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尾气处理方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尾气处理方法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我国硝酸工业生产5种实用的尾气处理方法: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温延长吸收法配氨催化还原:去、碱吸收配氨催化还原法和碱吸收配气调优法等,并做技术经济比较,为硝酸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硝酸尾气;处理方法
硝酸(nitric acid)分子式HNO3,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
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无色透明,但浓硝酸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常温下显棕色。
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
硝酸在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炸药、硝酸盐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
硝酸在分析和研究工作中应用甚广:溶解金属、无机酸的介质、氧化剂、有机合成中制取硝基化合物、无机合成中制备硝酸盐、染料、肥料及医药中间体制造、主要用于制造硝酸铵、硝酸铵钙、硝酸磷肥、硝磷酸钾等复合肥料国防工业用于制造炸药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苦味酸等。
硝酸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产品。
在水处理领域,硝酸可用作碳素钢、不锈钢设备的清洗除锈剂,用在污水、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中;在污水的生物法处理过程中,可用作微生物养分中的氮(N)源等。
由于硝酸用途广泛,下面就介绍硝酸工业生产实用的几种尾气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1硝酸尾气处理方法
1.1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以氨做还原剂,在铜一铬触媒催化作用下,氨与NO 气体进行选择性主反应,在适当温度下,氨基本上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4NH3+6NO=5N2+6H2O+Q(150’U时开始反应)
8NH3+6NO2=7N2+12H20+Q(150~C时开始反应)
当反应温度较高时,由于尾气里有3%左右的氧,因此还有下列副反应:4NH3+302=2N2+6H2O+Q(250%”时开始反应)
4NH3+502=4NO+6H20+Q(400~C时开始反应)
2NH3=N2+3H2一Q(400~c时开始反应)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氨与NO 的反应速度远大于氨氧化速度,因此可控制反应,使之具有选择性。
试验证明,使用组份25%CuCrO /A1 0,的铜一铬触媒对上述第一个副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主要工艺条件:空速10000~14000h~;燃料比1.1—1.2,最高不能超过1.4;反应温度260—300℃。
1.2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采用以氢气和天然气为还原剂的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2NO2+4H2=N2+4H2O+Q
2NO+2H2=N2+2H20+Q
02+2H2=2H20+Q
CH4+4NO2=4NO+CO2+2H20+Q(脱色反应)
CH +202=CO2+2H20+Q(燃烧反应)
cH,+4NO=CO2+2H2O+2N2+Q(消除反应)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的特点是在反应过程中,先用燃料直接燃烧将尾气加热至400~C,尾气中的NO 与燃料进行催化反应,而且尾气中的0 也与燃料发生催化反应,反应器出口温度670~C。
这一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就是加在氧化铝载体上的钯或铂等贵金属,钯含量0.1%~0.5%(wt)。
所使用的燃料气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氢气,亦可以使用烃类、一氧化碳、合成氨弛放气、铂重整尾气等。
对于甲烷催化燃烧,贵金属触媒活性顺序Pd>Pt。
由于钯比铂便宜,故催化剂活性组份选用钯。
催化剂主要质量指标和工艺条件:
钯含量0.2%一0.4%
甲烷转化率>95%空速20000—40000h
操作压力0.4~0.72MPa
燃烧室人口温度400~480cc
燃烧室出口温度650~675~C
燃烧室人口气体浓度0:2.0%~2.2%;
H2 1%一1.4%;CH4 0.8%
燃烧室出口NO≤180×10
1.3 低温延长吸收法配氨催化还原法
广西某厂有三套综合法硝酸生产装置,原采用碱吸收处理尾气,虽然尾气中NO 的含量能达到GB16297—1996标准的要求,但所排放的尾气颜色仍呈淡黄色。
采用在原酸吸收塔后增加一个低温酸吸收塔,再接氨催化还原法进行尾气处理,其反应式如下:
2NO+02=2NO2(氧化反应)
3N02+H2O=2HNO3+NO(吸收反应)
4NO+4NH3+02=4N2+6H2O
6NO2+8NH3=7N2+12H20
氨催化还原使用壳牌DeNOx系统,运行中NH3/NO2的比率控制在1.1—1.3,经处理后排放尾气中NO,浓度<400mg/Nm 。
经测定,低温酸吸收塔投用后,酸吸收率由96%提高到98.5%,酸产量提高约2.5%,3个系统按年产152kt计,相当于年多产硝酸3800t。
1.4 碱吸收法配氨催化还原法
中压法硝酸尾气经碱吸收之后,冬季尾气排放NO 浓度<400mg/Nm 。
其他季节尾气经碱吸收之后的浓度在600~1000mg/Nm ,需再经氨催化还原处理至<400mg/Nm’排放。
以50kt/a中压法硝酸为例,采用碱吸收处理硝酸尾气,可副产硝酸钠和亚硝酸钠1600~2000t/a,同时降低氨催化还原处理尾气的费用。
1.5 碱吸收配气调优法
因系统压力低,常压法硝酸不能采用氨催化还原法处理酸尾气时,可采用配气法,即从氧化吸收段引出高浓度的NO (含有NO)气体至硝酸尾气碱吸收塔,配成NO:NO =1:1(分子比),此时碱吸收速度最快。
据石家庄某技术开发公司的经验,使用该法可将硝酸尾气NO 的浓度从5000—6000mg/Nm ,降至1600mg/Nm。
,虽然尚未达到新排放标准的要求,但仍可以取得一定节能减排的效果。
2技术经济比较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硝酸尾气处理方法,选择的依据是酸尾的压力、浓度及处理后气体的利用等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
2.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中压法)
2.1.1采用气氨做还原剂,在铜一铬触媒催化作用下氨与NO 气体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
2.1.2 尾气入口NO。
浓度为3000mg/Nm (酸水作为吸收用水),反应出口浓度为400rag/Nm ,出口温度250~300℃。
2.1.3 吨酸耗NH,7~10kg,(氨的价格按2600:Tw’t计,下同)。
2.1.4 硝酸尾气经处理后可返回“三合一” 机组回收能量之后排放。
2.1.5 成本为20~27元/t。
2.2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高压法)
2.2.1采用天然气氢气做还原剂、钯触媒催化作用下将NO 还原,载体利用A1 0 。
2.2.2尾气人口NO 浓度3000mg/Nm ,反应器出口为400rag/Nm ,出口温度670℃。
2.2.3吨酸耗天然气50m ,氢气26m 。
2.2.4硝酸尾气经处理后可返回“三合一” 机组回收能量之后排放。
2.2.5 成本约为80 Yc/t。
2.3低温延长吸收配氨催化还原法(综合法)
2.3.1增设低温酸吸收塔,其出口的NO 气体用壳牌DeNOx催化还原。
(2)低温酸吸收塔的吸收率由原来96%提高到98.5%,用壳牌DeNOx催化还原,出口NO 为400mg/Nm 。
2.3.2吨酸副产25kg酸。
2.3.3 尾气经处理后直接排放。
2.3.4 成本为20—25t。
2.4碱吸收配氨催化还原法(中压法)
2.4.1 采用碱吸收硝酸尾气中的NO ,副产酸钠和亚硝酸钠,出碱塔气体再经氨催化还原。
2.4.2 进碱吸收塔尾气NO 浓度3000~4000mg/Nm ,出口6OO一1000rag /Nm ,氨催化还原出口NO 为400mg/’Nm 。
2.4.3吨酸耗纯碱32kg,NH31.6~2.51g(尾气催化还原用NH 量)制“二钠”用氨量9.6kg、蒸汽用量lOOkg、电10.4kWh、水5m’。
2.4.4 吨酸副产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约40kg。
2.4.5 成本为3.5t。
2.5 碱吸收配气调优法(常压法】
2.5.1采用碱吸收硝酸尾气,:另外引进高浓度的NO ,使尾气中NO:NO =1:1时吸收速度最快。
2.5.2硝酸尾气NO 浓度5000mg/Nm ,经处理后可达1600mg/Nm ,尾气排放。
2.5.3 吨酸耗纯碱40~48kg、氨l2—14.4kg、蒸汽125~150kg、电l3~15.6kWh、水6-7.2 m 。
2.5.4吨酸副产硝酸钠和亚硝酸钠50~60kg。
2.5.5 肖耗量与副产品回收基本持平。
2.5.6 尾气经处理后直接排放。
经上述分析研究,对我国硝酸工业生产5种实用的尾气处理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研究,但其中目前使用硝酸尾气处理技术最广泛的分为两类: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它们的反应机理都是以氨气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X还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SCR使用催化剂,反应温度较低,SNCR不使用催化剂反应温度较高。
表1详细比较了这两种烟气脱氮技术。
由于SCR具有成熟可靠、效率高、选择性好和良好的性价比,在世界各地固定源NOX控制中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其中目前使用的SCR数量是SNCR的两倍左右。
SCR除了用于通常的燃煤、燃油、燃气电站外,还应用于垃圾焚烧厂、化工厂、玻璃厂、钢铁厂和水泥厂等。
表1 SCR 和SNCR 的比较
总之,在今后新建的硝酸装置,要以环保和经济效益考虑,应采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处理法,减少尾气的排放。
为生态、绿色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嘉祯,刘宝钧,杨文英,等.γ辐照接枝聚四氟乙烯特性和自由体积的关系[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9,33(3):211-217.
[2]赵化侨.等离子体化学与工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300-301.
[3]D.布里格斯著.曹立礼,邓宗武译.聚合物表面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9-71.
[4]王琛,刘小冲,陈杰瑢,等.远程Ar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改性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4,17(12):35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