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国培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
《水调歌头》(第一课时)
授课
时间
设计者
杨于璐
教授者
杨于璐
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八(5)
授课时数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三
维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以及“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情感。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诵,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2、通过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
重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2、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
难点
把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
方法
1.诵读法2.品味法3.合作探讨。
教学
资源
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1、以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
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同学们能抖出多少句“月”的诗歌?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二、了解作者,熟悉背景
1、学生预习汇报,教师补充
苏轼(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常被贬谪异乡。
2、字词检测
宫阙(què )琼楼玉宇(qióng yŭ)朱阁(gé)
绮户(qǐ)婵娟(chán juān )不胜寒( shēng )
三、讲授新知
1、解读小序
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同学会注意到在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名的下面有这样一行小字,这行小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小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从哪里看出交代了时间。(丙辰中秋)在这首词中具体指的时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意味着什么?(团圆)这首词的缘由体现在哪些句子上?(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的字。写作此词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守. 此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
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2、配乐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尽量读出词的韵味来。
分小组各读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组织小组成员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这首词,然后讨论疏通这首词的大意。5分钟后检测各小组对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检测一下重点字词句的解释
把酒问青天:端着又恐琼楼玉宇:担心
高处不胜寒:经受不住
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低绮户:雕花的窗户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3、共读课文,赏析诗词
①诗的上阙主要写什么?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几时问不知欲又恐不胜何似
师:怎样通过你的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力求从声音和语调上读出词的意境来。问题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矛盾,还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教“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上阕:写望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②阅读下阙,回答问题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问什么无眠?学生齐读
夜已深了,失意与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结合背景)
师:这几句又应该怎样读?注意揣摩?小组竞争的形式
2、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由怨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感悟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又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