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名量词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泰名量词对比
汉泰语量词及其分类的概述
汉语和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量词是汉藏语系中大部分语言突出而又独特的特点之一。
量词的大量存在和普遍使用不仅见证了汉、泰两民族曾经共同生活的历史,也表现出来着两个民族分开之后思维方式的异同,承载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信息,熔铸着不同的民族思想。
汉.泰语都是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它们的量词都起到标记名词的作用,在这些语言中,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另外,还有一些语言的量词还可以表示事物的类别、形状、性别、级别等特征。
但是,在汉泰语量词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各家的标准不一样,注重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各家对汉泰语两类语言的量词分类也各不相同。
黎锦熙在《汉语语法教材》里按照词的组合能力把量词分为三类:“名量词、动量词、形量词”。
但是没有把量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而是称它为‘名词的附类’。
胡裕树先生在现代汉语中也把量词分成三类:物量词动量词度量衡量词在这里,胡裕树先生首先是从功能的角度上把量词分为“动量词”和“物量词”,而然后再从意义的角度来分,将表示度量衡的量词与一般物量词区分开来。
吕叔湘把量词分成9类。
分别是: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度量衡量词、自主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
吕叔湘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严密性。
刘月华先生等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名量词又分为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
专用量词又分为: 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复合量词等六小类。
而动量词又可以分为: 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小类。
黄伯荣先生、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将量词分为两大类:名量词和动量词,但是也明确的指出了:“量词中还存在一些复合量词。
”还有,黄伯荣先生、廖序东先生在对量词划类归属时将“些、点”列入“不定单位”。
泰语量词的分类与汉语量词的分类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差别。
裴晓睿先生在《泰语语法新编》中把泰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其中名量词又可以分为个体量词度量词集合量词临时量词自主量词五小类;.动量词又可以分为:描写动作行为的量词和表示某个人或某些东西的状态。
而泰语语言学家披耶乌巴吉辛拉巴桑在《泰语语法》中则把量词分为表种类的量词表集体的量词表形状的量词表数量与度量的量词表动作的量词借用名词的量词等六类
虽然各家对汉语量词和泰语量词的分类都各有所差异,但我们一般趋向于把汉语量词和泰语量词主要分为两大类:名量词和动量词。
在本文章中主要比较汉语名量词和泰语的名量词。
2.汉泰语名量词分类
在汉泰语量词中,名量词都属于起源较早、数量较多、语义类别和语法功能较复杂的量词,因此各家对汉泰语名量词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分出的类别也各有不同。
2.1 汉语名量词的分类
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的名量词分类,把名量词分成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四类;刘月华先生等的
大的动物,如“一头牛”“一头猪”“一头大象”等。
《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头,首也”,“头”本义是“脑袋”,上古祭祀通常有牛羊猪三种动物,割下它们的头作为祭品,所以计量它们用“头”来做量词。
其它牲畜比照它们也用量词“头”。
再如“寸”,《说文解字》中解释道:人手十分动脉处为寸口,即号脉处到腕关节为一寸。
(2)汉语名量词来源于动词,如:张、封、片、条等量词。
这是汉语名量词的第二来源。
如“片”,在《说文解字》中:“片,判木也,从半木”。
即将木头砍成两半的意思。
由砍木的动作转为指砍开的木片,又可以指“平而薄”的物体。
如:“卡片”“药片”“面包片”等等。
然后,由这个名词又用来作为“平而薄”的物体的量词,如“一片面包”“一片纸张”“一片药片”等。
再如“条”本义是指树的枝条,是名词,后来做了量词后,就跟一些与树的枝条相似的显长条形的事物的名词相配合,比如,“一条毛巾”“一条被子”“一条河流”等等
(3)汉语名量词来源于形容词
在汉语中,有一小部分量词来源于形容词。
这类量词有相当强的修饰成分和文学意味。
比如,“一方雪白的毛巾”“椰子树梢上挂着一弯月牙”等3.2泰语名量词的主要来源
(1)泰语名量词来源于名词,比如“块“”“头”“只”“件”等
这是泰语名量词的主要来源,“加a33(只)”本义为名词“身、身体’,。
引申为量词,用于计量动物。
如:Pla:33(鱼)、ma:45(马)、mot41(蚂蚁)等。
因为动物具有身体状特征,就借此特征扩展到其他有身体状物。
如:t’o:45(桌子)、ka:u41?1:41(椅子)、九:41(柜)、sma:41(衣服)、ka刃33ke勺33(裤子)、t、k4lhaZlta:33(娃娃)等
(2)泰语名量词来源于动词,比如:量词“mua:n33(支)”。
,’刃nua:n33(支),,来源于动词“卷”。
如:mua:n33buZlri:21(卷烟)。
从用
“卷烟”这一动作转为“香烟、雪茄”的专用量词。
buZlri:21(烟)ha:41(五) mua:n33(卷)=五支香烟。
(3)泰语名量词来源于代词
如:tsa:n’hok22tha:n六位老师
老师六位
泰语的名量词“位”来自其第二人称代词尊称“您”。
3.3汉泰语名量词来源比较
综上所述,“名词”和“动词”是汉、泰两种语言量词的主要来源。
这些名量词产生得比较早,数量也比较多。
其它来源是后来才产生的,是少见的。
这些名量词大部分是从已有的词汇中借来的,起初是跟借来的词兼用,最后就变成专用的名量词。
所借来的词有一部分现在仍然保留了它原来的词性,有的因为其使用功能不如作为量词的功能突出而慢慢被淘汰。
这些现象汉语和泰语
都存在。
如:汉语的量词“头”与泰语量词“hua24(头)”都来源于名词“脑袋”。
到了现在,无论汉语还是泰语,它们名词的用法和量词的用法都共同存在。
又如上文3.1(2)所讲的名量词“片”,它的本义为“劈开树木之类”的动作。
现代汉语中“片”除了作为量词,还可以表示“片”状的附加成分。
如:木片、肉片等,原来的意义已经消失了。
总之,汉泰语名量词都主要来源于名词,如“口”“头”“尾”“寸”1233,其次来源于动词,如“张”、“封”、“片”、“条”“包”“支”等。
这是汉泰语名量词来源的共同点。
此外,由于汉泰语两种语言的文化特色及习惯不同,汉泰语名量词来源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汉语中有一小部分的名量词来源于形容词,如“方”“弯”等,但泰语中没有这方面的量词。
而泰语中也有汉语中没有的来源于代词的名量词,如“您”
4.汉泰语名量词的词序
4.1汉语名量词词序
汉语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名词,数词,指示代词和一些殊词语组合使用。
汉语名量词的词序大致可以分为:
(1):数词+名量词+名词,例如: 两本书、三张纸、十名学生。
(2):数词+ 名量词+结构助词“的”+名词,例如: 一尺的布、一桌子的书。
(3):指示代词+名量词+名词,例如: 这条裤子、那张网、那台电脑。
(4)指示代词+几+名量词+名词,比如,这几毛钱,那几辆汽车(5):指示代词+数词+名量词+名词,例如: 这两本书、那三元钱。
(6):前缀“第”+数词+名量词+名词,例如:第一位客人、
(7):数词+ 形容词+名量词+名词,例如: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小鸟。
(8):数词+十位以上的整数+“多”+名量词+名词,比如,四十多位学生,二十多斤肉。
(9):个位数+名量词+“多”+名词,例如: 九斤多的酒、六块多的饭。
4.2.泰语名量词词序
和汉语名量词一样,泰语名量词也必须与名词,数词,指示代词和一些殊词语组合使用。
综合汉泰语研究资料,我认为泰语名量词的词序大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名词+数词+名量词,比如“书五本”“一个人”
(2) 、.名词+数词+名量词+指示代词,比如那五件衣服这一头牛
(3)、名词+数词+十位数以上的整数+“瓜3”+名量词,如:三十多只鸟二一千多位观众
(4)、名词+名量词+体4+数词,比如他是第一名,这是第一位客人
(5)、名词+名量词+数词(+次序词)(只用于单数一),比如一杯水第一个儿子
(6)、名词+名量词+指示代词,比如那杯水那本书
(7)、名词+量词+形容词,比如:一个大苹果
(8)、.名词+量词+形容词+量词+ 一,如一大间房子
(9)、名词+量词+形容词十量词+指示代词,如这一大张床
(10)、名词+量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如:五个漂亮的女孩
(11) .名词+量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指示代词,如:、这两只小鸡
4.3汉泰语名量词词序对比
汉语名量词和泰语名量词都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名词,数词,指示代词和
一些特殊的词语组合才能使用。
这一点汉泰语名量词的使用是相同的。
但汉泰语的思维习惯及文化各有所不同,它们的词序也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汉泰语名量词与名词的搭配都有“数词+名量词+名词”“指示代词+名量词+名词”“指示代词+数词+名量词+名词”但是在泰语中由于表达习惯不同,泰语习惯于把中心词放在前面,因此,在泰语中要表示成“名词+数词+名量词”“名词+名量词+指示代词”“名词+数词+名量词+指示代词”。
5.汉泰语名量词重叠
5.1汉语名量词重叠
汉语名量词可以重叠,但是也有一部分名量词是不可以重叠的,首先,复合量词和度量衡量词都不能重叠,比如不能说“人次人次”“米米”“公里公里”等。
其次,有一部分临时量词也不能重叠,特别是来源于表示人体部位的名词。
比如:我们可以说:“一头汗水”“一脸灰尘”“一手油渍”“一身水”等,但不可以说成:“头头汗水”“脸脸灰尘”“手手油渍”“身身水”等。
最后,还有一些与专有名词搭配的名量词也不能重叠,比如:“一弯月亮”,不能说:“弯弯月亮”“个个太阳”。
因为月亮和太阳是唯一的,如果使用重叠量词,就会改变这一意义。
因此,只有单音节的名量词可以重叠,单独的量词重叠形式只有AA式和ABAB式这两类,比如“条条大路通罗马”“张张”“年年”“家家户户”“双双对对”“层层叠叠”等。
此外,名量词还可以与数词结合,组成“一AA”“数词+A+数词+A”,比如,“一朵朵”“一条条”“一件件”“一句句”“一件一件”“一句一句”“一朵一朵”等
5.2.泰语名量词重叠
5.3.汉泰语名量词重叠比较
6.对泰汉语名量词教学
6.1.加强汉泰语名量词的对比研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解汉语名量词
量词是汉藏语系特有的词类,是汉语表达体系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词类。
在量词教学中,母语对学习者名量词的学习是很大的影响的,不能被忽视的所以,教师在对泰名量词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汉泰对比的方法,将汉语与泰语联系起来,
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名量词。
”国外语言学家Lado 也说过: “教师如果将学生的本族语言与他所学的外语加以比较, 那么他可以更好地了解真正的困难所在, 并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预测和描述那些会对学生造成困难的语言的结构类型以及那些不会造成困难的语言的结构型。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M ]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虽然
汉泰语都是属于汉藏语系,汉、泰语的名量词都很丰富,泰国学生学汉语相对于英美欧等国家的学习者比较容易一些,但汉、泰语名量词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泰语名量词的来源,与名词的搭配或词序等与汉语名量词都各
有所不同。
因此,鉴于汉泰语的亲属关系,加强汉泰语名量词的对比,找出汉泰语名量词的相同点,有利于引导并诱发学生对汉语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并进一步培养和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通过汉泰语名量词的对比, 总结汉泰语名量词的不同点,在对泰汉语名量词教学中,应该要突出强调汉语名量词要比泰语多, 用法也比泰语名量词更复杂,避免泰国汉语学习者用泰语名量词的使用模式来套用在汉语名量词上。
在讲解时,要通过与泰语量词用法不同的具体实例的讲解和操练, 要建立汉语使用模式,改掉泰语式的汉语模式。
6.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增加汉语语言学及汉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