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地区的军事移民_以苏浙皖交界地区为中心_葛庆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江南地区的军事移民

—以苏浙皖交界地区①为中心

○葛庆华

摘 要:太平天国战后,大量被裁撤的湘、淮军士兵和遣散的太平军战士涌入江南各地垦荒,构成战后“下江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军事移民的迁入,对战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江南地区;军事移民

中图分类号: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03)04-0111-06

太平天国战后的江南地区,人口凋零,土地荒芜,从而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下江南”移民浪潮②。在中国近代这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大量被裁撤的湘、淮军士兵和遣散的太平军战士移居江南各地。此处,笔者拟以军事移民最为集中的苏浙皖交界地区为中心,探讨此类移民的类型、地域分布及其对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移民的类型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深受战争的破坏,“江、浙、皖三省被贼蹂躏之地,几于百里无人烟。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③人口的大量死亡流徙,使得江南地区从战前的人满为患、耕地不足,一变而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为了迅速恢复残破的经济,清廷于同治五年(1866)谕令各省招垦荒田。在清廷及地方大吏的督饬下,各州县先后设立了“劝农局”、“招垦局”或“开垦局”等机构,负责招垦事宜。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垦辟荒废的土地,就必须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为此,苏浙皖三省大力招徕外省、外府县农民前来就垦,从而掀起了大规模“下江南”移民浪潮。在迁往江南地区的移民中,除了农民、商人、手工业者外,还有一类特殊移民,据当时《申报》报道:“皖浙大吏以国课攸关,招徕客民开垦,其间应募者,非漏网余匪,即遣散游勇。”可见,战后迁往江南各地的军事移民包括以下两种:

一是湘、淮各军裁撤的散勇。湘、淮各军虽为挽救清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是为了镇压太平军而临时组建的,不属于正规军。按照清朝的制度和惯例,这

些征募来的军队在战事结束后,必须解甲归田。鉴于嘉庆年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后,解散乡勇曾遗留下许多后患,清廷对湘、淮军的处置,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态度。同治三年(1864),清廷采纳富明阿的建议,对裁撤的兵勇区别对待:“有业可归,有田可耕,有亲戚可依者”,派员递送回籍;无可依赖之人,则就地安插垦荒。谕令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乔松年和吴棠等地方大员,“严饬所属,悉心酌核,妥议章程,派委贤能地方官实心经理”④。各省大吏遵照清廷谕旨,对裁撤兵勇进行了安置。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饬令“所撤遣各湘勇委员押令,悉数溯江西上,毋得停留”⑤。同时,对部分兵勇就地安插。如左宗棠在浙江创行“撤勇归农之法”,就地安置一批裁撤兵勇;曾国藩派遣五千名湘勇在建平县(今郎溪县)垦田⑥。

虽然地方大吏派人押送裁撤兵勇还乡,但这些散勇并非如其所愿,安静回籍,他们往往逗留不去,留居江南各地。江苏巡抚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七月的一封信中谈到:“所虑已撤之军,驱遣未净,或致逗留”。丁日昌继任巡抚后,两次饬令遣撤兵勇回籍。可见,散勇已成为当时地方大员颇为棘手的一个难题⑦。不仅江苏,浙西地区同样如此。《申报》光绪七年四月十九日报道:“此外更有遣撤之勇流落不归者,亦改而务农。”那些返乡散勇是否安于田亩呢?时人对此表示怀疑:“迨军事平,议遣散,曾文正公深悉其难,胥厚给资斧,勒限还乡里,使复故业。斯举也,余深疑之”⑧。事后的发展,证明了此人的怀疑有着相当的道理。揆诸史实,战后湖南被遣撤的兵勇多达数十万人,“逮至凯撤回籍,则已无田可耕,无业可执,遂致生计日促,游手日多。”⑨因生计无着,许多人不得已逃往他乡就食。“客民逃荒而就外方觅食者,惟两湖为最多。盖军兴以后,所遣撤之勇,大半皆此两省之人,恒产既无,谋生乏术,遂扮作难民模样,颜求食,亦万不得已之事,其情原可悯也”⑩。于是,许多散勇流入本区,成为战后本区移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是被遣散的太平军战士。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太平军纪律松弛,军纪败坏,烧杀掳掠之事时有发生,从而引发了百姓的反感和愤恨,后者对逃出的太平军战士往往加以杀害。如在江西玉山县,“军兴以来,有自贼中逃出者,各处乡团率截杀邀功,其幸免者身无寸缕,编草菅自盖,行乞于市”1,许多人不得已留居本区。同时,为了分化太平军,清廷实行安抚政策,“由贼中自拔来归者,朝廷无不宽其既往,量予安插”12。于是,部分被遣散的太平军将士被安置在本区各县垦荒。如太平军将领韦志俊在贵池降清后,韦姓广西人被安置在宣城水东镇13。因此,上述《申报》有关“皖、浙大吏以国课攸关,招徕客民。其间应募者,非漏网余匪,即遣散游勇”的报道,反映了在应募垦荒者中,太平军将士占了一定的比例。此外,参与战后垦荒的,还有返乡的太平军战士。战争初期,太平军以广西、两湖人为主。但至后期,其人员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如同治元年(1862),李秀成所部太平军“大半苏、浙、江西人”;古隆贤所部“多系皖南被胁之人”14。战争结束后,这些太平军战士基本上都返回故里。如金坛人费仁源,“随贼数年,崎岖数千里。……迨甲子贼退,始旋故里”15。可见,在战后的本区移民中,太平军战士颇不乏人。

二、军事移民的分布

随着大量裁撤军人的涌入,军事移民在本区的分布形成一种格局。据《申报》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报道:“今杭之临安、湖之安吉、孝丰以上,徽之广德以下,历年所散之兵及他省之荒民,动有亿万计。”16可见,在江南各地都遍布军事移民的足迹,下面分区看一下其分布状况。

苏南地区

句容县。据县志记载,“同治六年(1867),清廷为防范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下旨裁撤大批湘、淮、楚军在江南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仅楚军约有八千人在句容圩区安家务农。太平军在天京陷落后,约有三千人逃亡句容茅山山区,落户成家”17。可见,在战后句容的外来移民中,有不少被裁撤的楚军和逃散的太平军战士。

溧水县。县志资料中未见有关军事移民的明确记载,但据笔者调查,该县李厚发先生的岳父,原为湘军马夫,被裁撤后流落溧水18。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只有这么一个特例,只是一些流落溧水的普通士兵不见于记载罢了。

宜兴、荆溪县(今宜兴县)。“流氓者内多散贼,无锡富安乡起,由宜兴和桥、张渚、罗埠,延至浙江之长兴、余杭一带”210。这段记载明确说明,当时宜兴、荆溪两县麇聚了大量被遣散的太平军战士。

湖州府

战后的湖州府,大量招徕两湖等地移民前来垦荒,前来应垦者“半皆散勇”20。因此,湖州府属各县成为裁撤散勇的重要迁入地。

长兴县。“自左伯相创行撤勇归农之法,于是荒田始渐开垦”21。长兴县作为当时左宗棠安插裁撤兵勇的县份之一,必定有大量散勇迁入。

德清县。“同治四年(1865)客民散勇来邑垦荒”2,可见战事甫毕就有散勇迁入德清。因迁入的移民“占据土著田产,但缴官租,并未升科”,曾引起朝廷的注意,说明当时军事移民有相当的数量23。

武康县。战后的武康县人口稀少,“省中倡议撤遣营勇,给资以使归农,就各县荒田而分授之,令其垦种。……客民安之。”24可见战后初期有遣散的兵勇迁入武康。

乌程、归安县(今湖州市)。战后裁撤的湘军营勇纷来两县垦荒,“此辈多湖南人,类为遣撤之勇”。他们迁居后,其家乡的亲族乡党遂攀缘而至,“洪杨乱后,湖南人随湘军来此垦荒者甚多”25,从而使得两县集聚了大量两湖移民。

皖南地区

光绪八年,御史陈启泰奏称,“安徽降众散处,不一而足;各处撤勇,纷至沓来”27。作为移民最为集中的皖南地区各县,更是遍布军事移民的足迹。

广德州(今县)。同治三年(1864)前后,两湖散勇迁居广德,“不用置产而有田可耕,不用建屋而有房可住”27,成为广德第一批移民。

建平县(今郎溪县)。战后,湖南兵勇纷来建平垦荒。据《上海新报》同治十年报道:“曾中堂于克复金陵时特遣湖南勇丁五千名赴建平县安插,并令开垦自食其力。湖南勇丁自到建平,于田之荒者辟之,屋之倾者整之,数年来安居乐业,几忘其为湖南人矣。”28迁入建平的军事移民,对荒田的垦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