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地区的军事移民_以苏浙皖交界地区为中心_葛庆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江南地区的军事移民
—以苏浙皖交界地区①为中心
○葛庆华
摘 要:太平天国战后,大量被裁撤的湘、淮军士兵和遣散的太平军战士涌入江南各地垦荒,构成战后“下江南”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军事移民的迁入,对战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江南地区;军事移民
中图分类号: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03)04-0111-06
太平天国战后的江南地区,人口凋零,土地荒芜,从而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下江南”移民浪潮②。

在中国近代这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大量被裁撤的湘、淮军士兵和遣散的太平军战士移居江南各地。

此处,笔者拟以军事移民最为集中的苏浙皖交界地区为中心,探讨此类移民的类型、地域分布及其对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移民的类型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深受战争的破坏,“江、浙、皖三省被贼蹂躏之地,几于百里无人烟。

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

”③人口的大量死亡流徙,使得江南地区从战前的人满为患、耕地不足,一变而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为了迅速恢复残破的经济,清廷于同治五年(1866)谕令各省招垦荒田。

在清廷及地方大吏的督饬下,各州县先后设立了“劝农局”、“招垦局”或“开垦局”等机构,负责招垦事宜。

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垦辟荒废的土地,就必须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

为此,苏浙皖三省大力招徕外省、外府县农民前来就垦,从而掀起了大规模“下江南”移民浪潮。

在迁往江南地区的移民中,除了农民、商人、手工业者外,还有一类特殊移民,据当时《申报》报道:“皖浙大吏以国课攸关,招徕客民开垦,其间应募者,非漏网余匪,即遣散游勇。

”可见,战后迁往江南各地的军事移民包括以下两种:
一是湘、淮各军裁撤的散勇。

湘、淮各军虽为挽救清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是为了镇压太平军而临时组建的,不属于正规军。

按照清朝的制度和惯例,这
些征募来的军队在战事结束后,必须解甲归田。

鉴于嘉庆年间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后,解散乡勇曾遗留下许多后患,清廷对湘、淮军的处置,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态度。

同治三年(1864),清廷采纳富明阿的建议,对裁撤的兵勇区别对待:“有业可归,有田可耕,有亲戚可依者”,派员递送回籍;无可依赖之人,则就地安插垦荒。

谕令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乔松年和吴棠等地方大员,“严饬所属,悉心酌核,妥议章程,派委贤能地方官实心经理”④。

各省大吏遵照清廷谕旨,对裁撤兵勇进行了安置。

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饬令“所撤遣各湘勇委员押令,悉数溯江西上,毋得停留”⑤。

同时,对部分兵勇就地安插。

如左宗棠在浙江创行“撤勇归农之法”,就地安置一批裁撤兵勇;曾国藩派遣五千名湘勇在建平县(今郎溪县)垦田⑥。

虽然地方大吏派人押送裁撤兵勇还乡,但这些散勇并非如其所愿,安静回籍,他们往往逗留不去,留居江南各地。

江苏巡抚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七月的一封信中谈到:“所虑已撤之军,驱遣未净,或致逗留”。

丁日昌继任巡抚后,两次饬令遣撤兵勇回籍。

可见,散勇已成为当时地方大员颇为棘手的一个难题⑦。

不仅江苏,浙西地区同样如此。

《申报》光绪七年四月十九日报道:“此外更有遣撤之勇流落不归者,亦改而务农。

”那些返乡散勇是否安于田亩呢?时人对此表示怀疑:“迨军事平,议遣散,曾文正公深悉其难,胥厚给资斧,勒限还乡里,使复故业。

斯举也,余深疑之”⑧。

事后的发展,证明了此人的怀疑有着相当的道理。

揆诸史实,战后湖南被遣撤的兵勇多达数十万人,“逮至凯撤回籍,则已无田可耕,无业可执,遂致生计日促,游手日多。

”⑨因生计无着,许多人不得已逃往他乡就食。

“客民逃荒而就外方觅食者,惟两湖为最多。

盖军兴以后,所遣撤之勇,大半皆此两省之人,恒产既无,谋生乏术,遂扮作难民模样,颜求食,亦万不得已之事,其情原可悯也”⑩。

于是,许多散勇流入本区,成为战后本区移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是被遣散的太平军战士。

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太平军纪律松弛,军纪败坏,烧杀掳掠之事时有发生,从而引发了百姓的反感和愤恨,后者对逃出的太平军战士往往加以杀害。

如在江西玉山县,“军兴以来,有自贼中逃出者,各处乡团率截杀邀功,其幸免者身无寸缕,编草菅自盖,行乞于市”1,许多人不得已留居本区。

同时,为了分化太平军,清廷实行安抚政策,“由贼中自拔来归者,朝廷无不宽其既往,量予安插”12。

于是,部分被遣散的太平军将士被安置在本区各县垦荒。

如太平军将领韦志俊在贵池降清后,韦姓广西人被安置在宣城水东镇13。

因此,上述《申报》有关“皖、浙大吏以国课攸关,招徕客民。

其间应募者,非漏网余匪,即遣散游勇”的报道,反映了在应募垦荒者中,太平军将士占了一定的比例。

此外,参与战后垦荒的,还有返乡的太平军战士。

战争初期,太平军以广西、两湖人为主。

但至后期,其人员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如同治元年(1862),李秀成所部太平军“大半苏、浙、江西人”;古隆贤所部“多系皖南被胁之人”14。

战争结束后,这些太平军战士基本上都返回故里。

如金坛人费仁源,“随贼数年,崎岖数千里。

……迨甲子贼退,始旋故里”15。

可见,在战后的本区移民中,太平军战士颇不乏人。

二、军事移民的分布
随着大量裁撤军人的涌入,军事移民在本区的分布形成一种格局。

据《申报》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报道:“今杭之临安、湖之安吉、孝丰以上,徽之广德以下,历年所散之兵及他省之荒民,动有亿万计。

”16可见,在江南各地都遍布军事移民的足迹,下面分区看一下其分布状况。

苏南地区
句容县。

据县志记载,“同治六年(1867),清廷为防范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下旨裁撤大批湘、淮、楚军在江南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仅楚军约有八千人在句容圩区安家务农。

太平军在天京陷落后,约有三千人逃亡句容茅山山区,落户成家”17。

可见,在战后句容的外来移民中,有不少被裁撤的楚军和逃散的太平军战士。

溧水县。

县志资料中未见有关军事移民的明确记载,但据笔者调查,该县李厚发先生的岳父,原为湘军马夫,被裁撤后流落溧水18。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只有这么一个特例,只是一些流落溧水的普通士兵不见于记载罢了。

宜兴、荆溪县(今宜兴县)。

“流氓者内多散贼,无锡富安乡起,由宜兴和桥、张渚、罗埠,延至浙江之长兴、余杭一带”210。

这段记载明确说明,当时宜兴、荆溪两县麇聚了大量被遣散的太平军战士。

湖州府
战后的湖州府,大量招徕两湖等地移民前来垦荒,前来应垦者“半皆散勇”20。

因此,湖州府属各县成为裁撤散勇的重要迁入地。

长兴县。

“自左伯相创行撤勇归农之法,于是荒田始渐开垦”21。

长兴县作为当时左宗棠安插裁撤兵勇的县份之一,必定有大量散勇迁入。

德清县。

“同治四年(1865)客民散勇来邑垦荒”2,可见战事甫毕就有散勇迁入德清。

因迁入的移民“占据土著田产,但缴官租,并未升科”,曾引起朝廷的注意,说明当时军事移民有相当的数量23。

武康县。

战后的武康县人口稀少,“省中倡议撤遣营勇,给资以使归农,就各县荒田而分授之,令其垦种。

……客民安之。

”24可见战后初期有遣散的兵勇迁入武康。

乌程、归安县(今湖州市)。

战后裁撤的湘军营勇纷来两县垦荒,“此辈多湖南人,类为遣撤之勇”。

他们迁居后,其家乡的亲族乡党遂攀缘而至,“洪杨乱后,湖南人随湘军来此垦荒者甚多”25,从而使得两县集聚了大量两湖移民。

皖南地区
光绪八年,御史陈启泰奏称,“安徽降众散处,不一而足;各处撤勇,纷至沓来”27。

作为移民最为集中的皖南地区各县,更是遍布军事移民的足迹。

广德州(今县)。

同治三年(1864)前后,两湖散勇迁居广德,“不用置产而有田可耕,不用建屋而有房可住”27,成为广德第一批移民。

建平县(今郎溪县)。

战后,湖南兵勇纷来建平垦荒。

据《上海新报》同治十年报道:“曾中堂于克复金陵时特遣湖南勇丁五千名赴建平县安插,并令开垦自食其力。

湖南勇丁自到建平,于田之荒者辟之,屋之倾者整之,数年来安居乐业,几忘其为湖南人矣。

”28迁入建平的军事移民,对荒田的垦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南陵县。

南陵也是裁撤散勇麇聚县份之一。

解甲归田的湘军士兵迁居南陵后,趁人烟稀少、田价低廉之际,纷纷购置田产,在他们的带动下,大量湖南农民前来南陵定居29。

此外,一些致仕的军官也留居本区各县。

如宁国县把总韦士圣,“去官,家于宁,子孙遂为宁国人”;两江尽先补用都司徐荣福,“致仕后,爱宁(国)山水清幽,风土淳朴,遂买宅家焉”30。

此类移民虽然数量不多,但因其身份特殊,上层关系多,经济条件优裕,容易在迁入地定居、发展,对迁入地的影响亦较大。

三、移民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大量军事移民的迁入,对战后江南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及时地满足了江南地区对劳动力的迫切需要,成为垦辟荒田、恢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鄂湘营勇被撤不归者,自杭之临安、于潜,至湖之孝丰、安吉,西入泗安、广德,接皖境而至宁国,北临太湖与苏属吴震分界,周围不下千里,其间山岭重叠,溪涧纡回,擅山田林木之利,十余年来越聚越多,荒僻之土已成繁庶”31。

迁入本区的军事移民,虽促进了荒地的垦辟,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量麇集本区,对社会、经济不免会带来负面影响。

战后本区社会秩序混乱、土匪猖狂、帮会势力横行,与此密不可分。

军事移民因久处军中,裁撤后不能安于农事,又缺乏其他谋生手段,许多人即以窃掠为生。

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指出,“游勇之害甚于盗贼”。

诚如左宗棠所言,散兵游勇成为影响战后本区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江南北各属禀报抢劫之案,日必数起,多有执持火器拒伤事主。

”32
同时,有些军事移民还流而为匪,成为清末民初太湖土匪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道光年间,太湖就有枪匪活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枪匪先后受到太平军和清军的打击和收编,势力衰微。

战后随着裁撤的湘、淮军的涌入,太湖又处于“匪氛不靖”的状态。

据光绪九年(1883)御史黄兆极奏称,“盐枭及散勇踞太湖为巢穴,四出抢掠。

”3这些土匪的成分,“半为昔年裁勇,半为盐枭,有红帮、青帮各种名目。

其籍贯以皖省之焦(巢)湖人为最多,两湖人次之,温台人亦杂出其间”。

在太湖土匪中,有土帮、客帮之分。

所谓土帮,即由当地土匪结成的帮派;客帮,则是外地土匪流窜而来,或是游勇、移民流而为匪结成的帮派。

清末太湖客帮土匪名目繁多,有巢湖帮、湖南帮、河南帮、江北帮、湖北帮、山东帮、温台帮等。

其中对本区危害较大的首推巢湖、湖南和河南三帮34。

巢湖帮。

巢湖帮在太湖客帮土匪中势力最大,其形成与战后裁撤的散兵游勇有很大关系。

“淮军平苏留营甚多,后因饷绌,陆续遣散,无业可执,遂以贩私糊口。

庐(州府)、颍(州府)地瘠,食力维艰,乡里无赖来相依附,滋蔓既久,遂成合众,名曰`巢湖帮'。

”35巢湖帮“专事贩盐聚赌,有时亦抢劫勒赎”。

殆至清末,当地无赖随声附合,党羽日多,势力大增,滋蔓更甚,成为影响江浙社会稳定的一大毒瘤。

湖南帮。

湖南帮主要由被裁撤的湘军士兵及耕种客田的不肖湘人组成。

清末湖南帮匪首曾国璋,即为被裁革的湘军士兵,又是哥老会首领,活动于长江下游两岸。

河南帮。

河南帮主要由豫东南地区光山、罗山等地游民及流落江浙一带的豫籍散勇构成。

其人数虽少,活动却甚频繁,经常联合其它土、客各帮活动。

太湖土匪活动于富庶的苏、松、嘉、湖一带,对当地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成为战后东南地区的一大隐患,故清廷严饬江、浙两省加以痛剿。

由于太湖地区港汊众多,“匪船在在皆可往来登岸,是以浙剿即窜苏,苏剿即窜浙”。

并且土匪和当地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兵至为民,兵去仍匪,防固不胜防,杀亦实不胜杀”36。

江浙两省虽联合会剿,但收效甚微。

至民国年间,太湖土匪仍猖獗异常,成为清末民初影响太湖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此外,军事移民的迁入,还推动了帮会势力在本区的迅速扩展。

其中,对本区影响最大的帮会组织首推哥老会。

“哥老会匪名目起自军营,沿及各省军营之勇,湘淮为多”37。

战争结束后,数十万军队被裁撤。

这些被裁撤的兵勇久在军中,“既不屑从事耕耘,为农夫以没世,又不能略权子母,与商贾逐什一之利,文墨非其所长,医卜非其所习”。

38不得已流落江湖,成为无家可归、无业可就的游民。

他们与各地原有的游民相勾结,结盟立会,以致“江湖流荡之辈固趋赴不遑,市镇负贩之徒亦相从而靡”39。

使哥老会势力广泛蔓延。

战后,大量散兵游勇流入本区,推动了本区哥老会势力的发展。

广德、建平一带,“兵燹之余,人心未定,而教匪奸民得以敛钱烧香,潜踪煽惑”40。

如湖北广济人刘玉贵、湖南湘潭人彭长胜、凤凰厅人米国安,都曾在军营当差,遣散后受哥老会首胡名扬引诱入会,活动于长兴、安吉、乌程和广德一带。

彭长胜曾在广德等地散去票布(入会凭证)六十余块,令旗十余面41。

散兵游勇的破坏性较强,集结在一起,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光绪十年(1884)五月,有哥老会众千余人在广德州聚众滋事。

在地方官军的竭力抵御下,“若辈始力竭而散,不至酿成巨祸”42。

大量被遣散的军人流入江南地区,当时一位官员对此深表忧虑:“散勇散贼犹隐伏于各州各县之中,则所以办理善后诸政,不可不实力讲求也。

”43这位官员的忧虑显然并非多余———战后土匪猖獗、帮会势力日增,以上种种,造成了本区社会秩序的混乱。

“安(吉)、武(康)、孝(丰)三邑之匪,公然掳人毁屋,居民迁避一空。

安吉之石羊里者,即石莺村,为匪类聚会之所。

土民早闻风逃徙,附近各乡镇亦皆逃至湖郡。

连樯而下,络绎不绝”4。

此类记载,不胜枚举。

由此对本区经济、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还激化了土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战后本区社会秩序之混乱,土客关系之紧张,实际上也正反映了此类特殊移民对于区域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苏浙皖交界地区,是指清后期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地区的江宁府属句容、溧水、高淳,镇江府属金坛、溧阳,常州府属宜兴、荆溪,湖州府属乌程、归安、长兴、安吉、孝丰、德清、武康,广德州属广德、建平以及宁国府属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等二十二州县。

②详见拙文《太平天国战后“下江南”移民的类型与动因》,《历史地理》第17辑,第259-270页。

③王韬:《园文录外编》卷7《平贼议》。

④《穆宗实录》卷104,同治三年五月。

⑤《曾文正公年谱》卷10。

⑥《论长兴按亩申粮》,《申报》光绪六年四月十六日;《建平近事》,《上海新报》同治十年三月一日。

⑦《复冯萃亭督办》,《李文忠公朋僚函稿》;丁日昌:《抚吴公牍》卷2,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

⑧《嘉兴残杀客民说下》,《申报》光绪九年三月八日。

⑨《光绪朝朱批奏摺》第31辑《内政》,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⑩《钟山芳讯》,《益闻录》第850号,光绪十五年三月十一日。

1同治《玉山县志》卷10《杂类》。

12《穆宗实录》卷51,同治元年十二月。

13马昌华:《清季安徽教案述略》,《近代中国教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4李鸿章:《上曾相》,《李文忠公朋僚函稿》;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批牍》卷2。

15符莘农:《仁源翁六十寿序》,宣统《金坛上城费氏宗谱》。

16《招垦利弊说》,《申报》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17《句容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81999年7月26日笔者在溧水县调查时,由李厚发先生(原县博物馆馆长,66岁)提供。

19佚名:《平浙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1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69页。

20《论客民垦荒之弊》,《申报》光绪八年六月十六日。

21《论长兴按亩申粮》,《申报》光绪六年四月十六日。

2民国《德清县新志》卷4《食货》。

23陈焕:《德清县之物产及农村状况》,《浙江建设月刊》7:10,1934年4月。

24《嘉湖两属勘荒清粮情形不同说》,《申报》光绪六年四月六日。

25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上海文瑞印书馆1939年版,第134页。

26盛康:《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100《刑政律例下》。

27《上海新报》同治九年四月五日。

28《建平近事》,《上海新报》同治十年三月一日。

29南陵县文史办公室:《南陵的会馆》,《南陵文史资料》第5辑。

30民国《宁国县志》卷11《人物志》。

31《浙西爨乱详纪》,《申报》光绪七年闰七月廿八日
32《刘坤一片》,《益闻录》光绪十七年八月三日。

3《德宗实录》卷162,光绪九年四月,第1488页。

34刘平:《清末民初的太湖匪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35陈夔龙:《会商江浙治枭情形并筹善后摺》,《庸庵尚书奏议》卷7。

36《开缺浙江巡抚聂缉奏浙省现办巢湖帮情形折》,《辛亥革命前十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4页。

37《论哥老会》,《申报》光绪二年七月四日。

38《论会匪》,《皇朝经世文四编》卷39《兵政·剿匪》。

39刘坤一:《刘坤一遗集·公牍》卷2。

40同治《长兴县志》卷31《杂识·记事》。

41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八年八月,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149页。

42《乱民可虑》,《益闻录》第369号,光绪十年闰五月三日。

43周恒祺:《请整饬吏治疏》,《皇朝经世文三编》。

4《台匪闹事续闻》,《申报》光绪七年四月十七日。

(责任编辑 季云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