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艺美学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美感:人们对美接收的能力。美感又分为先天的和后天的。

2审美格调: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审美趣味,作为一个整体,就形成一种审美格调,或称为审美品味。格调或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

3审美趣味作为一个人的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它制约着一个人的审美行为,决定着这个人的审美指向,以及审美意象的生成。个人的家庭出身、阶级地位、文化教养、社会职业、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4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5审美: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与审美能力并不是一回事儿。

6艺术美:与美的社会存在、自然美一样,艺术美也是美的存在系统之一。但由于艺术美较之美的社会存在、自然美有着更为特殊的地位,更加集中体现了人的生命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理想。

7“波普艺术”: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8行为艺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式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人”本身(包括其思维、个人背景等)作为概念传达的媒材之一,配合“时间”、“空间”等众多元素来展现人类思想的结晶。

9大地艺术:又称“地景艺术”、“土方工程”,它是指艺术家以大自然作为创造媒体,把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的结合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10优美: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后来成为普遍的用于各个时代的美学范畴。

11崇高:概括了继承希伯来文化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以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崇高的源头是希伯来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12黑格尔的悲剧观

黑格尔认为,悲剧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他以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为例,说明悲剧的主角代表的理想是合理的,但从整体情境看却又是片面的。悲剧主角作为个人虽然遭到毁灭,但却显示“永恒正义”的胜利。所以悲剧产生的心理效果是愉快和振奋。简答:

1.艺术作为表现

与艺术摩仿说直接对峙的是18世纪以后形成的艺术表现说。摩仿说主张艺术再现客观世界,表现说主张艺术表现主观心灵。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中用镜子隐喻摩仿说,心灵像镜子一样反映客观世界;用灯隐喻表现说,心灵成为发光体,像灯一样流溢主观感情。最早的反光体说是3世纪罗马美学家普罗丁。最强烈的说法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20世纪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都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既对立,有时又难以分开。

2.艺术美的特点

(1)艺术美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

(2)艺术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艺术美具有非物质实用性

(4)艺术美具有永久性

3.艺术分为三种结构层次:

1)艺术作品必须要有物质材料作为载体

2)形式层“形式层是材料的形式化,但是形式超越材料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形式世界。

3)意蕴层一般看来,艺术作品的“意蕴”往往等同于“内容”、“主题”等,实际上要远远大于此,艺术作品的“意蕴”只能在直接观赏作品时的感受和领悟,很难用逻辑判断和命题的形式把它说出来。如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艺术的功能

1)审美功能;王国维首先提出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

2)认识功能;是另一种科学认识。

3)自我表现功能;满足艺术家表现内在精神世界的需要的能力。

4)暗示功能;艺术对直觉者产生情感感染,唤起他们意识和潜意识中的感情能力,这就是暗示功能。进入催眠状态。

5)净化作用;艺术舒缓,宣泄直觉者过分强烈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从而产生审美快感作用。

6)补偿作用;我们对物质世界和现实世界不满,可以在一书中得到补偿。7)社会组织功能;艺术像号角,召唤社会共同体一致行动。

8)社会改造功能;艺术改造和变革现实的能力。

5是否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美的?

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活动。自然物的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自然物不能和人形成审美意象时它就不美。

6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价值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美不是自然物的客观物理属性,美是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契合而形成的意象世界,因而它必然受历史的、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境的影响,包含审美的价值内涵。

7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自然美是“胸中之竹”,艺术美就是“手中之竹”。它们都有赖于人的意识的发现、照亮和创造。就它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不开人的创造,都显现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来说,它们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8崇高的审美特征和美感特征

1)第一个提到“崇高”一词的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他写有《论崇高》。2)近代的博克第一个把崇高作为优美相对立的审美范畴进行研究。3)把崇高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是康德

4)黑格尔认为崇高是绝对理念大于感性形式,美感特征是痛感到快感9.欣赏崇高需要高度的情操和文化修养

欣赏崇高与欣赏优美不同,优美在我们的自然感性里进行就可以了,但崇高感却需要高度的情操和文化修养,要有强健的精神力量和直面残酷现实的气概,这也就是为什么崇高这种美感经验类型诞生较晚的原因。“美是道德的象征。”

10.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在对希腊悲剧的研究中发现,悲剧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是阿波罗;酒神是狄奥尼索斯。日神是造型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日神表现出愉快的性格,是适度的克制与静穆,体现的是个体化原则的壮丽形象,其代表是雕塑、建筑、史诗、悲剧等。酒神是日神的反面,酒神艺术都具有毁灭个体化原则而回归本原母体的痛苦与。

11.自然美欣赏的三阶段: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1)致用: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

2)比德: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形成时期:春秋时代(儒家)

意义: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功利相脱离。

3)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

盛行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而是让自然景物来触动空明的心境,较“比德”更进一步

12.艺术作为模仿

在古希腊“艺术”和“手工技艺”,艺术家被称作“手工技艺”感到很自豪。到文艺复兴时期则“艺术”高于“技艺”。艺术模仿自然。艺术摩仿生活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艺术摩仿生活应当逼真、惟妙惟肖。其次:高于生活,包括提炼概括和典型化的过程。第三:不仅做到形似,还需要神似。第四:艺术只要成功地摩仿了现实,不管它摩仿的是否正面的生活现象,它都能引起审美享受。美感在于快感。13.悲剧的美感

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三种因素:

一是怜悯,就是看到命运的不公正带给人的痛苦而产生的同情和惋惜。二是恐惧,就是对于操纵人们命运的不可知的力量的恐惧。

三是振奋,就是悲剧主人公在命运的巨石压顶时依然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所引起的震撼和鼓舞,这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无论是怜悯还是恐惧都能够产生通过,然后转化为快感,获得和崇高感类似的情感体验。

14.、艺术的分类

三种分类方式从体裁艺术可分为9种: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建筑和艺术设计。

15关于自然美的几种说法

1)“客观说”:赫尔德:“美的对象是被置于一个上升的阶梯之上的:从轮廓、颜色和声调,从光、声音到花朵、水、海洋、鸟、地上的动物到人。”

2)“主观说”:黑格尔:“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

3)“实践美学”:狭义的“自然的人化”:“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的“自然的人化”:“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人的自然化”

4)意象说: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

朱光潜:《谈美》:“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来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艺术化过,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

16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从狭义上讲,悲剧是戏剧题材的一种;从广义上讲它是美学范畴。

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绪得到陶冶。”第一、悲剧是人的行为造成的;第二、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而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并不是坏人,他之所以陷入厄运,并不是他做了坏事,而是犯了过失,他的行为产生了他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他用古希腊大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来证明他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