,张南庄敢于公开提倡/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0,强调自我的创造意识,这是颇有胆识的,已经具有近代人的个性色彩。5何典6又是中国第一部基本运用方言创作的小说,它的方言不仅仅限于上海,也掺和了吴语方言区的江阴、常熟等地的方言,但却以上海方言为主。其中不少方言还能看出当时上海的民俗。甚至连它的/噱头0,也具有上海的特色。
5何典6在当时未能出版,推想起来,大约是当时社会还不能接受这样的作品,甚至还不能允许这样的作品出版。张南庄虽然是乾嘉时上海/十布衣0之冠,却并没有在上海的地方志上占据一席之地,5何典6的上海风味并没有占领上海文坛。一直到光绪五年(1879),5何典6才由上海5申报6馆排印出版。它背离正统价值观念、笑骂一切的嘲讽与绝望的态度,讲究实际、注重现实的写实风格,敢于表现自我意识的勇气,不避俗字俗语、运用方言做小说的魄力,以及幽默滑稽的味道,都预兆了未来的上海近代文学尤其是近代小说的风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5何典6开了上海近代文学的风气,尤其是它对传统的叛逆。不仅是小说,散文也受到5何典6的影响,吴稚晖便曾提到,自己做嬉笑怒骂的文章,是受到5何典6的启发。/五四0文学革命以胡适提倡/八不0主义为其开端。对照胡适提倡的/八不0主义,5何典6虽然属于旧文学,但它也做到了/须言之有物0,/不摹仿古人0,/务去滥调套语0, /不作无病之呻吟0,/不讲对仗0,/不避俗字俗语0,并且讽刺了/用典0,除了/须讲求文法0这时还谈不上之外,在/八不主义0的实践中就占了七样。因此5何典6是一部超前的作品,所以它才得到刘半农等人的高度评价,并且显示出中国旧文学正在出现某种新变。
上海文学在近代能够领导全国,与5何典6开创的叛逆性有关。龚自珍最具颠覆性的文章,基本上以5乙丙之际署议6和5壬癸之际胎观6两组文章为基础,它们都是龚自珍在上海写的。著名画家、词人姚燮,在上海创作了/沁园春0一百零八首组词5苦海航6,用组词的方式描写妓院的生活,突破了传统词坛的种种规范。在外国租界在上海建立之后,这种原有的叛逆性就很自然的和外来的现代性结合起来,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领导了全国的文学潮流。
1892年,韩邦庆的5海上花列传6问世,这是在上海问世的第一部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的小说,专门描写上海的妓院中,一对一对的嫖客与妓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生活。在此之前,写妓女的狭邪小说大都将妓女理想化,作为/才子0的/知己0,所谓唯妓女能识沦落的/才子0,唯/才子0能识风尘中的/佳人0,借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0的牢骚。5海上花列传6之后的狭邪小说,又以暴露妓院的奸诡为目的,/所写的妓女都是坏人,狎客也近于无赖0。唯有5海上花列传6却是将妓女作为/人0来写,/以为妓女有好有坏,较近于写实了0[3]。封建社会流行包办婚姻,只要有一定的资产,婚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爱情0则不同,于是便不乏嫖客到妓院中寻觅爱情。韩邦庆运用平和冲淡的笔墨,描写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一场战争。在中国描写两性关系的小说中,创造了它的都市背景,并且通过若干对妓女和嫖客之间的关系,展示了都市人的复杂面貌。韩邦庆创造的/穿插藏闪0的叙述结构,也奠定了中国近代都市叙述的基础。5海上花列传6为晚清中国近代小说在上海的批量问世,做好了准备。
晚清小说的代表还是/谴责小说0,在上海发表的5官场现形记6则是/谴责小说0最早发表的作品,也是
#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