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1。马、恩对社会主义的论述:
社会主体: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基 本 特 征 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 社会物质基础: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生产:有计划调节 产品分配:低级阶段按劳分配 高级阶段按需分配
2。我国: 改革初:“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 想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十 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通过国有资本的经营优势来支配其他非国有经济
4。坚持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1)符合两个规律: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规律。 (2)股份合作经济:坚持劳动合作为基础,资本合作股 份不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3)即要保证公有资产不断增值,又要防止资产所有 者与非所有者之间收入非正常扩大,更要保证劳动者的 主人翁的地位。 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客观性:
2。经济全球化是个趋势
经济全球化成因: A。社会化大生产—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体制趋同 B。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企业套利推动经济全球化 C。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 经济全球化效应: 国际竞争力强再分配竞争力弱的国家 财富再分配 国际关系上表现为分配与再分配的竞争 结论: A。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取更多利益 B。关键在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C。控制好经济对外开放度
现代政治经济 学
现代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主讲教师:马艳
包亚钧主讲
第一讲:强国富民与中国国情
一、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 1。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基新 本经 要济 素的 新的制度安排: A。微观企业制度安排:雇佣劳动者 —— 知识资本拥有者 B。金融制度安排:融资方式由银行融资为主—股权融资为主 C。政府职能转换:管理型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基础 —— 信息技术 核心 —— 知识 工具 —— 网络
E 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性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中占优势 法律上:土地、矿山、公有企业等 公有资产 存量:国有企业、社会主义集 体企业、混合经济中的成分 现实中: 增量:公有企业的盈利、新投 资建设的企业和项目 判断一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于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影响力、辐射力和对社会经济的左右力度,即质的优势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必须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都占优势 (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依靠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的经营优势
第二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一、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1。财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 经济关系: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 所 有 法律关系:占有主体对占有对象具有的支配权利 制
2。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 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结论: 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所有权制度的变化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条件
结论: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看作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性质:属于私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企业主地位:与工人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企业主收入:相当部分占有雇工的剩余劳动
我国私营经济具有可控性、可塑性的制度特征: 从经济联系上是在公有制经济的支持下,作为公有 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从社会环境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可以规范、引导其 的发展,并限制其在百度文库展中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从私营企业主的构成看,绝大部分是在社会主义环 境中成长起来的,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一定认识。 结论: 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主体。 只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引导与激励得法,制度的 规定与调控得当,就能促使其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3)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性并不仅仅是由我国生产力水平 落后所决定,更不能简单认为是与低水平生产相适应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 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且也不是“权宜之计”。 5。重新认识和评价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的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是初级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基本前提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一)经济发展模式 1。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 2。包括:经济发展目标、方式、发展重心和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3。经济发展三大问题: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二)中国国情 1。国情:一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 民族、地理、历史和时代条件。 2。比较:经济发展角度:发达国家是富有国 — 我国是贫穷国 社会发展角度:发达国家理性社会 — 我国伦理社会 3。思维方式:隧道式转变为立体式,两分法转变为三分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 体,应该是平等和竞争的关系
三、公有产权更适合现代市场经济
1。生产资料的公有,使代表劳动者共同利益的国家拥有强 大的经济实力和更高的经济权威,就能最好地体现社会公 共的最大利益来发展市场经济。 2。公有制的优势可保证社会资产为全社会谋福利 3。初级社会主义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原因;(1)根本原因:市场经济或货币经济 样样管 (2)具体原因:权力过大 越权 公共产品范围大 权力边界不清 改革: 制度不完善 (1)权力边界清晰 (2)引入市场方式行使权力 (3)合法收入提高,增大腐败成本 (4)实行“阳光政务”,采用听证制度
生产力的多层次 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亲和力 现实有双重效应:一是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公有制 企业的改革和活力的提高;二是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 义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关系 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非社会主义经济 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经济 非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私营经济 —— 公有经济 民营经济 —— 国有经济
1992年邓小平:计划和市场不是经济制度的本质区别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具体目标:强国富民
强国:国家综合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构 成 财政资金能力 安全保卫能力 公平保证能力
抗灾救灾能力
富民:全体公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构成 买方市场的形成 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居民之间富裕差距保持合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含义: (1)在公有制之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
A 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所有制形式 存在形式—取决于A与Pm结合的社会方式 实现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初级公有制的存在形式与实现形式的区别: 存在形式:初级公有制。构成: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集 体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成分 实现形式:公有产权制度。表现:现代企业、混合经济、 股份合作、资产联合经营等等 B 投资主体多元化 C 对多层次生产力的适应性 D 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